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9月21日電(記者 孫麗萍)以「『黑石號』:穿越與展望」為主題的「2020上海年鑑論壇」,日前在上海舉行。
為慶祝中國與新加坡建交30周年、推動中新兩國文化交流,部分中國、新加坡文化界人士和企業家代表參與了這一論壇活動。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海域打撈的「黑石號」沉船,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沉船之一。黑石號沉船的出水文物,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永久展出,近日已移師上海博物館展出。
「如果說敦煌讓人想到是九色鹿和飛天,那黑石號沉船上最具神秘色彩的可能就是產於唐代的揚州『江心鏡』。」在論壇上,新加坡籍作家張露分享了其小說新作《絲路江心鏡》。
這部以黑石號沉船文物為靈感來源的文學作品,向人們展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燦爛輝煌歷史,凸顯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中西貿易通道,亦是豐富多彩的文化通道、友誼紐帶。
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主任黃顯功從「黑石號」遺物說聯想到《上海年鑑1852》。他認為,中國的年鑑其實「正是大航海時代的舶來品」。
據介紹,上海是開埠後中國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上海年鑑》作為北華捷報的出版物,以當時上海僑民為主要讀者。報紙與年鑑上的航運消息,正是上海作為港口城市的寫照。
「傳世文獻與考古文物是記錄歷史的主要載體。在中外交流史上,不同的文獻和文物蘊藏著珍貴的歷史信息。尋覓這些遺物,正如我們檢索歷史的年輪,認識過去,把握今天。」黃顯功說。
來源:新華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