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本色名家縱橫談——林容生

2020-10-03 大井藝術館


(從左至右分別為: 滿維起 何加林 王裕國 謝宗君 盧禹舜 牛克誠 林容生 盛壽永 許俊 祁恩進 範揚 )



關於藝術家



林容生(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畫有不落纖塵之明澈,是林容生藝術最大的特色。林容生的畫以「具體」為勝,山石坡峰,林木莊稼,房屋的窗欞階壁,溪流的委婉走向,在他的畫中都清晰如許。正是由於他的用筆用線十分豐富並有著極深的線造型功力,他才能如此悉心而對容地勾勒物象的形貌,使筆線在塑形的同時,盡情展現出變化的意趣,透溢出使驅者的興味與情懷。另一方面,他長期研究墨與色的關係,將「隨類敷彩」上升為「以意敷彩」,控制墨與色的比度,把握色調的美感,讓人看到一種滲透了當代意識的「青綠山水」。


山水本色展覽照片

1

您對於山水畫的創作有什麼心得和感受?

談及山水畫的創作,從我目前這個形態上來說,我主要表現的是南方的自然山水,因為南方的自然山水給我的感覺,除了一種很親切的感覺,還有一種比較熟悉的地方。自幼在那個地方成長,最讓我動心的是那種大自然勃勃生機的狀態,這種狀態又不完全是那種名山大川的自然生機,因為那種名山大川的雄偉和壯闊,我們的畫筆沒有力量去表現它。所以,我更多的是把這個東西跟我們的生活環境聯繫在一起,作為一個重要的部分把他們結合起來,所以,我選擇在這種形式上,延續了作為青綠山水的一些主要表達方式,又根據自己的這種內容的表現,在技法上有一些個性的表達,所以慢慢形成了這種風格。我覺得我畫青綠山水的這種風格,最主要是側重於對自然氣息的表達,和個人的這種氣息所呈現的那種意境,再通過藝術作品進行的一種呈現。

其實,無論在什麼時候,我都覺得一個畫家的創作,他必然離不開他所生活的環境,我之所以選擇了這些題材,很多都是我生活在福建的農莊、 鄉村的青山綠水,作為題材上的一種表現對象,因為這些東西我比較熟悉,每次到鄉下走一走,都有著很強的那種親切感,所以這些內容很自然地就作為我繪畫表現的一個題材。


2

您對於山水畫的傳承與開拓有哪些思考?

山水的涵義一方面來自對於山川自然的視覺和心理體驗,另一方面則來自於我們從古代山水畫的情境和表現方式的認知。前者是自然的,後者是人文的。而今天的山水畫則是我們對自然造化和人文經驗的重新闡釋。自然山水提供了創作的生活基礎,人文山水則為我們建立了創作中審美和精神追求的價值指標。中國山水畫的歷史先工後寫,以具有象徵意義的色彩和筆墨方式造就了其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因為自然,本色天真浪漫,因為傳統,本色質樸淳厚。沒有對自然和傳統的藝術經驗感受,山水畫就沒有靈魂。在傳統經驗的基礎上,以色彩和筆墨抒寫胸中溝壑,同時從藝術方式的自由狀態走向審美個性,一直是這些年來我在創作實踐中努力去追求的。


3

對於您的兩個系列作品二十四節氣系列和桂峰村系列有什麼不同的構思?

二十四節氣系列技法屬於勾染的工筆形態,內容無疑與自然時空的變幻有關,形式上是以色為墨的一種實踐。色彩佔據了畫面的中心,成為一種象徵性的審美理念,而並非只是對自然形態的自然表現。季節的變化也不僅僅是大自然時光輪迴的敘述,同時有人的生活存在。這種存在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並真切地感受到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關係。

桂峰村系列是以意筆的方式搭建形式的架構,筆墨的表現不僅只是實現在創作過程中縱橫勾染的樂趣,同時也是支撐畫面結構和細節閱讀的重要內容。情境來自於生活,來自於現實中一個東南山區古村落的自然景色。舒緩的行筆厚實中帶著蒼茫,墨色在線條中是凝重的,而作為色彩應用的時候則與青綠和其他色彩共同營造畫面的視覺形態和意境表現。其中色彩意義與情境同樣可以追求表達典雅、莊嚴、素樸的品性,在與溫潤、幽微、寧靜的生活情境相對時畫面所產生出的視覺感染和心理觸動,是心性智慧對自然與人文精神合二為一的解讀。


山水本色藝術家合作筆會

山水本色開幕式

相關焦點

  • 山水本色微展丨林容生——色彩情懷
    自2013年第一屆「山水本色――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以來,時過7年,我們共同經歷了第二屆「山水本色」以及南京、哈爾濱等地的巡迴展出。一路走來,源於這11位藝術家對於青綠山水一如既往的情懷和矢志不渝的信仰,詮釋了藝術家們以各自的藝術語言對青綠山水畫的古典情懷與當代精神。《易傳》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 中國畫家林容生山水畫展亮相巴黎
    原標題:中國畫家林容生山水畫展亮相巴黎  新華網巴黎6月2日電(記者尚栩)「遊心覺境」——林容生山水畫作品展2日在位於塞納河畔的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向法國公眾和華僑華人呈現結合東西方繪畫技法的當代中國水墨山水畫作。
  • 青綠千山妙筆繪 | 共探名家林容生的山水秘境
    面對他的山水,一股無有霧霾的清爽氣息拂面而來,總是讓人滿目明澈。▲《峽谷聽泉》180cm x 96cm讀林容生的青綠山水文:許欽松(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文聯主席)林容生先生是當代中國畫壇的著名藝術家,其青綠山水創作以其特有的筆墨樣式以及對山水畫學深刻的理解而在全國範圍內獲得了廣泛的影響力。
  • 山水本色微展丨致我們共同走過的歷程
    自2013年第一屆「山水本色――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以來,時過7年,我們共同經歷了第二屆「山水本色」以及南京、哈爾濱等地的巡迴展出。一路走來,源於這11位藝術家對於青綠山水一如既往的情懷和矢志不渝的信仰,詮釋了藝術家們以各自的藝術語言對青綠山水畫的古典情懷與當代精神。《易傳》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 山水本色微展丨牛克誠——當代青綠山水的淵源
    自2013年第一屆「山水本色――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以來,時過7年,我們共同經歷了第二屆「山水本色」以及南京、哈爾濱等地的巡迴展出。一路走來,源於這11位藝術家對於青綠山水一如既往的情懷和矢志不渝的信仰,詮釋了藝術家們以各自的藝術語言對青綠山水畫的古典情懷與當代精神。
  • 從南方到北方 林容生、方向、丘挺山水畫展開幕
    「南象北相——林容生、方向、丘挺山水畫展」開幕式上嘉賓合影2015年5月27日下午,由國家大劇院主辦的「南象北相——林容生、方向、丘挺山水畫展」在國家大劇院開幕。展覽是2014年3月在國家大劇院展出的「南象北相人物畫展」的主題延續,林容生、方向、丘挺三位當代山水畫家近年來作品。林容生、方向、丘挺三位藝術家均為從南方移居到北方的著名山水畫家,鑑於日常生活地理位置發生了變化,他們同時被南方的溫潤、蔥鬱和北方的蒼茫、渾厚所滋養,對於南北自然山水的差異有了比移居前更為豐富的直觀體驗,且對於中國傳統山水畫「南北宗」作品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 大名家·當代中國書畫名家推薦丨林容生
    我們在這裡借用李白的詩來讚美名家,也許不會為過。 名家,在這個時代是一種標杆,引導眾多的人向他學習與借鑑,引導眾多的人與他看齊,以他為目標,它和榜樣的力量一樣具有重大意義並讓人充滿希望! 在藝術的世界裡,名家,不僅僅是在講究藝術的技巧和經驗,更主要的是在講述藝術的功能和作用;傳授藝術如何引導人們嚮往美好與善良,嚮往真誠與正氣。
  • 山水本色微展丨牛克誠——當代青綠山水之意義
    自2013年第一屆「山水本色――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以來,時過7年,我們共同經歷了第二屆「山水本色」以及南京、哈爾濱等地的巡迴展出。一路走來,源於這11位藝術家對於青綠山水一如既往的情懷和矢志不渝的信仰,詮釋了藝術家們以各自的藝術語言對青綠山水畫的古典情懷與當代精神。
  • 2020,美國西雅圖,林容生山水寫生
    2020,美國西雅圖,林容生山水寫生局部林容生
  • 山水本色微展丨盛壽永——綠水青山的新時代
    自2013年第一屆「山水本色――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以來,時過7年,我們共同經歷了第二屆「山水本色」以及南京、哈爾濱等地的巡迴展出。一路走來,源於這11位藝術家對於青綠山水一如既往的情懷和矢志不渝的信仰,詮釋了藝術家們以各自的藝術語言對青綠山水畫的古典情懷與當代精神。《易傳》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 山水本色微展丨謝宗君——青綠山水的正大堂皇之美
    自2013年第一屆「山水本色――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以來,時過7年,我們共同經歷了第二屆「山水本色」以及南京、哈爾濱等地的巡迴展出。一路走來,源於這11位藝術家對於青綠山水一如既往的情懷和矢志不渝的信仰,詮釋了藝術家們以各自的藝術語言對青綠山水畫的古典情懷與當代精神。《易傳》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 林容生|畫筆與文筆齊舉,傳統與現代相得益彰(100幅)
    獲獎情況:1989年中國當代工筆山水畫展一等獎1991年"中國的四季"美術展銅獎1992年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銅獎1994年第二屆楓葉獎國際水墨大展金牌出版有《當代中國畫精品集--林容生》、《林容生新工筆山水》。
  • 暖心神器——林容生的繪畫世界
    在畫家梁佔巖眼中,林容生的作品有一種潤人心脾的暖流,滋養觀者的身心。從1987開始,他逐漸把繪畫的重心轉移到意筆和工筆山水畫上。 1993年參加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的《大地的桂冠》開始,可以看到他從寫意人物畫家轉為出色的工筆重彩山水畫家,而且作品風格日趨成熟。
  • 山水本色微展丨祁恩進——我本好奇
    這段時間,對於藝術家而言可能是一段彌足珍貴的休閒與思考時光,他們重新思考新時代新局面隨之而來的變化,並始終秉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堅守,不斷堅持創作,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這一變化的態度,有的捐款捐物,有的參與義拍,有的忙碌線上教學、寫生、展覽,有的甚至奔赴一線抗洪搶險……正是這份責任與擔當牽動著藝術家們的步伐,也是這份本色初心持續著他們對於中國繪畫的深挖與探索。
  • 山水畫家林容生:山水畫的寫生與創作
    山水畫家林容生:山水畫的寫生與創作問:山水畫寫生與創作的不同意義?林容生:這個題目也是我們在寫生和教學過程中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問題。關於寫生。首先,它是一個我們感受和體驗自然與生活的過程。林容生:風景是客觀存在。而山水是內心存在,從主觀出發,因心造境。風景畫表現的是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而山水畫在發展的過程中最終是把它作為一個理想的情境,理想的家園來建造的。這是最基本的區別。我突然間想到一句古詩,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來理解這個差別:「長河落日圓」是風景畫,基本上只是一種比較客觀的陳述。
  • 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暨大井藝術館開館典禮河北舉行
    原標題: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暨大井藝術館開館典禮河北舉行5月20日上午,由河北省美術家協會主辦、北京大井文化有限公司大井藝術館承辦的「翰墨燕趙情——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暨大井藝術館開館典禮」在河北燕郊隆重舉行。
  • 山水本色-第二屆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18年9月19日,「山水本色――第二屆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行,展覽時間為9月19日至9月26日。本次畫展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大井藝術館承辦,盧禹舜、牛克誠、王裕國、許俊、何加林、祁恩進、範揚、林容生、盛壽永、謝宗君、滿維起等受邀參展,這是11位當代中國畫壇卓具創作實力與學術影響力的青綠山水畫家5年後的再度聯展。
  • 「山水本色」第二屆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山水本色」第二屆中國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開幕式現場  2018年9月19日,「山水本色——第二屆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  展覽邀請了包括盧禹舜、牛克誠、王裕國、許俊、何加林、祁恩進、範揚、林容生、盛壽永、謝宗君、滿維起等11位當代中國畫壇卓具創作實力與學術影響力的青綠山水畫家參展。作為2013年第一屆邀請展的延續,此次展覽力求通過11位藝術家的固定組合,形成一個關於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創作研究的學術個案,既展現他們5年以來的青綠山水創作新貌,也藉此映射出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創作總體趨勢與特徵。
  • 山水本色微展丨何加林——論「意」
    自2013年第一屆「山水本色――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學術邀請展」以來,時過7年,我們共同經歷了第二屆「山水本色」以及南京、哈爾濱等地的巡迴展出。一路走來,源於這11位藝術家對於青綠山水一如既往的情懷和矢志不渝的信仰,詮釋了藝術家們以各自的藝術語言對青綠山水畫的古典情懷與當代精神。《易傳》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 樸茂散淡 隨心生發——林容生篆刻藝術蠡評
    林容生近照    藝術家林容生簡介林容生篆刻作品    容生先生少時習書學篆,得到謝義耕先生指點。哪怕是他的隸楷行草,甚至是他看似明麗悠遠的青綠山水,其實都是以「樸」為底色。    石開先生論篆刻之創造,以為無外乎線變異與形變異,變異之指歸在「如其人」。所謂變異,包括變形和變質,也就是從外部形態和內在氣質上都發生變化。我們藉此可以更具體地來品味容生先生的篆刻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