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心畬10幅書畫作品欣賞,他曾被稱為是詩書畫三絕的牛人

2020-12-13 公社人瞿宇輝

《得魚圖》,溥心畬繪畫作品欣賞。 溥心畲是溥儀的堂兄,道光帝曾孫。在幾個宗室男孩中,溥心畲聰慧過人,被譽為「皇清神童」。溥心畲幼年便能習詩作文,後來走上另一條傳奇的藝術之路。

溥心畬楹聯書法1。他精通國學、洋文、天文、地理、數學,騎馬射箭,一身驚世才華。他赴法國留學,取得了天文學、生物學兩個博士學位。

《三駝圖》,溥心畬繪畫作品欣賞。從小接受正統教育的他,雖然喜歡畫畫,卻認為那是文人雅趣,非人生報國之正事,他空懷一腔治學抱負。

溥心畬楹聯書法2。他寄情於書畫,沒向任何老師學習繪畫,卻利用業餘時間,自學成才。並一舉成為與張大千齊名的大畫家。

《鴛鴦戲水》,溥心畬繪畫作品欣賞。 他舉辦畫展,聲名大噪,震驚畫界。被評「出手驚人,儼然馬夏」。

《秋色斜陽》,溥心畬繪畫作品欣賞。 他還被稱「南張北溥」,而這一說法,卻遭張大千反對,張大千自嘆:寫字作畫不如溥心畲。宋美齡也曾一心想拜師溥心畲學畫,卻遭溥心畲婉辭拒絕。

溥心畬小楷代表作《金剛經》。連名家謝稚柳、齊白石之輩,也紛紛推崇這位皇室後裔。謝稚柳認為他是繼王維、蘇軾等之後,唯一詩書畫三絕的牛人。

溥心畬繪畫作品欣賞。 他的山水畫,線條多挺直,剛中帶韌,下筆重、而著墨輕,墨色雋秀清雅。畫面透出濃鬱的文人雅氣,意境幽遠、安靜、恬淡、輕柔,充滿了一股魏晉名士的淡逸超脫之風。

溥心畬隸書作品。溥心畲的學識涵養和精神氣質,就是專為中國的文人畫而準備的。結合自身修養和氣質,他將文人畫的「精氣神」發揮到極致。

溥心畬繪畫作品欣賞。 這個滿腹經綸的舊王孫,儘管文人畫的造詣已達罕見地步。他卻根本不承認自己是個畫家,他一腔熱血。

相關焦點

  • 溥心畬書畫作品辨偽
    原標題:溥心畬書畫作品辨偽黎展華(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溥儒(1896~1963),字心畬,原名愛新覺羅·溥儒,清恭親王奕之孫。20世紀中國畫壇傳統派代表人物,曾在北平藝專教授中國畫,與張大千並稱「南張北溥」,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 「南張北溥」溥心畬書畫精品首次在川展出
    10月30日上午10點半,「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於一派醉人秋景之中,在武侯祠美術館開幕。展覽將展出溥心畬各時期重要書畫作品約30幅,涵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不同題材。據悉,本次展覽將從10月30日持續至11月29日,每日10:00——17:00,免費向公眾開放。
  • 他曾和張大千齊名!到武侯祠來看溥心畬書畫精品展
    10月30日,「寒玉迭影一一溥心畬書畫精品展」在成都武侯祠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民溥心畬各時期重要書畫作品約30幅,涵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不同題材。據悉,本次展覽將從10月30日持續至11月29日,免費向公眾開放。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也是溥心畬作品首次在成都展出。
  • 「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亮相武侯祠美術館
    「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於一派醉人秋景之中,在武侯祠美術館開幕。展覽將展出溥心畬各時期重要書畫作品約30幅,涵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不同題材。作為活躍於二十世紀中國畫壇的兩位大家,溥心畬與張大千三四十年代交好於北平,客居頤和園,交遊畫藝,情義深厚,並聯手創作多幅作品。他們的藝術各有特色,同時也互有借鑑,成為中國近代藝壇上流傳不息的佳話,被雅稱為「南張北溥」,世紀之後仍被人絕口稱讚。
  • 「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在成都開展
    安源 攝   中新網成都10月30日電 (記者 安源)「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於30日在成都武侯祠美術館開展。展覽展出了溥心畬各時期重要書畫作品約30幅,涵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不同題材。
  • 「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今日亮相武侯祠美術館
    今日上午10點半,「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於一派醉人秋景之中,在武侯祠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溥心畬各時期重要書畫作品約30幅,涵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不同題材。本次展覽將從10月30日持續至11月29日,每日10:00——17:00,免費向公眾開放。
  • 「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在成都開展 持續一月免費向公眾...
    央廣網成都10月31日消息(記者賈宜超)「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10月30日在成都武侯祠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溥心畬各時期重要書畫作品約30幅,涵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不同題材。本次展覽將從10月30日持續至11月29日,每日10:00至17:00,免費向公眾開放。
  • 「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在成都開展 持續一月免費向公眾開放
    央廣網成都10月31日消息(記者賈宜超)「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10月30日在成都武侯祠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溥心畬各時期重要書畫作品約30幅,涵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不同題材。本次展覽將從10月30日持續至11月29日,每日10:00至17:00,免費向公眾開放。
  • 打卡成都小眾展覽 到武侯祠美術館看溥心畬書畫精品展
    「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精品展」正在武侯祠美術館舉行。展覽展出了溥心畬各時期重要書畫作品約30幅,涵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不同題材。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29日,每日10:00-17:00,免費向公眾開放。
  • 「南張北傅」聚成都 「寒玉迭影——溥心畬書畫展」亮相武侯祠美術館
    展覽展出了中國近代著名書畫家溥心畬各時期重要書畫作品約30幅,涵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不同題材,其中一幅溥心畬和張大千於1934年合畫的《山猿圖》成為全場亮點。據悉,本次展覽將從10月30日持續至11月29日,每日10:00——17:00,免費向公眾開放。
  • 溥心畬:旅日二三事
    因溥心畬在日本樂不思蜀,更有傳說他曾與大陸人士有過接觸,1956年6月,溥心畬被簉室李墨雲和友人「押」回臺灣。     溥心畬是一個生活自理能力極差的滿清宗室貴胄子弟,所以他居日期間的日常生活均僱傭年輕美貌的下女(女傭)料理。溥心畬在日本期間,曾經由張大千等人陪同到各地名勝旅遊。他還招收了李鐸若、伊藤啟子為弟子,教學中文和書畫。
  • 「南張北溥」溥心畬!為何畫作拍賣價只有張大千的五分之一?!
    溥儒(1896~1963)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字心畬,出生不久就被光緒皇帝賜名溥儒。由於溥心畬優越的社會地位、嚴格正統的教育,且皇室擁有大量的經典書畫收藏得以臨摹,再加上其特有的書畫天份及詩詞造詣,使溥心畬成為中國美術史上「詩、書、畫三絕」的代表人物之一。
  • 啟功題溥心畬《雙猿圖》
    原標題:啟功題溥心畬《雙猿圖》   啟功跋文   雙猿圖(國畫) 溥心畬   侯剛   溥儒,字心畬,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非常有名的文人大畫家他精通棋琴書畫,在書畫界與南方的張大千齊名,被稱作「北溥南張」。心畬先生是啟功同宗遠支的前輩,啟功二十歲左右時,書畫即很有名氣,很得同宗長輩溥心畬、溥雪齋的欣賞和器重。溥心畬經常在錦翠園的寒玉堂舉辦小型聚會,也邀請啟功前去,啟功便有更多的機會向心畬先生請教,和一些名家無拘無束地談藝作畫。
  • 特輯|又一個愛新覺羅後裔——溥心畬
    溥心畬善畫山水、花鳥、人物、走獸,意境淡雅致遠,俊逸出塵,結構嚴謹,筆法挺勁,並喜繪于娟地,染色層次多而淡。其花鳥作品亦清逸雅靜,較之山水,筆法偏於柔秀。還長於草書,風格秀逸,得剛健婀娜之致。    溥心畬一生談詩談書談做人卻不甚談畫,畫藝未曾從師,全由擬悟古人法書名畫以及書香詩文蘊育而成,加以他出身皇室,因此大內許多珍藏,自然多有觀摹體悟的機會。
  • 秀雅俊逸,高古清幽,藝術風格獨特,溥心畲10幅荷花作品欣賞
    溥心畲(1896-1963年)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滿族,為清恭親王奕訢之孫。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溥心畲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 誠軒18秋拍·書畫、瓷雜:溥心畬女弟子沈文琭舊藏
    李墨雲題贈沈文琭的照片由於受到老師的垂青,沈文琭收藏的溥心畬作品也豐富有趣,本次誠軒秋拍中國書畫(一)專場共有八件沈文琭藏品,均是首次現諸拍場。Lot 026 溥心畬 柳岸東風碧幾重卷手卷 設色紙本10.6×94.5 cm。 約0.9平尺(畫心)RMB: 500,000-600,000這是溥心畬晚年最擅長的小卷山水,畫心高10釐米。
  • 張大千和溥心畬的「南張北溥」之說,是如何形成的?
    張大千和溥心畬是民國時期畫壇惺惺相惜的兩大才子,是近現代以來大眾耳熟能詳的著名畫家,他們在我國近現代繪畫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張大千一生畫風多變,開創了中國畫潑墨潑彩的新畫風。溥心畬集詩、書、畫三絕於一身。二人各領風騷數十年,在當時的畫壇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譽為「南張北溥」。
  • 從恭王府藏溥心畬作品看其晚年畫風
    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溥心畲得傳統正脈,受馬遠、夏圭的影響較深。溥儒在繪畫語言上的創新,不是現代主義式的另創語系,而是後現代主義式的「翻新」。他繼承「芥子園式的披麻皴」與「馬夏式的斧劈皴」,並將二者交叉融合變化,斧劈頓成「散筆「,披麻忽變」尖銳「,施之於山水畫中,新意立刻突顯。
  • 丹青妙筆 珠聯璧合——張大千、溥心畬合作繪畫賞析
    他們在詩詞、書畫方面都有著很深的造詣,而且都有詩詞、文集行世。在繪畫方面,他們都能將傳統文人所高揚的筆情墨趣與思想情感通過高山流水、茂林修竹、溪山高逸、丹楓古寺、群峰積雪、深山藏寺等傳統形式表現出來,具有典型的文人畫格調。20世紀30年代中期,張大千曾租住在北京頤和園聽鸝館,期間他與住在恭王府的溥心畬為鄰居,二人經常在一起和詩作畫並舉辦畫展。
  • 「舊王孫」溥心畬拒任偽職 拒教宋美齡畫畫(圖)
    他是道光皇帝的嫡曾孫,恭親王奕訢的次孫。自幼有神童之稱,出生滿5個月蒙賜「頭品頂戴」,4歲習書,5歲拜見慈禧太后,從容廷對。6歲受教,9歲能詩,12歲能文。   本來,溥心畬是能當皇帝的,因為慈禧太后非常喜歡這個孩子,召見之後誇他:「本朝靈氣都鍾於此童。」但據傳,光緒帝病危時慈禧選皇帝,溥心畬當廷大哭想家,結果落選,舉家為之歡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