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為何棄醫從文呢?因為他深知,學醫是治不好中國人的,因為國人得的病是深存於思想根深入人心的"惡疾"。
魯迅先生所寫下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我們去品味其中所蘊含的真理。先生所做的每一篇文章都必定是花費了不少心血的。否則,人們不會稱其為經典。並非是魯迅的文章太久遠了,沒有現實意義了,說這些話的人一定是大多數沒有體會到文章中真理又有些自負的人吧,因為魯迅先生所寫的文章之中,句句都隱藏著深刻的蘊意,直至今日也能恰當地反映人性。
為什麼說經典永不磨滅呢?因為人性無法至根至底的有所改變,我們本認為,魯迅先生書中寫到的那些故事,那些話語,在如今社會已太久遠了,可現實並非如此。"冷血饅頭"以及那些拍手叫好的人,如今拿出一件事來就能印證那些人的醜惡嘴臉。就少女跳樓一案中,站在樓下的人大聲叫喊著"快跳啊!怎麼不跳呢"。這些人就如同魯迅文章中沾著人血吃饅頭的人一般醜惡,人性是把自私、無情體現到極限的啊,中國人用醫生是治不好的。
生而為人,你覺得抱歉嗎,魯迅先生所做的每一篇文章中,你都體會其真正的含義嗎?人們跟風,隨波逐流,在如今更是越來越病態,可是誰還能想到這就是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原因呢?經典永不磨滅,因為人性無法變遷。
可笑的不是人們講的笑話,可笑的是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笑,以及他們為什麼不去思考,看吧,承認吧,人們啊總是把自己放大,其實在這宇宙中,連一粒塵土都不及啊。
魯迅先生想告訴我們的無非就是這些道理,想要救人,救中國人得從人心入手,從思想開刀,因為人生而平等但人性無法從根醫治,在如今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無論是再優秀的人都會有一己之私,我也從不相信有十全十美的人,人都是自信的,總是一邊向別人索取一些東西,卻又裝作貧窮。
經典永不磨滅,因為人性的靈魂深處本就如此,魯迅先生的文章可以治病,可以治中國人通有的病。
只要有一天人性人是自私無情,那魯迅先生的文章就稱為經典,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