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畫家林容生:山水畫的寫生與創作
山水畫家林容生:山水畫的寫生與創作問:山水畫寫生與創作的不同意義?林容生:這個題目也是我們在寫生和教學過程中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問題。關於寫生。首先,它是一個我們感受和體驗自然與生活的過程。實際上在中國山水畫創作當中,寫生和創作一直被認為是兩種不同的形態。在西方的繪畫中,最典型的是印象派的繪畫,他們幾乎都在寫生,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寫生的過程就是創作。從來沒有人產生過這樣的疑問。而中國畫的創作確實是除了客觀的情境描寫,還有一種主觀的意境表達。那麼,創作和寫生的差別是什麼呢?
-
林容生導師工作室寫生作品展開幕
4月11日上午,「2018中國國家畫院、北京大學林容生導師工作室漳州詔安寫生作品展」在詔安縣沈耀初美術館開幕,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偉澤,市政協領導許少欽等出席開幕式並參觀作品展。林容生教授是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福建省畫院名譽院長、福建省美協副主席、當代著名的青綠山水畫家。
-
中國畫家林容生山水畫展亮相巴黎
原標題:中國畫家林容生山水畫展亮相巴黎 新華網巴黎6月2日電(記者尚栩)「遊心覺境」——林容生山水畫作品展2日在位於塞納河畔的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向法國公眾和華僑華人呈現結合東西方繪畫技法的當代中國水墨山水畫作。
-
青綠千山妙筆繪 | 共探名家林容生的山水秘境
不落纖塵之明澈——評林容生的畫文:範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在當代水墨畫壇,林容生的藝術風格十分鮮明,他在山水畫上一方面悉心研究文人畫傳統,著重體悟傳統繪畫在表現精神性、書卷氣上的品質,一方面勤奮地走向自然,在大量的寫生中錘鍊自己的筆墨語言,從而使畫中的
-
從南方到北方 林容生、方向、丘挺山水畫展開幕
「南象北相——林容生、方向、丘挺山水畫展」開幕式上嘉賓合影2015年5月27日下午,由國家大劇院主辦的「南象北相——林容生、方向、丘挺山水畫展」在國家大劇院開幕。展覽是2014年3月在國家大劇院展出的「南象北相人物畫展」的主題延續,林容生、方向、丘挺三位當代山水畫家近年來作品。林容生、方向、丘挺三位藝術家均為從南方移居到北方的著名山水畫家,鑑於日常生活地理位置發生了變化,他們同時被南方的溫潤、蔥鬱和北方的蒼茫、渾厚所滋養,對於南北自然山水的差異有了比移居前更為豐富的直觀體驗,且對於中國傳統山水畫「南北宗」作品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
山水本色名家縱橫談——林容生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畫有不落纖塵之明澈,是林容生藝術最大的特色。林容生的畫以「具體」為勝,山石坡峰,林木莊稼,房屋的窗欞階壁,溪流的委婉走向,在他的畫中都清晰如許。正是由於他的用筆用線十分豐富並有著極深的線造型功力,他才能如此悉心而對容地勾勒物象的形貌,使筆線在塑形的同時,盡情展現出變化的意趣,透溢出使驅者的興味與情懷。
-
名師講堂 | 林容生:關於寫生與創作的一些基本認識
寫生讓我們有了一個跟大自然接觸的機會。畫山水必須要跟我們所要表現的對象進行精神上的交流。在寫生過程中,我們去觀察和體驗自然給我們帶來的感受,並以此豐富我們對自然和生活的認識。我們通過寫生這個練習來學會如何去觀察對象,如何處理對象,如何生成一個完整的畫面。
-
暖心神器——林容生的繪畫世界
在畫家梁佔巖眼中,林容生的作品有一種潤人心脾的暖流,滋養觀者的身心。從1987開始,他逐漸把繪畫的重心轉移到意筆和工筆山水畫上。 1993年參加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的《大地的桂冠》開始,可以看到他從寫意人物畫家轉為出色的工筆重彩山水畫家,而且作品風格日趨成熟。
-
山水本色微展丨林容生——色彩情懷
註:按來稿先後順序推送編者按:2020這段時間,對於藝術家而言可能是一段彌足珍貴的休閒與思考時光,他們重新思考新時代新局面隨之而來的變化,並始終秉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堅守,不斷堅持創作,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這一變化的態度,有的捐款捐物,有的參與義拍,有的忙碌線上教學、寫生、展覽,有的甚至奔赴一線抗洪搶險……正是這份責任與擔當牽動著藝術家們的步伐,也是這份本色初心持續著他們對於中國繪畫的深挖與探索。
-
沈逸舟/永春寫生後記
原創 沈逸舟 詔安縣圖書館 前天2019學年真是充滿意外的學年啊,新冠疫情打亂了我們的學習節奏,然而在林容生老師的細心安排下,我們先去了福建泰寧進行了十天的寫生教學,讓我們的學習得以繼續,甚至更好的得到學習和訓練,這次又讓我們跟隨林容生線描山水寫生和筆墨轉換課題組的學員們一起到永春寫生
-
「師造化——當代山水畫寫生創作轉化研究展」在中京隆重開幕
、研究員王先嶽;中國畫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畫創作研究院辦公室主任、青年畫院秘書長陳斐鵬;中國畫美術館副館長,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畫創作研究院研究員、青年畫院副秘書長謝增傑;中國畫創作研究院副秘書長、青年畫院藝委會秘書長、中國畫美術館副館長朱賡博;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數字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教師、浙江畫院山水工作室研究員
-
山水本色微展丨致我們共同走過的歷程
編者按:2020這段時間,對於藝術家而言可能是一段彌足珍貴的休閒與思考時光,他們重新思考新時代新局面隨之而來的變化,並始終秉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堅守,不斷堅持創作,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這一變化的態度,有的捐款捐物,有的參與義拍,有的忙碌線上教學、寫生、展覽,有的甚至奔赴一線抗洪搶險……正是這份責任與擔當牽動著藝術家們的步伐,也是這份本色初心持續著他們對於中國繪畫的深挖與探索。
-
2018福建青年畫家青綠山水邀請展暨政和寫生畫展福州開幕
2018年12月21日 14:08:36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21日電(林玲)21日,「疊翠東南 愛在政和——2018福建青年畫家青綠山水邀請展(第五回)暨政和寫生畫展」在福建省畫院開幕。
-
甘美和同一一中國水墨畫院三門峽寫生
2020年8月18日至25日,應河南禧仁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邀請,中國水墨畫院畫家劉革法、楊寶錄、馬勝利、孫鴻庚、尹東亮、張龍、郭洪、冀燕共八人來到生態和諧,風景秀麗的三門峽寫生採風。在黃河第一壩、在地平線下建築活化石古村落、在虢國文化遺址;在盧氏雙龍灣、紅河谷、山水隱廬等5A景區,暢遊峽谷或極目在峰頂,迎朝霞、披晚露,盡情地勾勒出心中和眼睛所到之處、通過7天6夜的採風寫生和創作交流,畫家們被這裡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五山四嶺一分川」的地貌深深吸引,也被禧仁養老服務公司全體同仁的熱情細緻地接待所感動!
-
林容生|一問一答:情境與意境
林容生:情境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我們對情境的體驗一方面來自於自然的山水,另一方面來自於山水中人的活動,人的存在。在山水畫創作中,情境是我們面對客觀存在觸景生情的一種選擇。我們在面對客觀存在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樣的選擇和我們自身的生活環境,生活經歷,閱讀經驗,以及個人的心性有關。
-
樸茂散淡 隨心生發——林容生篆刻藝術蠡評
林容生近照 藝術家林容生簡介林容生篆刻作品 容生先生少時習書學篆,得到謝義耕先生指點。哪怕是他的隸楷行草,甚至是他看似明麗悠遠的青綠山水,其實都是以「樸」為底色。 石開先生論篆刻之創造,以為無外乎線變異與形變異,變異之指歸在「如其人」。所謂變異,包括變形和變質,也就是從外部形態和內在氣質上都發生變化。我們藉此可以更具體地來品味容生先生的篆刻創作。
-
美國城市:西雅圖
西雅圖的太空針塔西雅圖坐落於美國華盛頓州,是美國西北部重要工商業城市、港口。臨通連太平洋的普吉特灣。人口48.8萬(1984),大市區(包括埃沃雷特)160萬(1980)。美國西北部地區大貿易港,有巨大的海港設施,是去阿拉斯加和遠東航空海運的門戶。金融中心。始建於1852年。工業發達。
-
林容生|畫筆與文筆齊舉,傳統與現代相得益彰(100幅)
獲獎情況:1989年中國當代工筆山水畫展一等獎1991年"中國的四季"美術展銅獎1992年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銅獎1994年第二屆楓葉獎國際水墨大展金牌出版有《當代中國畫精品集--林容生》、《林容生新工筆山水》。
-
畫山水為什麼要寫生?如何寫生?
一方面,以所習技法表述真實山水,另一方面,用大自然中山水的萬千姿態,印證傳統山水程式,明了這些程式之由來。 2.寫生的記錄梁作用 作為遊歷山水時的感受的記憶手段,寫生也有其重要作用。
-
【推薦畫家】林容生 || 雨季
文/林容生 南方的雨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雨後空氣中泥草的氣息和樹木在被雨水洗滌之後所顯現出來清澈透明的翠綠。夜深人靜的時候,雨滴拍打著樹葉,伴著微風,那聲音,一下子就把人從世俗的生活中帶到自然樸素而又真實的境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