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俗節日剪紙藝術作品展亮相福州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華民俗節日剪紙藝術作品展亮相福州

2017-10-24 16:58: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曉

    10月24日,中華民俗節日剪紙藝術作品展在福州福建省海絲藝術館開幕。 記者劉可耕 攝

  中華民俗節日剪紙藝術作品展亮相福州 傳統民間藝術煥發新生

  中新網福州10月24日(記者 劉可耕)中華民俗節日剪紙藝術作品展,24日在福州福建省海絲藝術館開幕。

  該展共展出剪紙藝術作品120餘幅,參加展覽的藝術家有來自甘肅慶陽市的剪紙藝術家張雪峰,被喻為「中國十大神剪」陝西榆林市的剪紙藝術家武燕以及福建剪紙藝術之鄉柘榮縣的剪紙藝術家金素清,福州市剪紙學會副會長董雅萍等。每幅作品都充滿了趣味性、故事性、哲理性,讓人意猶未盡。

該展共展出剪紙藝術作品120餘幅,每幅作品都充滿了趣味性、故事性、哲理性,讓人意猶未盡。 記者劉可耕 攝

  主辦方表示,中華民俗節日是最貼近身心和生活、經世代錘鍊和傳承的文化傳統。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承載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與情感。剪紙藝術是中國喜聞樂見的傳統民間藝術,用剪紙藝術表現傳統節日,既有利於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也有利於加深人們愛國、愛家的「真情」。

該展共展出剪紙藝術作品120餘幅,每幅作品都充滿了趣味性、故事性、哲理性,讓人意猶未盡。 記者劉可耕 攝

  福州市剪紙學會副會長董雅萍表示,希望能用一把剪刀讓世界人民了解剪紙藝術的博大精深,並且「剪」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要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下來,傳播出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認識並保護中國的剪紙藝術。」

中華民俗節日剪紙藝術作品展吸引觀眾眼球。 記者劉可耕 攝

  此次展覽由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主辦;福建省海絲藝術館承辦。(完)

中華民俗節日剪紙藝術作品展吸睛。 記者劉可耕 攝

相關焦點

  • 益陽:首屆剪紙展226幅作品驚豔亮相
    ,這在益陽剪紙藝術的發展上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因此,有人說剪紙藝術史乃「眾藝之源,民族之魂」,我覺得這個評價絲毫都不為過。民間剪紙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長期以來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剪紙已經成為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剪紙藝術和剪紙文化無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康戰傑剪紙作品《中華百美圖》亮相石家莊紅星美凱龍
    (文/李洪濤、宋增志)5月11日上午,康戰傑剪紙作品《中華百美圖》在石家莊紅星美凱龍中儲商場四樓亮相,該作品紋路細膩採用陰刻陽起的剪紙技巧,這是最好的剪紙表現手法,在同一幅作品中出現陰、陽刻兩種方法,使構圖變化多樣。此幅作品完成於2005年7月,歷時240天,總長28.6米。新華社、河北日報曾報導過。
  • 我們的節日丨燈彩、剪紙、西服……多項非遺亮相上海大世界
    曹素功墨錠、周虎臣毛筆、恆源祥絨繡、何克明燈彩、杏花樓廣式月餅、培羅蒙海派西服等,這些帶有上海傳統與海派文化印跡的作品,被納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上海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而這些作品,都在「上海大世界」集體呈現。
  • 70餘幅漳浦精品剪紙福州展出 探尋民間文化藝術的美學價值
    「記住鄉愁」中國民間文化之鄉漳浦剪紙精品展3日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行。 吳隆重 攝 人民網福州2月3日電(黃丹妮、李章亮、吳隆重)3日,由福建省文聯、福建省民間藝術家協會主辦,中共漳浦縣委、漳浦縣人民政府,海峽民間藝術館承辦的「記住鄉愁——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漳浦剪紙精品展」在福州開幕。
  • 2019年連雲港西遊記文化創意作品展亮相臺灣
    近日,由市委宣傳部會同市臺辦等單位聯合舉辦的「2019年連雲港西遊記文化創意作品展」亮相臺灣。灌南縣民協主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孫洪香在此次展覽中展出了其創作的剪紙。「2019年連雲港西遊記文化創意作品展」是江蘇省在臺灣舉辦的「吳韻漢風」江蘇文化藝術節的一個組成部分。展覽開幕時,猴王出世、拜師學藝、龍宮得寶、齊天大聖、偷吃蟠桃等孫洪香創作的巨幅西遊記系列剪紙引來臺灣民眾嘖嘖讚嘆。
  • 董雅萍:民俗剪紙,從傳統向現代穿梭
    參加工作後,董雅萍師從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市一級民間工藝大師徐陽,並參加全國民間民俗剪紙高研班,系統學習剪紙藝術。「在追求民間藝術的創作上,我還是初學者。」如今,董雅萍的剪紙生涯已過30多年,她每年依然都會去各地和其他剪紙藝術大師交流學習,「要經常走出去,才會進步」。
  • 董雅萍:民俗剪紙,從傳統向現代穿梭
    這些喜花便是福州最早的剪裁藝術品。古鎮的鄉親為感激閩王的功德,紛紛仿效。隨著歷史的變遷,到明清時代形成了風格細膩、柔美的福州馬尾剪紙,一直流傳至今,成為馬尾地區乃至福州民間代代傳承的習俗文化。參加工作後,董雅萍師從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市一級民間工藝大師徐陽,並參加全國民間民俗剪紙高研班,系統學習剪紙藝術。
  • 第五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暨名家印章藝術邀請展亮相福州
    開幕式現場  「有福之州——第五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大賽暨名家印章藝術邀請展」於9月25日在福建博物院開幕本次大展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福建博物院、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州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聯合主辦。
  • 範金枝的剪紙藝術
    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文化館文化志願者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山東省婚慶行業協會民俗委員會主任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少兒書畫協會教師會員濟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濟南文藝志願者協會會員濟南小香山民俗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濟南剪紙藝術院副秘書長
  • 福建優秀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啟動
    (主辦方供圖)臺海網12月27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日前,由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和福建省剪紙協會聯合舉辦的福建優秀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及傳承傳播活動在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分館啟動。剪紙是我國最為傳統的民間藝術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紀,早在宋元時期就已經在民間廣泛流行。中國剪紙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福建剪紙,融合了南北方剪紙的優點,呈現了精雕細刻,玲瓏剔透,甚而畫中有字,字中有畫的鮮明特點。多年來,福建剪紙藝術界秉承豐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向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 「我們的節日——非遺描繪」七夕剪紙作品展
    秋夜晴朗,銀河浩蕩,牛郎織女隔河相望……2020七夕「我們的節日——非遺描繪」網上展示。中民剪紙藝術家部分老師們原創作品助力傳統文化——七夕! 非遺」源於生活、歸於生活,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沃土,被譽為人類文明的記憶載體、文化多樣的鮮活樣本,「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是一項科學化、系統化的工程,為了讓「非遺」換發生命活力,我們以非遺剪紙藝術助力傳統節日,歌頌祖國千年文化。
  • 非遺剪紙 | 陳竟教授:紙尖上的錦繡中華,血脈裡的民俗夢
    ,民俗文化藝術專家、學者, 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退休教授,國家高級美術師,曾任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曾發起成立了「中國剪紙研究會」(後改名「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被聘任為江蘇省非遺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院副院長等職。陳竟教授第一個提出春節申請世界非遺;第一個提出清明節放假提議;第一個在高校中開設「中國民俗藝術」選修課;第一個提出「民間藝術(非遺)進校園」的倡議;他在一生教學生涯中始終以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為己任。
  • 剪紙作品傳承中華民族文化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剪紙在中國農村是歷史悠久、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剪紙,顧名思義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這種民俗藝術的產生和流傳與中國農村的節日風俗有著密切關係,逢年過節抑或新婚喜慶,人們把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窗紙或明亮的玻璃窗上、牆上、門上、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濃鬱喜慶。
  • 福州名人肖像作品展亮相市美術館
    9日起,「清芬長掬——李明華福州名人肖像作品展」在市美術館(臺江中平路172號,黃培松故居)展出。據介紹,以福州名人肖像為繪畫專題的展覽,在福州市美術界尚屬首次。展覽持續至13日,免費對公眾開放。福州名人肖像展9日起亮相市美術館王審知、張經、陳寶琛、嚴復、林則徐、王荷波……當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福州歷史名人,以肖像畫的形式,「齊聚」市美術館。儘管展出的福州歷史名人出生年代、經歷不同,但在作者李明華的筆下,個個形神兼備、氣韻生動。
  • 新年福利|巧奪天工的指尖藝術!《繼藝》邀您免費體驗浦城剪紙
    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浦城剪紙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周冬梅將在金山公園文化藝術教育中心現場教授「牛年主題」剪紙作品的創作。為了更好地展示、傳播福建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和閩臺民俗文化,東南網於2018年末推出《繼藝》網絡專欄,一周一期,以「深度報導+視頻+高清組圖」的融媒形式,聚焦閩臺兩地非遺傳承人的傳承故事,目前已推出101期。專欄與《福建日報》實現報網聯動,稿件均在報紙同名專欄同步推出。
  • 陝北民俗剪紙中的奇葩,楊梅英剪紙藝術賞析
    擅長剪紙、泥塑、農民畫等,剪紙作品即有北派剪紙的沉穩大氣,又兼南派剪紙的精巧秀麗,在洛川剪紙中獨樹一幟。1995年,首屆中華巧女手工藝品大獎賽中,榮獲「中華巧女」稱號 1994年,泥塑作品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 。
  • 福建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及傳承傳播活動舉行
    福建優秀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及傳承傳播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12月25日下午,董雅萍、董乙文、鄭春華三位福建籍剪紙藝術家現身位於福州市三坊七巷郎官巷32號的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展現了前述精彩一幕。當天,由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和福建省剪紙協會聯合舉辦的 「小康福建」「建黨100周年」——福建優秀傳統剪紙作品巡迴展及傳承傳播活動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分館啟動。
  • 「世界非遺·柘榮剪紙迎春展」在福州梅園國際大酒店順利開展
    優秀文化一脈相承,剪紙之花歷久彌香。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文化柘榮魅力,加強對外文化交流,1月27日上午,由柘榮縣文體新局主辦,柘榮縣文化館、梅園酒店管理公司協辦,三坊七巷柘榮剪紙文創館及福州簡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世界非遺·柘榮剪紙迎春展」在福州光明港梅園國際大酒店開展。
  • 【美麗鄉村·我的家園】全國彩貼剪紙藝術大展作品徵集公告
    我的家園」全國彩貼剪紙藝術大展,誠邀全國剪紙藝術家參展,具體事宜如下:剪紙是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多樣、流派眾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和體現形式,彰顯著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和創造性。彩貼剪紙是「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庫淑蘭在傳統民俗剪紙基礎上開創的一種剪紙藝術新形式,是中國剪紙藝術的創新和發展。本次大展,旨在通過彩貼剪紙藝術成果展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展示我國農村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進一步推廣彩貼剪紙藝術傳承發展,開啟美麗鄉村振興的新徵程。
  • 90後剪紙男孩南宮偉「後浪」與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碰撞新火花
    剪紙藝術自誕生以來,在中國歷史上就沒有中斷過。它充實於各種民俗活動中,是中國民間歷史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藝術形態之一。其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蘊含著豐厚的歷史傳承信息,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中的燦爛瑰寶。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逐漸分化出各具特色、風格迥異的派系和類別。其中,山西剪紙具有北方地區粗擴、雄壯、簡練、純樸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