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階怨》李白 |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2021-01-14 古詩詞文欣賞

文字由本人根據蒙曼老師講座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圖片來自網絡)



玉階怨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說到李白的詩啊,很多人會立刻覺得飛揚跋扈、豪情萬丈,比方說,「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出自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或者說,「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確實是李白的代表作,但是呢,李白不僅僅能寫出最壯的詩,也能寫出最美的詩,比方說今天要講的這首《玉階怨》。

那先說題目吧,「玉階怨」是樂府舊題,當年班婕妤失寵於漢成帝,退居長信宮,做《自悼賦》,裡頭有一句話,說「華殿塵兮玉階苔」,華殿落滿塵埃,玉階生出青苔,以華貴來映襯清冷,一種寂寞之感油然而生。所以後來呢,「玉階怨」就成了一個樂府詩題了,專門寫宮怨。那李白之前,南朝的虞炎〔虞炎(約公元四八八年前後在世)字不詳,會稽人。生卒年不祥,約齊武帝永明中前後在世。以文學與沉約俱為文惠太子(武帝子)所遇,意眄殊常。官至瞟騎將軍。也是南朝的一位詩人。他的《玉階怨》是這樣寫的「紫藤拂花樹,黃鳥度青枝。思君一嘆息,苦淚應言垂。」〕、謝朓(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都寫過這個題目,那李白怎麼寫呢?

先看前兩句,「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所謂「玉階」呀,自然就是玉石砌成的臺階嘛,臺階都用玉石砌成,當然華貴,也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可是呢,玉石雖然華貴,但是它又自帶涼意呀,所以「玉階」一詞,已經讓人覺得寒意頓生。其實何止玉階,白露也一樣啊,露水本身就意味著秋涼,前面再加一個白字,更有如霜之感,這又暗示了主人公的處境和心情。那「玉階」和「白露」這兩個名詞之間的動詞——「生」又如何理解呢?所謂「生」啊,就是漸漸地形成、漸漸地浮現。薄暮時分,天氣轉涼,空中的水汽沉降下來,遇到清冷的玉階,形成細小的水珠。那隨著天色越來越晚,天氣越來越涼,水珠也就越聚越多,越聚越大,這就是「玉階生白露。」一個「生」字啊,包含了多麼漫長的時間,又包含了多麼微妙的感情啊!露水明明是降在玉階上,詩人卻說「玉階生白露」,這個「生」字啊就是一語雙關了。秋夜的時光,就這麼一點點流逝,秋夜的涼氣就這麼一點點加深,玉階生出了白露,內心也生出了寂寞,此情此景真是「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啊!

所以一句「玉階生白露」,由景及情,亦景亦情,也順理成章地帶出了下一句詩——「夜久侵羅襪」。這清冷的玉階之上啊,有個人一直在徘徊,從薄暮到入夜,白露一點點滋生,又一點點打溼了她的羅襪。那「羅襪」這個詞一出來,我們就知道了這個主人公是一位美人兒,為什麼呢?要知道中國古代寫美人不見得要事無巨細從頭到腳都描摹一遍,它往往只用一個動作或者一個物件兒,就把美人的神韻給寫出來了。當年曹子建《洛神賦》裡,一句「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一、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這句出自曹植的《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基本有兩種解釋一、 《文選》李善注「凌波而襪生塵,言神人異也。」就是說,洛神走在水面上而 襪底騰起塵埃,這是不可能的;但洛神是神,和人不一樣。二、 《文選》五臣注,呂向曰「微步,輕步也。步於水波之上,如塵生也。」這種 解釋比較合乎情理,是說洛神步履輕盈地走在平靜的水面上,蕩起細細的漣漪;就像走在路面上騰起細細的塵埃一樣。),洛神姍姍的步態、飄渺的風神(1.風採;神態。《晉書·裴楷傳》:「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宋王讜《唐語林·豪爽》:「上為皇孫時,風神秀異,英姿雋邁。」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三》:「餘見周昉、李龍眠及近代仇實父諸美人圖,皆穠髮豐肌,衣粧稠迭,一種風神媚態,畧無彷彿。」王統照《號聲》:「長葉子的美人蕉在橢圓形的藍色水盂內搖曳著幽媚含笑的姿態,也似乎裝點出特有的日本婦女婀娜的風神。」2.指藝術作品的文採神韻。《南史·褚彥回傳》:「彥回援琴奏《別鵠》之曲,宮商既調,風神諧暢。」明唐順之《題夏中書畫竹》詩:「中書醉墨滿人間,此幅風神更不俗。」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其詞隨語成韻,隨韻成趣,不假雕琢,而意志自深,風神或近楚《騷》。」)就立刻躍然紙上。那李白這首詩也是一樣啊,「羅襪」是華貴的,那以此來映襯美人身份的高貴,羅襪又是單薄的,以此來映襯美人身形的柔弱。一個如此高貴而又如此柔弱的美人兒,卻在這秋涼之夜久久徘徊在清露團團的玉階之上,是不是讓人頓生憐惜之意呀?可是呢,白露卻又並不憐惜她,而是「夜久侵羅襪」,這豈不令人感嘆哪!所以說這個「侵」字啊用得真好,和剛剛說過的「生」字一樣微妙。露水侵襲著美人兒的羅襪,幽怨也侵蝕著美人的內心哪,這點點滴滴的蠶食感隨著夜色的加深而逐步加強,一種由外到內的寒意也油然而生。

美人的羅襪漸漸地溼了,美人的心也漸漸地涼了,怎麼辦呢?看下兩句,「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所謂「卻」,在這裡不表示轉折,而是回身的意思。美人兒不堪秋涼,轉身回到房間,放下了水晶簾。這一回身是不是有一種斷舍離的感覺呀?她已經等待太久了,她已經不堪秋涼了,她不願再徘徊,也不願再等待了。所以呢,她不僅要回身,還要放下水晶簾,這難道不是了斷之意嗎?

可是呢,這隔絕內外的帘子卻是水晶製成的,而水晶是何等玲瓏剔透啊,它並沒有真的隔斷內外。一輪秋月穿透珠簾,仍然在屋內灑下清輝,而美人呢?她也未曾入眠,而是隔著珠簾,痴痴地望著那輪玲瓏的秋月,為什麼望月呀?在中國古代的文學意象裡,望月和懷人總是連在一起的呀,眼中所望就是心中所望,美人既然望月,就說明她並沒有真的放下苦苦等待的那個人。所以呢,所謂「卻下水晶簾」也就不是真的放下,而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這是何等細膩微妙的感情啊!

一首小詩,前兩句寫美人在外面等,後兩句寫美人在屋裡望。等也罷,望也罷,那個人終究沒有來,這裡頭有沒有怨?當然有。可是呢,詩人卻一個怨字都沒有寫。不過儘管詩人一個怨字都沒有寫,我們也還是能夠體會到美人兒那欲罷不能的幽怨,這是什麼呀?這就是所謂的「不怨之怨」哪,寫的既含蓄又玲瓏,這就叫「不琢一字,盡得風流」。那到這個地步,我們再往前想,這個美人兒的心裡真的只有幽怨嗎?又不盡然吧。因為這首詩畢竟沒有結在怨,而是結在「玲瓏望秋月」上,怨固然是怨的,可望還是要望,那這裡頭到底有幾分是幽怨,幾分是不舍,又有幾分是執著呢?非常複雜,真是餘音嫋嫋,回味悠長。

那我們這麼一句一句都解釋清楚了,其實這首詩的好處還沒有說完,還有什麼好處啊?整體說來這首詩有三大好處:第一,它美;第二,它蘊;第三,它飄。

先說美,我們一直講李白是有貴族氣的,他寫的詩是醜也美、醉也美、怨還美,無一不美。你看他寫愁,是「日色慾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寫醉,是「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寫怨則是「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也罷、白露也罷、水晶簾也罷、秋月也罷,都是何等清潔、何等通透、何等尊貴呀!一種冰清玉潔的美感油然而生吧?那為什麼一定要寫得這麼美呢?因為美不僅僅是一些詞藻、一些意象的問題,它更意味著一種精神追求。既然襯託女主人公的這些意象都如此純淨剔透,那女主人公自然也就沒有一絲煙火氣,而女主人公既然沒有一絲煙火氣,那麼她所期待的對象也就因此皎潔、高尚起來,宛如秋月一般明淨。你這樣想一想,是不是感覺整首詩的精神都升華了?這是美。     

那再說蘊,所謂「蘊」哪就是含蓄,就是耐人尋味,怎麼叫做含蓄呢?你看這首詩沒有一個字寫美,但是你自然而然覺得美;沒有一個字寫寒,但是你自然而然覺得寒;沒有一個字寫怨,但你自然而然覺得怨,這就是所謂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就是含蓄蘊藉。

那什麼又叫耐人尋味呢?這就涉及到對這首詩的理解了。詩的主人公到底是誰?她在望誰、又在怨誰?一般按照詩題來考慮,這主人公當然是一位失寵的宮妃嘛,她望的和怨的也當然都是皇帝。可是女主人公僅僅只是一個不得寵的宮妃嗎?又不盡然吧,她還可以是一個不得志的才子啊,甚至是一個壯志未酬的志士啊。那她期待的真的只是皇帝臨幸嗎?也不盡然吧,她還可以代指伯樂的青眼,乃至理想的實現。這些我們都很想,但是呢,這一切也都只是我們的想像,詩人什麼都沒說,甚至連美人君王這樣的詞也沒說。他只說羅襪,只說秋月,可是正因為他什麼都沒說,什麼都落不到實處,才讓我們能夠浮想聯翩,這就是耐人尋味。清朝詞人周濟講:「夫詞非寄託不入,專寄託不出。」所謂好詩嘛,就是既要有寄託,但是又不能讓人看出寄託。大家想,李白這首《玉階怨》不就符合這個標準嗎?

那再說飄,所謂「飄」啊就是飛揚,這也是李白最讓人神往的精神氣象。他受人怠慢,會說:「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他被賜金還山,也還會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寄滄海。」他的眼睛永遠向上,他的精神永遠昂揚。就算這首《玉階怨》也是如此啊。你看同樣是宮怨詩,王昌齡那首備受推崇的《長信秋詞》怎麼寫呀?「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好是好的,但是何等沮喪、何等懦弱呀!他的氣勢是往下沉的,真的像寒鴉一樣,可是你再看《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怨還是怨,卻收在「玲瓏望秋月」 上。一種既清高又執著的情感油然而生吧?這才是李白筆下的人物,或者說這才是李白的精神哪!這種精神不僅僅能夠表現在《將進酒》的豪邁上,也能表現在《玉階怨》的玲瓏裡,能大能小,能屈能伸,這才是「詩仙」。

再讀一遍,「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的秋天寫得玲瓏剔透,不食人間煙火,可是煙火氣自有煙火氣的溫暖哪,所以下一首跟大家分享司空曙的《喜外弟盧綸見宿》,看看秋天溫暖的親情。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不寵) 李白《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玉階怨:樂府古題,是專寫「宮怨」的曲題。羅襪:絲織的襪子。卻下:回房放下。玲瓏:透明貌。玲瓏,一作「聆朧」。《玉階怨》是樂府舊題。當年,班婕妤失寵於漢成帝,退居長信宮,作《自悼賦》,裡頭有一句話,是「華殿塵兮玉階苔」,華殿落滿塵土,玉階生出青苔,以華貴襯冷清,一種寂寞之感油然而生。
  • 83.蒙曼講解丨李白《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說到李白的詩啊,很多人會立刻覺得飛揚跋扈、豪情萬丈,比方說,「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或者說「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 《玉階怨》李白
    《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玉石臺階,生出了露水,佇立太久,羅襪都溼了。"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她只好回屋放下水晶簾,卻又不禁隔簾遙望秋月。詩雖然以"怨"為題,通篇卻只寫女主人公的活動。她先是在風露中,進而望月不眠,由於佇立太久,不知不覺重露已侵溼了羅襪。
  • 唐詩鑑賞 ~ 李白:玉階怨
    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玉石砌的臺階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獨立很久,露水浸溼了羅襪。✦玉階怨:樂府古題,是專寫「宮怨」的曲題。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帘子望著玲瓏的秋月。✦卻下:回房放下。卻:還。✦水晶簾:即用水晶石穿製成的帘子。✦玲瓏:透明貌。玲瓏,一作「聆朧」。聆朧:月光也。✦水精:即水晶。《玉階怨》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寫一位婦女寂寞和惆悵的心情。
  • 李白《玉階怨》賞析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玉階怨》是樂府詩的舊題,多吟詠宮女的怨情。本詩寫秋天晚上,一位宮女獨自望月的情景,但妙在無一字寫「怨」,而純用白描手法來傳達內心的感情。詩中選取了三個具有相同品質的形象:「白露」、「水晶簾」、「秋月」,這些形象都是寒冷而寂寞的。玉階生白露,「生」在這裡是增加的意思,白露漸多,溼氣漸重,不僅表達出夜晚時光的流逝,還有氣溫的降低。
  • 唐詩三百首——玉階怨(李白)
    玉階怨(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注釋:羅襪:絲織的襪子。卻下:放下。 譯文:夜涼露重,她獨立於玉臺階許久,冰涼的露水浸溼了羅襪。她仿佛是在等待,又仿佛是呆呆佇立,在思考些什麼。怨亦深,夜亦深,她的孤獨,有誰能得知呢。
  • 唐詩三百首丨248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那先說題目吧,「玉階怨」是樂府舊題,當年班婕妤失寵於漢成帝,退居長信宮,做《自悼賦》,裡頭有一句話,說「華殿塵兮玉階苔」,華殿落滿塵埃,玉階生出青苔,以華貴來映襯清冷,一種寂寞之感油然而生。所以後來呢,「玉階怨」就成了一個樂府詩題了,專門寫宮怨。那李白之前,南朝的虞炎、謝朓都寫過這個題目,那李白怎麼寫呢?
  • 詩詞| 玉階怨 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水晶 一作 水精) 譯文及注釋譯文玉石砌的臺階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獨立很久,露水浸溼了羅襪。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帘子望著玲瓏的秋月。②卻下:放下。譯文及注釋二譯文玉砌的臺階夜裡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佇立露水便浸溼了羅襪。只好回到室內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著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注釋⑴玉階怨:樂府古題,是專寫「宮怨」的曲題。
  • 李白五言絕句中的千古絕唱——靜夜思和玉階怨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上面一首名字叫靜夜思,下面一首名字叫玉階怨。李白的這兩首詩都寫「月夜」及其「寒冷」, 相似的題材本來很難寫出人物的「志」或心理差異, 但他偏偏能「同中寫異」, 從相似的題材中寫出不同的心理。同是寫月夜寒冷, 《靜夜思》中寫的是「霜冷」, 《玉階怨》中寫的是「露冷」。
  • 閱讀與欣賞 | 李白《玉階怨》、《勞勞亭》、《靜夜思》
    來源:網絡播講:黎江玉階怨唐代:李白
  • 最美的白露詩詞:玉階生白露,玲瓏望秋月
    樂府詩讀《玉階怨》,還是李白的最經典,玉階生白露「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一首小詩,短小而唯美。「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所以這首小詩如詩如畫,在歷代《玉階怨》,或類似的作品中,有突破渾厚的力量,因為正是含蓄蘊藉,它的共鳴性更廣。我不過是看月亮呀,不過是。但是有心的人會代入各種自身的體驗,或哭或笑。
  • 草書創作含思婉轉,餘韻如縷的《玉階怨》(書法:張德進)
    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帘子望著玲瓏的秋月。 玉階怨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前兩句寫無言獨立玉階,露水濃重,浸透了羅襪,主人公卻還在痴痴等待。後兩句寫寒氣襲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簾,卻還在凝望秋月。前兩句寫久等顯示人的痴情;後兩句以月亮的玲瓏,襯託人的幽怨。全詩無一語正面寫怨情,然而又似乎讓人感到漫天愁思飄然而至,有幽邃深遠之美。
  • 為什麼李白的《玉階怨》比謝眺和虞炎的《玉階怨》寫得好?
    《玉階怨》即為閨怨詩。「玉階」是很珍貴、很美好的玉石做的臺階,像大理石、漢白玉,所以叫「玉階」。「玉階」是閨中的,她的園庭之內的臺階。虞炎、謝眺、李白都寫過《玉階怨》,但詩作的質量卻有著雲泥之別。 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 李白、虞炎、謝脁的《玉階怨》哪首最好?
    《玉階怨》是樂府舊題,「玉階」,指的是很珍貴、很美好的玉石做的臺階,像大理石、漢白玉,所以叫「玉階」。「玉階」指的是閨中的,園庭之內的臺階。因此,「玉階」代表女子,「玉階怨」即閨怨。文學史上有三位著名的文學家以它為題作過詩,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
  • 謝眺和李白這兩首《玉階怨》,究竟誰的水平更高?
    李白著名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指的就是南北朝著名詩人謝朓。謝眺有一首流傳後世的經典《玉階怨》,李白作為他的忠實粉絲,讀後讚嘆不已,同時一時技癢也想寫一首來跟偶像一較高下,也算是致敬一番。那麼李白的作品究竟有沒有後來居上,他們倆的《玉階怨》到底誰更勝一籌呢?且看作品。
  • 李白柔情蜜意的一首詩,化用曹植詩句,無一怨字卻字字是怨
    說到李白的詩,很多人覺得是豪情萬丈,氣勢磅礴。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闊,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意氣風發,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一瀉千裡。其實李白的詩不僅有」剛「的一面,還有」柔「的一面,他也能寫出」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純真,」美人卷珠簾,深坐顰眉蹙「的幽怨,也有」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的無奈。本文要分享的就是李白很「柔」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卻是一首經典,詩為《玉階怨》。玉階怨李白 〔唐代〕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李白封神之作,將別人寫過的詩寫成千年經典,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玉階怨》,也是一樣的情況。《玉階怨》是一個樂府舊題,南北朝的謝眺等人都曾用同樣的題目,寫過同樣的題材和內容,但李白就是有本事將其它人寫過的詩寫成千年經典。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詩。《玉階怨》唐.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 李白最唯美的五言詩,全詩20個字,沒有一個「怨」字,卻字字是怨
    《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李白一首五言詩,唯美空靈,短短20個字,沒有一個怨字,卻字字是怨,讀來,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就是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整著詩讀下來,只覺得非常美:詞藻美、韻律美、意境美。一個女子,坐在玉砌的臺階上,夜深了,白露滋生,浸溼了她的羅襪。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玉階生白露
    每天一首詩詞,讓孩子的枕邊有更遼闊的世界~《玉階怨》【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只好回屋裡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透明的帘子望著玲瓏的秋月。 李白的這首宮怨詩,雖然不見一個「怨」字,但卻有「不說人而已見人」的幽怨。夜色很濃,一個人久久的站立在石階上,以至於冰涼的露水都浸溼了羅襪,這怨情有多深!由水晶簾外到水晶簾內,拉下帘子之後,又不忍讓月亮孤獨,千言萬語卻只能一味望月。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顯得愁怨之深。
  • 李白極美麗動人的一首小詩,短短20字,寫出了一顆玲瓏少女心
    作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可以說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熠熠生輝的人物。 在他的很多詩歌中,許多詩作都寫的磅礴大氣,熱情奔放,大江大河名山大川的意象比比皆是。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夠把李白那種天賦才情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