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氣的含義及來歷 臨沂知道清明名稱的含義嗎

2020-11-27 今日臨沂

  清明節傳統節日中非常特殊的的一個,因為清明還有另外一層身份——節氣,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作為節氣的清明是什麼樣的。

 

  含義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

 

  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

 

  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來歷和意義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

 

  《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

 

  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

 

  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相關焦點

  • 清明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為什麼既是節日又是節氣
    清明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清明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這天,民間有踏青、寒食、掃墓等習俗。  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時至清明,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正濃。清明節為什麼既是節日又是節氣清明節是節氣嗎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歷史上也是一個節日,但現在各地大多不再過此節)。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
  •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由來、日期及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指幹支曆法(或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在國際氣象界,它們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由來、日期及含義。一、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什麼?1、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是反映季節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是象徵溫度變化的,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是反映降水現象的,驚蟄、清明兩個節氣是反映物候現象的,小滿、芒種兩個節氣是反應農事活動的。
  • 最全的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
    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都有著生動而富有美感的名稱,也都有著各自豐富獨特的含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最全的二十四節氣含義介紹。  最全的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詳解:立春是什麼意思?最全的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二十四節氣之春分的含義是什麼?
  • 【又是清明至,孝道的人再忙也要回去祭祖,你懂清明的含義嗎?】
    又是一年清明的時節,這個時節首先耳熟能詳的就是大唐大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幾句樸實通俗的語言,刻畫了場景,時間,人物,地點,人物形態,所以千古佳作有流傳千古的原因。
  • 很多人會背二十四節氣歌,但是你知道其中所代表的含義嗎?
    不少人都知道二十四節氣歌,甚至背得相當熟練,但是每個節氣代表的含義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我國大部分地區處在溫帶,氣候冷熱變化很大。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年裡相對所處的位置,把一年劃分成24個等份,所以每一個月都有兩個節氣。我國廣大農民朋友的春播、夏管、秋收、冬藏,都是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安排的。
  • 很多人會背二十四節氣歌,但是你知道其中所代表的含義嗎?
    不少人都知道二十四節氣歌,甚至背得相當熟練,但是每個節氣代表的含義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我國大部分地區處在溫帶,氣候冷熱變化很大。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年裡相對所處的位置,把一年劃分成24個等份,所以每一個月都有兩個節氣。
  • 現代文化 賦予了清明更多的含義
    現代文化 賦予了清明更多的含義 發表時間:2015-03-30   來源:紹興文明網而清明作為節日,除了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以外,其它的意義常被人們忽略。人們只記得去上墳掃墓,去先輩們的墳上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支新枝插在墳上,叩頭行禮祭拜,寄託哀思和思念之情。    從古至今,無論是公祭人文初祖、緬懷英烈,還是民間的掃墓上墳,直到今天,祭祖是不變的主題。但是,國家把這一天作為一個節日來對待,並不只是簡單的祭祀,可能還有更多的含義在裡面。
  • 二十四節氣來歷與含義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比如我們說「至少」,就是說不能再少了,少到極點了。夏至就是說太陽向北走到`極點了,要回頭了,但夏季並沒有完,而是剛剛到中點。冬至也是類似,太陽剛剛到極南點,開始轉向北了,冬季過了一半了。通常把這八個節氣稱為四季八節。實際是四始八中。它們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麼意思呢?夏季不是熱天嗎?,冬季不是冷天嗎?為什麼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嗎?
  • 清明的意思是什麼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也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的到來意味著天氣已經開始暖和起來,適合外出郊遊。清明節距離今天差不多有了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最開始是起源於周代,逐漸變成現在的傳統節日。
  • 2018幾月幾日清明具體時間 清明有什麼含義為何叫清明
    新華社天津4月3日消息,「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4月5日4時13分迎來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此時節,桃紅柳青,溪河泛碧,吐故納新,春和景明。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清明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始。
  • 《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不是節日?畫作熱鬧場面暗示了這一點
    勾欄瓦肆,歌舞昇平,這個時期的人們不僅在白天有各種娛樂活動,在晚上甚至開發出了可以類比現代的夜市一樣的勾欄瓦肆,這樣的美好景象雖然活在歷史中,卻因著一幅畫得以重現在人們的眼前,那就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以其寫實的描寫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夢幻美好又充滿生活氣息的北宋生活,那麼,這個巨幅畫作的名稱有何來歷?說到清明上河圖,它的名稱和作者來歷都十分曲折。
  • 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指的是什麼?是節氣(節令)嗎?
    歷史上對張擇端創作《清明上河圖》的年代,以及「上河」一詞曾有過一些爭論。1186年,金人張著最早在《清明上河圖》上撰跋文轉引《向氏評論圖畫記》說,證實宋人張擇端有《清明上河圖》及《西湖爭標圖》,這樣《清明上河圖》的名稱始定下來。
  • 清明上河圖是世界珍品,寓意著什麼?清明真的表示是清明節嗎
    中國人都知道《清明上河圖》,而作為一幅宋代名畫,它也被看作是中國第一神品。但對於這幅畫,從名稱到內容,都充滿了疑問。一般來說,圖畫應該比文字更具直接,也更應該沒有歧義,但這幅圖雖然展示的是宋朝的生活圖景,但卻沒有人能說清這幅畫所代表的含義。
  • 什麼是清明節為了紀念誰 臨沂人知道清明節具體含義嗎
    清明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關於清明節的含義和由來不知道各位網友都清楚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清明節可以說安康嗎含義介紹 清明可以說節日快樂嗎
    那麼清明節可以說「清明節快樂」嗎?2019年清明節祝福語應該怎麼發,清明節朋友圈可以發些什麼?清明節是我們祭祀掃墓的日子,我們可以發哪些問候簡訊和思念寄語呢?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和禁忌有很多,我們來了解清明節的意義才能更好的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清明節可以說安康嗎含義介紹  釋義:(1).安寧;安樂。釋義:(2).謂使安寧。
  • 【知識】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含義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為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含義吧!
  • 清明將至,關於「清明」的由來,你知道嗎?與這2件事密不可分!
    但是,關於清明的來歷,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最初的清明節,與其他的23節氣一樣,不過是個節氣名稱,主要是用於農耕時期節令的提醒。後來因為兩個事件,為清明節賦予了新的內容和含義,再經過2000多年的時光淬鍊,便形成了如今的風俗民風。其中第一件事,發生在春秋時期。
  • 清明將至,關於「清明」的由來,你知道嗎?與這2件事密不可分
    但是,關於清明的來歷,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最初的清明節,與其他的23節氣一樣,不過是個節氣名稱,主要是用於農耕時期節令的提醒。 後來因為兩個事件,為清明節賦予了新的內容和含義,再經過2000多年的時光淬鍊,便形成了如今的風俗民風。其中第一件事,發生在春秋時期。
  • 二十四節氣之清明時節
    「清明」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也是諸多節氣中唯一一個與傳統節日「清明節」重合的節氣。「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鬥柄從寅位開始,順時針旋轉。當鬥柄指向乙位時,即為清明節氣。一般冬至之後的第105天為清明時節,落在公曆4月04-06日之中的任意一天。
  • 清明時節話祭祖
    肖建安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每到清明節前後,人們成群結隊、扶老攜幼出門掃墓祭祖。此乃懷念先祖、敦親睦族之孝行,凸現了中國人千百年來對祖先的尊崇,對血脈責任的認同。據史料記載,作為二十四節氣的清明,最初並不是人們掃墓祭祖的日子。《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是在春風、穀雨之間的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的一個節氣,在中國古代百姓農業耕作的一個重要依據。而把清明作為一個掃墓祭祖的節日,形成於唐朝。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