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地方既承載了浪漫悽美的愛情故事,又見證了突然流血的驚世兵諫,那麼這個集柔美與兵戈於一體之地,就只能是華清池了。
華清池距離西安市大約30公裡,南靠驪山,北臨渭水。千年不竭的溫泉水,使其一直以「天下第一溫泉」之名而享譽天下。而唐玄宗與楊貴妃圍繞溫泉發生的愛情故事,又使得華清池成為千古浪漫之地。
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之句,形象的道出了楊貴妃溫泉洗浴的情景。圖為解放後發掘出的唐代浴池遺蹟,據說就是當年楊貴妃洗浴的「海棠池」。
真是「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為了把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完整的再現演繹出來,大型實景歷史舞劇就在華清池與遊人見面,美侖美奐的仿唐樂舞讓人們穿越千年,在感受盛世大唐風韻與魅力的同時,也仿佛讓人回到了「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望遠鏡裡的舞臺。不得不說演出方的防盜攝措施比較到位,所有相機、攝像機都不準帶入場內,我只能用無變焦的手機對付照幾張,畫質一般,親們諒解。
山為背景,池水為臺,夜幕降臨,《長恨歌》也拉開帷幕。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從這張近景中您可以感受出這場舞劇聲光電水霧的技術效果,美輪美奐呀。(此片來自網絡)
除了承載浪漫千古的愛情故事,另一個令華清池聞名於世的,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了。(此圖來自網絡)
1936年12月12日晨,張學良、楊虎城在華清池發動「兵諫」,扣留蔣介石,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爆發。(此圖來自網絡)
事變爆發時,兵諫部隊與蔣介石衛隊發生槍戰,圖為當年留下的彈孔。(此圖來自網絡)
事變爆發時,蔣介石的住所--五間廳。
圖為驪山半山腰蔣介石當年藏身的石洞處。
這是後來修建的西安事變「兵諫廳」,我們走這裡已是滿頭大汗,不知道1936年12月12日凌晨那個寒冷的早晨,53歲的蔣委員長是怎樣穿著睡衣光著腳從山下跑到這裡的,當年這裡還沒有臺階和路,只能說,委員長身體不錯,或者說,在危急情況下,潛力挖掘的不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