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和歷史故事才是一座城市的魅力與個性,而西安城牆是西安人共同擁有的同一份記憶。時至今日,城牆早已城牆已經無需再經戰火,但「城牆精神」代代相傳。
圖:西安古城牆
城牆,在中國古代屬於國家防禦外來入侵者的軍事設施,主要有由牆體和其它輔助設施構成的軍事防線。
為國人所熟知的城牆首推長城,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
城牆一般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作為以國家防禦建築,防禦外來入侵如,萬裡長城。
一種是在城池、城堡四周使用土木、磚石等材料的抵禦外侵防禦性建築,如特洛伊城牆。
圖:廣義的西安城牆包括西安唐城牆和西安明城牆
在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牆,首推西安古城牆,一般泛指西安明城牆。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在明朝朱元璋採納了朱升建議,在徐達將軍率軍從山西渡河入陝,佔領奉元城不久,明朝廷改奉元路為西安府,這就是西安得名的開始。
全國統一後,朱元璋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洪武七年(1374年),西安城牆開始正式築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
西安城牆有別於萬裡長城,城牆的建設目的不以防禦國外的入侵為主要目的,而更注重城池的防禦,類似於特洛伊城牆。
圖:影片《特洛伊》截圖
特洛伊在古希臘的歷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地中海邁錫尼文明時期最重要的最著名的城市之一,特洛伊地處交通要道,商業發達,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裕。
古希臘(亞細亞)各君主結成聯軍,以爭奪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倫為藉口發動了特洛伊戰爭,希臘人把特洛伊城掠奪成空,燒成一片灰燼。
圖:影片《特洛伊》截圖
在 2004年上映的《特洛伊:木馬屠城》就是以特洛伊戰爭改編而來的影片。
其中影片一段經典臺詞,更是對一段錯誤愛情所帶來的後果做了完美詮釋:「如果你跟我走,我們將永無安寧之日。我們會被追殺,遭眾神詛咒。但,我會愛你,直到我死的那一天。我會永遠愛你。」
特洛伊的城牆未能保護住特洛伊,王子戰死,海倫也回來希臘。
圖:影片《貓妖傳》截圖,盛唐氣象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的體現,除了城市本身的歷史文化時間和人文特色之外,如果能浸潤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那才是真正的底蘊,比如愛情故事。
對於「最漂亮的女人海倫」的愛情故事,我們只能在《特洛伊:木馬屠城》影片中了解一二。
但對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楊玉環,發生在西安的愛情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這是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對楊玉環的描述。天寶四載(745年),唐玄宗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
圖:影片《貓妖傳》截圖
在《貓妖傳》中安祿山發動叛亂後,楊玉環跟隨唐玄宗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士兵譁變逼迫唐玄宗至楊玉環含恨賜死。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是影片中李白「應高力士」為楊玉環作的詩。
看完影片及對歷史的理解,我大概有點理解為什麼提四大美人的時候,其他美人都直呼名字,唯獨楊玉環多數時候被稱&34;,好奇那些詩人拿她當題材時是真的在讚揚她的美還是她所處的盛唐?
古長安的城牆未能保護住唐玄宗皇位,也沒能保護住愛情。
圖:西安古城牆與都市融為一體
看今憶古,在無數個日日夜夜裡,城牆和無數個士兵將領一起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去保衛家園--「城牆精神」。
時至今日,城牆早已城牆已經無需再經戰火。
在自2006年起,西安讓歷史「活起來」成立了城牆專屬的「武士儀仗隊」,傳承歷史文化「城牆精神」成為了他們的重要的使命之一。
「城牆精神」承載著燦爛文明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西安古城牆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而「城牆精神」承載著燦爛文明。
歷史文化才是一座城市長盛不衰的魅力與個性,因為正是由於它們的存在,城市的發展才具有了歷史的延續性和連貫性,生活在西安的人才能擁有同一份記憶,才能讓情感聯繫得更為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