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你知道這是哪首詩嗎

2020-12-05 00後文案館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龔自珍的筆下的《己亥雜詩》,我們經常用此來歌頌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但是這首詩原本卻不是歌頌老師的,你知道它本身是寫什麼的嗎?

《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離別京都的愁思向著日落的方向無限延伸,揮舞馬鞭,去往廣闊的天涯之地。本應該是高興的事情,遠離了官場和朝廷上的煩惱,但其實這是詩人不得而為的辭官,官場上的打壓讓詩人喘不過氣,詩人把對統治者的不滿,和對人民的擔憂都融於了這首詩中,儘管如此,詩人並沒有放棄對國家前途的關心。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儘管遠離了官場,但是詩人說:我雖然辭官,但就像那樹上落下的花,它並不是無情之物,化作了春天的泥土,還可以成為花的肥料。借著落花,詩人想說,我雖不能在朝廷上盡心盡力,但是我依舊關心國家,心繫百姓,我想為國家貢獻我的一份綿薄之力。詩人終究是放不下心中的執念,憂國憂民,身處江湖之中,卻也不能忘記國家之事。

龔自珍借落紅表達了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而後代的我們也不禁被此深深吸引,所以就有了歌頌老師的一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把國事放在心上,一心只想國家之事。老師不也正是這樣,用他們的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把我們充實起來,當我們走出校園的時候,會發現,老師所交給我們的知識,遠超過課本的知識,他們是在告訴我們人生的道理。

相比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燃燒自己,不斷地奉獻。筆者認為落花更能表現老師對我們的影響力,他們不光是奉獻自己,更是培育下一代的園丁。因為他們所交給我們的知識,不光是學習,還有生活上的,他們隨時都能給我們最好的解決方案,每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能想起他們的鼓勵,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帶給我們的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史達林

老師,是最美好的一個詞,落紅,最貼近他們精神的一個詞。他們教會了我們知識,我們學會的卻是責任與愛。時間很快,我們終究要離開老師,但是,老師所教給我們的會一直陪伴我們,培育下一代,是他們的責任,但是,我們也需要好好去用我們的進步去回報給他們。願老師們永遠年輕,師恩難忘!

觀迎閱讀,你們喜歡這首《己亥雜詩》嗎?分享出來你們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譯文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龔自珍到林則徐與陸遊
    前幾天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如何理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真正的含義?前言這兩句詩前兩句很多人未必能背誦,但是後兩句流傳甚廣。大家都知道出自的龔自珍《己亥雜詩》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在清朝的道光十九年(1839)春末,屢次抨擊時政、觸動時忌的龔自珍辭官南歸。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時值鴉片戰爭爆發的前夜,詩中頗有感時憂國的力作。這首詩則表現詩人辭官的決心,報效國家的信念與使命,以及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語氣樂觀,形象生動,極富藝術魅力。
  • 每天一首古詩詞|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99首古詩詞。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寫的組詩《己亥雜詩》中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纏繞著我,不知不覺間太陽便已落下了。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像人在天涯一般。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近期,我們將陸續推出優秀演講文章的展播,今天發布第二期內容為我院辦公室幹警嚴力講述的我院辦公室幹警王廷和的先進事跡,題目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記閬中市人民檢察院辦公室幹警王廷和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離愁中的正能量
    ,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出自晚晴龔自珍的《已亥雜詩·其五》。才寫第五首,那是剛剛辭官,第一次動身返鄉之時。這時的他,有不得已離開政權中心的遺憾,也有對未來的期盼,還有對丁香花的留戀,更有對自己報國之誌異地而生的期許。己亥雜詩·其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六麻」部的七絕。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之花落花開再續前緣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晚清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字面意思: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紅不是無情物,花雖然落了,並不代表花無情,表達雖然我已經離開了官場,並不代表「我」不關心國家命運。化作春泥更護花 ,表達花落之後不是毫無作用,它會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表達「我」雖然人在天涯,也始終有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如同我們的親情,愛情 ,友情 。
  •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全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全詩
    在看電視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大家都會感覺很唯美,但是卻不知道這兩句詩的出處是哪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僅14字很霸氣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這樣一首被忽略了一半的經典詩,它就是清代文人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這首詩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算熟悉,但其中的一聯大家應該不陌生,它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多年以來這14個字常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一聯更霸氣。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作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尤其是在中國古代與近代之交,還是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可謂是晚清時期的一個全才。他二十七歲中舉,曾官至禮部主事,後棄官南歸。身在清末鴉片戰爭前期,在朝為官時,龔自珍一直極力主張改革,抵制外國侵略。
  • 共讀國學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856-686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原詩:浩蕩離愁白日斜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注釋: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吟鞭:詩人的馬鞭。東指:東方故裡。即:到。天涯:指離京都遙遠。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花:比喻國家。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會作者心中報效祖國的決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賞析在京都離別的思緒就像是水波向遠處太陽西斜的方向進行延伸,駕著馬揮著長鞭,感覺就像是在天涯一樣,在枝頭上落下來的並不是無情之物,這些東西即使化作了春泥也心甘情願的培育這些美麗的花成長,這首詩是作者龔自珍的代表作品,作者從南方辭官回到自己的家鄉,後來又在北方有了自己的眷屬,在返途的途中創作了這一部作品
  •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哲理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含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這兩句詩不僅詩美,而且還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至於講了什麼道理,就要和小編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了!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京都,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回鄉,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便化作春天的泥土,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上一句 「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
    「化作春泥更護花」是《己亥雜詩》第五首中的詩句,意思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那麼這句詩的上一句是什麼呢?大家還記得嗎?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一揮,仿佛人就在天涯一般。  樹枝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 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大家好,有到了好書推薦的時候啦,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喜歡的小說是不是一不小心又看完了?是否還在為看什麼還在發愁呢?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背後是何故事?知名學者餘世存...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實我和大家一樣,除了這兩首詩,對龔自珍的其他一無所知。」餘世存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自己也沒想到會龔自珍成為打開自己思想「窗戶」的兩位大家之一。「我是1980年代讀的大學,不得不承認,我們那個年代受西方文化影響很深。」
  • 豐子愷: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豐子愷畫作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豐子愷畫作之「銜泥帶得落花歸」
  • 好詩必讀:誰說落紅無情,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朝龔自珍《已亥雜詩》詩文漫讀:那浩浩蕩蕩的離別的惆悵,正是白日東斜的時候。黃昏。馬鞭指向的方向,是我的去處。落花凋零之後,不會是它奉獻的終結,她化作了春泥,也會更加保護和愛惜滿園的花朵。初衣解詩:我總聽到悲觀的人說,人生無藥可解。我聽到最惆悵的言語,是朱顏辭鏡花辭樹。我看到最無奈的場景,是花謝花飛花滿天。仿佛春天過去了,許多人的心也死了一樣。
  •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但在這場疫情救治和防控中,我們的武漢則湧現出一大批無私奉獻、勇敢前行的奮鬥者和逆行者。他們有在一線救治扶傷的醫護人員;有在基層為居民開展各類兜底服務的社區工作者;有其他堅持在本職崗位的各行各業人員……更還有一大批熱心、友愛的無畏志願者們。他們共同為儘早恢復武漢的健康、為改善封閉管理中的武漢人民生活、為幫扶眾多因疫情而讓生活更加困難的特殊人群們而出力出策、奔波相助。
  • 陪你讀詩 | 「化作春泥更護花」在講什麼?一起來背背這首詩!
    21天古詩打卡,每天一首詩,一個故事,參與就有機會獲得精美筆記本!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浩蕩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蕩:無限。2.吟鞭:詩人的馬鞭。3.東指:東方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