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含義

2021-01-15 未來學能中心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為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含義吧!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歷史上中國的主要政治、經濟、文化、農業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勞動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二十四節氣的歌訣

【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解釋】春(立春)雨(雨水)驚(驚蟄)春(春分)清(清明)谷(穀雨)天,夏(立夏)滿(小滿)芒(芒種)夏(夏至)暑相連(小暑和大暑)。秋(立秋)處(處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降(霜降),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小寒)大(大寒)寒。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時間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是初六和二十一,下半年是初八和二十三。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1、立春: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意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2、雨水:雨水是二十四個節氣的第二個節氣,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溼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3、驚蟄:驚蟄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

4、春分: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

5、清明:清明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從前,在清明節這一天,有些人家在門口插上楊柳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

6、穀雨:穀雨就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7、立夏:立夏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旺盛大。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8、小滿: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9、芒種:芒種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

10、夏至:夏至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此時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

11、小暑:小暑時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12、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

13、立秋:立秋指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14、處暑:處暑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15、白露:白露時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16、秋分: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

17、寒露: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

18、霜降:立降時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

19、立冬: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

20、小雪:小雪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

21、大雪:大雪前後,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嚴冬了。

22、冬至: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23、小寒: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24、大寒: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由來、日期及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指幹支曆法(或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在國際氣象界,它們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由來、日期及含義。一、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什麼?二、二十四節氣的由來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 2019小雪節氣的民俗活動有哪些?二十四節氣小雪知識及由來起源
    2019小雪節氣的民俗活動有哪些?2019年11月22日22:58:48迎來小雪節氣!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今年11月22日是小雪,太陽到達黃經240°。「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節氣。
  • 二十四個節氣是怎樣定出來的?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個節氣是怎樣定出來的?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時間:2017-08-08 12:5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十四個節氣是怎樣定出來的?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地球每365天5時48分46秒,圍繞太陽公轉1周,每23小時56分4秒還要自轉1次。
  • 最全的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
    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都有著生動而富有美感的名稱,也都有著各自豐富獨特的含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最全的二十四節氣含義介紹。  最全的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詳解:立春是什麼意思?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
  •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節氣,不知道二十四節氣是怎麼由來的
    01二十四節氣的由來世界各國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我國又將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將全年平均分成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勞動實踐總結出來的。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奧秘
    (原標題:「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奧秘)
  •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的由來及習俗
    二十四節氣之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本該是枝繁葉茂的樹木,卻是孤零零的搖晃著老樹幹,地上落滿了枯黃的樹葉。步入冬季,立冬的日光格外嬌顯明媚,柔和可人的立冬是怎麼來的呢?在這個初冬時節,人們都有哪些習俗活動呢?二十四節氣之立冬的由來及習俗立冬由來春秋時期,人們用土圭(立杆測影)測量日影長短。
  • 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麼?2019小雪節氣具體時間及描寫小雪的詩句
    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麼?2019年11月22日是小雪節氣。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你知道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嗎?向你介紹2019小雪節氣具體時間及描寫小雪的詩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二十四節氣秋分是什麼意思 秋分是第幾個節氣 秋分時間
    ­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過後,氣溫會由熱轉涼,同學們要注意保暖哦。­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
  • 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麼?2019小雪節氣的氣候特徵及由來習俗盤點
    2019年11月22日是小雪節氣。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你知道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嗎?小雪節氣民間傳統習俗和天氣變化嗎?
  • 二十四節氣入非遺 二十四節氣是什麼意思含義解釋
    記者今日從文化部獲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當地時間11月30日上午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
  • 秋分的由來和風俗?秋分節氣有兩大特點!
    秋分,中國傳統節氣,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越來越少,秋分的由來和風俗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秋分的由來古人為了指導生活和農業生產而設立的。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最初的含義是我們先人為了指導生活和農業生產,根據多年的研究和計算,確定的二十四個日期,根據季節和表徵逐漸設立為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二十四節氣,秋分的由來也是如此。秋分的風俗豎蛋、吃秋菜、送秋牛、秋祭月等。
  • 冬至節|冬至節的由來|二十四節氣冬至節
    ​冬至節|冬至節的由來|二十四節氣冬至節:一年一度的冬至節馬上就到了,​冬至節|二十四節氣冬至節|冬至節的由來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節|二十四節氣冬至節|冬至節的由來?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節|二十四節氣冬至節|冬至節的由來。
  • 《二十四節氣知識》:芒種時節,這些節氣知識你知道嗎?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時節,有芒的麥子可收,有芒的稻子可種。#二十四節氣芒種#《二十四節氣知識》一書,為我們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的起源、物候、節令等內容。今日芒種,讓我們一起走進二十四節氣知識,了解芒種時節。
  • 霜降節氣的風俗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由來
    2019年10月24日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八個節氣——霜降了,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那麼霜降有什麼習俗呢?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由來  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
  •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臨沂人要記住這些傳統
    二十四節氣從古代延續至今,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才形成了現如今的形態,二十四節氣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它的含義大家要記清楚。   它是指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 2020年甘肅省鄉鎮公務員公共知識:二十四節氣
    2020年甘肅省鄉鎮公務員公共知識:二十四節氣 2020年甘肅省鄉鎮公務員考試備考已經迫在眉睫,甘肅中公教育提醒廣大考生制定計劃,儘早備考。
  • 奇門遁甲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的是「定氣法」,根據地球在黃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劃分,每一個節點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它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 【漲知識】了解二十四節氣知識
    二十四節氣歌,是為便於記憶我國古時曆法中二十四節氣而編成的小詩歌,流傳至今有多種版本。二十四節氣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