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00天,雍和宮大街發生了什麼?

2020-12-09 騰訊網

本月底,雍和宮大街改造南段二期建築風貌提升工程即將完成。加上去年已完工的北段一期工程,整條雍和宮大街重拾往昔的悠遠寧靜。

這條街道是如何變美的?從開始動工到兩期工程全部結束,近一年半的時間,500多個日夜。人們能見到的是街面上一磚一瓦的取捨,一窗一門的選擇;見不到的是項目組一家一戶的拜訪,一區一巷的溝通。

效果圖

六七百米街面,日行往復一兩萬步

8月21日下午三時許,雍和宮大街南段車水馬龍。人行道上豎立著不少施工擋板,僅餘狹窄空間作通行之用。

轉進擋板內側,景象別有洞天——老房山牆一水兒用深灰色古磚鋪就,尚未著漆的木質門窗紋樣典雅。

方家胡同口老房改造前(上圖)後(下圖)對比

「這些磚的鋪法、牆的砌法,都是按照北京四合院規制來做的。我們參考老照片並充分結合現狀需求,希望既能體現這條街原本的建築風貌,又能滿足現代城市功能。」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建築師孫書同站在方家胡同口,指著一棟已進入工程收尾階段的老房介紹。原本「扣」在老房上的違建全部拆除,從地面痕跡可以預見,工程結束後人行道將會寬敞不少。

而若時光倒轉回去年此時,它可全然不是這般模樣。在當時資料圖片中記者看到,老房違建向外擴出一大截,三家門臉並排開設,高高低低的廣告牌將原本建築擋了個嚴實。

這正是今年4月,雍和宮大街南段二期建築風貌提升工程啟動以來的成果。據介紹,自去年3月起,東城區全面啟動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2018年9月,作為示範段的雍和宮大街北段一期工程順利完工。到本月底,南段二期工程也將告一段落,屆時南段街面將呈現「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風貌。

500多天裡,負責一、二期工程建築設計工作的孫書同和她的同事們,將無數心血傾注在雍和宮大街這條南北向核心街道上。每期工程不過六七百米長,大家每天往復來回,居然能走上一兩萬步!

老房附近,一幢建築外立面的腳手架還沒有撤去,工人正上下忙碌。這間由草原社區居委會騰挪出來的屋子,未來將成為寄託街道情感的「崇雍客廳」。VR展示會呈現出整條大街的改造前後對比,工程中卸下的老屋房梁,也將儘可能打磨上漆,做成座椅,供居民於此喝茶聊天。

若向北而行,不多時就到了北段一期街面。記者注意到每戶門邊,都有一枚小巧紅棕色銅牌,清晰標註著門牌號碼。特別是經過設計的「雍和」二字,猶如一方紅印,顯得古色古香。要知道,為了這枚簡潔醒目又兼具美感的門牌,孫書同足足設計了12稿!就連一旁的小旗杆盒,也使用同色材質打造,在細節上遙相呼應。

雍和宮大街上所使用的門牌,既簡潔醒目又兼具美感

完工近一年的一期街面,如今整潔雅致,引得不少行人悠然閒逛。孫書同風趣地告訴記者,之前別處的改造項目完成後,基本都有人去拍婚紗照。「我們後來發現北段也有人來拍婚紗照,大家還說,行,看來北段算是達標了!」

48款門窗式樣,兼顧「大家、小家」

當然,「婚紗照指標」只是項目組內部半開玩笑的說法。更「嚴肅」的參考是一期工程結束後,項目組進行的回訪。孫書同記得,居民們有的說「挺好,就是有點新」,有的說「沿街再多些座椅更好」。二期工程就將居民的意見全部考慮進去,增強了對舊磚舊料的充分利用,凸顯「古味」並增加座椅布點。

項目組多次入戶與居民溝通

「如此注重公眾參與,緣於這條街既是『大家』的,也是『小家』的——它的風貌屬於北京市民、各地遊客;而它的具體設計又會直接影響住戶的日常生活。」雖已工作多年,孫書同坦言自己從未接手過如雍和宮大街這般,需要「沉浸式」與居民打交道的改造項目。

同為中規院建築師、與孫書同一起負責工程建築設計工作的王冶,也表示雍和宮大街項目和以往相比,溝通遠非一個「量級」。眼看二期工程即將完工,回想「紮根」大街這500餘天,大伙兒印象最深的反倒不是各種駐場辛勞,而是與百姓打交道的回合磨鍊。「我們的工作對象從『圖』變成了『人』,角色也從設計師變成了『社區工作者』。」

去年3月工程啟動之初,改造涉及的所有街道都組織了座談會。與百姓面對面交流下來,孫書同發現大家關心的問題都非常具體。「本來我們設計的調研問題是像『您對這條大街的文化有什麼看法』這種,但百姓提出的都是『停車地方不夠』、『缺一個早餐鋪子』之類很生活化的,我們後續設計中就必須考慮進去。」

交流百姓中以老年人居多,談及過去往往就打開了話匣子。「給我們講50年代什麼樣,再往前都有什麼……看得出對附近很有感情,相對也給整治工作增加了難度。」孫書同介紹,整治提升遵循的首要前提就是合法依規,違建必須拆除,違規經營的也要治理。這一過程中,大伙兒免不了要一家一戶去「磨」。不同意拆違建的、不同意封堵山牆的、好不容易談妥又表示自己在家裡說了不算,得把媳婦/兒子/大哥/叫回來再談的……「記不清一戶要登門拜訪多少次,每一戶的情況我都特清楚,現在手機裡還有一大堆老百姓的微信號呢!」

回顧這一戶戶上門「喝茶、閒聊,再轉入正題」的日子,王冶總結出來的溝通訣竅是「剛柔並濟」——要擺政策講道理,也要從居民角度出發,考慮到他們的情感和生活需求。「比如會幫居民修繕老屋,拆下來的老梁老柁也儘量妥善再利用,在框架範圍內給居民更多選擇等等。」

就拿門窗來說,雍和宮大街上的門窗式樣不能太天馬行空,但強制規定不許用什麼樣的門窗也不近人情。為了讓居民有參與感,且能保證整體基調,項目組製作了個「門窗菜單」。按中式、民國等風格設計了多種樣式,再輔以不同顏色搭配,足足做出48款供居民挑選。大家對這種形式非常感興趣,紛紛表示「這個很重要,我們全家商量好了一起告訴你!」

此外,原本項目組制定了1.2*0.8米的統一窗戶尺寸,但發現有些房屋狹長,進深較大,採光存在問題,就根據實際情況予以了調整。還有的居民反映木門窗不如斷橋鋁保溫,可從風貌上看,又必須使用木窗體現古樸韻味。項目組集思廣益,在部分居住型四合院上應用了內側為斷橋鋁節能門窗,外側為木質門窗的雙層結構,兼顧了實用與美觀。

「四梁八柱」落架,老房重煥生機

除了力求平衡的諸多細節考量,與居民溝通中,項目組也常能感受到居民對老北京四合院的深厚情感。

「一開始很多家確實比較難『磨』,估摸著也是大伙兒看我們比較年輕,不是特別信任,不知道我們能把院落恢復成什麼樣子。」王冶告訴記者,胡同裡住著的叔叔大爺們,很多原來都參與過翻蓋房屋,對建造四合院的工藝多少知道一點兒。「當你和他聊到一些建造細節時,他覺得你是懂北京老建築的,態度也會有所轉變。」

王冶記得去年做北段一期工程時,有間位於胡同口的老房,若按一般四合院規制,院子東南方向應該是院門的位置,因長期缺乏對院落格局的保護以及違規開牆打洞,已經完全看不出了。原本房主工作很難做,但看到施工隊一挖之下就發現了被蓋住的老的踏跺,便很快認同了改造方案。「我告訴大爺,這兒一看就是原來院門的地方,他覺得我們說得對,說我們活兒幹得地道。」

還有一位大爺,違建拆除後項目組對他的老宅進行了整修,將原本簡易破爛的木頭架子替換成正經的「四梁八柱」。老人連連感嘆,說自己老了老了,最後能住一個正經四合院裡的房子,算是值了!

令孫書同印象深刻的是,北段一期工程施工期間,不少住戶在山牆上開了門臉。項目組不斷給大伙兒講解,傳統四合院山牆一般會做硬心影壁,或者軟心淌白,是不會開洞的,居民們便也接受了。「今年我們做南段二期工程,調研的時候再提到這個問題,發現很多百姓都主動說,知道知道,山牆不能打洞嘛!做起工作來相對輕鬆了很多。」

拆除外層「貼皮」後,不少房屋已呈危房狀態

而最讓項目組欣慰的是,與以往注重「貼皮」不同,此次整治提升很多功夫花在了表面看不到的地方。

「往往施工時把外面的東西一拆才發現,房子裡面的梁啊柱啊都朽了,有的建築甚至連基礎都沒有。」孫書同介紹,以二期工程為例,涉及的118棟建築超過一半屬於危房,有些企業產權房屋的單位已經不在,百姓也不知道找誰處理。「我們這次對它們進行了修繕,這些老房又重煥生機了。」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煥新」雍和宮大街的500天:街道整潔雅致背後是一家一戶的拜訪
    本月底,雍和宮大街改造南段二期建築風貌提升工程即將完成。加上去年已完工的北段一期工程,整條雍和宮大街重拾往昔的悠遠寧靜。從開始動工到兩期工程全部結束,近一年半的時間,500多個日夜。人們能見到的是街面上一磚一瓦的取捨,一窗一門的選擇;見不到的是項目組一家一戶的拜訪,一區一巷的溝通。六七百米街面,日行往復一兩萬步下午三時許,雍和宮大街南段車水馬龍。人行道上豎立著不少施工擋板,僅餘狹窄空間作通行之用。
  • 雍和宮大街:京韻重生
    這是雍和宮大街一期工程結束後,部分居民在回訪中提出的意見。為此,在二期工程的開展中,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為雍和宮大街環境整治提升設計項目的主責設計單位,尤為注重利用傳統工藝來延續街區的歷史風貌。「例如,方家胡同是雍和宮地區較為知名的胡同,過去卻由於胡同口常被車輛佔據,風貌較差,豐富的歷史信息不易被行人察覺,而將『寶泉匠心』設在方家胡同東口,恰能激發人們進一步探索街區的興趣;『儒風禪韻』則注重空間層次的設計,讓行人在移步中漸漸領略雍和宮紅牆黃瓦的景致。」蓋若玫說。
  • 雍和宮大街將打造「雍和八景」 重現「儒風禪韻」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池夢蕊)吵嚷叫賣聲沒了,房外枝頭的鳥叫聲清晰悅耳;佔道經營不見了,遊客放眼望去一步一景皆是古都風韻……繼2018年9月一期工程順利完工後,今年4月初,雍和宮大街改造二期工程開工,預計8月底完成。作為崇雍大街北段,雍和宮大街將逐步呈現「慢街素院、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的風貌。
  • 雍和宮大街再現雍和八景 8月20號亮相
    未來的雍和宮大街上,將依據當地的歷史底蘊,沿街打造出儒道禪韻、雍容流年、槐市雅集等「雍和八景」,讓雍和宮大街不光有街、有店,還要有可供行人休憩的景觀節點。這「雍和八景」並非憑空想像,而是依據雍和宮大街上一些過去的歷史景觀來「再現」的。  「雍和八景」
  • 雍和宮大街!
    頭個月,小北路過雍和宮大街,當時這裡的情況是這樣滴: 小北拍攝 就像是變戲法一般,雍和宮大街似乎一夜之間就煥發了容光。
  • 雍和宮大街打造「雍和八景」,原造幣廠將變小景點
    6月12日,雍和宮大街已經整治完成的路段。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8月20日之前,雍和宮大街將整治完成,恢復古風。大街兩側8處面積相對較大的空間將被打造成「雍和八景」。記者了解到,從國子監街路口到簋街路口的雍和宮大街整治工程今年4月啟動,8月20日前將拆除道路兩側的鐵皮圍擋。此外,從崇文門到雍和宮的整條「崇雍大街」也將進行整治提升。目前,東四北大街北新橋至平安大街段1公裡範圍內的整治提升方案已開始設計。
  • 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後的雍和宮大街:利用騰退空間設置雍和八景
    根據北京市東城區發布的消息,在2019年8月,北京市雍和宮大街將要形成「雍和八景」,這也是在充分利用雍和宮大街的拆違、騰退空間構建新景觀。作為北京市中心一條非常重要的景觀大街,雍和八景將成為雍和宮大街的標杆。
  • 整治時將建築挨個研究,如今雍和宮大街呈現出可觸摸的古都風貌
    雍和宮大街是崇雍大街的北段,崇雍大街是老北京城的次中軸,連接天壇和地壇,對於北京老城風貌保護至關重要。而雍和宮大街項目作為崇雍大街風貌保護的示範段,肩負著樣板工程的重擔。2018年5月,雍和宮大街環境綜合整治提升一期工程啟動,從北二環到國子監路口,全長約470米。
  • 古樸四合院、民國風、新中式建築,「換臉」後的雍和宮大街來了
    >就仿佛在歷史長河中穿越17個月打造「慢街素院」歷史風貌9月2日,雍和宮大街南段撤掉了施工圍擋,露出新面容。從2018年5月北段動工,到如今南段完工,經歷17個月的精雕細琢,通過拆除違法建設、封堵違規開牆打洞,以及危房修繕重建、建築外立面提升等精細化整治提升手段,整條大街呈現出了「慢街素院、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的歷史風貌。「簡直認不出來,變化太大了!」走在整治一新的雍和宮大街上,曾來過這裡的人都驚呼。
  • 北京市雍和宮大街經過整修:老北京風範的同日升糧行也成網紅景點
    2019年的年底,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經過了整修,整條大街展示了「古香古色」的風採,在這條大街上面,一個稱之為同日升糧行的地方也成為網紅景點。同日升糧行是一個很有老北京風範的店鋪,它展示的也是老北京的時代風採。
  • 北京雍和宮大街整治完工,居民參與設計,風格不再追求整齊劃一
    9月2日,雍和宮大街南段撤掉了施工圍擋,露出新面容。行人驚喜地發現,大街兩側人行步道變寬了、暢通了,街邊綠化景觀多了、變美了,1130多米長的大街從北走到南,從清代民居四合院、民國風商鋪過渡到新中式建築,風格不再追求整齊劃一。
  • 雍和宮 大年初一燒香祈福
    新京報訊 2月5日,農曆大年初一,凌晨5時許,雍和宮外已經有近500人排隊,整個隊伍長達300餘米。許多人裹著棉衣,跺著腳等待。同時,雍和宮大街已經實施交通管制,多輛警車停在路邊,民警和交通協管員在周邊進行疏導交通和安保。
  • 雍和宮排隊77小時沒搶到頭炷香
    雖然民警、保安一直叮囑注意安全、不要跑,但雍和宮一開門,大批香客還是衝了進去,在此期間,另一名香客超過王先生,第一個把香插進香爐。 「去年我也是沒吃上餃子就跑到雍和宮門口排隊上香,凍了一晚上還生病了。現在想想心誠則靈,真沒必要非得搶什麼頭炷香。」隨後進香的市民丘先生告訴記者,今年他早上給老人拜完年才出門,「排隊等了半個多小時就進去了,挺順利」。
  • 大年初一8.5萬人雍和宮上香祈福
    昨日7時許,當天第一批香客進入雍和宮燒香祈福。大年初一前往寺廟燒香祈福是老北京的傳統,天還沒亮,雍和宮西門外等候的香客已排起長隊。16日凌晨4時許,雍和宮西門外已等候數百人,希望能儘早進入寺廟上香祈福。據統計,今年共有85300名民眾前往雍和宮。  除夕夜門外「守歲」  「以前看新聞說初一上香提前20多小時就有人在雍和宮門外候著了,特地趕過來感受年味兒。」石家莊的吳女士於15日19時抵達雍和宮。
  • 今天2.2萬人雍和宮上香 湖北男子扮孫悟空搶得頭香
    他裝扮成「猴哥」 終於搶得頭炷香  排在隊伍最前端的是來自湖北的王凡,從前年開始他每年大年初一都來雍和宮上香。談起為什麼這三年一直都來燒香,王凡說,「單純的就是為了家人祈福。」  去年的大年初一,王凡在雍和宮門口排了77個小時,雖然開始時處於隊伍的第一名,但是在最後的衝刺階段,王凡被自己的同鄉超了過去。
  • 明天出行避開雍和宮
    原標題:明天出行避開雍和宮   今天是除夕,交管部門6日表示,今天上午可能出現短時車多情況。明天和初五,雍和宮、八大處等周邊易堵車。   公交集團稱,根據交通管理措施,明天首班車至16時,雍和宮大街由雍和宮橋下路口至北新橋路口禁止機動車通行。
  • 雍和宮求什麼最靈 雍和宮求什麼最靈驗
    雍和宮是北京市區非常出名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整個寺院大概有上千餘間殿宇,非常的奢華宏偉,而且常年香火旺盛,很多人就想知道雍和宮求什麼最靈,畢竟都想自己的祈願都能靈驗,下面小編就來說說雍和宮求什麼最靈驗。
  • 北京的雍和宮你感受到了什麼
    如果你看慣了令人熱淚盈眶的天安門升旗儀式,如果你看慣了了蜿蜒巍峨的八達嶺長城,如果你看慣了莊嚴宏偉的故宮天壇,如果你看慣了楓葉染紅的香山,那麼你就去雍和宮看看吧,你會領略不同的景色,萌生不一樣的情感。雍和宮是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康熙為他建造的雍親王府。就是《步步驚心》裡吳奇隆飾演的「四爺」、陳建斌老師在《甄嬛傳》中飾演的皇帝、唐國強老師在《雍正王朝》裡飾演的「老四」未登基前的府邸。
  • 大年初一上福香 雍和宮搶頭香一宿沒白等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本報從今天起,開啟「金雞報曉跑新春」專欄,連續7天專門報導春節期間的趣聞、樂事、暖新聞。我們特邀京城著名篆刻家、勞動模範張國維先生,為晚報讀者刊刻了這隻報曉的丁酉金雞。它將陪伴您歡歡喜喜過大年,和我們的記者一起,在新春裡為您跑跑顛顛兒報新聞。  吃完年夜飯,還沒來得及看春晚,穿上新衣,帶上馬扎,飯兜裡揣上熱乎乎的餃子。「走,雍和宮『搶』頭香去!」
  • 雍和宮搶頭香民俗透著紅紅火火 一宿沒白等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本報從今天起,開啟「金雞報曉跑新春」專欄,連續7天專門報導春節期間的趣聞、樂事、暖新聞。我們特邀京城著名篆刻家、勞動模範張國維先生,為晚報讀者刊刻了這隻報曉的丁酉金雞。它將陪伴您歡歡喜喜過大年,和我們的記者一起,在新春裡為您跑跑顛顛兒報新聞。  吃完年夜飯,還沒來得及看春晚,穿上新衣,帶上馬扎,飯兜裡揣上熱乎乎的餃子。「走,雍和宮『搶』頭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