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 彭連熙圖說二十四節氣

2020-10-07 畫家彭連熙

江天曉來寒露,一字雁行何処?

南湖秋水寂寂,且把芙蓉細數。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七個節氣,為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在每年10月8日或9日。此時太陽黃經為195度。古時人們把露作為天氣變冷的表徵。露凝而白,為白露,露氣寒冷將凝為露,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時節,遍地冷露。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寒露重陽習俗

塞露時節,深秋已至,登高遠望過重陽。

重陽佳節為農曆九月九日,《易經》中"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為重陽。

重陽節在我國己有兩千多年歷史,因與久久同音,又寓長壽之意。唐詩宋詞中賀重陽,詠菊花佳作如雲。民間活動豐富多樣,秋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菊詠詩,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都是有益身心的好習俗。

時至寒露,天氣轉寒,起居早臥以順陰精收藏,早起以順陽氣舒達。保證充足睡眠,儘量了熬夜,防止疲勞過度。注意防寒保暖。

蕭瑟秋風,落葉枯草,悽涼景物易傷情。防止情緒低落,精神委靡,應多到陽光充足的戶外,舒緩的鍛鍊,放鬆身心,保持樂吧豁達的心態。

滋陰潤肺,遠離"秋燥」

金秋之時,氣候乾燥,飲食以滋陰潤肺為宜你。適當多吃甘,淡,滋潤食品,以補脾胃,養肺潤腸。如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雞,鴨,牛肉,魚,蝦,大棗,山藥等。

時令食譜

1,苡仁燉豬蹄

苡仁200克,豬蹄2對,料酒,姜,蔥,鹽等適量。

豬蹄洗凈沸水抄出,與苡仁和調味品入鍋大火煮開,攵火慢煮2小時,豬蹄爛熟即可。

功效:補益氣血,去溼消腫

2,百棗蓮子銀杏粥

百合30克,大栆20枚,蓮子20克,銀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蓮子先入鍋煮片刻,再放入其它食材,煮沸後改小火至粥稠加刀冰糖即成。

功效:養陰潤肺,健脾和胃

秋思秋語

秋晝漸短夜漸長,秋風起時月如霜。秋來秋實碩累累,秋葉經霜遂丹黃。

秋涼時節,雲淡風清,秋高氣爽。

秋收時節,春華秋實,秋收冬藏。

秋韻是成熟,沒有春的憧憬和青澀,也沒有夏的躁動,秋閱盡了世間的得失與榮辱,看到了世態炎涼,秋是深沉,自信和成熟。

人生的秋天也是值得讚美的。

民諺品味

1,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2,寒露是晴天,來年春雨多。

3,寒露有霜,晚稻受傷。

相關焦點

  • 白露 彭連熙圖說二十四節氣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此時太陽黃經為165度。白露節氣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飲食上要少吃海鮮,多食山藥,注意早睡早起。作者 彭連熙>天津湖社江南工作室熙怡軒彭連熙工作室
  • 処暑 彭連熙圖說二十四節氣
    処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後,此時太陽黃經為150度。処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天津湖社江南工作室熙怡軒彭連熙工作室
  • 寒露:了解二十四節氣文化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
  • 二十四節氣詩:寒露其二
    二十四節氣詩:寒露其二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白話譯文   寒露時節,金色的狗尾草在溫軟地秋風中搖曳。青色的球狀栝樓掛滿了瓜藤,就像在遙望天上悠閒的白雲。   嫩嫩的秋菠菜與秋白菜競相爭綠。扁豆和茄子比賽看誰的顏色更紫。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蕭春來先生題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編輯:侯松平
  • 二十四節氣—寒露
    每年的10月8日前後,是二十四節氣的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寫到:「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可見「寒露」是天氣轉涼的標誌,連露氣都要凝結了。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古詩有「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寒露至,天愈冷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是幹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處於室女座)時。上古時代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
  • 二十四節氣 | 寒露
    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寒露時節,我國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此時最為五彩斑斕。
  • 說給孩子們的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寒露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雖然二十四節氣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現代人不再具有生產方面的指導,但它作為中國人對於宇宙和自然界的認知,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還提醒我們親近自然,傳承傳統文化。
  • 理工二十四節氣—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 二十四節氣食譜【寒露】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 與二十四節氣同行之九——寒露
    這首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記載了一年從立春到大寒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在古代,因為沒有天氣預報,「二十四節氣」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深深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隨著歲月的延伸,它還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文化和節日文化。
  • 話說二十四節氣 | 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寒露」沈癸酉今日寒露(不好意思,今天應該還是寒露,霜降節氣尚在十四天後,餘昨晚心急,不慎將寒露誤寫為霜降,誤導各位好朋友,謝謝大家的信任,給我點了那麼多的贊[呲牙]今晨蒙好友朱俊昌先生提醒,及時改正,謝謝謝謝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 話說二十四節氣|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今天是10月8號,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也是我們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 —寒露時節。寒露這天,是由涼變冷的表徵,涼風乍起,應當適當添加衣物。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中國二十四節氣的歷史來由。一、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淵源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定「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它是我們的先輩們文化智慧的高度凝聚產物,是中華歷史文化的精華之一,在國際氣象界中,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 二十四節氣|今日寒露!
    北京時間10月8日3時55分   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   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寒露」   此時節   霜染紅葉,雜樹蕭疏   蟬噤荷殘   秋深露重需添衣   寒露有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三候菊有黃華   鴻雁南飛,此時已是最後一批。
  • 二十四節氣寒露含義是什麼 2019寒露是幾點幾分
    2019年10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那麼寒露代表著什麼意思?有什麼習俗呢?  寒露代表著什麼?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是指寒冷。
  • 二十四節氣寒露簡介 這個節氣最全知識盤點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都是流傳下來的瑰寶,其中二十四節氣就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關於寒露這個節氣很多人都知道會降溫,其實哪有這麼簡單呢。   寒露是什麼意思?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時間在公曆每年10月7日~9日。   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丨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