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新詞典:「韌性城市」

2021-01-11 澎湃新聞
「十四五」新詞典:「韌性城市」

2021-01-09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活力興和」

「韌性城市」,出現在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系五中全會首提。《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

什麼是韌性城市?按照國際組織倡導地區可持續發展國際理事會定義,「韌性城市」指城市能夠憑自身的能力抵禦災害,減輕災害損失,併合理的調配資源以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在當前學術和社會語境下,災害可以涵蓋自然災害、社會重大影響的事件(如戰爭)和健康(如疫情)等維度。城市韌性已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論點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應對各種變化或衝擊,減少發展過程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近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均有「加強城市應對災害的能力和提高城市韌性」等相關表述。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危機,讓我們對「城市韌性」有了更感性的認識,對城市如何在日益增長且變幻莫測的風險和挑戰中正常運行並保持韌性這一議題,有了更理性的思考。一方面,突發疫情的出現,給當下城市空間的定義與使用帶來巨大衝擊與影響。歷史上,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不斷重塑城市和社會,並間接促進了現代城市規劃的誕生及其演進。疫情期間,城市服務與供給模式發生了全面線上化轉變,城市居住、就業、遊憩與交通等空間的功能形態與使用模式均面臨重新定義。

另一方面,新興技術對於疫情防控期間城市空間的正常運維使用起關鍵性作用,實質地支持了政府和城市的正常運行、社區層面的管理、個人層面的適應性生活與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對一系列泛智慧城市技術的檢驗。其最終為各級治理者的高效精準治理、醫療工作者的藥物研發和病情診斷、公司企業的遠程運維以及公眾群體的積極參與和反饋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大幅減少了城市各方面所受到的負面影響,進而在平災結合下城市空間的彈性與健康使用、脆弱地區或人群的監測預警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從多維度提升城市(空間)的韌性。

在當前技術塑造的「新」城市背景下,多方應對疫情的手段相比17年前的非典時期有著千差萬別。比如,大數據不僅是對海量數據的應用,更是對應著思維方式或城市與社會運行方式的改變。從疫情整個應對中,可以看到大數據已經成為居民生活、城市運行的重要參與媒介。比如,人工智慧算法實現了醫療資源、社會資源與城市空間很高的匹配,大大提升了醫療工作的效率,自助諮詢服務等則體現了其"科技向善"、人性化關懷的一面。再比如,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使得大量日常事務得以線上運行,通過虛擬連接與空間隔離大幅提高了疫情時期公眾居家生活的"耐力"。又比如,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技術所體現出的沉浸式、交互性、多感知性和構想性特點,部分地讓人們把目光從實體空間轉向虛擬空間,拓展居家生活的「活動」場景與範圍。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疫情應對中,共享經濟作為對傳統經濟的補充,發揮了互助作用,保證了一部分供需關係的建立。不同社會力量在運營的同時共享資源、共享服務、共享技術並具有風險共擔的關懷,這種共享思維不僅僅在抗疫時期,在未來城市發展過程中也將發揮巨大的潛能與作用。

筆者近期以各種新興技術為線索,關注並思考泛智慧城市的不同技術在這次疫情應對過程中如何提高城市的韌性或曰彈性,初步得到的結論是:政府倡導建設的智慧城市,結合廣大科技公司實質參與其中的智慧城市,在中國一般也對應著更好的韌性,泛智慧城市技術能夠提高城市應對自然、社會和健康擾動下的韌性。

韌性城市下,不同的城市子系統、不同的研究視角必然導向不同的關注點和側重點,不過就未來城市空間的創造而言,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傳感網與物聯網、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建造等泛智慧城市技術應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和關注,讓我們的城市更有韌性,也讓我們在風險和挑戰應對中更有信心。當然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如何讓泛智慧城市技術趨利避害,讓科技向善,也是每一個社會主體應該留意的。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宋潔 劉佳妮

審核/王遠飛

新聞熱線/ 0474-7215507

投稿郵箱/ xhrmt2019@126.com

聲明:興和縣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活力興和》官方微信

往期精選

【要聞】布小林深入烏蘭察布市慰問困難群眾 援鄂醫務工作者和基層民警

查看更多

【主流媒體看興和】興和縣「補助」「產業」兩不誤 助農增收奔小康

查看更多

「兩委」換屆問答小知識(八)

查看更多

別僥倖!別僥倖!別僥倖!

查看更多

「十四五」新詞典:「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查看更多

原標題:《「十四五」新詞典:「韌性城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十四五」新詞典:「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
    作者:彭小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首次提出「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這是「十四五」時期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是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部署。
  • 「十四五」新詞典:法定退休年齡,會怎麼變?
    「十四五」新詞典:法定退休年齡,會怎麼變?日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重要論述不僅回應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問題,而且折射出「十四五」時期社會保障政策的重要變化。原標題:《「十四五」新詞典:法定退休年齡,會怎麼變?》
  • 【看點】「十四五」新詞典:「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看點】「十四五」新詞典:「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2020-12-02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四五」新詞典】「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
    【「十四五」新詞典】「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 2020-12-04 18:38:33 我國在「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統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責任,端正職業技術院校和教育培訓機構辦學方向,引導行業企業及社會各界支持職業技術教育。中國特色學徒制的建立和完善,將為搶佔並鞏固全球人才競爭制高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好人力資源深度開發的基礎準備。
  • 【「十四五」新詞典】「全面促進消費」
    作者:胡效英(中共安徽省直機關工委黨校副校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全面促進消費」。這一論述的提出,進一步凸顯了消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也為今後一段時期優化經濟結構、蓄積發展動能指明了重要的發力點。
  • 【「十四五」新詞典】「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
    【「十四五」新詞典】「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 2020年12月07日 08:53:00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提出「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這是「十四五」時期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
  • 「十四五」新詞典:「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十四五」新詞典:「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2020-12-01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四五」新詞典:「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
    「十四五」新詞典:「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 2020-12-09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四五」新詞典:「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十四五」新詞典:「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2021-01-08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四五」新詞典:「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十四五」新詞典:「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0-12-14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四五」新詞典」「全面促進消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全面促進消費」。這一論述的提出,進一步凸顯了消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也為今後一段時期優化經濟結構、蓄積發展動能指明了重要的發力點。
  • 「十四五」新詞典:「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十四五」新詞典:「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2020-12-07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京「十四五」規劃市民可拍抖音建言
    相關負責人說,這將吸引公眾尤其是青年群體以視頻這一新形式上傳「十四五」規劃建言,打卡身邊的北京變化,增強建言活動參與度。公眾可以在抖音平臺通過字幕、口播或視頻演繹的形式,描述對下一個五年的美好期待,為「十四五」北京發展提出建設性建議。截至10月19日,「十四五」規劃公眾參與活動累計徵集建言1927條。
  • 數讀「十四五」逐夢新藍圖
    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南昌市委關於制定南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擘畫了我市「十四五」發展藍圖,錨定了英雄城未來發展的新航向。「十四五」期間,南昌要在「作示範、勇爭先」上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充分彰顯省會擔當,圍繞「富有創新活力和文化魅力,令人嚮往的中國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城市願景,努力打造國際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全國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全國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驗區、國家現代流通體系重要樞紐。
  • 「十四五」新詞典:「發揮在線教育優勢」
    作者:楊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指出「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十四五」規劃首提「發揮在線教育優勢」,這明確了在線教育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為教育「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供了遵循。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導致全球各類學校大規模停課,大量學生面臨著「無學可上」的困境。
  • 適應「不確定」,城市如何有韌性
    面對自然、社會、經濟等衝擊,我們的城市難以像彈簧一樣有張有弛,從容應對壓力,快速恢復原狀。  近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韌性城市」,其目的正是有效應對各種變化和衝擊,減少城市發展中的脆弱性。而此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將韌性城市建設納入總體工作部署。前不久,杭州在謀劃「十四五」發展目標時,同樣提出要以未雨綢繆的布局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不斷增強城市發展韌性。
  • 袁宏永:提高治理水平 加強風險防控 建設韌性城市
    『新基建』能夠促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資源高效利用,助力安全韌性城市建設和大數據應用發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 新啟航 謀新篇 成都「十四五」唱響成渝雙城記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020年末,成都審議通過《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成都市「十四五」規劃要點相繼明確。站在2021年全新的起點,將遵循站位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邏輯,奮楫揚帆開新局。
  • 近百位建築界頂級專家圍繞「韌性城市·健康人居」論道城市設計
    如何增加城市的「韌性」?洪澇災害導致「在城市裡看海」的極端現象出現,無人駕駛、物聯網等新技術給城市管理帶來新課題,新冠肺炎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考驗著城市的應急反應能力……面對種種複雜的新情況,城市規劃設計如何破題?
  • 龍瀛:建設「韌性城市」,提升應對風險挑戰能力
    「韌性城市」這一概念,出現在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建議》提出,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