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中十句智慧名言,句句經典,回味無窮!

2021-01-12 古典文化和詩詞

《呂氏春秋》亦稱《呂覽》是雜家的代表著作,成書於秦始皇八年左右,為戰國末期秦相國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全書26卷,160篇,內分十二紀、八覽、六論。《呂氏春秋》中十句智慧名言,句句經典,回味無窮!

1. 義博利則無敵。

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審分覽·慎勢》。廣施道義,就不會有人與之為敵。在人的一生中,要與很多人交往,有些人是朋友,有些人是陌生者,有些人則是對手,甚至是敵人。

2. 義百事之始,萬利之本。

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慎行論·無義》。道義是許多事情的先導,是所有利益的根本。道義是社會存在的基礎,道德是人生真正的財富,不符合道義的事遲早會慘遭失敗,不具有道德的人,遲早會被社會所唾棄。

3. 義理之道彰,則暴虐奸詐侵奪之術息。

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孟秋紀·懷寵》。公理和正義一旦被闡明,則暴虐、奸詐和侵奪等行為自然就會消失。暴虐、奸詐和侵奪等不義的行為,與真理和正義勢不兩立、針鋒相對,但縱觀歷史,勝利者最終都是公理和正義。

4. 不知義理,生於不學。

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孟夏紀·勸學》。不知曉義理的根源,就是在於不善於學習。

5. 德也者,萬民之宰也。

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季秋紀·精通》。道德是天下的普遍準則,是民眾必須遵守的。社會發展處於兩種基本的限制之內,一是法律、一是道德。

6. 善學者,假人之長以樸具短。

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孟夏紀·用眾》。假:藉助。善於學習的人,一定能夠去別人的長處,彌補住戶的短處。

7. 德行昭美,比於日月,不可熄也。

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季春紀·論人》。如果品德和行為高尚,就會被人們頌揚,像日月一樣,不會泯滅。品德高尚的人被人頌揚,品行卑劣的人被人唾棄。那些被人稱道的人,不在於他有高貴的地位和巨大的財富,而在於他擁有高尚的品德,並能做出對他人有益的事情並取得業績。

8. 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

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言:傳言。聽到了言論,不能不仔細審查,因為經過幾次傳播以後,白的也會變成黑的,黑的也會變成白的。說明對一些傳聞一定要仔細審查。

9.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季春紀·先己》。想要去戰勝別人,一定要先戰勝自己,想要評論別人,也一定要先審查自己,想要知曉別人,也一定要先了解自己。

10. 百官各處其職,治其事,以待主,主無不安矣。以此治國,國無不利矣;以此備患,患無由至矣。

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圜道》。官員們都各司其職,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以此對待君主,君主就安寧了,以此治理國家,國家就會富強;以此防備災禍,災禍就會避而遠之。

相關焦點

  • 《呂氏春秋》中的智慧名言,句句經典,回味無窮!
    解讀:語出《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 大意是萬物的變化,沒有一樣不給人帶來益處,也沒有一樣不給人帶來危害。2.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解讀:語出《呂氏春秋·孟冬紀·異寶》。 大意是智慧越精深,所獲取的東西就越珍貴;智慧越低下,所獲取的東西就越粗陋。
  • 《呂氏春秋》中的10句經典名言,每一句都讓你受益匪淺!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編撰的道家著作,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呂氏春秋》中的10句經典名言,每一句都讓你受益匪淺!1. 必中理然後動,必當義然後舉。語出秦·呂不韋《呂氏春秋·不苟論·不苟》。中:合適。當:允當,符合。一定要合乎情理然後在去行動,符合道義,再去做。2.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語出秦·呂不韋《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準繩:水準墨線。想要知道什麼是平直,一定要用水準墨線;要知道什麼是方圓?
  • 國學名著《呂氏春秋》10句經典名言,讓人感觸很深!
    《呂氏春秋》是秦國呂不韋及其門客編撰的一部古代類似百科全書性質的傳世著作,吸收了儒、道、法、墨、名、陰陽等各家的思想,被認為是雜家的代表作。國學名著《呂氏春秋》10句經典名言,讓人感觸很深。1.——《呂氏春秋·謹聽》。不知道卻以為自己知道,這是各種禍患的根源所在。2. 敗莫大於愚,愚之患,必在自用。——《呂氏春秋·士容》。沒有什麼比愚蠢所造成的失敗更嚴重的,愚蠢所引起的禍患,一定是因為自以為是。3.
  • 分享十句《呂氏春秋》經典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名著。呂不韋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採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採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 吾每每讀之,深感為人處世,治國安民,其大道小理無不包涵其中,誠良冊也。是以分享十句:一、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 《呂氏春秋》中10句經典名言,越讀越有道理
    語出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人雖然擁有智慧,但如果遇不到時機,也不能建功立業。人若想取得成功,必須擁有豐富的智慧,但僅僅擁有智慧還不夠,還必須順應時勢,善於把握機會。真正的智慧不是所謂的學識,而是把握命運的能力,對一個有準備的人來說,他一定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過人的判斷力,所以他們才能成功。2.
  • 《呂氏春秋》精華10句,內涵深刻,句句發人深省​​​​
    《呂氏春秋》精華10句,內涵深刻,句句發人深省或許我們都因「一字千金」的故事而知曉《呂氏春秋》,但大家可能都沒有詳細了解過其中的內容,其實《呂氏春秋》中有著許多的精華語句,值得我們學習與傳誦。食能以時,身必無災出自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盡數》。時:節制。 飲食如果能夠做到節制,身體必然不會有疾病。2.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出自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季春紀·先己》。做事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不斷提高修養和道德品質。
  • 《呂氏春秋》10句千古名言,精闢有哲理,一生必讀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期秦相呂不韋召集門客共同編撰的一部著作由於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幾部分,所以又稱《呂覽》。1. 大智不形。這句話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先識覽·樂成》。最深沉的智慧是不露痕跡。可以說所謂不露痕跡的大智慧,只有真誠而已,無真誠則必然虛偽,虛偽則必露痕跡。2. 人曰信,信維聽。這句話出自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季冬紀·序意》。人要有誠信,擁有誠信才能被聽信者任用。誠信是人生最高的價值,是人生處世的原則,只有誠信的人才能獲得人們的尊重,才能步步走向成功。說謊的人,工於心計,卻忐忑不安,而誠信的人則襟懷坦白,問心無愧。
  • 魯迅十句經典名言,句句金玉良言,值得收藏!
    魯迅十句經典名言,句句金玉良言,值得收藏!1.《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句話是魯迅評價《史記》之語,意思是說《史記》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堪比《離騷》一樣,文學價值極高。這句話出自魯迅《自嘲》。橫眉冷對眾人的指斥、詈罵和詛咒,俯下身子願為百姓做孺子牛奉獻一切。3.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句話出自《題三義塔》。經歷了無數的劫難,兄弟之間的兄弟情義已然存在,再次相逢,相對一笑就會將所有的仇恨都忘記了。
  • 《孫子兵法》中的十句經典名言,充滿智慧,至今依然適用
    《孫子兵法》中的十句經典名言,充滿智慧,至今依然適用《孫子兵法》是由春秋時期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創作的「兵學聖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書中涉及的內容博大,體現了精髓思想,嚴謹邏輯,集結了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成為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也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書共有13篇,總計6000字.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分享其中十句經典名言,充滿智慧,至今依然適用。第一句:「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 《呂氏春秋》經典十大名句,字字千金,句句發人深省!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名著。《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採眾家學說。一、執一者至貴也,至貴者無敵。出自《呂氏春秋·離俗覽第七》。【譯文】執守根本的人是最尊貴的,最尊貴的人沒有對手。二、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讁。選自《呂氏春秋·舉難》。【譯文】一尺長的木材會有節疤;一寸見方的玉石會有疵瘢。三、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 《呂氏春秋》中的八大智慧,值得後人學習!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編撰而成,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成書於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貫穿全書始終,融合陰陽、儒墨、名法、兵農等諸家學說,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 《論語》中的20句經典名言,句句勵志,值得收藏!
    《論語》一書詳細的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較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思想,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論語》中的20句經典名言,句句勵志,值得收藏!1.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語出春秋·孔丘《論語·為政》。知道承認自己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便是智慧。
  • 《呂氏春秋》中的八大名句,讀完受益無窮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名著。呂不韋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句話出自《呂氏春秋·盡數》。亦作「流水不腐,戶樞不螻」。意指常流的水不發臭,常轉的門軸不遭蟲蛀。戶樞:門軸;蠹:這裡是蛀蝕的意思。比喻經常運動,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二、善學者,借人之長以補其短。善於學習的人,會利用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 《呂氏春秋》十句至理名言,閱人識人,直指人心
    《呂氏春秋》中蘊含著儒家和道家思想,是一部雜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呂氏春秋》十句至理名言,閱人識人,直指人心。1. 數奪民時,大飢乃來。語出戰國時期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衣》。如果多次佔用農時,這樣就會惹來大的饑荒。這句話說明了農時是不能夠違背的。2. 聽言不可不察,不察則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亂莫大焉。語出戰國時期呂不韋《呂氏春秋·聽言》。
  • 大漠雄鷹:呂不韋及《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在秦國相邦呂不韋的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家、法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 《呂氏春秋》裡的十大智慧名句,句句發人深省!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一、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假:借,用。【譯文】善於學習的人。二、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招:射的目標,箭靶。【譯文】一萬人拿著弓箭,共同射向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沒有不被射中的。三、貴富而不知道,適足以為患,不如貧賤。【譯文】富貴卻不懂得養生的方法,恰恰就足以成為禍患,這樣還不如貧賤的人。
  • 《論語》中的10句傳世名言,簡短精闢,讓人回味無窮!
    《論語》中匯聚了先賢智慧的經典名著,記載著孔子及其弟子的經典語錄,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論語》中的10句傳世名言,簡短精闢,讓人回味無窮!一、道不同,不相為謀。語出春秋·魯·孔子《論語·衛靈公》。對於有不同主張的人,就不要與他相互商議。現代社會,人們經常引用這一句話,表示不願跟某些與自己思想觀點不一致的人一道共事。二、不學禮,無以立。語出春秋·魯·孔子《論語·季氏》。不懂得禮貌,就很難有立身處世。
  • 《淮南子》中10句智慧名言,句句經典入心!
    《淮南子》中10句智慧名言,句句經典入心!1. 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出自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亮光。這句話比喻多不如優質。2. 白玉不雕,美珠不文,質有餘也。
  • 魯迅最經典的10句名言,句句解氣,懟的人無話可說
    魯迅最經典的10句名言,句句解氣,懟的人無話可說   魯迅是我國近代最著名的文學家,他一生致力於救國救民,寫出過許多的名言。現在,很多人愛說魯迅曾經說過,其實大部分並不是魯迅說的。魯迅真正說的,有最經典的10句名言,句句解氣,懟的人無話可說。
  • 《孔子家語》中的十句經典名言,每一句都含有大智慧!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編的百家號,今天小編和大家講的是《孔子家語》中的十句經典名言,想必大家對於孔子已經很熟悉了,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關於他個人小編就不多介紹了。今天小編和大家講的是他的十句經典名言,我們看看有什麼樣的智慧,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也可以對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啟發,現在大家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下吧。一、少而不學,長無能也。這句話選自《孔子家語.三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年少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在長大後就不會有什麼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