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畫荷
原創 許力
閒來練筆,塗抹了一些荷花。
此前就喜歡荷花,確切地說我其實更喜歡荷葉。
我之所以喜歡荷,是我出生於農曆六月,六月又稱為荷月,便自做多情地對荷有了些親近的感覺。
喜歡,並不意味著一定要畫。
記得好些年以前,古柳問我:今年想要個啥生日禮物?我說:拉我出去看一次荷 花吧。他說:好,看花,再請你吃一頓農家飯。
那次看荷花拍了好多片,但也沒想著畫。
吳保國老師荷花畫得好,他在北京辦展覽,我去祝賀。看吳老師畫得那麼好,很是喜歡。但也沒想著自己畫。
今年畫一批叫《非花非色》的畫,其中有些花葉處理成了一片墨,當時就想「這跟荷葉差不多了」,於是就悄悄生了畫荷的心。
前幾天,剛好有張紙洇了一片淡墨,隨手塗成一片荷葉,有點兒感覺,一時興起就一口氣畫了二十多張。
古代的文人畫家多愛畫荷,說是愛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我倒是沒這感覺。都是上天造的物,都有生存與自愛的頑強。小區的人工湖裡今年種了荷花,長得蔫了吧唧的,大概就是水太清沒淤泥的原因吧。
荷花怎麼就比淤泥高貴了?一聽就是人說的話。要讓荷花說,淤泥可比掐它花、摘它葉、摳它蓮子、吃它藕的人高貴多了。
再者,您說出淤泥而不染,那讓發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人,情何以堪?
莊子說:寧生而曳尾塗中。您看,莊子這麼高的智慧都覺得在泥中搖尾巴的烏龜很快樂呢。
我想文人畫家喜歡畫荷,是因為荷花太容易構成畫面吧?大葉是面兒,莖梗是線兒,花和蓮蓬是點兒,點線面三要素自然配備,可粗枝大葉地玩兒筆墨,又可細緻入微地刻畫,難得的好題材。
畫畫,能「載道」固然是好。不那麼崇高,有點小情緒,亦可一樂。
許力 2020.9.24於不與時俱進齋
一念花開
西來意
不負如來不負卿
心語適相應
本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