「死記硬背」真的那麼差勁嗎?猶太法典:讀101遍肯定比100遍要好

2020-12-18 書之研

學習語文,總免不了需要背誦。

可是,一提到背誦,可能很多人都會想起一個詞語——死記硬背。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詞語似乎已變成了貶義詞,讓人退避三舍。

有的人說死記硬背的方式太死板了,不利於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的人說死記硬背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的學習了。

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死記硬背吧。

百度百科上給出的解釋是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記憶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誦書本。

它這裡提到了兩個概念,一個是理解力,一個是記憶力。也就是說要背誦書本裡的內容需要先理解,然後再去記憶。

話說得沒錯,可我們要解決問題還是要從多個角度去看才行。

有句古話說:「熟讀百遍,其義自見」。

記得在上小學剛接觸古詩那會,老師經常會將一句話掛在嘴邊:「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意思就是要我們多讀多背,至今我依然能背誦出許多的古詩來,這可能得益於從前的背誦。

01那死記硬背都有些什麼好處呢?

① 死記硬背適合小學生

由於現在的教育減負,對就讀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安排的書面家庭作業極少,偶爾只會讓學生朗讀背誦下課文。

到了三年級以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學習難度也在上升,此時老師會要求學生開始背誦課文或者默寫古詩。

在學生們首次接觸背誦時,他們並不能輕易地背誦出來,這時往往就需要靠死記硬背,才能讓他快速地記住。

② 死記硬背有助於鞏固學習內容

在學習上,人都會有一個遺忘的過程,通過死記硬背,孩子在當時記住了書裡的內容,可能到第二天就忘記了,可這也是正常現象。

注重教育的猶太人有句格言說,「學習就是重複。」猶太法典也說,「讀101遍肯定比100遍要好。」

對待學過的知識,背誦過的內容同樣需要孩子時常去溫習和鞏固,用反覆背誦以加深記憶,好達到長時間的記憶。

02在語文學習的最初階段需要死記硬背

對語文這門學科來講,記和背是必須的,意義太重大了,它們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因為只有讀得多了,自然也就能記住了。能夠記住,那意思也就自然明了了

語文不僅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還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若要學好語文還必須得下一番功夫。

識字是學語文的基礎

如果連字都不認識,那還談何讀書?談何學習?那字是不就是隨隨便便就能學會的呢?當然不是。老師教你知識,給你啟迪,但消化吸收還是得依靠自己。

每個人都是邊學邊忘,所以就需要自己不斷的反覆的去記憶,直到再也不會忘記為止。如果不記又不背,或者少記少背,那老師教過的知識是無法記牢和學好的。

對於語文書上的文章和詩詞,老師要求要記的一定得記,要背的也一定得背。只有不斷地強化背誦,才能有效提高孩子們的記憶力。

馬克思有超強的記憶力,也並不是天生的。他是通過後天對記憶力的加強訓練而成的,有時一篇文章他要看很多遍,在疑難的地方用筆作上記號,再重點記憶一遍。他還用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語去背誦詩歌,不斷練習。久而久之,他的記憶力也就越來越強,越來越好了。

人的大腦向來都是越用越靈活,不用反而會遲鈍生鏽。經常有目的的反覆記憶和背誦,不僅能培養良好的語感,還能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一般情況下,第一天記憶和背誦的知識,第三天重複看看,然後第七天再看,而後一個月再來記憶,如果三個月後,半年後你再去記憶它,那麼這個知識點可能你終生都不會忘記了。

這就是記憶和背誦的重要作用,也是「死記硬背」的意義之所在。

相關焦點

  • 猶太人培養孩子有效記憶力方法,讀101遍要比讀100遍記憶力好
    很多小孩子,對背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們的腦袋裡再也填不下任何東西了,為什麼孩子如此拒拍,記憶,為什麼記憶對於他們而言是那麼的難,記憶真的有什麼神奇的方法嗎?孩子會讀之後,父親又讓孩子背誦,通用的祈禱文。這位父親從不要求孩子了解文章的意思。只要教他讀,以背誦為目標。在他看來,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幫助孩子創建起記憶力基礎,那麼往後學習其他的知識,就非常的吃力。到孩子5歲時,她又讓孩子背誦《聖經》。父親規定孩子在7歲之前必須背誦聖經。也就像我中國的《三字經》差不多。在孩子13歲接受成人點之前,孩子就已經全部會背誦自己民族的基本學問了。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真的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國學真的熱鬧了起來。很多的孩子在讀國學,很多的爸爸媽媽也在讀國學,這當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是我們中華民族開始復興的一個標誌。對此,我也是非常的高興。可是今天我要講的是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讀了那麼多遍國學,或者說讀了那麼多經典的書,卻始終沒有明白經典?
  • 猶太人為什麼那麼聰明?不到世界人口0.2%,卻獲得22%的諾貝爾獎
    猶太人為什麼那麼聰明?不到世界人口0.2%,卻獲得22%的諾貝爾獎猶太人聰明,這是很多人都知曉的事實。猶太人又稱為猶太民族,屬於閃米特人。猶太人發源於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帶的以色列地或希伯來地。
  • 1本書讀100遍和100本書讀1遍,誰更利於作文?蘇軾:前者
    一部《紅樓夢》常伴左右,讀的又何止100遍!人到中年,還寫了一部《紅樓夢魘》。何謂「夢魘」,就是「著魔」的意思!黃庭堅是北宋著名詞人,為「蘇門四學士」之人,有一次去請教蘇軾文章作法,蘇軾從案頭取過一篇文章,說:「回去把它讀上100遍,然後再來討論文章做法!」黃庭堅回去,果然潛心研讀了這篇文章,蘇軾要求精讀100遍,黃庭堅讀了300遍,再來拜見蘇軾時,蘇軾說:「我們討論一下文章,如何?」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八個字如何理解?猶太人:重複是最好的捷徑
    這句話相信我們從小就聽了很多遍了,對於這句話我小的時候,也是經常性的聽到。可是我們很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當然通俗的講,就是說一直讀一本書,讀到自己懂為止。一般來說話,不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書中的道理是會一直延續下去的。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往往都沒有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若是有這股子精神的話,相信不論什麼難題我們都能夠克服。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八個字如何理解?猶太人:重複是最好的捷徑
    文/龍川(原創不易,禁止轉載)不必羨慕任何人,自己亦是風景有一句話在中國與外國都是通用人,中國古代人經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相信我們從小就聽了很多遍了,對於這句話我小的時候,也是經常性的聽到。只有有恆心一本書能夠讀上一百遍,那相信你倒是絕對不論什麼時候,也能夠讀下去其他的書。在這一點上,猶太人做的非常好,被他們認為是第二本聖經的《塔木德》中也是明確說過的:念101遍書比念上100遍說的效果要好的多。這句話其實是在側面的強調了讀書不要去讀死書的重要性,猶太人也說過:學習就是一個反覆重複的過程。
  • 王財貴:如果每一個大學生都讀100遍《論語》
    因為我知道,只要一個人把任何一本經典讀一百遍,他必能從經典中提升其為學的能力,必定能從經典中領悟其為人處世之道,必定能變化其氣質,開闊其胸襟,啟發其智慧,而這些不正是「大學」教育的真正目的嗎?!並且這一百遍經典必將影響其一生,所以不管上的是什麼科目,給他九十分,甚至給他一百分,都是值得的。
  • 單詞三步(三遍)記憶法簡便易行,從此不再死記硬背單詞!
    答案是「有」,而且非常簡單,只需要讀三遍就能記住單詞,而且是掌握單詞的音形義三大維度,一次記住,終生記得牢!怎麼讀三遍就能達到掌握單詞的音形義三個維度呢?第一遍:讀準音會讀單詞,即根據單詞或單詞的音標讀準單詞。這個步驟要求學生聽磁帶、MP3或老師的標準讀音而發好音、讀準音。
  • 席慕蓉令人心痛的句子,讀100遍,心痛100次,是多少人現實的寫照
    那麼說起讓人心痛的句子,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席慕蓉令人心痛的句子,讀100遍,心痛100次,是多少人現實的寫照,文字如下:你說你不好的時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你,你說你醉的時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緒混亂。我的語言過於蒼白,心卻是因為你的每一句話而疼。太多不能,不如願,想離開,離開這個讓我疼痛的你。
  • 老師罰抄寫自己名字「100遍」,一個5分鐘完成,另一個寫到深夜
    老師讓孩子抄寫名字「100遍」,一個5分鐘完成,一個卻寫到深夜在孩子到了一定的上學年齡,就會被家長送到學校去,名字就成為老師對每個孩子的辨別方式之一,也會用名字點名,對每個孩子進行提問,但是給孩子起名字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要不孩子以後在學習生活中會遇見很多困難。
  • 「再背不下來就讀100遍!」我曾毀了孩子的記憶力,還沾沾自喜
    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當時就覺得孩子是偷懶,讀兩遍就想背,背不下來就想放棄,於是沒好氣的告訴他:「背不下來就讀,讀1遍背不下來就讀10遍,10遍還背不下來就讀100遍!我那時還不知道,兒子的「笨」並不是基因突變,而是當初自己「讀100遍」等等錯誤的教學,毀了孩子的記憶力。如今,當孩子改變了記憶方式之後,背課文、背詩都不費勁兒了,孩子有一天很開心的告訴我:「媽媽,我現在記憶力變好了,英語默寫又全對!」
  • 《楓橋夜泊》多人誤解|餘秋雨說「死記硬背無意義」,真是這樣嗎
    餘秋雨:死記硬背沒有意義作家餘秋雨先生接受採訪的時候,被問到「該不該讓孩子從小背古詩詞」,他表示,死記硬背沒意義,情懷才更重要。餘秋雨先生作為當代文學家,散文家,在文學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文化苦旅》一直陳列在很多讀者的案頭。這麼一位文學大佬說死記硬背沒意義,很多青少年都將這句話作為不背古詩詞的理由,有沒有道理?
  • 楞嚴機樞:自學楞嚴經,讀多少遍後,能通透經義呢
    學手藝的有個說法叫「熟能生巧」,那麼讀書呢,是不是也可以「熟而生巧」呢?古人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想來是讀書也可以「熟而生巧」的。那麼學習佛經呢,是不是也可以「經讀百遍,其義自現」呢?或許也能吧,只是這個「義」,會有所不同吧。
  • 毛主席一生愛讀的四本書,其中一本讀過100遍
    毛主席一生愛讀的四本書,其中一本讀過100遍!毛主席文學造詣深厚,軍事才能突出,這跟毛主席一生愛學習分不開。毛主席酷愛閱讀,常常是捧起書本就忘乎所以,沉浸在知識的世界,很多理論,計謀都是得到書中的啟發。據毛主席的秘書回憶,毛主席常常是書不離身,尤其對這四本書情有獨鍾!
  • 菊遍全球?《創造101》人氣選手王菊登上環球時報英文版頭條!
    或許誰也未曾想到過,在101位以美少女形象為核心的女團培養類節目《創造101》中,一位皮膚黝黑、身材不苗條,甚至是92年已然不算年輕的的模特經紀人選手王菊,硬生生的在近一個月裡牢牢掌控了所有的關注點。誠然,在「王菊熱」剛在網絡上刷屏的時候,許多吃瓜的不明真相路人會覺得這只是一次下了本兒的炒作,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菊家軍」加入大部隊,大家才驚覺反轉的戲碼真的已經上演,就像王菊公司老闆面對炒作質疑時的回應一樣:「我們也是想的,但是公司想炒作炒不了那麼大,這至少得花個幾億,沒有這個能力。」
  • 抄寫《這句佛號就是我的圓滿》76遍和101遍的心得體會
    《這句佛號就是我的圓滿》抄法心得2018-3-9 抄法76遍阿彌陀佛!感恩圓界師兄的關心!我把恩師開示的《這句佛號就是你的圓滿》)剛剛抄到76遍。(2月23日開始抄)2018-3-15 抄法101遍阿彌陀佛!感恩圓界師兄的關心和幫助!恩師的《這句佛號就是你的圓滿》開示剛剛抄到101遍,越抄越慚愧!恩師說:「修行從不看是非,沒有疑惑,不問為什麼,平等待一切,一切無分別,一切不管它,一切只管念。」我沒有做到。
  • 《楓橋夜泊》多人誤解|餘秋雨說「死記硬背無意義」,真是這樣嗎
    作家餘秋雨先生接受採訪的時候,被問到「該不該讓孩子從小背古詩詞」,他表示,死記硬背沒意義,情懷才更重要。再後來,我看到好詩,很容易就能背下來了,這大概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句話顧名思義是指讀書讀了許多遍,自然會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對於這個百遍,很多人可能又有一個誤解,那就是一本書或者一百篇文章讀一百遍。非也!這裡的讀書百遍,和「讀萬卷書」的意義相同。
  • 地藏經讀了那麼多遍,知道地藏指什麼嗎?
    今天新學人小荷她也報了她當日讀經內容:《地藏菩薩本願經》一遍,《七佛滅罪真言》三遍,《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三遍。《地藏經》地神護法品第十一中擇句:「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妙妙師姐讚嘆小荷:讀經功德無量,擇句智慧!句子背熟得以受用。
  • 「不會背就讀,1遍不行100遍!」你的勤能補拙,毀了孩子還不自知
    不會背就去讀,讀1遍不會,那就讀100遍,我就不相信你還不會背!」勤能補拙這四個字,經常出現父母教育孩子的話語中。確實,在學習上離不開勤奮。所謂「天道酬勤」正是這個理。但這四個字並不是萬金油。某些方面,太過勤奮不僅做的全是無用功,甚至還有負面作用。
  • 三千萬字讀遍古今山川
    原標題:三千萬字讀遍古今山川 皇皇巨著,完美收官。4月2日,由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編纂、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大典·歷史地理典》在杭州首發,出版座談會同時舉行。 1989年1月,在錢鍾書、馮友蘭、任繼愈、錢學森、季羨林等300多位學者聯名呼籲下,《中華大典》項目工程在成都中醫學院(今成都中醫藥大學)開始試典,1992年正式啟動。這是經由國務院正式行文批准啟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先後被列為「十一五」「十二五」國家重大出版工程規劃之首、國家出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