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年輪」(看香港)

2021-01-11 人民網

圖為香港民眾跑步時路過灣仔海岸的藝術裝置。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攝

圖為灣仔附近的海域。新華社記者 李 鋼攝

灣仔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區域之一。從開埠之初的望海觀音古廟(位於如今皇后大道東上),到現存的當時順海而行的電車軌道,再到後來的告士打道、會議道……滄海變桑田,灣仔那一條條海岸線,不斷成為後來的內陸路,恰似灣仔成長的「年輪」,記錄著她從小漁港嬗變成繁華都市的光陰故事。

「牛刀小試」

香港嶺南大學教授劉智鵬介紹,1840年以前,香港居民多以務農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新界,整個港島的人口不超過8000人。位於港島北面的小漁港灣仔,人口則不足2000人。開埠後,大量外國商戶活躍在灣仔、中區一帶,灣仔成為外國人、上流社會的社交活躍地。19世紀50年代,華南地區爆發變亂,不少居民「走難」至香港,香港人口激增。港英政府開始向灣仔以東一帶填海。

根據灣仔區文化歷史旅遊推廣小組撰寫的《尋找灣仔海岸線》研究報告,1851年,香港政府制訂了第一個填海計劃,建議由西營盤至銅鑼灣一帶建築一條橫貫整個城市的海堤。

沒想到,1855年正式公布計劃後受到當時上流社會的反對,因為這會影響他們的船塢經營。港英政府時任總督約翰·寶靈將目光投向了灣仔的一大片低洼地——灣仔摩理臣山以東、利園山以西,南面是黃泥湧村前的農地。每逢雨季,這片低地就會被從三面湧下的雨水淹沒、無法使用。寶靈計劃將這片低地填高,賣給發展商。

寶靈還計劃將黃泥湧村前的農地填高作跑馬場。當時,上流社會人士都熱衷賽馬,計劃獲得他們大力支持。今天的鵝頸湧及其附近的地方,就是當時填海所得土地。

此後至19世紀60年代,當時在任的總督也積極建設各類海堤工程。直至1868年,灣仔零星共增加了約3.5公頃的土地,新地由雲鹹街推進至般鹹道,再伸展至德輔道東一帶。

規模填海

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間,香港人口攀升、住屋擁擠、衛生環境堪憂……各界人士紛紛呼籲,香港迎來有規模的填海時代。

政府首先啟動的是中區填海計劃。《簡明香港史》介紹,填海工程1889年正式展開,填海範圍西起西營盤的屈地街,東至中環的海軍船塢,全長約3.2公裡,寬76米,填獲新地共24公頃,原來的海岸線向北推移,延伸至現在的幹諾道中。

隨著土地增加,外國人口不斷湧入,據統計,1900年左右,香港人口已經增加至30萬人,灣仔是當時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為繼續紓緩稠密的人口,香港政府在1921年展開海旁東填海計劃,填海範圍從海軍船塢以東的軍器廠街開始,至銅鑼灣怡和洋行貨倉為止。

挖掘技術不足、工人罷工、工程費用不斷增加……填海工程困難重重,直至1930年,海旁東填海工程終於完成。灣仔不僅新增了35公頃的土地,還重建了輸水管道、排雨水渠、道路和建築等,城市配套設施逐漸完善。

填海工程完成後,灣仔吸引不少海外華僑華人和內地居民來港投資及居住。一時間,工廠、商鋪、酒店等建築拔地而起,有軌電車沿著海岸線駛過,灣仔一派欣欣向榮。

全盛時代

香港商貿迅速發展,現有土地已不足以滿足龐大的需求。1922年,香港成立了負責城市規劃的委員會,規劃了香港未來50年的長期發展。委員會建議,香港繼續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包括將旺角避風塘及中環添馬艦總部進行填海,以鋪設九廣鐵路及其支線。1948年英國城市規劃師艾伯克隆比又在一份報告中建議,填海工程擴展至九龍南部以增加土地,同時開發新界,興建新市鎮。

1965至1972年間,灣仔填海計劃迅速展開。工程完成後,灣仔的範圍隨即伸展至今天的會議道一帶,港島北岸的海岸線再次延伸、向北推進。這段時期,香港正經歷「經濟起飛」,商業活動也因中環區的商業樓宇供應飽和而漸漸向東擴展,灣仔填海工程正好回應這一趨勢,灣仔順理成章成為另一個重要的商業區。

隨後,香港藝術中心、新鴻基中心、香港演藝學院、華潤大廈、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中環中心(舊翼)等建築相繼落成,這些建築不少已成香港地標。

上個世紀90年代,灣仔填海工程快馬加鞭進行。從1983年至1991年,香港刊發的《海港填海及市區發展研究》《全港發展策略》及《都會計劃》等多份官方文件都提及灣仔急切需要填海。

特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資料顯示,灣仔填海計劃分為兩期。第一期1994年開始,1997年結束,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北面,以填海的方式開拓一個島,為擴建會展中心提供土地。第二期自2009年開始,旨在提供土地興建中環及灣仔繞道、東區走廊連接路和其他道路,計劃容納港鐵沙田線至中環線和北港島線,並興建一條延伸的海濱長廊。目前,大部分工程已完成。

去年9月出版的《灣仔畫當年》一書寫到,隨著灣仔的海岸線變遷,灣仔碼頭由昔日的海旁東遷至分域街,再遷到會展附近的位置,一再北移,「或許不久將來,九龍與香港兩岸又會再走近一步」。

(新華社香港電)

相關焦點

  • 灣仔的年輪 香港的印記
    中新社香港10月14日電 題:灣仔的年輪 香港的印記  作者 賈思玉  灣仔夾在中環與銅鑼灣之間,在這裡,時間為經,空間為緯,密密匝匝將新與舊、華與洋、情與利、天然與人為、喧囂與隱逸等等,織就網中。其混雜多元堪稱濃縮的香港,但層次明晰,如鮮活的發展史陳列,默默述說著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灣仔意為「小港灣」。
  • 香港灣仔屬於哪個區 香港灣仔是香港的中心嗎
    說到香港,有很多人相信都有去過吧,因為香港是屬於繁華的城市,所以物價房價都是非常高的,但是也吸引了很多人去遊玩,大家都想去看看香港的樣子是怎樣的,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香港灣仔屬於哪個區?香港灣仔是香港的中心嗎?一起來看看相關的知識吧,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 從灣仔兩枚炸彈講講華潤與香港那些往事
    香港灣仔沙中線會展站工地發現一枚戰時美軍空頭彈二戰期間話說香港為什麼會發現二次大戰時期的美軍空投彈呢?原來,這都是日軍侵佔香港的遺禍。二戰時期,灣仔告士打道是海軍基地,停泊不少日軍戰艦。60年代,香港大面積發展基建,現在我們在灣仔所站的地方,大部份是填海而來的,包括金紫荊廣場,原來都是萬頃波濤。過去百多年來,灣仔海岸線共變化了六次,由最初的皇后大道東,向北推至今日灣仔會展。昔日漁村逐漸蛻變成繁榮鬧市,濃縮成灣仔乃至香港的發展史。就這樣,填海造陸讓這些戰爭的遺物沉睡了近70年!
  • 香港灣仔有什麼可玩的地方,香港灣仔旅遊景點
    舊灣仔郵政局舊灣仔郵政局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郵政局建築,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灣仔峽道和皇后大道東交界。該郵政局於1912年至1913年間興建,於1915年正式開放為灣仔郵政局。這座建築現在已經成為了香港法定古蹟,並由環境保護署用作環境資源中心,稱為環保軒,展示關於環保的數據及圖片等,免費入場。
  •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
    中環是香港的政經中心及商業區,有數不盡的金融中心、也是訪港遊客和當地人最喜歡逛街的地方。一些建築構成香港島美麗和壯觀的城市風景線。而灣仔是一個獨特的新舊幷存的社區,同時也是香港歷史悠久、具有很深文化特色的地區。從寫字樓最密集的中環,到充滿市井氣息的灣仔一帶,只有一個地鐵站的距離。
  •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 (1/10)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10) "← →"翻頁 中環是香港的政經中心及商業區
  •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 灣仔藍屋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並按識別即可快速關注穎遊瑩購/ 加入個人微信/ 按左上店名也可** 版主在香港灣仔區工作,自大學一年級以來便喜歡上這個溫暖,有故事的舊區。灣仔藍屋藍屋是灣仔的地標,亦是保育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藍屋具嶺南建築特色,是目前香港少數還有露臺建築的唐樓。
  •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 (9/10)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 (9/10) "← →"翻頁
  •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 (10/10)
    香港中環與灣仔的市井一面 (10/10) "← →"翻頁
  • 老照片:香港生活1980年,灣仔道的大排檔
    灣仔道(Wan Chai Road),是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一條街道,西面終點為皇后大道東,東面終點為天樂裡。灣仔道是灣仔的早期主要街道之一,建成年代不遲於1900年。由於是灣仔舊區街市的東邊,沿路都是忙於賣海鮮、豆品、蔬菜、生果、家庭日用品等的店鋪、大排檔、茶餐廳。
  • 香港灣仔銅鑼灣將成「書店一條街」
    新華網香港12月20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正研究將銅鑼灣中央圖書館至灣仔軒尼詩道一帶超過30間書店串聯為書市,成為繼荃灣珠寶金飾坊、西貢海鮮街、上環海味街等經濟項目後的另一個新的項目。  灣仔區議會經濟及就業委員會將開會討論有關書市的建議。該委員會委員鄭琴淵認為,設立書市可以帶旺該區,吸引其他地區的人到灣仔區,也可以讓喜歡閱讀的市民多些選擇,提升閱讀的氛圍。
  • 劉鑾雄計劃80億出售香港灣仔寫字樓
    (原標題:劉鑾雄計劃80億出售香港灣仔寫字樓,一年賣資產超300億)華人置業(00127.HK)主席劉鑾雄正在繼續出售旗下資產。11月25日,據香港經濟通網站報導稱,華人置業連日約見代理商,部署拆售灣仔夏愨大廈多層,初步意向以全層形式拆售,每層涉資約5億港元。
  • 香港警方成功處置在灣仔工地地盤發現的第三枚炸彈
    新華社香港5月11日電(記者周雪婷)香港警方11日中午宣布,10日在灣仔一工地地盤發現的二戰時遺留炸彈已被成功解除,耗時20小時。警方在處置期間共疏散了1250人。目前,香港灣仔北附近道路、輪渡已恢復通行,酒店、體育場館等公共設施也恢復運作。
  • 香港灣仔中西區工商聯第四屆董事局就職典禮在港舉行
    人民網香港4月18日電 香港灣仔中西區工商業聯合會第四屆董事局就職典禮於16日晚在香港舉行。灣仔中西區工商聯會長李國華連任第四屆會長、李鋈發任第四屆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部長吳仰偉、香港特區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及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張鐵夫等作為嘉賓出席典禮,見證該會新一屆董事局成員的正式就職。
  • 顧氏手工刺繡香港灣仔店即將開業!期待你的光臨!
    ,均是高端的藝術店面,4月13號即將在香港灣仔皇后大道開設新店,歡迎各位光臨!!灣仔新店              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59號東美中心地下1號鋪      諮詢電話:35210135,28032603,68875050
  • 香港灣仔一地盤發現戰時遺留炸彈 已疏散1300人
    新華社發新華社香港1月27日電 (記者周雪婷)香港警方27日表示,香港灣仔會展中心一工地地底發現戰時遺留的空投炸彈,炸彈約1000磅。目前香港灣仔附近已有1300人被疏散。發現遺留炸彈的現場為灣仔港灣道與杜老誌道交界的地盤,該處是正在進行的香港地鐵項目——沙中線工程的工地地盤,也是灣仔泳池舊址。
  • 華潤集團香港瑞吉酒店全面開業 構成灣仔北地標性綜合體
    華潤集團6月10日宣布,其投資的香港瑞吉酒店全面開業,正式投入運營服務。據悉,香港瑞吉酒店位於灣仔港灣徑1號,樓高27層,共有129間客房與套房,提供瑞吉品牌標誌性的管家服務;五個會議活動場所,有約1.2萬方呎活動空間,適合舉辦各類宴會和會務活動。該酒店亦是萬豪集團旗下第7000間酒店。
  • 香港灣仔再度發現戰時炸彈 警方採取封路疏散措施
    5月10日,香港灣仔再度發現戰時炸彈(圖片由香港警方提供)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納新):香港灣仔北港鐵沙中線工地10日再度發現戰時炸彈,警方已封鎖部分道路、疏散附近一帶居民以及酒店、寫字樓和商鋪內人員。爆炸品處理專家則在現場連夜排查、處理了炸彈。
  • 香港再添人文旅遊景點 融合AR技術重塑舊灣仔情懷
    據介紹,這是一個為期3年的社區深度旅遊項目,它每年會以不同的主題去推廣香港的特色小區,今年首先以「連城:香港故事」為主題,率先在灣仔和深水埗展開多個小區文化創意的藝術塗鴉、使用AR技術重現舊日香港情景等裝置藝術項目。
  • 香港警方:已成功拆除灣仔戰時炸彈 現場逐步解封
    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28日消息 香港警方在今天下午3點左右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目前警方已經成功拆除這枚重1000磅(約454公斤)的戰時空投遺留炸彈。警方表示這次是歷來在香港市中心發現的第二大炸彈,因炸彈處理較複雜,所以本次拆彈所用時間較長,共花費26小時,其中包括炸彈位置在地下、及炸彈有少少傾斜,因為炸彈體積大所以要切的窿較多,彈內部分角度難接觸,導致切割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