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能寫出這等美妙情詩的元稹,卻是個花心大蘿蔔

2020-12-12 大咖說史

古代詩人多是風流才子,其中不乏「渣男」,當然也有一些深情的詩人,只不過在那個時代佔少數。今天我們主要來探討大詩人元稹的感情,他究竟是屬於「深情派」,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渣男」呢?

提起元稹的情詩,很多人都會立刻想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一句很有代表意義,而且也很忠貞,因此很多人都認為元稹是一位非常深情的詩人,那麼事實是否如此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元稹的情詩

一、政治婚姻

元稹上面的那句詩是為妻子韋從寫的,兩人是政治聯姻,當年元稹在吏部考試失敗後,要想在仕途上有所發展,就必須在官場上找一位靠山。這時候太子少保韋夏卿對他非常欣賞,於是在他的撮合之下將女兒韋從嫁給了元稹。

當然,兩人雖是政治婚姻,但感情卻非常深厚,從元稹的詩詞來看,韋從應該長相貌美,而且溫柔體貼。當時元稹家境貧寒,雖然得到了韋家的幫助,但也好不到哪去,韋從卻沒有嫌棄,從小長在優渥環境中的韋從沒有過半分抱怨。

圖片:韋從嫁給家境貧寒的元稹劇照

韋從二十歲嫁給元稹,於二十七歲病逝,期間兩人育有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由此也可見得兩人的恩愛程度。當然,也可以推斷韋從病逝的原因是產後出血,妻子病逝之後,元稹在思念之下便寫出了這經典名句。

曾經見到過滄海,再見別處的水就不入眼了,而除了巫山的雲,其他地方的雲也不再是雲。這寫的就是元稹的心境,除了韋從之外不會再愛上別人。

這一句非常深情,那麼最後元稹做到了嗎?此生他真的只愛韋從一人嗎?

圖片:韋從產後虛弱劇照

二、元稹的初戀

其實韋從並不是元稹第一個愛上的人,而是因為政治的緣故而後才生出來的愛。也就是說,元稹先前是有「初戀」的,但是為了自己的仕途而狠心將其拋棄了。

元稹曾到蒲州任職,在此期間結識了一位崔姓女子,名為雙文,此女長相貌美,而元稹才華橫溢,算是才子配佳人。崔家財大氣粗,家底殷實,但奈何不是官家,無法為元稹提供政治上的幫助,於是元稹有意識地想要放棄這段感情。所以,由此可見元稹並不是一位「深情詩人」。

圖片:崔姓女子劇照

看到這,也許有部分人認為元稹就是個渣男,只為自己著想。話雖這麼說,但元稹也是出於無奈,他對崔氏的愛是認真的,但是為了自己遠大的抱負,他還是選擇放棄了這段愛。

其實在放棄這段感情之後,元稹糾結過很久,後來還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了一部小說,名為《鶯鶯傳》,就是以他和崔氏的故事為原型,說白了就是想表達他還是放不下崔氏。

畢竟是自己的初戀,這是十分美好的,大多數對於初戀都難以忘記,更何況是一位大詩人呢。要知道詩人的情感比普通人更細膩,不過世事多磨,很少有人一生只談一次戀愛的。

圖片:古人談戀愛劇照

三、元稹真的深情嗎?

接下來我們還是再說說元稹和妻子韋從的感情,在韋從離世後,元稹總會夢到她,並且悲從心來而夢中驚醒。所以說,元稹愛一個人的時候是真的用了心,至少在這段感情裡他是走心了。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同樣也是失妻這一年,元稹和另一位才女卻好上了,她就是薛濤。也許是元稹痛失愛妻,心理急需安慰吧,這時薛濤走進了他的心裡,兩人很快就走到一起。當時元稹在蜀地任職,這段時期兩人愛得死去活來,只覺得相見恨晚。

圖片來源於網絡:元稹和才女薛濤好上了

但是這段感情也受到波折,因元稹職位上的調動,沒多久就被調到了長安,而元稹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只剩下薛濤苦苦等待,再也等不回意中人了。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轉眼間就愛上了另一個人,相信各位都是持批判的態度。當然,說元稹是渣男倒還犯不上,但是薄情這頂帽子是逃不掉的了。而元稹的薄情並不只是體現在亡妻身上,在薛濤身上同樣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薛濤雖是才女,但是年齡比元稹大十多歲,而且還是樂伎,所以他們二人註定是不可能的,最終元稹的理智再一次佔據上風。當然,最後元稹也為薛濤寫了一首詩,表達對薛濤的思念。也許算是對薛濤的安慰吧,至少他沒有杳無音訊,也算是對得住這份感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薛濤畫像

四、貶官路上的愛情

元稹在仕途上也不是很順利,曾被貶過許多次,而每貶一次,元稹就會新增一份感情,按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確實很「渣」了。

在公元810年時,元稹被貶到江陵,在此期間經好友介紹娶了安仙嬪,這是元稹的第二段婚姻。不過,這份婚姻維持的時間並不長,只有短短三年。原因並不是兩人感情不和,而是因為第二任妻子生下孩子後也病逝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元稹想要的結果,並不能怪罪於他,後來元稹又被貶到通州,在這裡他又娶了裴淑,第三段婚姻倒也美滿。

再之後元稹又被調到越州,在這裡又認識了劉採春,同樣也是才女。元稹對其一見傾心,很快愛上了對方。劉採春同樣也很崇拜元稹,一來二去兩人就在一起了。劉採春成為了他的妾室,雖然不是正房,好歹也是有名分的,比起才女薛濤要好得多。

圖片:才女劉採春劇照

後來元稹又被調回京城,這時也許元稹已經厭倦了劉彩春,隨便找了個藉口丟下劉採春。看到這,也許各位就要憤憤不平了。如果之前幾段婚姻都不能說元稹渣,但他對劉採春的做法真的讓人無法忍受。只能說「渣男」形象此刻暴露無遺。

通篇看下來,大家得出了一個結論,元稹確實不是一個深情的人,雖然寫過深情的名句,但是元稹卻並沒有做到,這也算是他人生中的遺憾吧。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段正淳對每個女人都說,曾經滄海難為水!算是花心嗎
    我們上學的時候應該學過這樣一句詩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那個時候的我們還不懂什麼是愛情,什麼是感情,理解起來一知半解,反正老師讓我們讀我們就讀,讓我們背我們就背,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理解又好像不理解,當時只是覺得這首詩寫的太美了,意境非常好,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
  • 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唐代詩人元稹,居然是個大渣男?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多麼深情的詩句,紙短情長,寫不出一顆愛慕思念之心。唐代詩人元稹這兩句詩,打動了多少人的心,寫出了多少人分離的無奈,道出了多少人離別的惆悵。多少人曾幻想能寫出這樣詩句的人,應當是才華橫溢一往情深吧,但元稹,他偏偏是一個渣男。渣男分為很多種,低檔渣男要你的身子,中檔渣男要你的錢,高檔渣男要你的心。而元稹,就是高檔渣男中的渣男,不光拿走你的心,還要傷你一輩子。
  • 誰是大唐最花心的詩人,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情詩?
    大唐最花心的詩人,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情詩,這詩人是誰?情詩是哪一首?說起大唐的詩人確實很多,最花心的卻非元稹莫屬。很多年後,元稹以自己與崔氏的愛情為題材寫出了《鶯鶯傳》(也就是現在《西廂記》的原型),寫了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但卻沒寫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元稹娶韋叢後,韋氏不嫌棄其貧,捨棄富貴任勞任怨,甘心與元稹過清貧日子。但沒幾年元稹又戀上了別人(女詩人薛濤),致使韋叢鬱鬱寡歡,年僅27歲便離世了。
  • 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真的是個薄情郎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離思》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七言絕句。元稹通過此詩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抒發自己對亡妻韋從的無限懷念。其中包含的情思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尤其是「曾經滄海」一句,常被後人引用來表達自己的切切情意。而由於元稹與韋從、崔鶯鶯等人的情感經歷,網上一直有著元稹其人是個渣男的傳言。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 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是否真的專情?
    古人有癮【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是否真的專情?】元稹是唐代有名的才子,他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他曾寫下「取次花叢懶回顧」等詩句,對亡妻韋叢的真摯感情,令很多人唏噓不已。不過,綜合各種資料來看,他曾續娶大家閨秀裴淑為妻,還與薛濤有過一段感情……因此有人說,元稹也許並非專情的「暖男」。對此,你怎麼看?
  • 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這首情詩太好,幾乎無人超越
    元稹字微之,是唐代與白居易同時期的大詩人。他出生於唐代宗大曆十四年即779年的東都洛陽。他年少家貧,但天資聰穎,學習勤奮刻苦。雖仕途坎坷,幾度貶謫,也曾官至監察御史等職務。元稹是個才子,他一生中遇到了三個聰慧的女子。第一個是崔鶯鶯,他在蒲州今山西永濟任職時碰到了她,二人墜入愛河。後來元稹據此寫成了傳奇小說《鶯鶯傳》,歷代傳誦,後來又被元代人王實甫改寫成《西廂記》。第三個是唐代女詩人薛濤。
  • 他是唐朝花心詩人,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情詩,被譽為千古第一相思
    他是唐朝花心詩人,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情詩,被譽為千古第一相思唐詩宋詞從古代流傳至今,簡短的一句話就能夠道盡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道盡人世間的所有滄桑,這就是古人的智慧。在詩詞中大體分為了兩類,一類是婉約,一類是豪放。
  • 大唐最花心的詩人,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情詩,被譽為千古第一相思
    這等深情款款不知觸動了多少姑娘的心弦,然而深情款款是他,負心薄情更是他——元稹。唐代宗大曆十四年(779年)二月,元稹父親去世,適時八歲的元稹開始與母親相依為命。此時的他或許從未想過以後的人生將會有那麼多波折,以絕色氣質和潑天才華遊行於這個靡靡人間,經歷四次貶謫六次桃花,迢迢來路,一世玄機。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本是無情客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代表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其中《離思五首》最為人熟知,其中又以《離思·其四》最為人津津樂道。詩中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百年更是被人爭相傳唱。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是真的深情嗎?
    情詩千萬篇,而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一句在愛情詩中永遠都有它的一席之地。《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首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見過無比深廣的滄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見過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巫山有朝雲峰,下臨長江,據宋玉《高唐賦》說,其云為神女所化,美若嬌姬,旦為朝雲、暮為行雨。
  • 「曾經滄海難為水」真正的意思是什麼?你知道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兩句詩,十四個音節,千百年來擊中太多人的心。縱觀唐代詩人元稹的創作生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兩句已經是他的藝術巔峰。如果沒有極深的真情實感,斷然不會有這樣的穿透人心。
  •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 偏摘梨花與白人。
  •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其實是一個始亂終棄的負心漢?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絕對是歷史上最煽情的悼亡詩之一。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五首》,是元稹悼念亡妻韋叢所寫。其實不僅僅是這些,元稹還寫過藝術價值更高的《遣悲懷三首》。
  • 他是唐朝最花心的詩人,為何能寫出深情款款,人盡皆知的愛情詩?
    唐代詩人元稹就因為自己的妻子病逝,而傷心欲絕寫下一首《離思》,這首《離思》被後人廣泛用來吟誦,傳達愛情的真摯。《離思》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後面,"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為曲婉深沉的抒情。張弛自如,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作者竟然也是花心大蘿蔔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經歷過大海,再沒有別的水能夠吸引我;遊覽過巫山,再沒有別的雲能夠令我讚嘆。我從百花叢中漫不經心的走過,並沒有哪一朵能令我回頭顧盼。但是元稹的這一舉動,等於是動了朝中舊官僚階層及藩鎮集團的奶酪,很快他們就展開了瘋狂的報復。元稹屢屢被貶,流放荊蠻近十年。那麼問題來了,元稹的修道,到底是為了排解失去愛妻的痛苦,還是為了排解仕途不利的鬱悶呢?先別急著下結論,讓我們看看元稹的情史吧。
  •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到底是不是「渣男」?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很多年前,大詩人元稹為亡妻韋叢寫下的詩句,一片深情,令人潸然淚下。他們之間的愛情,打動了無數人的心。二在元稹的一生中,韋叢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也一直是他心頭的白月光。這樁婚事原本不那麼單純,對韋夏卿來說,這可以說是一次投資;對元稹來說,這是一個藉機進入更高級社交圈的機會,雙方都打著各自的小算盤。
  •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元稹,到底是不是「渣男」?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很多年前,大詩人元稹為亡妻韋叢寫下的詩句,一片深情,令人潸然淚下。他們之間的愛情,打動了無數人的心。  不過,綜合各種資料來看,元稹對韋叢的感情,可能並非世人想像的那般完美。
  • 「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與四個女人的愛恨糾葛
    元稹在這些詩人中雖然不像李白杜甫一樣光芒萬丈長,但他也有很多佳作傳世。元稹最出名的一句詩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首詩是他悼念愛妻韋從所作,很多人看到這首詩,一定會以為元稹是一個情深不渝的男人。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就我們需要現在所知的,元稹一生和四個女人都有過瓜葛。
  •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最怕「渣男」寫情詩,西廂記以他為藍本
    就像是這首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單從詩句出發,我們可能會感動於詩人的深情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但事實卻截然相反,這首詩的創作者元稹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風流多情才是他的本質。
  •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最怕「渣男」寫情詩,西廂記以他為藍本!
    就像是這首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單從詩句出發,我們可能會感動於詩人的深情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但事實卻截然相反,這首詩的創作者元稹竟然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風流多情才是他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