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寵) 李白《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2021-01-14 詞風詩韻


玉階怨:樂府古題,是專寫「宮怨」的曲題。

羅襪:絲織的襪子。

卻下:回房放下。

玲瓏:透明貌。玲瓏,一作「聆朧」。


《玉階怨》是樂府舊題。當年,班婕妤失寵於漢成帝,退居長信宮,作《自悼賦》,裡頭有一句話,是「華殿塵兮玉階苔」,華殿落滿塵土,玉階生出青苔,以華貴襯冷清,一種寂寞之感油然而生。後來,《玉階怨》就成了一個樂府詩題,專門寫宮怨。李白之前,南朝的虞炎、謝脁都寫過這個題目。那李白怎麼寫的呢?


先看前兩句:「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所謂「玉階」,自然是玉石砌成的臺階。臺階都用玉石砌成,當然華貴,也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可是,玉石又是涼的,「玉階」一詞,自帶寒意。其實,何止玉階,白露也是一樣啊。露水本身就意味著秋涼,前面再加一個「白」字,更有如霜之感,暗示了主人公的處境和心情。「玉階」和「白露」這兩個名詞之間的動詞「生」又如何理解呢?所謂生,就是漸漸地形成,漸漸地浮現。薄暮時分,天氣轉涼,空中的水汽沉降下來,遇到清冷的玉階,形成細小的水珠;隨著天色越來越晚,天氣越來越涼,水珠也越聚越多,越聚越大,這就是「玉階生白露」。一個「生」字,包含了多麼漫長的時間,又包含了多麼微妙的感情!露水明明是降在玉階上,詩人卻說「玉階生白露」,這個「生」字,真是一語雙關。秋夜的時光就這樣一點點流逝,秋夜的涼氣就這樣一點點加深,玉階生出了白露,內心也生出了寂寞,此情此景,真是「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一句「玉階生白露」,由景即情,亦景亦情,也順理成章地帶出了下一句詩:「夜久侵羅襪」。這清冷的玉階之上,有個人一直在徘徊,從薄暮到入夜,白露一點點滋生,一點點打溼了她的羅襪。「羅襪」這個詞一出現,我們就知道了,這主人公是個美人。為什麼?因為中國古代寫美人,不見得要事無巨細,從頭到腳地細細描摹,他往往只用一個動作、一個物件就把美女的神韻寫出來了。當年,曹子建《洛神賦》中,一句「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洛神姍姍的步態、縹緲的風神立刻躍然紙上。李白這首詩也是如此。羅襪是華貴的,以此來映襯美人的高貴;羅襪又是單薄的,以此來映襯美人的柔弱,一個如此高貴而又如此柔弱的美人,卻在這秋涼之夜久久徘徊在清露團團的玉階之上,是不是讓人頓生憐惜之情?可是,白露卻並不憐惜,還是「夜久侵羅襪」,豈不令人感嘆!這個「侵」字,和剛剛說過的「生」字一樣微妙。露水侵襲著美人的羅襪,幽怨也侵蝕著美人的內心,這點點滴滴的蠶食感隨著夜色的加深而逐步加強,一種由外到內的寒意也油然而生。美人的羅襪漸漸溼了,美人的心也漸漸涼了,接下去,她打算怎麼辦呢?


看下兩句:「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所謂「卻」,在這裡不是語意轉折,而是回身的意思。美人不堪秋涼,轉身回到房間,放下了水晶簾。這一回身,是不是有一種斷舍離的感覺?她已經等待太久,她已經不堪秋涼,她不願再徘徊,也不願再等待了。所以,她不僅要回身,還要放下帘子。這難道不是了斷之意嗎?可是,這隔斷內外的帘子卻是水晶製成,而水晶,是何等玲瓏剔透啊。它並沒有真的隔斷內外,一輪秋月穿透珠簾,灑下清輝,而美人呢,也並未入眠,而是隔著珠簾,痴痴地望著那輪玲瓏的秋月。為什麼望月?在中國古代的文學意象裡,望月和懷人總是連在一起,眼中所望,就是心中所望。美人既然望月,就說明她並未真的放下苦苦等待的那個人,因此,所謂「卻下水晶簾」也就不是真的放下,而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這是何等細膩的情感啊。一首小詩,前兩句寫美人在外面等,後兩句寫美人在屋裡望,等也罷,望也罷,那人終究沒來,這裡有沒有怨?當然有,可是,詩人卻一個怨字也沒有寫;不過,儘管詩人一個怨字都沒有寫,我們也能體會到美人那欲罷不能的幽怨。這就是所謂的「不怨之怨」,寫得既含蓄又玲瓏,真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再想一步,美人的心裡,真的只有幽怨嗎?又不盡然。因為這首詩結在了「玲瓏望秋月」上,怨是怨的,可望還是要望,這裡到底有幾分幽怨、幾分不舍,又有幾分執著呢?真是餘音嫋嫋,回味悠長。


一句句分析還不夠。整體說來,這首詩還有三大好處。第一,它美;第二,它韻;第三,它飄。



先說美。我們一直說,李白有貴族氣,他寫的詩,愁也美,醉也美,怨也美,無一不美。寫愁,是「日色慾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寫醉,是「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寫怨,則是「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也罷,白露也罷,水晶簾也罷,秋月也罷,都是何等清潔、何等通透、何等尊貴!一種冰清玉潔的美感油然而生。為什麼一定要寫得這麼美呢?因為美不僅僅是一些辭藻、一些意象,它更是一種精神追求。既然襯託女主人公的意象都如此純淨剔透,女主人公自然也就沒有一絲煙火氣;女主人公既然沒有一絲煙火氣,那麼,她所期待的對象也就皎潔高尚起來,宛如秋月一樣明淨。是不是整首詩的精神都升華了?


再說韻。所謂韻就是含蓄,耐人尋味。這首詩沒有一個字寫美,但你自然覺得美;

沒有一個字寫寒,但你自然覺得寒;沒有一個字寫怨,但你自然覺得怨。這就是所謂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是含蓄蘊藉。為什麼又說這首詩耐人尋味?這就涉及對詩的理解了。詩的主人公是誰?她在望誰?又在怨誰?按照詩題來考慮,這主人公當然是一位失寵的宮娥,她望的和怨的,也當然都是皇帝。但是,女主人公真的只是一個不得寵的宮娥嗎?不盡然,她還可以是一個不得志的才子,甚至是一個壯志未酬的志士。她期待的真的只是皇帝臨幸嗎?也不盡然,它還可以代指伯樂的青眼,乃至理想的實現。可是,這一切都是我們的想像,詩人什麼都沒說,甚至連美人、君王這樣的詞都沒說,他只說羅襪,只說秋月。可是,正因為他什麼都沒說,什麼都落不到實處,才讓我們能夠浮想聯翩,這就是耐人尋味。清朝詞人周濟說:「夫詞,非寄託不入,專寄託不出。」所謂好詩,既要有寄託,又不要讓人看出寄託,李白這首《玉階怨》,不就是這樣嗎?



再說飄。所謂飄,就是飛揚。這也是李白最讓人神往的精神氣象。他受人怠慢,會說「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他被賜金還山,也會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的眼睛永遠向上,精神永遠昂揚。這首《玉階怨》也是如此。同樣是宮怨詩,王昌齡那首備受推崇的《長信秋詞》怎麼寫?「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何等沮喪、何等沒落!它的氣勢是下沉的,真如寒鴉一般。


可你再看《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怨自然是怨的,卻收在「玲瓏望秋月」上,一種既清高又執著的情感油然而生,這才是李白筆下的人物,或者說,這才是李白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僅能表現在《將進酒》的豪邁上,也能表現在《玉階怨》的玲瓏中。能大能小,能伸能縮,這才是詩仙。

相關焦點

  • 《玉階怨》李白 |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圖片來自網絡)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說到李白的詩啊,很多人會立刻覺得飛揚跋扈、豪情萬丈,比方說,「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出自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或者說,「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確實是李白的代表作,但是呢,李白不僅僅能寫出最壯的詩,也能寫出最美的詩,比方說今天要講的這首《玉階怨》。
  • 83.蒙曼講解丨李白《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說到李白的詩啊,很多人會立刻覺得飛揚跋扈、豪情萬丈,比方說,「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或者說「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 《玉階怨》李白
    《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玉石臺階,生出了露水,佇立太久,羅襪都溼了。"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她只好回屋放下水晶簾,卻又不禁隔簾遙望秋月。詩雖然以"怨"為題,通篇卻只寫女主人公的活動。她先是在風露中,進而望月不眠,由於佇立太久,不知不覺重露已侵溼了羅襪。
  • 李白《玉階怨》賞析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玉階怨》是樂府詩的舊題,多吟詠宮女的怨情。本詩寫秋天晚上,一位宮女獨自望月的情景,但妙在無一字寫「怨」,而純用白描手法來傳達內心的感情。詩中選取了三個具有相同品質的形象:「白露」、「水晶簾」、「秋月」,這些形象都是寒冷而寂寞的。玉階生白露,「生」在這裡是增加的意思,白露漸多,溼氣漸重,不僅表達出夜晚時光的流逝,還有氣溫的降低。
  • 唐詩三百首——玉階怨(李白)
    玉階怨(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注釋:羅襪:絲織的襪子。卻下:放下。 譯文:夜涼露重,她獨立於玉臺階許久,冰涼的露水浸溼了羅襪。她仿佛是在等待,又仿佛是呆呆佇立,在思考些什麼。怨亦深,夜亦深,她的孤獨,有誰能得知呢。
  • 唐詩三百首丨248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那先說題目吧,「玉階怨」是樂府舊題,當年班婕妤失寵於漢成帝,退居長信宮,做《自悼賦》,裡頭有一句話,說「華殿塵兮玉階苔」,華殿落滿塵埃,玉階生出青苔,以華貴來映襯清冷,一種寂寞之感油然而生。所以後來呢,「玉階怨」就成了一個樂府詩題了,專門寫宮怨。那李白之前,南朝的虞炎、謝朓都寫過這個題目,那李白怎麼寫呢?
  • 詩詞| 玉階怨 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水晶 一作 水精) 譯文及注釋譯文玉石砌的臺階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獨立很久,露水浸溼了羅襪。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帘子望著玲瓏的秋月。②卻下:放下。譯文及注釋二譯文玉砌的臺階夜裡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佇立露水便浸溼了羅襪。只好回到室內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著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注釋⑴玉階怨:樂府古題,是專寫「宮怨」的曲題。
  • 李白五言絕句中的千古絕唱——靜夜思和玉階怨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上面一首名字叫靜夜思,下面一首名字叫玉階怨。李白的這兩首詩都寫「月夜」及其「寒冷」, 相似的題材本來很難寫出人物的「志」或心理差異, 但他偏偏能「同中寫異」, 從相似的題材中寫出不同的心理。同是寫月夜寒冷, 《靜夜思》中寫的是「霜冷」, 《玉階怨》中寫的是「露冷」。
  • 最美的白露詩詞:玉階生白露,玲瓏望秋月
    樂府詩讀《玉階怨》,還是李白的最經典,玉階生白露「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一首小詩,短小而唯美。「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所以這首小詩如詩如畫,在歷代《玉階怨》,或類似的作品中,有突破渾厚的力量,因為正是含蓄蘊藉,它的共鳴性更廣。我不過是看月亮呀,不過是。但是有心的人會代入各種自身的體驗,或哭或笑。
  • 草書創作含思婉轉,餘韻如縷的《玉階怨》(書法:張德進)
    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帘子望著玲瓏的秋月。 玉階怨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前兩句寫無言獨立玉階,露水濃重,浸透了羅襪,主人公卻還在痴痴等待。後兩句寫寒氣襲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簾,卻還在凝望秋月。前兩句寫久等顯示人的痴情;後兩句以月亮的玲瓏,襯託人的幽怨。全詩無一語正面寫怨情,然而又似乎讓人感到漫天愁思飄然而至,有幽邃深遠之美。
  • 為什麼李白的《玉階怨》比謝眺和虞炎的《玉階怨》寫得好?
    《玉階怨》即為閨怨詩。「玉階」是很珍貴、很美好的玉石做的臺階,像大理石、漢白玉,所以叫「玉階」。「玉階」是閨中的,她的園庭之內的臺階。虞炎、謝眺、李白都寫過《玉階怨》,但詩作的質量卻有著雲泥之別。 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 李白、虞炎、謝脁的《玉階怨》哪首最好?
    《玉階怨》是樂府舊題,「玉階」,指的是很珍貴、很美好的玉石做的臺階,像大理石、漢白玉,所以叫「玉階」。「玉階」指的是閨中的,園庭之內的臺階。因此,「玉階」代表女子,「玉階怨」即閨怨。文學史上有三位著名的文學家以它為題作過詩,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
  • 謝眺和李白這兩首《玉階怨》,究竟誰的水平更高?
    李白著名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指的就是南北朝著名詩人謝朓。謝眺有一首流傳後世的經典《玉階怨》,李白作為他的忠實粉絲,讀後讚嘆不已,同時一時技癢也想寫一首來跟偶像一較高下,也算是致敬一番。那麼李白的作品究竟有沒有後來居上,他們倆的《玉階怨》到底誰更勝一籌呢?且看作品。
  • 李白柔情蜜意的一首詩,化用曹植詩句,無一怨字卻字字是怨
    說到李白的詩,很多人覺得是豪情萬丈,氣勢磅礴。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闊,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意氣風發,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一瀉千裡。其實李白的詩不僅有」剛「的一面,還有」柔「的一面,他也能寫出」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純真,」美人卷珠簾,深坐顰眉蹙「的幽怨,也有」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的無奈。本文要分享的就是李白很「柔」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卻是一首經典,詩為《玉階怨》。玉階怨李白 〔唐代〕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李白封神之作,將別人寫過的詩寫成千年經典,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玉階怨》,也是一樣的情況。《玉階怨》是一個樂府舊題,南北朝的謝眺等人都曾用同樣的題目,寫過同樣的題材和內容,但李白就是有本事將其它人寫過的詩寫成千年經典。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詩。《玉階怨》唐.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 李白最唯美的五言詩,全詩20個字,沒有一個「怨」字,卻字字是怨
    《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李白一首五言詩,唯美空靈,短短20個字,沒有一個怨字,卻字字是怨,讀來,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就是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整著詩讀下來,只覺得非常美:詞藻美、韻律美、意境美。一個女子,坐在玉砌的臺階上,夜深了,白露滋生,浸溼了她的羅襪。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玉階生白露
    每天一首詩詞,讓孩子的枕邊有更遼闊的世界~《玉階怨》【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只好回屋裡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透明的帘子望著玲瓏的秋月。 李白的這首宮怨詩,雖然不見一個「怨」字,但卻有「不說人而已見人」的幽怨。夜色很濃,一個人久久的站立在石階上,以至於冰涼的露水都浸溼了羅襪,這怨情有多深!由水晶簾外到水晶簾內,拉下帘子之後,又不忍讓月亮孤獨,千言萬語卻只能一味望月。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顯得愁怨之深。
  • 李白極美麗動人的一首小詩,短短20字,寫出了一顆玲瓏少女心
    作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可以說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熠熠生輝的人物。 在他的很多詩歌中,許多詩作都寫的磅礴大氣,熱情奔放,大江大河名山大川的意象比比皆是。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夠把李白那種天賦才情表現出來。
  • 玲瓏望月:一口一驚喜呀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這首玉階怨是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寫了一位婦女寂寞和惆悵的心情。「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寫了女主人公無言獨立玉階,濃重的露水浸透了羅襪,卻還在痴痴地等待。表達了人的痴情,「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李白極美麗動人的一首小詩,只有短短20字,寫出了一顆玲瓏少女心
    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夠把李白那種天賦才情表現出來。然而,這樣一個天賦天賦才情的人,其實不僅僅善於措寫場面宏大,氣勢磅礴的詩作,那些生活中極其細小普通的場景,李白也能寫地充詩情畫意。即使是一些孤獨寂寞的景象,在李白筆下也變得清新美麗起來。例如下面這首隻有短短20字的小詩《玉階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