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020-11-24 騰訊網

【編者按】6月30日,我院舉行了「我身邊的優秀共產黨員」主題演講比賽。通過身邊人講述身邊事,讓我們看到榜樣就在身邊;通過身邊事激勵身邊人,營造向先進學習的濃厚氛圍。近期,我們將陸續推出優秀演講文章的展播,今天發布第二期內容為我院辦公室幹警嚴力講述的我院辦公室幹警王廷和的先進事跡,題目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記閬中市人民檢察院辦公室幹警王廷和

在檢察院中有許多老黨員,他們人人心中有太陽,個個煥發光和熱,以堅定的信念、滴水之光輝映黨旗黨徽。他們辛勤工作,執著追求,淡泊名利,無怨無悔踐行錚錚誓言;他們默默無聞,如海綿吸水,以幽幽寸草之心報春暉;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竭盡心力,嘔心瀝血,取得了卓越的成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凡此種種,無不體現著一位檢察系統的老黨員的進取與堅守。當我走進他們,了解他們的事跡,深深感受到十步之內盡芳菲,身邊黨員皆楷模。今天我要講述的主人公,就是我們檢察院辦公室的老黨員—王廷和同志。

提起王廷和同志,檢察院裡沒有不熟悉的,大家都愛叫他「王主任」,曾經是駕駛員,後來是辦公室副主任,從入單位工作起,就一直紮根在辦公室這條服務戰線上。之所以大家愛叫他「王主任」,不僅僅因為他擔任辦公室副主任這個職務,更因為大家都覺得他像是辦公室這個大家庭的一位老前輩,一個大家長,時時刻刻操心著辦公室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幾十年如一日,大到單位安全管理,公車調度,小到日常水電維修聯繫,王廷和同志都認真幹好,從不掉鏈子。我作為一名剛進入單位的年輕幹警,感受尤為深刻,剛來辦公室的我,什麼也不懂,很多事是兩眼一抹黑,但是我總能在他那裡找到答案。日常公車調度,臨時決定出差,臨時改變行程,突發的重大活動,車輛安排麻煩又複雜,但只要找到王主任,他總能作出合理的安排,哪輛車出去了,哪輛車快回來了,哪輛車還能順路坐哪些人,都在他心裡一清二楚。王主任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管家,把檢察院這個大家庭的一針一線都了解的清清楚楚,把大家的工作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行政工作的核心是服務檢察工作的大局,在一般人看來,基層檢察院辦公室是個平凡而吃力不討好的崗位,不如一線的同事在法庭上、在審訊室唇槍舌劍、縱橫捭闔,風光無限。而王廷和同志,則以踏實的工作、無私的奉獻,創造了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業績,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今年已經56歲,進入知天命的年紀,但他從不認命,依舊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責任感和珍愛感,力求把它做到極致。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臨近中午休息時間單位需要維修水管,我找到了王主任聯繫,當時他給了我對方的聯繫方式,由於突然有其他事,我也沒有立即聯繫,想的下午上班再來,沒想到,不一會兒王主任就給我打電話說,他已經聯繫好了,到時候人來了直接找我。說實話,當時我的內心是既佩服又慚愧的,到了王主任這個年紀,臨近退休,本可以對工作不要求這麼嚴格,自己享享清福,但他從沒有這麼做,反而在時間上質量上總是要求得比我們這些年輕人還要高。他也本可以自己做了,簡單方便,但他想著要教給年輕人這些東西,所以讓我去做。不求聞達,但只潤物無聲,正是從這些一點一滴中,我見到了王主任對單位的責任之心,對年輕人的關愛之心,對檢察院行政工作的奉獻之心。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淡,關鍵時刻卻也衝鋒在前,這是王主任做人做事的另一條原則。2020年春節期間,全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他又衝在了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上,深入社區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貼通知、打電話、入戶排查、消殺,從不多話,從不邀功,就是樸實的一句話「有事就找我」。年紀大了,嗓子本來就有小毛病,勸導居民,他勸得嘴唇乾裂,聲音嘶啞,但依舊堅持在崗位上,從不遲到早退,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2019年底,我院迎來內設機構改革,需要任免一批中層幹部,這時王主任卻主動提出退居二線,不再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的職務。他說,年紀大了,幹不動了。但我們都知道,他是想留給年輕人多一些機會。從中層幹部職務上退下來後,他依然兢兢業業,做好辦公室本職工作,毫無鬆懈,對於辦公室的年輕人,他總是不吝指教和關心。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作為一名老黨員,他不僅在站好最後一班崗,更要培養新一代的年輕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百年奮鬥,百年傳承,薪火相傳的正是這一份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和責任,對黨的事業的無私奉獻。

相關焦點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譯文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事業未竟,歲月蹉跎,青春已逝,紅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許不再回還,作為描摹落花的能手,詩人愛「探春」,更愛「送春」,愛花開,也許更愛看花落,他曾對落花作過非常多美妙的比喻。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之花落花開再續前緣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晚清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字面意思: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紅不是無情物,花雖然落了,並不代表花無情,表達雖然我已經離開了官場,並不代表「我」不關心國家命運。化作春泥更護花 ,表達花落之後不是毫無作用,它會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表達「我」雖然人在天涯,也始終有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如同我們的親情,愛情 ,友情 。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龔自珍到林則徐與陸遊
    前幾天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如何理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真正的含義?前言這兩句詩前兩句很多人未必能背誦,但是後兩句流傳甚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在清朝的道光十九年(1839)春末,屢次抨擊時政、觸動時忌的龔自珍辭官南歸。
  • 每天一首古詩詞|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寫的組詩《己亥雜詩》中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纏繞著我,不知不覺間太陽便已落下了。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像人在天涯一般。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離愁中的正能量
    ,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出自晚晴龔自珍的《已亥雜詩·其五》。這時的他,有不得已離開政權中心的遺憾,也有對未來的期盼,還有對丁香花的留戀,更有對自己報國之誌異地而生的期許。己亥雜詩·其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六麻」部的七絕。平仄完全合律,沒什麼好講的。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你知道這是哪首詩嗎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龔自珍的筆下的《己亥雜詩》,我們經常用此來歌頌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但是這首詩原本卻不是歌頌老師的,你知道它本身是寫什麼的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離別京都的愁思向著日落的方向無限延伸,揮舞馬鞭,去往廣闊的天涯之地。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作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尤其是在中國古代與近代之交,還是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可謂是晚清時期的一個全才。他二十七歲中舉,曾官至禮部主事,後棄官南歸。身在清末鴉片戰爭前期,在朝為官時,龔自珍一直極力主張改革,抵制外國侵略。
  •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全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全詩
    在看電視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大家都會感覺很唯美,但是卻不知道這兩句詩的出處是哪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哲理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含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這兩句詩不僅詩美,而且還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至於講了什麼道理,就要和小編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了!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離開京都,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回鄉,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便化作春天的泥土,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會作者心中報效祖國的決心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賞析在京都離別的思緒就像是水波向遠處太陽西斜的方向進行延伸,駕著馬揮著長鞭,感覺就像是在天涯一樣,在枝頭上落下來的並不是無情之物,這些東西即使化作了春泥也心甘情願的培育這些美麗的花成長,這首詩是作者龔自珍的代表作品,作者從南方辭官回到自己的家鄉,後來又在北方有了自己的眷屬,在返途的途中創作了這一部作品
  • 豐子愷: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豐子愷畫作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豐子愷畫作之「銜泥帶得落花歸」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僅14字很霸氣
    這首詩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算熟悉,但其中的一聯大家應該不陌生,它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多年以來這14個字常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一聯更霸氣。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本《己亥雜詩》共有315首之多,與於1839年前後,當時龔自珍看不習慣清朝的種種惡習,便辭官返鄉。在回家的路上,他每次心有所感,便寫首詩扔入籃筐中,最後一數竟有315首。其中包括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等。
  •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別看他長得高高大大,但其實很有愛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在眾多志願者活動中學會了用心觀察和主動思索,不斷總結和研究出更貼心、更人性、更周到的志願幫扶方式和活動內容。祁暢又從分發便利的角度思考,特意製作了一批手提袋,將每份受助殘疾人的物品放入袋中,並親自開車連夜送到交接地點,幫忙下貨,清點和配送,而那天他一直忙到很晚很晚,而這時他自己幸福小家之中還有懷孕、並焦急等待他歸去的妻子……這些例子只是他眾多志願者活動中的一個縮影,畢竟他的愛心傳遞還很多,志願者幫扶活動也仍在繼續,為了武漢這個更大的家能更有愛、能更早日恢復健康,他做到了舍小家而顧大家。
  • 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大家好,有到了好書推薦的時候啦,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古代情緣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喜歡的小說是不是一不小心又看完了?是否還在為看什麼還在發愁呢?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背後是何故事?知名學者餘世存...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實我和大家一樣,除了這兩首詩,對龔自珍的其他一無所知。」餘世存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自己也沒想到會龔自珍成為打開自己思想「窗戶」的兩位大家之一。「我是1980年代讀的大學,不得不承認,我們那個年代受西方文化影響很深。」
  • 好詩必讀:誰說落紅無情,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朝龔自珍《已亥雜詩》詩文漫讀:那浩浩蕩蕩的離別的惆悵,正是白日東斜的時候。黃昏。馬鞭指向的方向,是我的去處。落花凋零之後,不會是它奉獻的終結,她化作了春泥,也會更加保護和愛惜滿園的花朵。初衣解詩:我總聽到悲觀的人說,人生無藥可解。我聽到最惆悵的言語,是朱顏辭鏡花辭樹。我看到最無奈的場景,是花謝花飛花滿天。仿佛春天過去了,許多人的心也死了一樣。
  •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上一句 「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
    「化作春泥更護花」是《己亥雜詩》第五首中的詩句,意思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那麼這句詩的上一句是什麼呢?大家還記得嗎?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一揮,仿佛人就在天涯一般。  樹枝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
  • 杭州龔自珍故居——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杭州龔自珍故居——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龔自珍會試再度落第,以舉人身份被選為內閣中書。從1821年(道光元年)起,又任國史館校對等官職,先後十幾年。
  • 龔自珍最著名的十句詩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作者用「落紅」(落花)作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願意像春泥護花一樣始終關注民眾,心繫國家。這種為追求美好事物而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一直以來都為人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