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寫了首絕妙情詩被罵渣男,13年後寫出更優秀作品為自己正名

2020-11-14 顏亭月詩詞

網上有一種傾向,就是對古人極盡調侃之能事,用流行詞彙去八卦古人的花邊新聞,然後評頭論足。比如說元稹是渣男,說陸遊是媽寶男,說李清照是「李懟懟」等。元稹最招黑的一句詩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招黑的最大原因是寫得太好了。這句詩出自元稹的悼亡詩《離思·其四》,全詩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第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化用自《孟子·盡心篇》的「觀於海者難為水」,意思是見識過大海的汪洋,就不會再為一般的水勢大驚小怪了。第二句「除卻巫山不是雲」用典於宋玉《高唐賦》的「巫山雲雨」,意思也是一樣,見識過巫山的雲彩,其他地方的雲彩都看不上了。

三四句的意思是即使從萬花叢中走過,也懶得回頭看一眼,一半的原因是在修禪學道一半的原因是世上再沒有像你這樣令我眷戀的女子了。

元稹這首詩表達的思想其實很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除了你我再也不會愛了。由於藝術手法很成功,當人們發現元稹後來居然又與其他女子有交往的時候,就罵他為渣男了。失戀了可以再戀嗎?離婚了可以再婚嗎?老婆死了可以再娶嗎?別人可以,元稹不可以。人情世故從來都是欺善怕惡,仿佛元稹不殉情就對不起這首詩。如此說來,熱戀中的山盟海誓,不兌現的都是「渣」了。


元稹這首詩是違心的嗎?不是。因為元稹這首詩寫於妻子離世不久,他是真的痛,真的難受,真的在某一刻覺得自己不會愛了。他一口氣寫了五首悼亡詩,另外四首雖然沒有這首出名,但是也寫得深情款款:

離思五首

其一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胭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閒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其三

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麴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其五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元稹的妻子韋叢原本是大家閨秀,20歲下嫁元稹的時候,元稹尚無功名,婚後生活十分貧困。元稹的五首《離思》,除了第四首是寫自己的傷感,其他四首幾乎都是在回憶妻子生前的生活片段。新婚不久,韋叢還經常在早晨梳妝打扮,而元稹躺在床上邊看書邊欣賞妻子美麗的倩影,甜蜜溫馨。這是第一首和第二首詩的內容。第一首詩著重描寫了妻子化妝情景的細節,第二首從宏觀的角度落筆,寫出夫妻的恩愛。


第三首是寫妻子的賢惠能幹,紅羅和花紗都是一種布料,妻子總是盡己所能將它們做得時髦好看,而且樂觀地表示,雖然這些布料粗糙,但其實是最適合人穿的。第五首是追憶自己和妻子的一次春遊,當年百花齊放,我摘了梨花贈給你。(白人,是指妻子的皮膚潔白如玉。)而今天只剩下我自己和江邊兩三棵已經花謝的梨樹了。昔日的熱鬧浪漫和今天的冷清落寞形成鮮明的對比。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雖然後來的人生依然經歷了幾段感情,但是她最懷念的還是曾經與她共患難的原配韋叢。韋叢離世13年後,元稹又寫下三首悼亡詩《遣悲懷》,其深沉感人遠勝於年輕時寫的《離思》,大概是元稹歷盡人情冷暖,更加明白妻子韋叢的「好」:

遣悲懷三首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嶽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韋叢病逝的時候年僅27歲,《離思五首》裡元稹尚在回憶妻子的美麗。到了《遣悲懷》,一句外貌描寫也沒有了,絮絮叨叨的不過是生活中最平常的瑣事。因為此時的元稹也已經到了人生的晚年,他的詩字裡行間都已經是總結式的了。再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這輩子我對不起你呀,充滿了遺恨。從《離思》到《遣悲懷》,愛情的誓言已經悄然變成了親情的永恆。

第一首詩,謝公是指東晉宰相謝安,他最偏愛侄女謝道韞,很為她的婚事操心。這裡以謝安借指韋叢的父親韋夏卿。黔婁是戰國時齊國隱士,家甚貧,死時衣不蔽體。這裡元稹藉以自指,含有居貧而清高之意。意思是韋叢本來是家裡的掌上明珠、大家閨秀,卻嫁給清貧的元稹,結果事事不順遂。但是韋叢毫無怨言,看到元稹沒有衣服穿了,就翻箱倒櫃想辦法為他添置,看到元稹沒有酒喝了,就拔下自己的金釵典當掉為他沽酒。拿豆葉做菜,拿槐葉當柴,辛勤地操勞著一切家務。今天我發達了有錢了,拼命將可以為亡靈做的儀式全做了。作為丈夫,元稹沒能讓妻子享一天的福,這種愧疚之痛只有經歷者才能深刻體會。


第二首是寫自己對妻子「遺願」的交代。應該是韋叢在得病期間,曾經開玩笑地說過,如果我死了就把好一些的衣服送給親朋好友穿吧。結果一語成讖,元稹果然要獨自面對這些後事了。衣服都已經送得差不多了,你生前用過的針線一直不忍心打開。對婢僕憐愛是因為想念你在世時候的情景,多次夢到你就趕緊為你焚紙燒錢。雖然也知道人人都要經歷這樣的遺憾,但是像我們這樣的貧賤夫妻悲傷之情格外的多。

第二首詩元稹對妻子的後事有了「交代」,第三首甚至都在考慮自己的身後事了。只要閒下來想起往事就為你感到悲傷,也感嘆自己的命運,人生不足一百年,能有多少光陰啊。和鄧攸一樣沒有後代我已經認命了,像潘嶽那樣悼念亡妻,可語言卻顯得多麼蒼白無力。我死後即使與你合葬又能有什麼指望,希望下輩子還和你做夫妻對你好些,恐怕也只是自欺欺人。那就讓我每天晚上睜著眼想你,就當是替你將一生都在皺起的眉頭伸展個夠。未展眉,是指皺起的眉頭,因為「百事乖」,韋叢生前操勞憂慮而心情憂鬱。


年輕時我們可能更喜歡「曾經滄海難為水」這樣極端的表達方式,人到中年尤其是在經歷親人亡故之後,才能體會到「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深刻和深情。悼亡,多麼沉痛的話題。元稹以悼亡詩聞名其實是不幸的,內心總有一種苦味。記得去年父親病逝的時候,我也接連寫了好幾首悼亡詩,其中一首寫到:

悼父

詩束高閣才欲荒,筆斜舊硯墨無香。

平生興致闌珊矣,整日消沉傷父亡。

有網友給我留言,說不可能有這麼孝順的人。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平常人當然無法理解傷心人的「言過其實」。我的家庭是清貧而有愛的,我的父母屬於那種一生都在為兒女付出的家長。我得了眼疾,我的父親曾希望為我捐獻自己的角膜。這是父親死後二叔親口告訴我的。在父親臨終前,他對身邊人說的話是:不要告訴孩子,不要耽誤他的工作。當我坐了一夜的火車趕到家,看到的是滿院子的人已經在準備喪事,父親躺在冰冷的水晶棺。直到那一刻,我才猛然意識到,我從來沒有為父親點過一支煙,也沒有陪父親喝過一頓酒。那種悔恨痛楚叫人措不及防又無可奈何。在大半年的時間裡,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那段時間是真的沒有興致做任何事,所以我才寫下這首詩。


誰能想到,人生的重大遺憾,我這麼快就要經歷第二次。就在今年10月,父親去世一周年之際,我的母親也撒手人寰。如果說對父親是悔恨,對母親就又多了一層愧疚。我將她接到身邊,卻沒有照顧到她的情緒,甚至還與母親吵過架。母親的突然離世,讓我變得似乎與世無爭。我努力保持平靜的樣子,卻會因為一件小事突然情緒爆發。我並不像去年那樣一連寫下多首悼亡詩,我只知道「死者已矣,生者如斯」,悲傷無可傾訴,生活還得繼續。

正因為有了以上的經歷,我才相信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不是謊言,但同時我也領悟《離思五首》比《遣悲懷三首》淺薄許多。大多數人對「曾經滄海難為水」津津樂道,並人云亦云地調侃元稹是渣男。真正的悲傷是看不出來的,元稹後來與其他女子的交往,不過是「生者如斯」——生活還得繼續而已。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也是悼念亡妻的名篇,但是蘇軾在妻子王弗死後又娶了妻子的堂妹王閏之,王閏之死後又將奴婢王朝雲納為妾,蘇軾也「渣」嗎?顯然不是。巧合的是,元稹的第一任妻子韋叢和蘇軾的第一任妻子王弗,都是在27歲離世。這時候元稹和蘇軾的生活還得繼續。詩人本來就是多情和深情的。只不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們都是人群中的孤獨者。

相關焦點

  • 元稹對才女一見鍾情,寫下首肉麻情詩,明明很有水平卻被罵了千年
    不過比起他的詩名,很多人似乎對於他的感情史更有興趣,因為他一生多情,但每一段感情中他都留下了看似「情深似海」的情詩,看上去矛盾至極。 怎料結婚才七年,也就是公元809年,韋叢便因病去世,這也成了元稹內心久久不能癒合的傷痕,此後他寫下了《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六年春遣懷八首》等詩作悼念亡妻,每一篇都寫得感人至深,讓人讀之也不免心生戚戚然。
  •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最怕「渣男」寫情詩,西廂記以他為藍本
    就像是這首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單從詩句出發,我們可能會感動於詩人的深情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但事實卻截然相反,這首詩的創作者元稹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風流多情才是他的本質。
  •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最怕「渣男」寫情詩,西廂記以他為藍本!
    就像是這首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單從詩句出發,我們可能會感動於詩人的深情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但事實卻截然相反,這首詩的創作者元稹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風流多情才是他的本質。
  • 元稹一首冷門桃花詩,寫出對亡妻的深情,卻成為渣男的又一佐證
    提起詩人中的「渣男」,很多人恐怕都會給元稹投上一票。元稹的多情給了好幾個女人,他最傳奇的故事留給了初戀「崔鶯鶯」,最有名的情詩留給了髮妻韋叢。單只《離思》就一寫寫了五首,上面提到的這首是其四。這首組詩中的第二首也是充滿深情的,他寫了一個當時覺得尋常、此時只能回想的生活片段。桃花,流水,小樓,水晶簾下……回首當年,空剩追憶。《離思五首·其二》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 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唐代詩人元稹,居然是個大渣男?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多麼深情的詩句,紙短情長,寫不出一顆愛慕思念之心。唐代詩人元稹這兩句詩,打動了多少人的心,寫出了多少人分離的無奈,道出了多少人離別的惆悵。多少人曾幻想能寫出這樣詩句的人,應當是才華橫溢一往情深吧,但元稹,他偏偏是一個渣男。渣男分為很多種,低檔渣男要你的身子,中檔渣男要你的錢,高檔渣男要你的心。而元稹,就是高檔渣男中的渣男,不光拿走你的心,還要傷你一輩子。
  • 史上寫情詩寫得最出名的三大詩人,卻個個都是渣男
    史上寫情詩寫得最出名的三大詩人,卻個個都是渣男。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的詩人,這些詩人各有特色,飄逸如李白,動不動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沉鬱如杜甫,寫出的往往都是感時花濺淚這樣的詩句,今天小編帶著大家討論的卻是寫情書寫得最出名的三大詩人,沒錯,你沒看錯,寫情詩也能出名,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 元稹寫出「貧賤夫妻百事哀」悼念亡妻,但其實他是不折不扣的渣男
    關於「貧賤夫妻百事哀」,現在的意思跟詩人元稹的原意已經是南轅北轍了。現在大家說起這句詩,通常都是在感嘆一個「窮」字,窮人的婚姻不幸福,大致如此。然而回到原詩,元稹要表達的是這個意思嗎?並不是!關於元稹,到底是詩人天性的浪漫多情,還是徹徹底底的渣男?我傾向於後者,多情或許有,但被「渣」的本質掩蓋了。年輕時候,元稹和一位崔姓女子私定終生,姑娘以身相許,元稹則承諾中舉發達之後娶人家。
  • 「曾經滄海難為水」能寫出這等美妙情詩的元稹,卻是個花心大蘿蔔
    古代詩人多是風流才子,其中不乏「渣男」,當然也有一些深情的詩人,只不過在那個時代佔少數。今天我們主要來探討大詩人元稹的感情,他究竟是屬於「深情派」,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渣男」呢?提起元稹的情詩,很多人都會立刻想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一句很有代表意義,而且也很忠貞,因此很多人都認為元稹是一位非常深情的詩人,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
  • 中唐大才子元稹,為何會給薛濤和劉採春寫情詩?
    中唐大才子元稹,為何會給薛濤和劉採春寫情詩?生活於中唐時期的元稹才學和詩名,雖然無法與唐詩大家「李杜」相提並論,但他卻可以和白居易並稱為「元白」。而且二人一起倡導了「新樂府運動」,對於中唐以及晚唐詩歌文化發展,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原創)元稹非渣男,只是一情種?
    對於元稹,要看放在什麼時代背景下來看他的人品了。其實,對於元稹的人品,後人並不了解多少,僅憑几首情詩,或一些野史傳說就妄加評判,是否過於草率。元稹與同期考中書判拔萃科的白居易後來成為多年好友,同為唐朝著名詩人,世稱「元白」。
  • 白居易和元稹交情「深厚」,不但寫文章罵他,還給他寫墓志銘
    如果你好基友突然罵你,你該怎麼辦?別介,這個問題還真讓唐朝的元稹碰到了,元稹這個人,雖然沒有白居易廣為知名,但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才子。如果不知道他那不怪你,但是你肯定知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沒錯,作者就是他。白居易,我們大家都知道,白樂天嘛,前段時間陳凱歌還專門做了一個關於他的電影作品《妖貓傳》。
  • 曾經滄海難為水:《離思》作者元稹,為何被稱為高段位「渣男」?
    這首詩是元稹為了悼念亡妻韋叢而寫的一組悼亡絕句《離思》五首中最為出名的一首。元稹心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啊」,於是為了自己能夠輝煌騰達,在貞元十六年(800年),他又跑到京城考試去了。按照元稹動不動就要寫情詩的性格來看,估計臨走之時也跟崔鶯鶯依依惜別了半天。
  • 唐朝詩人元稹年少成名,始亂終棄,為何詩句被譽為古代第一情詩?
    520快到了,很快又迎來一波表白,又少不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年年月月被引用到爆的情詩,但是你可知道它背後的故事。可千萬別用錯,被罵渣男。這句詩是唐朝一位詩人寫的,可是寫這句詩的元稹可不是如你所想的是一位專情的才子。元稹,生於唐朝,公元779年。
  • 他是大唐「撩妹」高手,作詩罵初戀「狐狸精」,卻憑情詩名流千古
    他是大唐「撩妹」高手,作詩罵初戀「狐狸精」,卻憑情詩名流千古有人說,這個世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折中,無論是開心或憂傷,無論是渴望或者是平淡......唯獨在相思這一件事上總是不折不扣,不管什麼時候,它總會時不時地就跑出來
  • 元稹淡淡地說,要論寫肉麻情詩,在座的都是垃圾。蘇軾:不服不行
    這種場景給人更廣闊的想像空間,而意境也更為撩人,一語雙關之下,蘇軾立志要當老司機。不得不說,元稹真是老司機熟悉元稹的人應該都知道,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渣男。要成為一個渣男,就要有渣的本事,而才華很顯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元稹成為了始亂終棄的代名詞,他拋棄初戀攀附於太子少保韋夏卿,娶了少保的女兒韋從。
  • 元稹淡淡地說,要論寫肉麻情詩,在座的都是垃圾。蘇軾:不服不行
    要成為一個渣男,就要有渣的本事,而才華很顯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元稹成為了始亂終棄的代名詞,他拋棄初戀攀附於太子少保韋夏卿,娶了少保的女兒韋從。這並不是元稹的終點,而是他渣男的又一起點,自此之後他又頻頻約會薛濤,再去江浙地區上任之後,又拋棄薛濤與當地的藝妓不清不楚,渣男本質盡顯。
  • 多情才子元稹,怎麼就成了詩人中的第一「渣男」?
    要說古代情詩寫得最好的,元稹敢說自己第一,沒人敢說第二。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便不知為多少人所記誦。又一句「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更覺情真意切,直摧心肝。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中對元稹是一路懟懟懟,到了這裡也不免感嘆「造詣獨絕歟!」。
  • 元稹:渣男中的戰鬥機
    元稹是個高產詩人,《全唐詩》錄其800首左右。其中名句有「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等等,書法家最愛寫「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男人的才華與容貌往往成反比,而元稹是個反證,才華橫溢,卻又貌似潘安。
  • 元稹:渣男中的戰鬥機
    而這些,都曾是元稹的女人,而這些女人,大多用元稹自己的話說:「始亂之,終棄之。」也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成語:始亂終棄。其中名句有「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等等,書法家最愛寫「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男人的才華與容貌往往成反比,而元稹是個反證,才華橫溢,卻又貌似潘安。美女濫情,常被罵成紅顏禍水,男人不負責,現在叫渣男,元稹才華與顏值都爆表了,不渣怎麼行。
  • 誰是大唐最花心的詩人,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情詩?
    大唐最花心的詩人,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情詩,這詩人是誰?情詩是哪一首?說起大唐的詩人確實很多,最花心的卻非元稹莫屬。自古文人多情,元稹更是將一個「情」字發揮的淋漓盡致,在「情」字之下卻多是薄情與始亂終棄。唐代元稹才華橫溢,一生與多個女子有情。元稹的初戀是自己表妹崔雙文,後元稹為仕途狠心將崔氏拋棄,而娶京兆尹韋夏卿之女韋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