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堅實的制度保障滿足人民新期待

2020-12-20 人民日報

  偉大成就凝聚人民力量,偉大宣示激發奮鬥豪情。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各地城鄉基層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奮發有為,真抓實幹,向著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邁出更堅實的步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優勢託起人民獲得感

  「家裡的飲水情況怎麼樣了?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多和我說說。」1日上午,廣西隆安縣南圩鎮黨委書記莫雄禮到轄區萬朗村貧困戶黃日芬家走訪。十九屆四中全會的召開,讓這名壯族基層幹部倍受鼓舞。

  莫雄禮說,近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南圩鎮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全鎮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建檔立卡識別時的22.44%下降至2018年底的2.63%。「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們獲勝的根本。我們將充分發揮基層戰鬥堡壘作用,爭取今年底貧困村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表現在百姓的笑容裡,體現在人民的獲得感裡。

  1日一大早,群山環抱的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村民張玉芳騎著剛剛添置的電瓶車,來到村裡的扶貧工坊,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能這樣在家門口掙錢,是張玉芳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事」。「這幾年我們鄉的路更好了,產業也發展起來了,這些變化老百姓都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從心底裡感謝黨和政府!」張玉芳滿面春風。

  「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大興地鎮中心完小校長祝小忠把全會公報中「統籌城鄉」這四個字默念了好幾遍。

  「現在每個適齡孩子都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聽課,教學環境一天比一天好。」祝小忠說,現在是「有學上」,將來還要「上好學」,相信未來鄉村學校與城市學校間的差距會逐步縮小。

  早飯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加木溝管護站站長冶文哥騎著摩託車在周邊林區進行日常巡護。

  「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些年我親眼見證了祁連山腹地生態環境不斷向好,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在這裡安家。現在巡山時經常能看到馬麝、巖羊等,紅外線相機還經常記錄下雪豹在祁連山活動的身影,如今這裡已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冶文哥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看著公報裡的這句話,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齊俊桐感慨地說:「這些年黨和政府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減少了對市場配置資源的幹預,讓創業者煥發了強大活力。」

  3年多時間,齊俊桐帶領團隊攻克100多項無人機技術,公司以每年超過300%的增速跨越式發展。「正是黨和政府的重視,才能讓我們創新型科技企業得到快速進步。」他說。

  人民需求激發前行動力

  1日上午8時許,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會議室內,30多位公司黨委中心組成員身著統一工作服,整齊列坐,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同一時間,由太重集團為印度某公司製造的亞洲最大的550噸冶金鑄造機產品,剛運抵天津,即將裝船發運。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說到了企業的心坎裡。」太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創民說,邁向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企業及早動手、主動創新,更需要國家相關制度創新。

  深秋時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紅河鎮的東昂農業園內依然充滿生機,大棚裡枝葉新發,菜園裡綠意盎然。

  「『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這就是我們的心聲!」寧夏東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前軍激動地說,「企業的發展,既要我們自己靜下心來深耕,也需要政府扶持呵護。四中全會給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相信國家的營商環境會越來越好,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公報中的話一直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中心衛生院院長白玉壯的腦中迴響。

  「我們首先要保障轄區百姓享有基本醫療優質服務,讓百姓好看病、看好病。」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已有30年的白玉壯說,計劃到2020年把轄區家庭籤約醫生的覆蓋面由目前的35%擴展到60%。

  在浙江省德清縣雷甸鎮楊墩生態農莊,望著一撥撥遊客,楊墩村黨委書記張建明露出欣慰的笑容:「有了豐富的體驗項目後,遊客特別多,最多的一天門票能賣到26萬元。」

  這要感謝一場別開生面的「戶主大會」。楊墩村978戶家庭每戶一名代表,與村兩委來了場「頭腦風暴」,做出與生態農莊開展股權合作的決定。

  「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讓我體會很深。下一步,雷甸鎮將創新工作方法,通過鄉賢參事會、兩代表一委員等載體,廣聽民意、雲集民智。」雷甸鎮黨委書記夏永明說。

  1日中午,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託管中心的餐廳裡飯香陣陣,乾淨營養的三菜一湯,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這是軍門社區回應居民訴求開展的雙職工家庭託管服務。

  「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公報中的這句話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感到方向更清晰了。「社區要不斷創新治理模式,讓群眾更方便、更平安、更幸福。」林丹說。

  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街道工委書記高文娟說,全會公報提出的「必須堅持一切行政機關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給她留下深刻印象。「我們要組織街道基層幹部認真學習公報,深刻領會公報精神,進一步強化為人民服務宗旨,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凝心聚力開創美好未來

  四中全會公報一發布,總部位於遼寧遼陽的奧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就反覆收聽、認真學習和研究。

  「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朱建民激動地說,「四中全會聚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意味著政府的決策力和政策執行力都將顯著提升,必將激發起廣大群眾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動力。」

  連日來,各地基層黨員幹部群眾都不約而同地通過不同形式,收看、收聽公報內容。人們為之振奮,紛紛表達共建美好家園的決心。

  「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公報裡的這句話,讓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副院長許玉鎮深有感觸:「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之所以能取得輝煌成就,最根本的是靠黨的領導。有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就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建設更加偉大的中國。」

  「縣作為基層治理的前沿,要堅決履行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管理社會事務、服務人民群眾的重大職責,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湖南桂陽縣委書記彭生智說,我們將按照全會精神要求,不斷創新社會治理,不斷回應好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盼。

  在貴州省,一個電梯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上,遵義市2000多臺中航電梯的運行數據和實時視頻一目了然。已將公報學習了好幾遍的遵義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杜宇說,下一步遵義將持續加大創新工作力度,為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的行動在深刻改變著海南島的面貌。「全會提出,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我們重任在肩。」 海口市商務局局長蔡俏說,「我們將帶著使命感責任感,將海南島建設成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生態優美、服務高效、人民宜居、和諧美麗的自由貿易港。」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相關焦點

  • 滿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原標題:滿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號召「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戰略判斷,同時提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 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法律保障(人民要論)
    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法律保障(人民要論)  內容提要  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回應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民法典在系統確認民事主體所廣泛享有的各項權利的基礎上,明確權利的行使規則,為權利實現提供有力保障。
  • 人民要論: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法律保障
    內容提要 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回應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民法典在系統確認民事主體所廣泛享有的各項權利的基礎上,明確權利的行使規則,為權利實現提供有力保障。整個法典的制度和規則設計,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以高質量公共服務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需要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  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當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要為人民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
  • 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
  •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原標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準確定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歷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選擇   社會制度是為了滿足人類基本的社會需要,在各個社會中具有普遍性、在相當一個歷史時期裡具有穩定性的社會規範體系。社會制度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由一個國家的性質和國情決定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歷史的過程。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發布會:滿足人民新期待,在發展...
    新華網記者 郭小天 攝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第二場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民政部部長黃樹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介紹滿足人民新期待,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並回答記者提問。
  • 與時偕行的中國醫療保障制度(下)
    特別是全國還有幾千萬新經濟組織和新業態從業人員尚未納入醫保範圍(制度是覆蓋全民的,而實際上並未達到應保盡保)。中國醫保制度永遠不會停止在某個階段、某個水平上。如果停止了、不發展了,這個制度就會僵化,就沒有生機和活力了。為了更好地發揮中國醫保的制度優勢、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需求,中國醫保制度要按照自己的發展邏輯,從全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向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的高質量醫療保障體系的戰略目標邁進。
  • 保障人民陪審 北京四中院這樣做
    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2018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正式頒布實施,它是保障公民民主權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民主建設的一個新的裡程碑,是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在司法領域的重要體現。
  • 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保障
    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就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的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
  • 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足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新時代需要
    原標題: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足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新時代需要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不僅將影響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新發展,也揭示了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需求變化,回應了時代的呼喚。正因為如此,黨的十九大在全黨全國人民中引起廣泛的反響,顯示了巨大的效應。
  • 推動民生保障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
    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精神,加強收入分配、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健康等方面制度建設,在推動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不斷取得新成效,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著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
    作者: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哲學學院教授 沈湘平我們所處的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重要特徵和內在動力。文化需要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居於特殊地位,我們必須從人民文化需要滿足的現狀出發,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
  • 良法善治 ▏織密保障人民權益的「法律網」
    織密保障人民權益的「法律網」「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
  • 民生保障制度是百姓的幸福之源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擺在至高無上地位」的初心和使命。
  • 新時代社會治理如何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人民所嚮往的美好生活,社會和諧、公平正義自然在其中。黨的十九大報告充分關注民生訴求,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這為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科學指引。
  • 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旨歸(人民論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國家的名稱,我們各級國家機關的名稱,都冠以『人民』的稱號,這是我們對中國社會主義政權的基本定位。」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我國國家制度深深植根於人民之中,能夠有效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
  • 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順應新時代 解決新矛盾滿足人民群眾對測繪...
    順應新時代 解決新矛盾滿足人民群眾對測繪地理信息新需求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 庫熱西·買合蘇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中國制度的優越性
    內容提要:中國制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障人民權利、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願。中國制度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而來,能夠根據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不斷作出改革調整,具有強大的自我完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