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背後是何故事?知名學者餘世存...

2020-11-29 上遊新聞

知名學者餘世存

對非詩歌愛好者、非歷史學者而言,「龔自珍」在腦海中的印象,也許就是中學時代歷史課本上的一個名字,以及那兩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但對詩人、長年關注漢語言文學的著名學者餘世存來說,龔自珍就沒這麼簡單了。1月12日下午,餘世存帶著自己的新書《己亥:餘世存讀龔自珍》作客萬象城西西弗書店,和山城讀者聊起了這位清末文學大家的種種。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實我和大家一樣,除了這兩首詩,對龔自珍的其他一無所知。」餘世存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自己也沒想到會龔自珍成為打開自己思想「窗戶」的兩位大家之一。

「我是1980年代讀的大學,不得不承認,我們那個年代受西方文化影響很深。」餘世存說,就在自己都快忘記關注中國傳統文化時,「讀莊子,讓我重新認識到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深。再後來,我讀到了龔自珍的那些作品,又讓我覺得,我們可以為漢語文化做出一些新的貢獻和嘗試。」餘世存表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龔自珍,在自己那代人覺得中國傳統文化已經失去活力的時刻,「喚醒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心。」

正因如此,才有了最新的這本《己亥:餘世存讀龔自珍》。在餘世存看來,龔自珍有趣、多才,他的風流情史、軼聞趣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自帶流量」。「先說他的語言吧。我覺得他的語言對中國知識分子來說是有一種魔力的,太有想像力了,幾乎可以說是一個金句大王。」餘世存舉例說,比如「美人如玉,劍如虹」,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覺得,這是出自某部武俠小說,但其實是龔自珍的作品。「他的語言是有張力,既雄奇又瑰麗,雅致當中充滿了想像力。我覺得可以用亦文亦俠亦溫文,兼具這三種特質來形容。」餘世存說,龔自珍的作品就像一個礦藏,可以不斷發掘出新東西。

餘世存接受記者採訪

光看書名,可能不少讀者會認為《己亥:餘世存讀龔自珍》是一本類似讀書筆記的作品。其實不然。這也是餘世存本次在創作上的一個新嘗試。「這本書就是是我代他寫的自傳,他的《己亥雜詩》裡的315首作品,我沒有做任何自己的解讀。我只是我站到快50歲的他的位置上,寫對這些詩的一些隨想,我幫他完成了自己對前半生的總結。」

「看了很多龔自珍的年譜、詩文,以及很多研究他的文獻。這些對我來說並不算困難。」餘世存說,真正難的是要寫出自己的理解,但又不能「越軌」。

當然,細讀這些詩,如果再配上餘世存本次在書中提及的一些背景,龔自珍的形象也應該會在大家腦海中豐滿起來。比如餘世存提到,《己亥雜詩》一共315首,其中有60多首都是和龔自珍的個人感情有關。「有兩位姑娘都喜歡她,但他都沒給出承諾就跑了。這方面,他當時的心緒到底如何,我可能要解讀起來也是比較難的(笑)。」還有中學生都會背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餘世存看來,應該配合的是龔自珍辭官離京返鄉的時間背景,畫面應該是夕陽的余光中龔自珍回望可能很難再回來的京城,滿腹離愁別恨。

餘世存說,自己更希望這本新書能有更多年輕人讀一讀。「它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勵志,安頓世道、人心的。龔自珍一個快50歲的人一輩子窮困潦倒,怎麼逆襲、『轉彎』的。」自己在寫作上的這種新嘗試也是覺得古典作品應該有更接地氣、為更多大眾接受的表達方式,「通過注釋翻譯來看古典作品,我覺得在學術研究內部循環是可以的,但大眾需要的是更容易看懂的作品。」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文/視頻 裘晉奕

相關焦點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譯文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龔自珍到林則徐與陸遊
    前幾天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如何理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真正的含義?前言這兩句詩前兩句很多人未必能背誦,但是後兩句流傳甚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在清朝的道光十九年(1839)春末,屢次抨擊時政、觸動時忌的龔自珍辭官南歸。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事業未竟,歲月蹉跎,青春已逝,紅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許不再回還,作為描摹落花的能手,詩人愛「探春」,更愛「送春」,愛花開,也許更愛看花落,他曾對落花作過非常多美妙的比喻。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近期,我們將陸續推出優秀演講文章的展播,今天發布第二期內容為我院辦公室幹警嚴力講述的我院辦公室幹警王廷和的先進事跡,題目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記閬中市人民檢察院辦公室幹警王廷和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之花落花開再續前緣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晚清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字面意思: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紅不是無情物,花雖然落了,並不代表花無情,表達雖然我已經離開了官場,並不代表「我」不關心國家命運。化作春泥更護花 ,表達花落之後不是毫無作用,它會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表達「我」雖然人在天涯,也始終有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如同我們的親情,愛情 ,友情 。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離愁中的正能量
    ,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出自晚晴龔自珍的《已亥雜詩·其五》。這時的他,有不得已離開政權中心的遺憾,也有對未來的期盼,還有對丁香花的留戀,更有對自己報國之誌異地而生的期許。己亥雜詩·其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六麻」部的七絕。平仄完全合律,沒什麼好講的。
  • 每天一首古詩詞|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寫的組詩《己亥雜詩》中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纏繞著我,不知不覺間太陽便已落下了。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像人在天涯一般。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你知道這是哪首詩嗎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龔自珍的筆下的《己亥雜詩》,我們經常用此來歌頌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但是這首詩原本卻不是歌頌老師的,你知道它本身是寫什麼的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離別京都的愁思向著日落的方向無限延伸,揮舞馬鞭,去往廣闊的天涯之地。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作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尤其是在中國古代與近代之交,還是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可謂是晚清時期的一個全才。他二十七歲中舉,曾官至禮部主事,後棄官南歸。身在清末鴉片戰爭前期,在朝為官時,龔自珍一直極力主張改革,抵制外國侵略。
  •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全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全詩
    在看電視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大家都會感覺很唯美,但是卻不知道這兩句詩的出處是哪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哲理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含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這兩句詩不僅詩美,而且還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至於講了什麼道理,就要和小編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了!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京都,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回鄉,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便化作春天的泥土,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會作者心中報效祖國的決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賞析在京都離別的思緒就像是水波向遠處太陽西斜的方向進行延伸,駕著馬揮著長鞭,感覺就像是在天涯一樣,在枝頭上落下來的並不是無情之物,這些東西即使化作了春泥也心甘情願的培育這些美麗的花成長,這首詩是作者龔自珍的代表作品,作者從南方辭官回到自己的家鄉,後來又在北方有了自己的眷屬,在返途的途中創作了這一部作品
  • 豐子愷: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豐子愷畫作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豐子愷畫作之「銜泥帶得落花歸」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僅14字很霸氣
    這首詩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算熟悉,但其中的一聯大家應該不陌生,它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多年以來這14個字常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一聯更霸氣。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本《己亥雜詩》共有315首之多,與於1839年前後,當時龔自珍看不習慣清朝的種種惡習,便辭官返鄉。在回家的路上,他每次心有所感,便寫首詩扔入籃筐中,最後一數竟有315首。其中包括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等。
  •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別看他長得高高大大,但其實很有愛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在眾多志願者活動中學會了用心觀察和主動思索,不斷總結和研究出更貼心、更人性、更周到的志願幫扶方式和活動內容。祁暢又從分發便利的角度思考,特意製作了一批手提袋,將每份受助殘疾人的物品放入袋中,並親自開車連夜送到交接地點,幫忙下貨,清點和配送,而那天他一直忙到很晚很晚,而這時他自己幸福小家之中還有懷孕、並焦急等待他歸去的妻子……這些例子只是他眾多志願者活動中的一個縮影,畢竟他的愛心傳遞還很多,志願者幫扶活動也仍在繼續,為了武漢這個更大的家能更有愛、能更早日恢復健康,他做到了舍小家而顧大家。
  • 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大家好,有到了好書推薦的時候啦,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喜歡的小說是不是一不小心又看完了?是否還在為看什麼還在發愁呢?
  • 杭州龔自珍故居——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杭州龔自珍故居——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出身於世代官宦學者家庭,自幼受母親教育,好讀詩文。從8歲起學習研究《經史》、《大學》。12歲從其姥爺著名文學家段玉裁學《說文》。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經典詩詞10首
    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1、《己亥雜詩·其五》清代: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2、《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清代: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 好詩必讀:誰說落紅無情,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朝龔自珍《已亥雜詩》詩文漫讀:那浩浩蕩蕩的離別的惆悵,正是白日東斜的時候。黃昏。馬鞭指向的方向,是我的去處。落花凋零之後,不會是它奉獻的終結,她化作了春泥,也會更加保護和愛惜滿園的花朵。初衣解詩:我總聽到悲觀的人說,人生無藥可解。我聽到最惆悵的言語,是朱顏辭鏡花辭樹。我看到最無奈的場景,是花謝花飛花滿天。仿佛春天過去了,許多人的心也死了一樣。
  •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上一句 「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
    「化作春泥更護花」是《己亥雜詩》第五首中的詩句,意思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那麼這句詩的上一句是什麼呢?大家還記得嗎?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一揮,仿佛人就在天涯一般。  樹枝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