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貝聿銘今天101歲 他建了玻璃金字塔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他是「富15代」,他建了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他今天101歲了

  人活一世,最怕見到的事莫過於:比你優秀的人,卻比你還努力。

  而今天小新要介紹的這位大師,正是這樣一個人。

建築大師貝聿銘。作者:Polaris Images 來源:視覺中國

  他生於中國可能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他的家族涉足醫藥、顏料、銀行、金融等領域,但他卻「執拗」地選擇了建築設計之路。

  他把自己的作品種在了全世界:巴黎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美國甘迺迪圖書館等皆出自他手。

  但他卻始終說:「我是蘇州人。」

  連詩人木心見到他後,都感嘆:「他一生的各個階段都是對的,我一生的各個階段全是錯的。」

  他就是貝聿銘——「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今天(4月26日),是他101歲的生日。

  生於中國可能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

  提起貝聿銘,就不得不提他的少年時代。

  1917年,貝聿銘出生於廣東。其祖上貝家原籍浙江蘭溪,明代中葉遷居蘇州,是吳中當地的名門望族,吳中貝氏,被媒體稱為「可能是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

  清朝中期的貝慕庭為吳中巨富,與戈、毛、畢姓人家合稱為當時的「蘇州四富」;顏料大王貝潤生是貝聿銘的叔祖;其祖父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父親貝祖詒則是中國銀行的行長。

  照此看來,「富15代」貝聿銘似乎無需努力,便可坐享其成,但他偏不!

  在一次採訪中,他曾說:「你也許會忘記你種下了某種東西——一種經歷、一種觀念、與某人的關係或一種哲學、一項傳統。然後,突然間它就開花了,這樣的開花現象能穿破牆壁,甚至突破整個時代。」

  的確,少年時代——蘇州的時光,在他心中埋下了「建築」這顆種子,更影響了他對生活和待人接物的看法。整日穿梭在獅子林、西花橋巷,假山中的山洞、池塘、石橋、瀑布,這些傳統中國文化的印跡,讓他意識到,建築對生活的意義。

  一顆種子終究是要萌芽的。1935年,貝聿銘遠渡重洋,求學美國,起點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不久,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後來去哈佛大學建築系讀碩士。

  他先驚豔了法國人,然後驚豔了全世界!

  說起法國巴黎的羅浮宮,除了鎮館之寶「蒙娜麗莎」,再想到的就是羅浮宮前晶瑩剔透的玻璃金字塔入口了。而很多人不知道,這正是中國人貝聿銘最輝煌和驚豔了全世界的作品。

法國羅浮宮。作者:imago stock 來源:視覺中國

  但你或許很難想像,就是這樣一個壯麗的建築,在誕生之初,卻不被任何人看好。法國各大主流報紙都嘲笑他,法國文化部長更是公開批評,羅浮宮前的這座金字塔是「一顆寒磣的鑽石」。

  在當時的建築溝通會上,反對者說的話更是難聽,以至於把貝聿銘的翻譯都氣哭了。隨便拎一句大意就是:你一個中國人,把毀我們法國羅浮宮當做自己的事業,毫不利己,專門損人,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病……

  但貝聿銘仍然堅持了下來,他這樣說:「當時對於這個項目的批評聲,令我難以獨自承受。但人應該堅持,不應該隨便放棄自己的原則。當然可以有很多種堅持的方式,很多說服對方的方式。但那並不是說,我的堅持和要求會打折扣,我和我的建築都像竹子,再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而已。」

  1988年,他的玻璃金字塔落成,人們對金字塔的狂熱,令造訪羅浮宮的遊客激增數倍,而其中三分之二的遊客,寧肯擠在玻璃金字塔前排長隊,也不願從另外兩個入口進入羅浮宮。至今為止,這座擴建的入口還是無數建築者必提的經典案例。

  1988年3月,為表彰貝聿銘在羅浮宮擴建工程中的卓越表現,密特朗總統在竣工的金字塔內,向貝聿銘授予了法國最為尊貴的榮譽騎士勳章。

  此外,美國的甘迺迪圖書館、達拉斯市政廳,日本美秀美術館,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卡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貝聿銘的建築設計幾乎享譽全球。

  「建造的過程就是一條虔誠的歸鄉路」

  儘管受到過多年西方教育,貝聿銘卻從沒忘記過祖國,「我在中國度過了吸收能力最強的少年時代,有種中國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無論如何也很難改變。我仍是一個十足的中國人。」

  貝聿銘共有三子一女,就連他們的名字都在向祖國致敬——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3個兒子的名字裡都含有一個「中」,寓意是:安定中國、建設中國、禮儀中國。

  貝聿銘說,「我一直知道我從哪裡來。」為祖國,他更是留下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建築設計。

  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創立了中國銀行香港分行。1982年,已是花甲之年的貝聿銘,重回香港,為了父親,更為了中國的建築設計,他接下了設計中銀大廈的業務。

  沒錯,就是這座廣為人知的香港地標性建築↓↓

香港中銀大廈。作者:笑雲/視覺中國 來源:視覺中國

  他說:他要賦予這座建築以「中國人的雄心」。在他看來,這座大廈在香港,是中國的象徵之一,在眾多香港其它殖民地色彩的建築中,它必須是光明的,一定要讓它抬起頭。

  1985年,中銀大廈破土動工,以每4天蓋一層樓的速度拔地而起,1990年,中銀大廈正式落成,躋身當時香港第一高樓,使用面積是一旁香港滙豐銀行的兩倍,而造價不及其五分之一。

  2002年,85歲高齡的貝聿銘應邀回到蘇州,早在1990年就宣布退休的他,接手了他晚年「最大的挑戰」——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他將自己晚年這一力作視作「最親愛的小女兒」。對他來說,建造的過程就是一條虔誠的歸鄉路。

  蘇博新館的精華之一,在於主庭院的山水園。為此,貝聿銘煞費苦心,他將中國古典的山水畫融入到設計理念中,「以壁為紙,以石為繪」,呈現出一幅3D立體水墨山水。

蘇州博物館。作者:王建康/視覺中國 來源:視覺中國

  業界一直流傳著他主持修建蘇州博物館時的軼事:

  追求完美的他事必躬親:從每一張設計草圖,到院落中每棵樹的選栽,他都親自定奪,甚至池塘中每株荷花的定位,他都要與工人們仔細商討。

  在開館儀式上,他說:「我73年前離開中國,但根在中國、在蘇州。這個博物館新館,就是我對家鄉的一點小小貢獻,有生之年還能有機會,為故鄉留下一個紀念,我倍感感恩榮幸。」

  2018年4月26日,貝聿銘101歲了!

  他用了一個世紀的時間,把自己設計的建築種在了4個大洲、10個國家的土地。

  101年來,他被不同的生活裹挾、感染、浸潤,然後用玻璃、鋼筋、線條、藝術影響著更多人的生活。

  「越是民族的,就是越是世界的。」

  這位老人從來不曾忘卻自己的初心,這才是真正的大師風骨,令人敬仰的人生贏家!

  全世界只有一個貝聿銘,智者樂,仁者壽,貝老,祝您101歲生日快樂!

相關焦點

  • 建築大師貝聿銘101歲 他把作品「種」在全世界
    原題:他是「富15代」,他建了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他今天101歲了  人活一世,最怕見到的事莫過於:比你優秀的人,卻比你還努力。  而今天小新要介紹的這位大師,正是這樣一個人。建築大師貝聿銘。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出自他手
    (原標題: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作品有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他把金字塔搬進羅浮宮
    編輯:章朋來源:中新網、百度百科等2019年5月16日,世界著名建築師貝聿銘逝世,享年102歲。他的兒子貝建中於當地時間周四告訴《紐約時報》,他的父親在夜間去世。毋庸置疑,貝律銘是中國設計界裡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設計遍布世界各地,但他低調謙虛。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香港地標和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是他的傑作.
    代表作品有甘迺迪圖書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香港中銀大廈、北京香山飯店、日本美秀美術館、蘇州博物館、羅浮宮金字塔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據美國當地媒體報導,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最著名作品包括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
  • 貝聿銘100歲了,他設計的玻璃金字塔能讓他再活1000年!
    前幾天剛講了艾菲爾鐵塔的血淚史,這不,百歲貝聿銘帶著他的玻璃金字塔又來了一遭。本文轉載自:行路男環球旅行之法國目的地:巴黎羅浮宮看的是:玻璃金字塔1.「我很震驚地看到羅浮宮破舊不堪,所有東西都被灰塵覆蓋」再過幾天,就是著名建築設計師貝聿銘先生百歲生日了(4月26日)。100歲,一個世紀的美啊!所以,今天講金字塔挺搭的。貝聿銘說過(大意),做建築不能趕時尚趕時髦趕流行。換句話說,偉大的建築不僅僅要穿透空間,更重要的是穿透時間,不會隨著時間的伸長,而被認為不合時宜。
  • 貝聿銘離世:這位華裔建築大師留給世界一座玻璃金字塔
    貝聿銘近年深居簡出,3周前才過102歲生日。他曾在1979年榮獲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3年榮獲普利茲克建築獎,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最後的一位大師」。他的作品遍布全世界,法國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館和香港中銀大廈等作品是他的部分代表作。
  •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設計者,致敬貝聿銘的百年
    貝聿銘,出生於中國廣州,幾乎是唯一一位中國百姓耳熟能詳的華人國際建築設計大師。圖片來源:高品圖像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他的代表建築有法國巴黎羅浮宮金字塔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作品有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原標題:知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於家中逝世 享年102歲)
  • 華裔建築家貝聿銘去世 代表作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據央視新聞報導,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著名作品包括香港中銀大廈,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貝聿銘是一位美籍華人建築師,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他17歲高中畢業後,父親本來希望他赴英國攻讀經濟學。但是當時的貝聿銘卻對建築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最終選擇了赴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後轉學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建築工程,27歲時在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深造。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曾設計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最著名作品包括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貝聿銘,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貝聿銘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
  • 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落成前曾受非議,貝聿銘是超越時代建築大師
    據美國媒體16日報導,知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一家醫院逝世,享年102歲。貝聿銘是1983年建築界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其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人們參觀法國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離世,他設計了羅浮宮金字塔
    而他的一生,正如他對建築與生命的感悟一樣: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痛失巨擘!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離世據美國媒體報導,建築界「華人之光」貝聿銘先生逝世,享年102歲。從出身名門的貴族,到成為享譽全球的建築大師,貝聿銘始終保持著他貴族般的儒雅和謙遜,他傳奇的一聲,也和他的傳世作品——法國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美國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蘇州博物館新館一樣,
  • 這個72歲設計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富15代的中國人,今天去世了
    ——貝聿銘今天,你的朋友圈也被這位建築大師去世刷了屏;但是他的故事,再怎麼傳頌也不為過。貝家擁有的蘇州祖宅獅子林,就連避暑山莊都是模仿它而建,建國後把獅子林交給了國家,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而他在18歲去美國留學,忠於自己的心意選擇了建築學,最終成為一代大師。
  • 致敬貝聿銘: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之父,讓建築成為永恆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媒體5月16日報導,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
  • 貝聿銘逝世: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之父,讓建築成為永恆
    據新華社消息,5月16日報導,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美籍華人建築師,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一位大師」。結果,有十三位館長選擇了貝聿銘的設計方案。他設計用現代建築材料在羅浮宮的拿破崙庭院內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羅浮宮擴建示意圖當他於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當作「鑽石」提交到歷史古蹟最高委員會時,得到的回答是: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顆假鑽石。方案一經公布,在法國引起了軒然大波。法國公眾稱呼它為「巨大的、毀滅性的」。
  • 設計了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等經典建築,102歲貝聿銘書法作品!
    5月16日,102歲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安詳的離開了人間,大師已走,但是大師留下的著名作品依然矗立在世界各地,供人們欣賞著、學習著、崇拜著!或許,你不知道貝聿(yu)銘,但是,您一定知道這些著名的建築,圖中是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是巴黎地標性建築之一,這裡其實是羅浮宮博物館入口。這是1983年貝聿銘受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參與羅浮宮的翻修擴建項目,更是貝聿銘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 現代建築最後的大師貝聿銘隕落,他留下的不僅是羅浮宮金字塔!
    大門不出理萬機,坐看天下風雲起,大家好,歡迎收看道天下,今天我們來說說現代建築最後的大師貝聿銘隕落,他留下的不僅是羅浮宮金字塔!5月16日,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隕落,仙壽102歲。當然,那時候家裡不能上網,也不曾想到去搜索這位大師的有關資料。再後來就是高中美術課上,美術老師曾在PPT上播放過這位大師設計的作品,不過作為非美術生的外行人,也只能讚嘆幾句這位大師很牛嗶,其他也做不了什麼。再次聽聞這位大師的名字,卻是他隕落之時,不禁有些感慨。咱們先不介紹這位大師的成就,直接看看大師之作。
  •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曾建羅浮宮金字塔等
    美國當地媒體報導,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最著名作品包括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視頻截圖延伸閱讀:貝聿銘簡介貝聿銘,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美籍華人建築師。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逝世,他的羅浮宮金字塔讓世界為華人喝彩
    他曾讓全世界見識到華人的才華可以有多高據央視新聞報導,美國媒體報導稱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他出生於中國蘇州,他的作品遍布全世界,有法國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還有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曾有人評價他為「現代建築最後的大師
  • 羅浮宮請貝聿銘改建玻璃金字塔
    享有盛名的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現在卻為「名」所累。由於遊客量大大超過設計容量,法國文化部日前不得不向華裔設計師貝聿銘求救,請他為擴充展覽空間提出解決良方。  據羅浮宮管理方介紹,最初,在實施所謂的「大羅浮宮」計劃時,玻璃金字塔被設計成每年容納約400萬遊客。到上世紀90年代末,博物館每年吸引了500萬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