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對誰代表電商新物種似乎還沒有權威共識,那麼到底該由誰來評判呢?
沒有誰能夠真正做出令人信服的評判,但是總有事實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
時值雙十一熱度尚未全部消退,雙十二便接踵而來之際,各大電商平臺電光石火間,究竟誰更具備新物質氣質,確實也可窺之一二。
關鍵在雙線多元化
在電商新物種提出之前,電商一直是靠「線上」單腿走路,無法反哺線下經濟乃至出現了侵食後者的現象。換言之,此前二者是零和博弈關係,必然一方獲利,一方受損。
但是,電商新物種的出現,使得二者之間變成了非零和關係,即可以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實現「雙贏」。
在這方面,細數一下京東可謂一直都在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業務,不僅契合新物種的要求,也是先行一步。在今年的雙十一,僅以3C家電為例,京東推廣一城一店,形成包括超級體驗店、城市旗艦店、京東之家等實體網點,覆蓋了各個層級城市,最終空調15秒即破億元。
相比於阿里等其他電商巨頭,京東此前比較薄弱的地方是業務比較單一。但是,京東現在不僅售賣食品和數碼等實物產品,而且還承擔買房、看病家政等非實物服務性業務。在雙十一期間,京東展示了「網際網路+健康+房產+汽車」等新業態,已經形成了包括汽車、拍賣、文旅、房產、鮮花園藝和本地生活的六大業務板塊。
還值一提的是,隨著疫情常態化,口罩、體溫計、流感疫苗、在線問診、核酸檢測成為五大新剛需,京東健康還成為全網首個推出了在線預約核酸檢測服務的平臺。在巨頭大健康的風雨欲來之時,京東這樣的做法這是一個不錯的創新,阿里或拼多多等是否會跟進值得關注。
如果說雙線聯動是電商新物種的標配,那麼業務多元化就是專業版配置。現在,各大電商平臺真正較勁點,其關鍵已經變成「雙線多元化」的程度。誰能改變單腿走路,誰能創造更多能夠營收的業務,那麼誰就最有可能笑到最後。
亮點是技術賦能品牌
網際網路經濟的核心是數位化與智能化技術,電商新物種也不外如是。
在這方面,不管是阿里,還是美團,都有相當的技術積澱。但是,美團主要玩近場,而電商三巨頭當中,靠著供應鏈整合優勢,京東在不斷成長壯大。
長期以來,京東致力於C2M的反向定製產品及新品爆品的打造。上個月雙十一期間,京東C2M成效明顯,甚至可以說打造的每一款新品都是爆品。
其中,京東超市聯合品牌開發的C2M盲盒新品的成交額同比增長達到了21倍。通過智能供應鏈和大數據的賦能,海爾、華為和小米在內的十個品牌也在預售期間訂單額率先達成了億元。與此同時,快消主場同樣實現了巨大的銷售增長,類似臭豆腐螺螄粉的成交額同比增長達到129%,而良品鋪子則在當日成交額同比達到了110%的高速增長。
事實上,早在2019年的618期間,京東推出新品首發頻道,利用小魔方引領消費者來去追尋新品潮流,助力提升新品運營能力,這就是賦能渠道品牌。
當前,品牌的競爭力逐漸成為企業軟實力中的核心要素,誰掌握了品牌創造能力就意味著在爭奪用戶支持上立於不敗之地,阿里與京東也在這方面沒少下力氣。
京東把數位化和智能化能力與自身供應鏈優勢進行了結合。基於對消費者和用戶洞察得出數據,京東反向去定製不同的功能、價格段的品牌,一方面能解決行業標品的痛點,一方面又可以順勢推出自己C2M定製性的新品。
今年雙十一期間,京東平臺上購買新產品的用戶,同比增長了144%,而銷售過億的品牌中有81%都是中國品牌。通過新品打造,包括C2M反向定製,京東正在不斷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其創造品牌的能力也進一步得到了增強。
不管是雙線聯動還是多元化,都是電商新物種的起步裝備。當前,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通過大數據能力,不斷鎖定消費者的需求,實現技術賦能品牌,才是電商新物種的真正競爭力。「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典型就是國品的加速崛起。
命脈指向建設生態
如果說電商新物種起步是雙線多元化,那麼技術賦能品牌就是2.0版,至於未來,則是3.0生態的天下。
生態競爭的典型特徵就是競爭邊界不斷模糊,換言之,就是全方位全領域的無限競爭。誰的商業生態圈最豐富,誰能覆蓋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誰就能從任意切口進入碾壓對手。
京東就在把自身發展重心越來越轉向商業生態建構。從微觀視角來看,除了前述提到的品類,京東還上線了不少生活必需品與相應服務,包括但不限於米麵糧油甚至是綠葉菜和水果,以及買房、買車、就醫、家政、買花等生活服務。
此外,從去年12月份開始,京東健康還陸續推出了17個專科中心,在健康領域猛發力開拓。今年12月8日,京東健康(06618.HK)成功登陸港交所,並在截止上市首日收盤時市值就達到3440億港元。
電商平臺的這些舉措,歸根到底要回到「得用戶得天下」的根本邏輯進行理解。一方面,通過線上線下多元化經營,將服務範圍擴大到消費者衣食住行醫娛等全領域;一方面,藉助數位化和智能化技術,以供應鏈和物流鏈為支撐,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站式綜合需求服務;兩相結合,京東就是要包攬消費者生活全部,是想建立自己的產業生態。
未來競爭,生態競爭將會是核心樣態。今年3月份時,阿里的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就曾宣布,要將支付寶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與此同時,騰訊、美團等也早紛紛插腳。上半年時,美團王興還直接開懟,在本地生活領域跟阿里針鋒相對的較勁。
不過,根據調研情況,京東發現大量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品質、服務的貼心、平臺信賴程度產生了巨大的需求,甚至超過了對價格的認知。相比之下,京東的優勢就在於消費者群體已經轉而把京東視為一站式的全品類的綜合購物平臺。
但是儘管如此,生態競爭依然是進行時。沒有誰的評判完全值得信任,數據成績和消費者信賴才是唯一的標準。因此,就讓我們對雙十二的成績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