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孔雀明王龕造像工程開工

2020-11-26 央視網

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孔雀明王龕造像工程開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3日 22:20 來源: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4月21日專電(記者 張琴)在完成了現場勘察、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之後,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孔雀明王龕造像保養維護工程日前正式開始實施。

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獲悉,大足石刻寶頂山孔雀明王龕造像保養維護工程首先實施的是造像局部巖體滲漏水治理,包括開鑿排水通道、對殘損的龕簷進

行修補、遷移龕頂後部高大喬木、防止巖體劈裂形成滲水通道等。完成滲漏水治理後還將繼續採取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無損清理,加固巖體裂隙和裂縫粘接,同時展開造像周邊環境的整治。

中國文物研究所、重慶市文物局的有關專家對此工程進行現場技術指導,以確保實施效果和文物安全。

責編:張建

相關焦點

  • 大足石刻寶頂山臥佛、小佛灣造像保護修繕工程啟動
    當日,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臥佛和小佛灣摩崖造像保護修繕工程正式啟動。寶頂山臥佛,佛半身臥長3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雕半身臥佛造像,具有突出的歷史、藝術、科學、宗教價值。由於臥佛暴露在露天環境中,在千百年自然營力和人為因素等影響下,石刻造像發育了多種病害。此次保護修復堅持保持現狀、最小幹預的原則,注重保持大足石刻寶頂山臥佛、小佛灣造像的原有歷史風貌。
  • 邱承彬遊記之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奇觀
    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票價135元。   重慶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造像多達幾萬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以佛教造像為主,儒家和道家造像並陳。   大足石刻寶頂山涅槃佛又叫大足石刻釋迦涅槃聖跡圖,是大足石刻中體魄最宏偉的一尊造像,在寶頂山大佛灣內佔據了最顯赫的位置。涅槃佛像橫臥於佛灣東巖,長達31米,為半身像,其造型比例恰當,體形豐圓壯碩。由於匠師們多採用圓刀雕刻,所以造像各部分的線條顯得較為渾厚柔和,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佛祖涅槃時的安祥之態。
  • 邱承彬淺談傳統文化之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奇觀
    近日,在濟南北園大街(三孔橋附近)548號嘉匯環球廣場3C515室,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邱承彬向記者介紹了重慶大足石刻奇觀。  邱承彬對記者說:「重慶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造像多達幾萬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以佛教造像為主,儒家和道家造像並陳,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大足石刻群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距重慶主城區167公裡。大足石刻群是一處教化眾生積德行善的釋儒道傳統文化場所。」
  • 重慶對大足石刻寶頂山萬歲樓實施搶險維修
    新華網重慶6月13日電(記者張琴)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萬歲樓搶險維修工程日前開始實施。   記者從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獲悉,由於年代久遠,大足石刻寶頂山萬歲樓建築出現屋面局部筒瓦破損,椽子、封簷板、連簷條腐朽,局部木構件被蟲蝕等病害。
  • 重慶大足石刻首次發現宋代紙幣「交子」造像
    中新社發鄧啟兵 攝5月11日,記者從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近期在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首次發現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交子」造像。此次發現的紙幣造像,位於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石窟第15號龕「報父母恩重經變像」下層造像中部,鑿刻在一塊高54釐米、寬100釐米的銘文方形平整面上。在平整面上方的左右兩端,各刻有一堆錢幣圖像。
  • 重慶大足石刻: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卻逐漸被世人淡忘
    說起石刻,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敦煌莫高窟,可還有一個地方,不論是藝術還是文化價值,都不輸莫高窟,它就是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位於重慶大足區的大型摩崖石刻群,最早為初唐永徽元年間開鑿,明、清兩代也續有開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 與四大石窟齊名的重慶大足石刻-有哪些代表性的石刻
    重慶有一個石刻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那就是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在大足縣,距離重慶市區130公裡。有摩崖造像5萬多尊,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我們去的大足石刻主要參觀的是以寶頂山的最有代表性。
  • 「上朝峨嵋 下朝寶頂」的寶頂山石刻 行走中國之山城重慶(組圖)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分布於該區西南、西北和東北片區,共23處。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
  • 遊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瑰寶-重慶大足石刻
    在宜昌我送老婆上了長江三峽的遊船,我獨自一人駕車到奉節長江遊船碼頭,接上她一起來到重慶。在網上預定了有停車場的位於渝中區大坪的高旗商務酒店,房價150元。大坪,位於重慶的各大景點中心位置,交通食宿都很方便,很適合遊客作為落腳點。   從重慶市去往大足石刻寶頂山石窟。初秋的霧都天色灰濛濛,能見度不高。
  • 國家石質文保1號工程為何會選大足石刻?修復難度、技術都創紀錄
    這尊千手觀音像位於重慶大足寶頂山大佛灣南巖第8號龕。但是重慶大足寶頂山的這尊千手觀音卻是獨樹一幟,這尊觀音像刻於15米至30米高的崖壁上,觀音慈眉善目,無數手臂如同孔雀開屏一般在雕像兩側依次排列。觀音的每隻手掌中都繪有一隻眼睛,而且每隻手中都持有一種法器。
  • 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圓覺洞封閉勘察正式啟動
    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圓覺洞封閉勘察正式啟動 2018年11月15日 14:22  來源: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導讀:近日,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圓覺洞搶救性保護工程正式進入封閉勘察階段,此次勘察將利用高科技手段,對圓覺洞洞窟的幾何特徵、頂板病害現狀、地層巖性及結構等進行精細化勘察,為下一階段的保護性修復提供支撐。
  • 重慶大足石刻
    帶著多年前《話說長江》裡虹雲、陳鐸娓娓的訴說,帶著對大足石刻魂牽夢縈的嚮往。大足石刻開鑿於唐、五代、宋及明清時期,中國自唐以後很少再開鑿石窟,因此大足石刻代表了9-13世紀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大足北山石刻觀音造像居多,又有「觀音造像博物館」之稱。
  • 世界八大石窟之一,重慶大足石刻,擁有102處摩崖造像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分布於該縣西南、西北和東北的扇區,共23處。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19處。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
  • 大足石刻臥佛如何修繕?華龍直播將帶你直擊啟動儀式 探秘背後故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9日6時訊(記者 馮司宇)作為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有雕像五萬餘尊,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實現了佛教、儒教、道教文化的歷史性融合。繼2015年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歷時7年順利竣工,千手觀音金光再現後,大足石刻寶頂山臥佛、小佛灣造像保護修繕工程將正式啟動。
  • 大足石刻三大鎮館之寶亮相成都,寶頂山千佛壁首次「露面」
    澎湃新聞記者 李梅 綜合報導重慶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也是川渝石窟唐末五代兩宋時期造像的代表。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19處。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龕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佔比例最大。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 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大足石刻世界遺產博覽園」!
    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是大足石刻最傑出的代表,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年間,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十大明王造像是佛教密宗特有的,分別是「馬首明王、降三世明王、憤怒明王、大威德明王、大火頭明王、大穢跡明王、大笑金剛明王、無能勝金剛明王、大輪金剛明王、步擲明王」。地獄變相的上方刻有十齋日佛,他們可為活人提供祈福免災的機會,日念其千遍,可免墜地獄。下面刻了十大冥王,十大冥王的左側刻有一速報司,右側刻有一現報司,從而構成陰曹地府的十二殿,在十大冥王的中間端坐著地藏王。
  • 重慶大足石刻:用大愛守護「每石每刻」
    2018年寶頂香會節活動寂靜石刻 別樣講述動人故事「領略涅槃重生的半身臥佛,欣賞美輪美奐的千手觀音,探究潛心修為的牧牛畫卷……」 自1980年對外開放以來,40年來風雨無阻、全年無休,大足石刻的動人畫面一直是遊客奔向美麗山城重慶的重要理由。
  • 大足石刻,成為重慶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景點,這些圖片告訴你原因
    ,有著極其豐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大足石刻,則是重慶眾多人文景觀中的翹楚,是重慶市第一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單的5A級景區,聲蠻海內,吸引著眾多國內外的遊客前來參觀遊覽。,分別是寶頂山,南山,北山,石篆山,石門山,其中最為著名的則是寶頂山和北山,尤其是寶頂山摩崖造像,更是集中了大足石刻的精華所在,因此也成了眾多遊客們的首選之地。
  • 大足寶頂山的千手觀音,修復了的樣子又重現八百多年前的金碧輝煌
    上周六,又去了一趟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據說大足境內迄今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窟多達75處,造像5萬餘尊,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的石窟摩崖造像最具特色,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 大足寶頂山的千手觀音,修復了的樣子又重現八百多年前的金碧輝煌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窟造像的總稱,據說大足境內迄今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窟多達75處,造像5萬餘尊,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的石窟摩崖造像最具特色,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