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和宮大街整治完工,居民參與設計,風格不再追求整齊劃一

2020-12-15 北晚新視覺網

9月2日,雍和宮大街南段撤掉了施工圍擋,露出新面容。行人驚喜地發現,大街兩側人行步道變寬了、暢通了,街邊綠化景觀多了、變美了,1130多米長的大街從北走到南,從清代民居四合院、民國風商鋪過渡到新中式建築,風格不再追求整齊劃一。整條大街呈現出「慢街素院、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的歷史風貌。

17個月整治現慢街素院

雍和宮大街南起東直門內大街,北至安定門東大街,全長1130米。沿街兩側為平房保護區,並有雍和宮、國子監等文物保護單位兩處。它是彰顯北京古都風韻的主要空間軸線。

2018年5月,東城區北新橋街道啟動雍和宮大街北段(北新胡同、國子監街以北)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基本恢復了「慢街素院」的歷史風貌。

2019年4月,雍和宮大街二期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啟動,主要包括大街南段(國子監街路口西側、北新胡同路口東側至北新橋交叉口)的建築風貌提升。

經歷17個月的拆除違法建設、封堵違規開牆打洞,以及危房修繕重建、建築外立面提升等精細化整治手段,整條大街呈現出了「慢街素院、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的歷史風貌。

建築風格南北段不同

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師孫書同介紹,歷史上,雍和宮大街北側就以居住為主,向南與東四北大街相連,東四北大街是繁華商業街,建築也漸漸向商鋪過渡。大街從北向南,建築從古樸四合院民居、中式鋪面房、民國風建築、民國風商鋪過渡。

整治充分尊重這段歷史,拆除違建後,按照歷史資料和居民記憶,恢復建築的原始風貌。

建築風貌上北段主要是「慢街素院」,體現傳統合院居住為主導的建築風貌。南段的建築風貌設計特色為「京華剪映、街區新生」,提取雍和宮大街歷史上曾經有代表性風格的建築,採用蒙太奇的方式進行拼接展示。改造過程中,翻建如意門11座、西洋門15座、隨牆門20座、金柱大門4座、小門樓1座。

菜單式設計48種門窗

整治過程中,讓居民部分參與到方案設計過程中,採用「菜單式選擇」方式,是此次整治的一大亮點。

「根據建築風格的定位,為居民提供了48種門窗菜單,供老百姓選擇喜歡的門窗樣式、色彩,在保證實現規劃目標的前提下,又儘可能符合老居民自身個性化的要求。」北新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聶嘉介紹。

比如,門窗的木格圖案,就有龜背錦、燈籠錦,還有套方可選;門窗的配色有紅抹綠、黑抹棕,還有紅抹黑可選。整治後,走在大街上,千門千窗千面,家家戶戶看似一樣,又各不相同。

此次整治,廣告牌匾也不再一刀切。整治後,大街上保留25家商鋪,9家有自己的品牌標識保持不變。其餘商戶,提供了8種方案供選擇,包括材質、顏色、字體等。顏色就有黑胡桃木色、紅胡桃木色,還有淺原木色、深原木色,刻字手法有陰雕、陽雕、陰包陽。東城區文聯還邀請了8位書法家,為他們親自書寫匾額和對聯。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於麗爽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古樸四合院、民國風、新中式建築,「換臉」後的雍和宮大街來了
    從2018年5月北段動工,到如今南段完工,經歷17個月的精雕細琢,通過拆除違法建設、封堵違規開牆打洞,以及危房修繕重建、建築外立面提升等精細化整治提升手段,整條大街呈現出了「慢街素院、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的歷史風貌。「簡直認不出來,變化太大了!」走在整治一新的雍和宮大街上,曾來過這裡的人都驚呼。
  • 雍和宮大街再現雍和八景 8月20號亮相
    1、城垣掠影  參與了此次崇雍大街整治規劃設計的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師張涵昱解釋說,北二環西南角的這個位置,歷史上原本是有城牆的,因此在這一處景觀節點將設計出古城牆的元素  3、儒道禪韻  「這一處景觀位於雍和宮與孔廟、國子監之間,名字也是綜合周邊的國學特色和宗教特質取的。」張涵昱介紹說,雍和宮大街西側的地鐵出口被重新規劃設計成了一片開敞通暢的空間,從地鐵站口一直打通到雍和宮大街。未來,從地鐵站口一出來,就能夠看到車水馬龍的雍和宮大街以及雍和宮高高的紅色圍牆。
  • 雍和宮大街將打造「雍和八景」 重現「儒風禪韻」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池夢蕊)吵嚷叫賣聲沒了,房外枝頭的鳥叫聲清晰悅耳;佔道經營不見了,遊客放眼望去一步一景皆是古都風韻……繼2018年9月一期工程順利完工後,今年4月初,雍和宮大街改造二期工程開工,預計8月底完成。作為崇雍大街北段,雍和宮大街將逐步呈現「慢街素院、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的風貌。
  • 過去500天,雍和宮大街發生了什麼?
    本月底,雍和宮大街改造南段二期建築風貌提升工程即將完成。加上去年已完工的北段一期工程,整條雍和宮大街重拾往昔的悠遠寧靜。 這條街道是如何變美的?從開始動工到兩期工程全部結束,近一年半的時間,500多個日夜。
  • 整治時將建築挨個研究,如今雍和宮大街呈現出可觸摸的古都風貌
    雍和宮大街是崇雍大街的北段,崇雍大街是老北京城的次中軸,連接天壇和地壇,對於北京老城風貌保護至關重要。而雍和宮大街項目作為崇雍大街風貌保護的示範段,肩負著樣板工程的重擔。2018年5月,雍和宮大街環境綜合整治提升一期工程啟動,從北二環到國子監路口,全長約470米。
  • 雍和宮大街:京韻重生
    位於天壇、地壇之間的崇雍大街,是元代以來北京內城重要的南北通衢和商業中心,也是彰顯北京古都風韻的主要空間軸線。作為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的示範段,雍和宮大街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已於2019年9月通過階段性驗收。工程分為北段一期、南段二期,歷時17個月。
  • 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後的雍和宮大街:利用騰退空間設置雍和八景
    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工作,將繼續在這片平房區進行,居民的騰退、違建的拆除也將繼續進行。下面就是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的地圖。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後的雍和宮大街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後的雍和宮大街其實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下面的白牆灰瓦就是雍和宮大街進行拆違、騰退之後打造的結果,沿街的一些非正規小商鋪得到了清理。
  • 「煥新」雍和宮大街的500天:街道整潔雅致背後是一家一戶的拜訪
    本月底,雍和宮大街改造南段二期建築風貌提升工程即將完成。加上去年已完工的北段一期工程,整條雍和宮大街重拾往昔的悠遠寧靜。這正是今年4月,雍和宮大街南段二期建築風貌提升工程啟動以來的成果。據介紹,自去年3月起,東城區全面啟動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2018年9月,作為示範段的雍和宮大街北段一期工程順利完工。到本月底,南段二期工程也將告一段落,屆時南段街面將呈現「儒風禪韻、賢居雅巷、文旅客廳」風貌。
  • 在北京東四大街,這些消失的景觀將「再現還原」
    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10處老北京風貌景觀,將在2.4公裡長的東四大街以景觀節點的形式「再現還原」。7月底8月初,全長2.74公裡的東四北大街、東四南大街即將啟動「大修」。記者從東城區城管委了解到,整條東四大街將參考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照片進行環境整治提升,打造「京韻、大市」的城市風貌。目前,整條街已完成了方案設計,力爭年底前基本完工。
  • 雍和宮大街!
    小北拍攝 2019年4月,雍和宮大街二期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啟動,主要包括大街南段(國子監街路口(西側)、北新胡同路口(東側)至北新橋交叉口
  • 雍和宮大街打造「雍和八景」,原造幣廠將變小景點
    記者了解到,從國子監街路口到簋街路口的雍和宮大街整治工程今年4月啟動,8月20日前將拆除道路兩側的鐵皮圍擋。此外,從崇文門到雍和宮的整條「崇雍大街」也將進行整治提升。目前,東四北大街北新橋至平安大街段1公裡範圍內的整治提升方案已開始設計。
  • 這裡的建築大氣磅礴,風格整齊劃一
    這裡的建築大氣磅礴,風格整齊劃一。王師傅所說的滿大街的 俄羅斯 美女並沒有兌現,但時而有 俄羅斯 的男男女女經過倒是真的,因為邊境貿易的關係, 俄羅斯 和 蒙古 國的車輛也蠻多,塗師傅也教我認起了車牌,儼然一副導遊的模樣。到了五道街附近夜景已經很美了,我便架上三角架開始了我的創作,媳婦則在旁邊幫我拎包換鏡頭。
  • 東城區對5條胡同進行整治 清理起名算命還雍和宮清靜
    起名的、算命的、看手相的,雍和宮周邊大大小小的門臉,十有八九是這些業態,宣揚封建迷信。日前,東城區北新橋街道對戲樓胡同、柏林胡同、藏經館胡同等5條胡同進行整治,拆除違法建設,封堵開牆打洞,打擊相關業態,還雍和宮清靜。從雍和宮橋出發,沿雍和宮大街往南走,路東是雍和宮西牆,路西是一條條東西走向的胡同。
  • 《北京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更新設計導則》徵求意見
    為了體現首都風範、強化古都風韻、展現時代風貌,近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編制了《北京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更新設計導則》(以下簡稱《導則》),旨在從技術上規範北京歷史文化街區在風貌保護與更新中的「宜」與「忌」,使街區在具體規劃、設計及建設時有規可依、有章可循。據了解,該《導則》今日開始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網站公示,公示期為7天,市民可到網上查詢《導則》的相關內容,並通過電子郵件、信函等方式建言獻策。
  • 十一後,東四北大街率先完工亮相
    恢復曾經的「文風京韻,大市銀街」,2.74公裡的東四南、北大街自今年7月底啟動環境整治提升工程以來,街容街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不僅集中拆違10000多平方米,為居民騰出通行空間,還亮出了14處從明清至現當代的老牌匾、老建築,給這條大街增添了明清、民國、新中式等多種風貌。
  • 清理起名算命還雍和宮清靜
    本報訊(記者於麗爽)起名的、算命的、看手相的,雍和宮周邊大大小小的門臉,十有八九是這些業態,宣揚封建迷信。日前,東城區北新橋街道對戲樓胡同、柏林胡同、藏經館胡同等5條胡同進行整治,拆除違法建設,封堵開牆打洞,打擊相關業態,還雍和宮清靜。
  • 北京東四南北大街提升,多處老牌匾、老建築露真容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1萬餘平方米拆違基本完成 東四南北大街位於雍和宮大街以南,北起簋街十字路口,南至乾麵胡同,全長2.74公裡。東四北大街、東四南大街綜合整治提升工程,主要包含東四南北大街沿路建築風貌提升以及全段的景觀、交通工程提升。
  • 張自忠路將變「林蔭大道」 平安大街整治正式啟動
    在風貌改造提升上,東城區按照沿街建築類型制定了整治措施,實施風貌改造的設計方案。方案顯示,在充分徵求居民意見的前提上,重複利用老舊材料,恢復傳統街道風貌。另外對如位於地安門東大街的通惠河玉河古道遺址等歷史文化遺址進行保護性改造。
  • 雍和宮周邊今起拆除278處違建 將建首片「胡同步入式綠地」
    2017年4月24日訊,隨著雍和宮周邊278處違建被陸續拆除,106處「開牆打洞」被封堵,年底前,雍和宮旁將建起這一區域範圍內的第一片「胡同步入式綠地」。今天上午,北新橋街道對雍和宮周邊違法建設進行集中拆除、封堵開牆打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