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優秀材料!石墨烯將為下一代太赫茲天文探測器奠定基礎!

2020-12-17 博科園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由石墨烯製成的探測器,這種探測器可以徹底改變下一代空間望遠鏡中使用的傳感器。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除了超導體之外,很少有材料能夠滿足製造天文用途的超靈敏和快速太赫茲(THz)探測器所需的要求。Chalmers研究人員已經證明,工程石墨烯為THz外差檢測增加了一種新的材料範例。石墨烯可能是唯一已知即使有效地沒有電子也仍然是電/熱的優秀導體材料。

量子器件物理實驗室助理教授、該論文的主要作者Samuel Lara-Avila說:通過在石墨烯表面組裝接受電子的分子,我們已經在石墨烯(也稱為Dirac點)中達到了接近零電子的情況,結果表明,當摻雜到Dirac點時,石墨烯是一種非常好的THz外差檢測材料。實驗演示涉及外差檢測,其中使用石墨烯將兩個信號組合或混合。一個信號是由本地源(即本地振蕩器)生成具有已知THz頻率的高強度波。第二個是一個微弱的THz信號,模擬來自太空的波。

石墨烯將這些信號混合,然後產生一個低得多的吉赫茲(GHz)頻率的輸出波,稱為中頻,可以用標準的低噪聲吉赫茲電子學進行分析。中頻越高,探測器的帶寬就越高,需要準確識別天體內部的運動。太赫茲和毫米波實驗室教授、這篇論文的合著者Sergey Cherednichenko說:根據理論模型,這種石墨烯THz探測器有可能在重要的1-5THz光譜範圍內達到量子限制操作。此外,帶寬可以超過20 GHz,大於先進技術所能提供的5 GHz。

石墨烯THz檢測器另一個關鍵方面是:本地振蕩器實現微弱THz信號的可靠檢測所需的極低功率,比超導體所需的低幾個數量級。這可以實現量子限制的THz相干探測器陣列,因此打開了宇宙三維成像的大門。空間、地球和環境部的天文學家Elvire de Beck解釋了這一可能對實際天文學的影響:這種基於石墨烯的技術對於未來旨在揭示水、碳、氧和生命本身是如何來到地球的太空任務具有巨大潛力。

對於這些雄心勃勃的任務來說,一種輕量級、節能的、在太赫茲頻率下量子受限的3-D成像儀至關重要。但目前,THz三維成像儀根本無法使用。合著者,量子器件物理實驗室的教授Sergey Kubatkin解釋說:THz探測器的核心是石墨烯和分子組裝系統。這本身就是一種新穎的複合2D材料,值得從根本角度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因為它展示了一種由量子力學效應控制的全新電荷/熱傳輸機制。

博科園|研究/來自: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參考期刊《自然天文學》DOI: 10.1038/s41550-019-0843-7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納米科學:石墨烯和太赫茲波可以引領未來通信!
    納米科學:石墨烯和太赫茲波可以引領未來通信!今年它在瑞典舉行,重點是二維材料的電子應用。非凡的電氣,光學,機械和熱性能使其成為比電子應用中的矽更有效的選擇。另一個利用石墨烯獨特的靈活性和高載流子速度組合的例子是基於集成在柔性聚合物基板上的石墨烯電晶體的功率檢測器。這種功率檢測器的有趣應用包括用於醫療保健的可穿戴THz傳感器和用於高解析度幹涉成像的靈活THz檢測器陣列,用於生物醫學和安全成像,遠程過程控制,材料檢查和分析以及包裝檢查。
  • 西安光機所太赫茲超材料功能器件研究獲進展
    論文提出並研究了一種利用石墨烯構建的三維太赫茲超材料結構,通過與太赫茲波的相互作用,可以實現多個等離子體共振模式激發;論文首次提出將這種具有多個等離子體共振模式的三維超材料結構應用於太赫茲傳感,具有很高的傳感靈敏度,可實現多頻段太赫茲波超靈敏主動傳感和多頻帶完美吸收功能,為太赫茲傳感研究提供了一種創新方法。
  • 電信學院承辦2020年第49期「名家講壇」:太赫茲技術及應用
    2020年11月27日上午,新加坡材料研究與工程學院的高級研究科學家、首席項目帶頭人柯琳研究員,在J11教學樓的305會議室為學院師生做了一場關於「太赫茲技術和應用」的名家講壇報告,講座內容主要涉及太赫茲背景知識介紹、太赫茲技術的發展、太赫茲科學研究的設備以及太赫茲技術的相關應用。
  • 雄安新區將發展量子通信、太赫茲、區塊鏈、石墨烯等未來產業
    雄安新區將發展量子通信、太赫茲、區塊鏈、石墨烯等未來產業 2018-03-21 0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團隊合作開發的高性能二硫化鉬/玻璃-石墨烯堆疊異質結光電探測器
    【引言】   自從2004年石墨烯問世以來,其優異的光電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由此而帶動了一系列的二維材料(黑磷、氮化硼和過渡金屬硫化物等)的發展。
  • MoS2/玻璃-石墨烯異質結構建透明光電探測器
    小小異質結,性能大不同   前菜/Appetizer   近來二維材料的興起,帶動了以二維材料為首的片層材料的發展   主菜/Main Course   倫敦大學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系吳疆課題組首次利用MoS2/玻璃石墨烯分層異質結構建高靈敏度透明光電探測器
  • 石墨烯材料:迄今為止最專業的一篇深度文章
    揭示了石墨烯邊界依賴的生長動力學,率先製備出毫米級高質量單晶石墨烯,發明了普適的電化學氣體鼓泡無損轉移方法,為石墨烯在光/電子器件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結合石墨烯和高容量金屬氧化物的結構性能特點,提出將兩者複合的思路,製備出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用高性能石墨烯錨固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複合電極材料,發現並闡明了兩者之間的協同儲能效應。
  • 石墨烯到底是什麼?讓人難以置信的材料
    石墨時代的說法來自於石墨烯的產生,這是一種新型的納米材料,2004年,石墨烯被製造出來,兩位科學家因此獲得2010年的諾貝爾獎。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同時也是已知的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要比矽晶體高很多。
  • 太赫茲有...
    而太赫茲是指電磁頻率上0.1-10THz的電磁波,介於微波和紅外線之間,波長範圍為0.03-3mm,直到19世紀末才被命名,是人類迄今為止了解較少、開發較少的一個電磁波段。這麼晚才被命名和開發,不是因為太赫茲不優秀,不配擁有姓名。
  • 綜述: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
    ,石墨烯在紫外光甚至太赫茲和微波波段仍具有光吸收特性,單層石墨烯(圖2)可吸收2.3%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的入射光。 圖8 基於石墨烯的光電探測器 可以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光電探測器,對光通信,傳感和數字成像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
  • 重大科研成果公布:中科院研製出神奇電晶體,隱形戰機將無處躲藏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在日前宣布,該所瀋陽分部研發出了以肖特基結作為發射結的垂直結構電晶體,這種被稱為「矽石墨烯-鍺」電晶體可以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一千倍以上,這一科研成果將有希望用在太赫茲領域的高速器件中,並為太赫茲雷達性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 碳基晶片研發突破,石墨烯電晶體製作,被稱之為21世紀的神奇材料
    尤其是最近的晶片領域,在矽基晶片的納米工藝或即將達到瓶頸,全球科學人員都在研究下一代的電晶體製作材料,以便晶片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在下一代晶片領域的競爭中取得優先權。石墨烯的超導性被發現而物理材料不同,導電性也不同,目前想要實現物體超導性能,一般只有在低溫或者高溫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常溫狀態下超導性能的材料並不多。
  • 諾獎得主筆下的石墨烯藍圖
    Novoselov1 前言石墨烯能成為下一代顛覆性技術,替代目前使用的一些材料、開創新市場嗎?它是否足夠多功能從而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發生突破性變革嗎?從石墨烯的性質來看,它的確有這個潛力。石墨烯是科學家製備的第一種二維原子晶體。它的許多參數——如剛度、強度、彈性、電導率、熱導率等等——都是無與倫比的。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
    (新華社發)  圖為我國研發的全球首款石墨烯柔性屏可彎曲智慧型手機,可直接戴在手腕上。石墨烯可以做到。這種神奇的材料究竟是如何「煉成」的——經濟日報記者近日走進「首都科學講堂」,為您一探究竟。  近日,在北京市科協主辦、九三學社北京市委特別支持的第667期「首都科學講堂」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與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石墨烯器件技術研究部部長魏迪,向公眾介紹了石墨烯——這款曾獲得2010年諾貝爾獎的明星材料。
  • 探訪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科學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實驗室在國內率先研製出了太赫茲迴旋管,是目前太赫茲頻段輸出功率最高的器件。「我們正努力將真空電子器件向太赫茲領域拓展,大部分太赫茲源的輸出功率很小,一般為毫瓦級,而太赫茲迴旋管的輸出功率可達兆瓦級,我們所研製的器件最高頻率達到0.46太赫茲,功率達千瓦級。」
  • 石墨烯,潛力無窮、未來科技的神奇材料
    假如你手上拿一片石墨烯,你會發現它平到無可挑剔,透明又薄如紗,令人驚豔。這些讓其他材料相形失色的物理特質使得石墨烯別具魅力,前景看好,成為與5G(第5代行動通信)與AI並列為21世紀熱門的新科技,每年有關石墨烯的論文多達6萬篇,全球不管大企業或小型創投公司都想參一腳。據悉,英特爾、蘋果、IBM、三星、華為、鴻海等大廠,都有意利用石墨烯來創造產品優勢。
  • 聯通官宣太赫茲為6G關鍵技術 將實現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11月13日消息,近日在太赫茲通信技術研討會上,中國聯通網研院相關負責人馮毅表示,中國聯通已經開始6G通信技術的研究。其中,「太赫茲通信是實現6G願景的關鍵技術,為了推動產業發展,中國聯通計劃將分三步走推進太赫茲通信。」
  • 石墨烯是什麼用途_石墨烯十大用途介紹
    去年10月,IBM的一個研究小組首次披露了他們研製的石墨烯光電探測器,接下來人們要期待的就是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和液晶顯示屏了。因為石墨烯是透明的,用它製造的電板比其他材料具有更優良的透光性。如果能夠規模化生產,石墨烯將給電子和防彈衣領域帶來革命性的進步。最近,歐盟向芬蘭諾基亞公司撥款13億美元,用於石墨烯的商業化。石墨烯將給以下十個領域帶來巨變——有些比你想像的還要快。
  • 研究石墨烯獲諾貝爾獎,曼徹斯特大學材料工程學科很強大!
    熱點一:2015年習主席參觀了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院,曼大校長等一眾高層陪同參觀,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諾沃肖洛夫教授親自講解石墨烯研究情況。這所石墨烯研究院成立於2013年,代表著英國在石墨烯研發領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步,是英國政府的驕傲,更是曼大的驕傲。
  • 清華天文成果登上《自然天文》雜誌 實現觀測方法革新
    研究成果將應用於我國下一代大科學工程發布在《自然天文》雜誌的論文顯示,「極光計劃」配備的X射線偏振探測器在衛星上經過1年的觀測,探測到來自蟹狀星雲及脈衝星(中子星的一種)的軟X射線偏振信號,並首次發現了脈衝星自轉突變和恢復過程中X射線偏振信號的變化,說明在此過程中脈衝星磁場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