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漆器——震撼的美

2020-12-16 卞氏拍賣

中國漆器——震撼的美

中國古代漆器的工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夏代的木胎漆器不僅用於日常生活,也用於祭祀,並常用朱、黑二色來髹塗。殷商時代已有「石器雕琢,觴酌刻鏤」的漆藝。

古語云:「滴漆入土,千年不壞。」說的就是漆器。漆器是一種用生漆塗敷在器物胎體表面作為保護膜製成的工藝品或生活用品。表面被塗過漆的胎體經過反覆多次的髹塗後,不僅堅固耐用,多樣的裝飾使器物色澤華麗。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國家。在七千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朱漆塗飾木碗,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漆器。

漆器的發明和使用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傑出貢獻,是我國古老的優秀傳統手工藝品,在商周時期漆器的品種和工藝水平登上了高峰,戰國時期更加鼎盛,明、清時代則呈現出千文萬華的繁榮局面。

漆器是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製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

漆器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首先須製作胎體。胎為木製,偶爾也用陶瓷、銅或其它材料。也有用固化的漆直接刻制而不用胎。胎體完成後,漆器藝人運用多種技法對表面進行裝飾。漆器的主要特點是可以拋光到可與瓷器媲美。漆層在潮溼條件下乾燥,固化後表面非常堅硬,有耐酸、耐鹼、耐磨的特性。

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像陶瓷和絲綢一樣,中國古代漆器已成為民族文化的瑰寶。

近幾年,雕漆很火。從深藏宮苑的貴族專享,到市場追捧的投資黑馬,雕漆技藝歷經千年,依舊散發著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2006年,雕漆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國家也不斷加大保護力度,這門古老的工藝開始煥發出新的生機。業內人士表示:「當代雕漆的精品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尤其是名家雕漆作品的價值會越來越高。」

作為中國傳統民族藝術,雕漆藝術橫跨千年,歷來深受皇室貴族所推崇,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內涵。說到雕漆的歷史,大概可以回溯到唐代,那時的工匠以刀代筆創造了這門偉大的技藝,宋元時期趨向成熟,在明清達到巔峰,尤以明永樂、宣德年間最為鼎盛,成為宮廷貴族享用的器物,比如「清之乾隆,酷嗜雕漆。宮中陳列之雕漆物品,各種皆備」。

從時代特徵上講,宋代講求清雅、元代追求渾厚、明清趨向細膩,也正是這種風格上的差異讓雕漆藝術更加絢爛多姿。

相比於一般的漆器,雕漆工藝更加複雜,要經過設計、制胎、著漆、雕刻、磨光等漫長而繁複的工序。其中,著漆可能少則數層,多則幾百層,一天最多只能塗三層,一毫米厚的漆要刷十幾遍,而且不能烘乾或曬乾,單從這一點來看,雕漆的時間成本就很高昂。

與此同時,雕漆更加注重雕刻,從平雕到浮雕、鏤空雕、立體圓雕,全靠手工雕刻而成,要「刀刀到位,不能悔刀」,技術難度可想而知。此外,生漆和硃砂全部為天然原材料,能夠讓雕漆作品歷久彌新。

然而現實卻不容樂觀,雕漆價值在國內的認可度一直處於低谷,相比紫砂、玉雕、木雕,其價值更是被大大低估。有業內人士指出,莊重華麗的雕漆及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正逐步為社會所認識、所了解,這都會推動雕漆市場不斷上揚,未來可能成為收藏市場上新的投資熱點。

雕漆藝術跨越千年,當然不會缺席資本市場的角逐。早在2001年,香港藝術品交易市場就曾推出「中國漆器陶瓷及工藝精品」專場,市場反響熱烈,其中,明永樂剔紅牡丹花卉大圓盒以1214萬港元成交;2011年,明永樂剔紅雕漆牡丹圖蓋盒以1186萬港元成交。在香港市場大放光彩的同時,內地的雕漆市場卻有些不溫不火。1994年,清乾隆雕漆三駿盒以3.08萬元成交,這大概算是雕漆最早的成交記錄。

仔細算來,雕漆在內地市場的崛起不過四五年的光景。2010年,18—19世紀御製雕漆剔紅群仙祝壽圖座屏以2240萬元成交,並打破雕漆作品的歷史最高成交紀。

仔細算來,雕漆在內地市場的崛起不過四五年的光景。2010年,18—19世紀御製雕漆剔紅群仙祝壽圖座屏以2240萬元成交,並打破雕漆作品的歷史最高成交紀錄。

雖然現存唯一的古代漆工專著《髹漆錄》中指出雕漆以宋代最貴,但多以金、銀為胎的宋代漆器留存極少。所以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上,明清時期的雕漆作品幾乎佔滿全席,相比之下,當代雕漆更是鳳毛麟角。對於市場的這種表現,有業內人士指出,古代雕漆作品更有歷史厚重感,價值已經蓋棺定論,更有價值保障,而且皇室御製的雕漆不管是人工還是材料,都是不計成本的極致之作,所以更受藏家青睞。

當代雕漆的精品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比如那些器型完美、漆質細膩、雕藝精湛的精品,尤其是名家雕漆的價值會越來越高,未來升值空間廣闊,前景一片看好。

如您想了解更多關於收藏的知識,請關注我,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震撼之美,廣東陽江漆器精美絕倫,近距離看「百鳥朝鳳瓶」絕了
    中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漆器,作為為中華文明的瑰寶,被世代傳承。廣東陽江漆器就是中國五大著名漆器之一。這幾天我在陽江旅行,見識了這種震撼世界的美。幾百年來,歲月滄桑,陽江漆器髹飾技藝走過了一個跌宕起伏的興衰歷程,這種具有廣東嶺南海洋文化特色的漆器工藝,深受嶺南人民喜愛。從明末清初開始,陽江就有漆器的生產製作,到了嘉慶、道光的時候,陽江的漆器開始走向全國,並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 中國漆器鼎盛時期-秦漢漆器
    秦漢時期是我國漆器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漆器的各方面發展較戰國時期有了更大的提高,也可以說是古代漆器最為輝煌的歷史時期。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秦漢漆器特點,通過知識總結使您更加了解那段炫美華麗的漆器時代。
  • 中國漆器,大美不言
    如果說瓷器象徵著中華文化的溫潤大氣;玉器代表著中國人氣質的典雅高貴;那麼漆器,應該是代表著中華文化低調涵養和超然灑脫的品質。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任憑時光如梭,它就在那裡,處變不驚,不動聲色,美得莊重!漆是世界上最早的塑料,起源於中國,15000年前,中國人就已經使用漆器了。 中國古代漆器種類豐富,常用的有漆盒、漆壺、漆瓶、漆盆、漆奩、漆碗、漆盤、漆杯、漆樽等。
  • 中華文明的瑰寶,漆器之美
    沉澱歲月留下的痕跡 即便剝去華美的外衣 留下的也是最質樸的本真 最震撼世界的美 中國古代漆器的工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夏代的木胎漆器不僅用於日常生活,也用於祭祀,並常用朱、黑二色來髹塗。殷商時代已有「石器雕琢,觴酌刻鏤」的漆藝。
  • 中國漆器,永不褪色的美!
    」,但它起源於中國。,漆器整體衰落了,而在這整體的衰落中,夾薴工藝大放異彩。,可以清晰的看出漆器在這個時期所走的繁縟華麗的路線。 漢夾薴、唐平託、宋素髹、元雕漆,並稱為中國漆器四大傑作。
  • 漆器,千文萬華出中國
    可以說,漆器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其品類之多、工藝之精、用途之廣、歷史之悠久,堪稱中國古代造物中的華彩篇章。  正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的「千文萬華——中國歷代漆器藝術展」,用280餘件自戰國時期直至20世紀的中國漆器珍品,演繹了中國綿延幾千年的漆器藝術史,其中270餘件為上海博物館館藏。
  • 日本漆器與中國漆藝的發展
    然而在揚州出土的西漢晚期漆器重,「最令人驚嘆的是一隻漆器上的『銀粉繪』:獸型及雲紋的銀粉,雖色澤已經被氧化發黑,當粉狀顆粒仍歷歷在目。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可以直接證明中國漆工藝中的『銀粉繪』技術的延傳,導致了日本『蒔繪』藝術的產生。
  • 漆器,不朽的東方之美
    胎體上一層又一層的大漆塗層仿佛是一層層溫潤的防護罩,讓漆器歷經多年不腐。在歲月的喚醒中,漆器不斷散發出不同的味道和光澤。長長久久,不朽不腐,安靜的候在一隅等待有緣人。秦漢時期,漆器開始進入鼎盛時期,顏色以赤黑為主,古樸莊重,紋理深沉,極具氣韻,不僅美觀大氣還能防腐防潮,「丹漆雕幾」為世人追捧,漆器開始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日常生活器皿,到樂器,到殉葬禮器,再到兵器,漆器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取代青銅器皿。一步步走向屬於自己的傳奇。
  • 河姆渡挖出7000年漆器,打破「木胎朱漆碗」的紀錄,震撼文物界
    這件「小破碗」就是曾經的漆器界老大「木胎朱漆碗」,當時的確在挖出「木胎朱漆碗」的時候感到很嫌棄,畢竟如此破爛的一隻碗有啥值得重視的呢?好在文物專家及時的發現了它,並對它作出了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這件「木胎朱漆碗」居然是一件6500年前的漆器,這個發現在當時可以說是震撼考古界的,畢竟漆器居然出現在了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時期,這換成是誰都無法相信,但是事實又清楚地擺在了這裡。
  • 漆器起源於中國還是日本?來看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漆器,給您答案
    世界上,說到漆器,也許外國人會想到的是日本,為什麼?因為「japan」這個英文單詞的意思是漆器,但是也是日本的國名「Japan」。就像瓷器的英文單詞是「china」,而中國的英文國名也是「China」一樣。
  • 除了日本漆器,中國古代漆器也讓人驚掉下巴
    ,首先聯想到的是日本,但其實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漆並用作美化裝飾的國家,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考古工作者就發現了木胎紅色漆碗,這是今天考古界公認的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漆器。中國最早漆器——新石器時代朱漆木碗後來隨著各朝各代尤其是唐朝中日文化的頻繁交流,出使日本的中國的工匠師們把漆器工藝的種子播撒在了日本大地上
  • 歷代漆器,永不褪色的人間繁華
    漆器,是指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歷經7000年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漆器的美內斂含蓄,大氣端莊,呈現出的東方華夏之美獨樹一幟無可替代,已成為藝術品市場上的收藏珍品。
  • 【漆藝術】中國漆器 VS 日本漆器 ……
    ——漆藝術、非遺、繪畫、設計、微展覽——        人們常說漆器起於中國      素材上整體差距不大,但整體風格上中國漆器強調後期造型,日本現代漆器喜愛標榜素材本身。       技法上主要是中國漆器更喜歡立體一點的裝飾,比如螺鈿、款彩和百寶嵌;日本發展出了以蒔繪為代表的各式畫法,整體造型以平面為主。
  • 絢麗之美,清代漆器!
    老卓/文用生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或工藝品,一般稱為「漆器」,中國的漆器從新石器時代就產生了,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以優美豐富的圖案在器物表面構成一個絢麗的畫面。
  • 中國漆器:祖先製作的優美絕倫的漆器,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一般以錦紋為地,花紋隱起,精麗華美而富有莊重感。 斑漆是兩晉南北朝漆飾的一種技法,古時用它作為車乘的裝飾。此法因系用兩種以上色漆,互相交錯,呈現各種花紋,猶如動植物上面的斑紋而得名。《髹飾錄 坤集 復飾》:"細斑地諸飾"。楊明注:"所列諸飾,皆宜細斑也,而其斑黑、綠、紅、黃、紫、褐,而質色亦然,乃六色互用,又有二色,三色錯雜者,又有質斑同色,以淺深分者"。
  • 中國古代漆器之西漢漆器的特點
    鼓的政策和措施進一步促進了生漆的生產,從而為漆器製造業供了大量資源。」西漢政治上的統一與安定,加上經濟上的繁榮,促使漆器製造出現了大發展的局面。新中國成立以後,在中國的廣大地區發現了大批的漢墓出土了豐富的漢代漆器。其中以湖北江陵、湖南長沙、江蘇揚州所出的漆器最具代表性。對春秋戰國特別是楚國漆器的繼承和發揚。
  • 藝博會漆器展館:驚豔時光之美
    陽江漆器作為「陽江三寶」之一,始源於明末清初,具有濃厚的漠陽文化特色。有哪些巧奪天工的漆器將亮相本次藝博會?下面,跟著記者一起去「探館」吧!走進陽江漆器展館,映入眼帘的是高約2.2米、飾有一公鷀一母鷀,通體光潔溫潤的脫胎花瓶。這座名叫《花開富貴》是陽江目前最大的漆器花瓶,其胎型穩固,色澤腆潤,以罩金技法繪製的圖案栩栩如生,使人嘆奇。
  • 平遙推光漆器,中國四大漆器之一
    平遙推光漆以特有的自然生漆和人工手掌推光的獨特工藝著稱於世,是中國四大漆器之一。在我省晉中一帶,曾經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兩套漆器家具,尤其是出嫁的閨女都有一套像樣的漆器家具做嫁妝。平遙推光漆器之鼎盛是在明清,跟隨著晉商的興起而盛行一時。平遙城裡的商賈多經營票號與鏢局,常常往來於京城,沾染了一些宮廷裡的奢華之氣,反映到漆器上,自然也不惜用料,極盡繁複。即便在瓷器已成為日用主流的當時,費工費時的漆器依然在巨商富賈的廳堂裡大放異彩。
  • 古韻之美丨日本當代漆器
    漆器是採用漆樹的汁液(漆液)塗抹於器物胎體上的工藝品。: 「越前漆器」。產於福井縣鯖江市,是日本最有名的漆器。在日本,賓館、飯店所使用的高檔漆器中,有80%產自越前。 「木曾漆器」。產於長野縣木曾地區,可以案幾、屏風、摺疊屏風等大件。木曾漆器最大的特點是多層塗漆、用不同色漆畫圖。 「輪島塗」。漆器的漆料裡使用了輪島出產的優質硅藻土(輪島底粉),因而製成的底胎有著堅固耐用的特點。
  • 中國四大名漆器之——平遙推光漆器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手工藝藝術之一的漆器藝術,是中國人自古以來追求「天人合一」精神的載體之一。平遙推光漆器是我國四大名漆器之一,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繪技藝著稱。它始於唐開元年間,盛於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中國四大漆藝之一,歷來是三晉名產,平遙三寶之首,曾屢獲國家級金、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