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00:01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407
晚報訊 昨天,溫州市政府新聞辦在市人民大會堂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首場發布會——鹿城專場。鹿城區委書記姜景峰介紹鹿城區建設情況,並與鹿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陳勝軍一同回答記者提問。
姜景峰介紹,鹿城區地區生產總值從1985年的2.8億元躍升到2019年的1137億元,增長90.2倍,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鹿城區經濟綜合實力連續七年穩居「全國百強區」前50。今年,面對疫情衝擊和嚴峻複雜的外部形勢,前三季度GDP增長2.1%,總量907億元、躍居全市第一,經濟高質量回升態勢良好。
鹿城區聯動實施「大建大美」「精建精美」,累計開工項目336個、建成206個、完成投資573.6億元、均居全市第一,「溫州小外灘」「魅力鬥城」「夜畫塘河」「活力綠軸」成為溫州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區域。鹿城區正全力譜寫「東部賦能、西部蓄力、核心區崛起」三篇「大文章」,一座座新地標拔地而起,一幅幅城市精彩蝶變的壯麗畫卷在加速展開。
聚焦打造
「四大夜間經濟活力帶」
陳勝軍在答記者問時介紹,鹿城區將全面串聯轄區的景區景點資源、夜間消費場所和夜生活服務網點,聚焦打造「四大夜間經濟活力帶」。它們分別是:「不夜甌江」活力帶,沿著甌江,串聯江心嶼、朔門、米房、楊府山老港區等核心節點,構建「島、江、岸」三位一體化的月光經濟區;「文化綠軸」帶,沿中央綠軸,串聯印象城、世紀公園、東甌智庫、濱江商務區等核心節點,構建新型的夜間文化消費區;「魅力商圈」帶,沿古城中軸,串聯五馬歷史街區、大南商圈、印象南塘等核心節點,打造夜間時尚消費集聚區;「活力西郊」帶,沿鞋都大道串聯帆影廣場、5050城市廣場、時尚港購物中心等核心節點,打造溫州最具煙火氣、市井味的開放式夜生活空間。
除此之外,還將加快夜間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推動「夜間購」「夜間遊」「夜間品」「夜間娛」「夜間學」。同時,新設置2~3條「夜遊」專線,延長夜間主要公交網點時間,優化夜間停車設施等。
春節前開建
「國際未來科技島」項目
「強勢推進『兩線兩片』52個項目,加快建設鹿城商業廣場、溫州印象城、濱江萬象城等城市新地標,『國際未來科技島』項目將於明年春節前開工。」姜景峰在會上介紹,今年,鹿城區已開工「大建大美」項目73個、建成29個,市級項目開工數、建成數、投資完成額均居全市第一,土地出讓金總額佔市區總量的45%、全市第一。
鹿城區還將重點抓好交通、教育等64個,總投資399億元的民生補短板項目,高水平規劃鹿城西部新城和西部多式聯運樞紐,提速推進黃龍、中央塗等片區開發,加快建設集新省級未來社區、環貿港等西部標誌性工程。
另外,今年鹿城區還自我加壓啟動了23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完成率290%,完成住宅加裝電梯50臺、佔全市總量的60%、全市第一,繼去年獲評首批「中國幸福就業強區」後,首次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選名單。
建成113家村社
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
鹿城區一直高度重視養老、教育發展。鹿城區區級公辦養老機構已於9月份在雙嶼街道開工建設,一期33.3畝建成後可增加鹿城區公辦床位900張,2023年底前投入運營。計劃在區級公辦養老機構的基礎上,再建設一家床位數在1000張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配建兩家老年病專科醫院,打造成「康養小鎮」。
去年鹿城已經建成11家街鎮級養老服務中心,今年將繼續新增3家,實現街鎮級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另外,鹿城區現已建成113家村社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接下來,新建住宅小區按每百戶不少於30平方米建築面積標準配建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單處不少於建築面積300平方米集中布置。
在教育方面,鹿城區相繼創成國家級教育「金名片」20張,獲市級以上榮譽200多個,特別是近兩年鹿城區累計落實教育用地980畝,開建教育項目55個、總投資105億元,建成35個,規模、體量、速度均創歷史之最。
未來五年,鹿城區將聚焦西部教育短板問題,推動廣化路以西「四街、二鎮」(廣化街道、雙嶼街道、豐門街道、仰義街道、藤橋鎮、山福鎮)教育資源優化整合,推動西部學校做大做強。鹿城區將安排專項資金25億元,新建市實驗中學新校區、新雙嶼小學、新雙橋小學等13所學校和藤橋幼兒園、山福幼兒園、營樓幼兒園、中央塗幼兒園等15所幼兒園;改造提升上戍中學、仰義一小、溫十一幼等10所學校、幼兒園;改擴建鹿城區職業技術學校。鹿城西部將新增學額1.85萬個,進一步改善提升辦學條件,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
□晚報記者 傅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