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大街再現雍和八景 8月20號亮相

2020-12-14 北京本地寶

  未來的雍和宮大街上,將依據當地的歷史底蘊,沿街打造出儒道禪韻、雍容流年、槐市雅集等「雍和八景」,讓雍和宮大街不光有街、有店,還要有可供行人休憩的景觀節點。這「雍和八景」並非憑空想像,而是依據雍和宮大街上一些過去的歷史景觀來「再現」的。

  「雍和八景」

  

  1、城垣掠影

  參與了此次崇雍大街整治規劃設計的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師張涵昱解釋說,北二環西南角的這個位置,歷史上原本是有城牆的,因此在這一處景觀節點將設計出古城牆的元素。地面將設置老城牆的浮雕。屆時,從雍和宮地鐵口一出來,將穿過這一處「城垣掠影」景觀直達雍和宮大街。

  2、寶泉匠心

  該景觀設置在方家胡同東口。「造幣廠在古時候稱為寶泉局,歷史上東城曾經有4處寶泉局,方家胡同裡就曾有一處。」張涵昱表示,此次不會原樣複製寶泉局,而是在沿街牆面上設置一些古幣圖案,並將部分地磚改成古幣造型。多年來,很多附近的老居民都願意在附近乘涼、下棋、打牌、聊天。這一處景觀節點還將設置座椅等休閒設施,延續老百姓的生活習慣。

  3、儒道禪韻

  「這一處景觀位於雍和宮與孔廟、國子監之間,名字也是綜合周邊的國學特色和宗教特質取的。」張涵昱介紹說,雍和宮大街西側的地鐵出口被重新規劃設計成了一片開敞通暢的空間,從地鐵站口一直打通到雍和宮大街。未來,從地鐵站口一出來,就能夠看到車水馬龍的雍和宮大街以及雍和宮高高的紅色圍牆。此外,這裡還計劃設計一處文化展示景牆,景牆上雕刻的文字有望選取自國學珍寶陳倉石鼓的文字拓本。陳倉石鼓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每個石鼓上面都鐫刻「石鼓文」,是中國最早的石刻詩文,乃篆書之祖。

  4、槐市雅集

  歷史上,國子監街的路口曾種植著幾棵大槐樹,樹蔭下常會聚集一些攤位,向在國子監讀書求學的師生們售賣小吃或書籍,漸漸就形成了一處槐樹下的小市場。張涵昱表示,計劃以「槐市雅集」為名,在國子監街路口打造一處景觀節點。考慮這一處節點的空間相對狹小,後期具體如何規劃設計尚需研究。

  5、翠簾低語

  雍和宮大街東側,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門口將打造一處名為「翠簾低語」的景觀節點。在規劃設計意向圖上,記者看到,一個個四合院外牆輪廓的綠化廊架豎立在雍和宮大街的人行便道路邊,爬藤類的藤本綠植好像是下垂的翠簾。張涵昱說,未來將結合電箱小型化、消隱化、美觀化改造,在這一節點構成一處可供居民和行人休憩的小空間。

  6、雍容流年

  計劃在雍和宮的宮牆邊打造一處名為「雍容流年」的景觀節點。張涵昱說,可能會通過地面浮雕的形式,介紹雍和宮的變遷和發展歷史。

  7、海眼拾遺

  相傳,北京城有幾口海眼,可以直通大海,其中一口海眼就位於北新橋。為防水患,還把一條龍用大鐵鏈鎖在了海眼裡。「依託這個老北京非常知名的民間傳說,我們計劃在北新橋地鐵東口,規劃設計一處名為『海眼拾遺』的景觀節點。」張涵昱表示,這處景觀節點屬於遠期規劃,將擇機建設。

  8、合院扶疏

  該景觀位於北新橋地鐵西口,將借鑑四合院外部空間,形成特色的主題公園。記者了解到,「合院扶疏」和「海眼拾遺」這兩處景觀節點,恰好位於地鐵站口的一東一西,未來將結合北新橋地鐵機場線的施工,實施進一步規劃設計。

  整治亮點:

  沿街房屋參照老照片逐間恢復

  如何在修繕過程中保證「修舊如舊」?

  東城區北新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聶嘉表示,在對老房修繕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多年來沒有進行過修繕,一些老舊建材已經無法再利用,老磚碎得跟小核桃酥一樣。但是能保留的老磚、條石、木材,都儘量進行了保留。

  一些老的建築,在承載力達標的情況下,用的依然是老材料,修復的工藝依然是老工藝。「房子承重的結構,一定要用結實的、新的材料;而風貌的部分,則儘量採用舊材料,體現歷史的滄桑感。」比如門窗,在設計的時候,裡層就設計成保溫的現代門窗,而外層則設計成木質的仿古門窗。光是外窗,就設計出了很多種不同的仿古方案,讓居民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樣式。

  沿街房屋的建築風格也並非是整齊劃一的「流水線」出品。記者發現,方家胡同以南的房子,很多建築風格都是明清時期的,而方家胡同以北的房屋則帶有明顯的西洋風格。聶嘉表示,做雍和宮大街風貌設計的時候,特地找出了過去的老照片,發現當時歷史上街邊的房子就是這樣的,有明清風格的建築,也有民國風格的建築,因此,此次整治並沒有「一刀切」,而是根據老照片的風貌逐間進行恢復。

  攔路電箱全部「隱形」

  雍和宮大街還將進行「多杆合一」的嘗試。

  聶嘉表示,現在看大街上,路燈杆、探頭、信號燈、指示牌......各種標識標牌和設施的設置比較雜亂,也沒有規則。通過整治,將進行「多杆」整合,也就是設立「綜合杆」,將各種設施和標識標牌都統一到一根杆上。

  而阻礙通行、妨礙美觀的電箱等,則將進行景觀化、小型化、隱形化的改造,空中顯眼的各種飛線則會入地。比如,原本掛在牆外的牆箱,在此次房屋整修的時候,可能會被嵌入牆體內;而面積較大的強電箱,則計劃選擇一處騰退後的空房,統一進行擺放。

  建議遊客市民提前手機微信搜索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北京本地寶」微信平臺,在窗口回復【特惠】直接預約購買北京各大旅遊景點門票,也可以關注我們微信點擊菜單欄【特惠門票】購買。北京大部分旅遊景點、旅遊活動都可以網上購票,所以請大家提前安排門票網約事宜以保證遊覽時間。


長按掃我就可以訂票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雍和宮大街打造「雍和八景」,原造幣廠將變小景點
    6月12日,雍和宮大街已經整治完成的路段。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8月20日之前,雍和宮大街將整治完成,恢復古風。大街兩側8處面積相對較大的空間將被打造成「雍和八景」。記者了解到,從國子監街路口到簋街路口的雍和宮大街整治工程今年4月啟動,8月20日前將拆除道路兩側的鐵皮圍擋。此外,從崇文門到雍和宮的整條「崇雍大街」也將進行整治提升。目前,東四北大街北新橋至平安大街段1公裡範圍內的整治提升方案已開始設計。
  • 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後的雍和宮大街:利用騰退空間設置雍和八景
    根據北京市東城區發布的消息,在2019年8月,北京市雍和宮大街將要形成「雍和八景」,這也是在充分利用雍和宮大街的拆違、騰退空間構建新景觀。作為北京市中心一條非常重要的景觀大街,雍和八景將成為雍和宮大街的標杆。
  • 雍和宮大街將打造「雍和八景」 重現「儒風禪韻」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池夢蕊)吵嚷叫賣聲沒了,房外枝頭的鳥叫聲清晰悅耳;佔道經營不見了,遊客放眼望去一步一景皆是古都風韻……繼2018年9月一期工程順利完工後,今年4月初,雍和宮大街改造二期工程開工,預計8月底完成。作為崇雍大街北段,雍和宮大街將逐步呈現「慢街素院、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的風貌。
  • 雍和宮大街:京韻重生
    雍和宮大街兩側八處面積相對較大的空間內將陸續打造「雍和八景」歷史景觀,充分挖掘街道的歷史底蘊。位於天壇、地壇之間的崇雍大街,是元代以來北京內城重要的南北通衢和商業中心,也是彰顯北京古都風韻的主要空間軸線。作為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的示範段,雍和宮大街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已於2019年9月通過階段性驗收。工程分為北段一期、南段二期,歷時17個月。
  • 在北京東四大街,這些消失的景觀將「再現還原」
    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10處老北京風貌景觀,將在2.4公裡長的東四大街以景觀節點的形式「再現還原」。7月底8月初,全長2.74公裡的東四北大街、東四南大街即將啟動「大修」。記者從東城區城管委了解到,整條東四大街將參考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照片進行環境整治提升,打造「京韻、大市」的城市風貌。目前,整條街已完成了方案設計,力爭年底前基本完工。
  • 雍和宮大街!
    頭個月,小北路過雍和宮大街,當時這裡的情況是這樣滴: 可實際上,這條街自2018年5月便開始了改造,直到2019年9月2日,大街南段撤掉了施工圍擋,歷時17個月的精雕細琢,雍和宮大街終於華麗回歸。
  • 過去500天,雍和宮大街發生了什麼?
    本月底,雍和宮大街改造南段二期建築風貌提升工程即將完成。加上去年已完工的北段一期工程,整條雍和宮大街重拾往昔的悠遠寧靜。 這條街道是如何變美的?從開始動工到兩期工程全部結束,近一年半的時間,500多個日夜。
  • 「煥新」雍和宮大街的500天:街道整潔雅致背後是一家一戶的拜訪
    本月底,雍和宮大街改造南段二期建築風貌提升工程即將完成。加上去年已完工的北段一期工程,整條雍和宮大街重拾往昔的悠遠寧靜。這正是今年4月,雍和宮大街南段二期建築風貌提升工程啟動以來的成果。據介紹,自去年3月起,東城區全面啟動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2018年9月,作為示範段的雍和宮大街北段一期工程順利完工。到本月底,南段二期工程也將告一段落,屆時南段街面將呈現「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風貌。
  • 雍和宮補償標準「亮相」:建築面積單價約12萬/平米!
    5月31日,北京電視臺《向前一步》針對「雍和宮騰退」進行了詳細報導,同時公布了雍和宮騰退的補償標準。01 直管公房申請式退租旨在改善居民生活條件2020年4月20日,一項旨在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的政策——直管公房申請式退租,在東城區北新橋街道雍和宮大街的四個院落開始試點實施。不同於以往具有強制性的棚改政策,申請式退租本著自願性原則,由居民自願退租,而退租後居民將獲得相應的賠償款,符合相關條件的還可以用補償款申請共有產權房。
  • 元宵節北京寺院祈福攻略:男雍和 女紅螺
    雍和宮  雍和宮男雍和燒香雍和宮 (圖片來源:資料圖)  祈福:  【一】「男雍和,女紅螺」,是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指男子去雍和宮祈願最靈,女子去紅螺寺祈願最佳。  【二】在建築格局上,雍和宮地勢由北向南依次升高,最北邊綏成樓的殿基高出雍和門近兩丈,這種有違中國傳統建築的格局設計,是出於風水壓勝的考慮。  【三】很多人來這兒許願後都實現了願望,口口相傳,雍和宮的靈驗可謂名聲在外,也讓它成為北京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每逢初一、十五上香的日子,更是人滿為患。  活動:  【一】佛吉祥日法會。
  • 整治時將建築挨個研究,如今雍和宮大街呈現出可觸摸的古都風貌
    工程歷時17個月,包括建築風貌整治、道路交通優化、景觀環境提升,全長1130米的雍和宮大街初步呈現「慢街素院、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風貌。圖紙變實景,雍和宮大街給了我們可以觸摸的古都風貌。雍和宮大街是崇雍大街的北段,崇雍大街是老北京城的次中軸,連接天壇和地壇,對於北京老城風貌保護至關重要。而雍和宮大街項目作為崇雍大街風貌保護的示範段,肩負著樣板工程的重擔。2018年5月,雍和宮大街環境綜合整治提升一期工程啟動,從北二環到國子監路口,全長約470米。
  • 古樸四合院、民國風、新中式建築,「換臉」後的雍和宮大街來了
    >就仿佛在歷史長河中穿越17個月打造「慢街素院」歷史風貌9月2日,雍和宮大街南段撤掉了施工圍擋,露出新面容。從2018年5月北段動工,到如今南段完工,經歷17個月的精雕細琢,通過拆除違法建設、封堵違規開牆打洞,以及危房修繕重建、建築外立面提升等精細化整治提升手段,整條大街呈現出了「慢街素院、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的歷史風貌。「簡直認不出來,變化太大了!」走在整治一新的雍和宮大街上,曾來過這裡的人都驚呼。
  • 北京東城雍和宮邁入「11萬+」,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12萬/平
    北京7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北京7月二手房參考均價65068元/平,環比6月上漲6.75%,同比去年同期上漲5.32%。其中東城雍和宮7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12379元/平,環比6月上漲0.87%,同比去年同期上漲0.17%。
  • 北京雍和宮大街整治完工,居民參與設計,風格不再追求整齊劃一
    9月2日,雍和宮大街南段撤掉了施工圍擋,露出新面容。行人驚喜地發現,大街兩側人行步道變寬了、暢通了,街邊綠化景觀多了、變美了,1130多米長的大街從北走到南,從清代民居四合院、民國風商鋪過渡到新中式建築,風格不再追求整齊劃一。
  • 深秋的雍和宮
    在北京,雍和宮和紅螺寺是祈願、求福最靈驗的兩個地方,雍和宮適合祈求事業、學業,紅螺寺適合祈求情感、姻緣。因此,一直流傳著「男雍和,女紅螺」的說法。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雍和宮最為火爆。很多人為了燒頭香在除夕下午就會趕到門口佔位。
  • 雍和時訊——雍和宮
    "倡導文明敬香 建設生態寺觀"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雍和宮網站 www.yonghegong.cn北京雍和宮住持胡雪峰大喇嘛介紹北京雍和宮文明敬香活動的做法和經驗中國政府網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    2014年1月22
  • 北京市雍和宮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開放
    佛教在線5月29日消息  據千龍網訊:北京市雍和宮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是清雍正皇帝登基前的府邸(雍親王府),也是清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清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將其改建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廟(俗稱喇嘛教),成為北京地區乃至內地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之一。
  • 北京市雍和宮大街經過整修:老北京風範的同日升糧行也成網紅景點
    2019年的年底,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經過了整修,整條大街展示了「古香古色」的風採,在這條大街上面,一個稱之為同日升糧行的地方也成為網紅景點。同日升糧行是一個很有老北京風範的店鋪,它展示的也是老北京的時代風採。
  •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要去雍和宮祈福交通指南
    雍和宮大街採取臨時交通管制  為保證春節期間雍和宮大街的道路交通安全與暢通,市交管局發布通告,決定2018年2月16日(正月初一)6時至16時,雍和宮大街由雍和宮橋下路口(不含)至北新橋路口(不含)雙方向禁止車輛通行。
  • 雍和宮旅行攻略:北京香火最盛的寺院!
    雍和宮- 東城 「男雍和,北紅螺」,上次咱們說了紅螺寺,這次海濤君為大家講一講雍和宮。 雍和宮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王府。看過《步步驚心》的盆友都知道這裡曾是雍正的府邸,當年四阿哥潛心蟄伏於此終登大位,登基後做行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