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生:臺灣人站在虛妄的文明制高點俯瞰大陸

2020-12-19 環球網

漢字之旅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衝淡了濃墨重彩的現場感。最近看到大陸的學者李零發表了一篇名為《傳統為什麼這樣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文章,探討近些年來大陸為什麼突然掀起了所謂的國學熱,大陸對待國學的態度到底怎麼一回事,背後是什麼樣的心態。

其中有一句話非常關鍵:「大國夢想,小國心態,表面自大,骨子裡還是自卑。」這種心態是大陸在改革開放後口袋裡有了些錢以後才有的,我們砸大錢辦奧運會、援建非洲國家,想向世界證明雖然近一百年來中國貧窮落後、不文明、不發達,但現在有了改變,我們仍然將回歸泱泱大漢,盛世唐朝,成為世界上一個響噹噹的國家。

落伍觀念令人傻眼

當這種心態和對岸臺灣發生碰撞時,事情就會變得十分的微妙。兩岸政權對立時期,彼此間的謾罵和詆毀並不少見。兩岸開始逐漸交流時,大陸站得更低,臺灣站得更高,歷史和現實差距迭加在一起,為彼此構建出了一幅只存在於自己心中的對岸。

我之前去臺灣,一個年輕的輔大男老師說他第一次去大陸時心裡十分忐忑,聽大家說一定要帶衛生紙、方便麵,因對岸是蠻荒之地,什麼都沒有,最後他帶了大半旅行箱的衛生紙和方便麵,到了大陸就傻眼了,看著自己的箱子哭笑不得。

這次旅途中,有些對岸的小夥伴們也是帶著偏見來的,有幾個人常以調笑口吻看大陸不文明的行為,指著類似「人人參與文明創建、個個爭當文明市民」的標語,然後再歪著頭笑著問:「那大陸人在景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是不是文明的行為呢?」雖說並無惡意,但卻讓大陸的同學們心裡不太好受。

虛妄的文明制高點

他們以一種站在文明的制高點的心態俯瞰大陸,帶有些微優越感。柯震東吸毒事件爆出來以後,臺灣的同學也有以比較極端的口吻批評大陸法制,誤以為大陸是鐵板一塊的一言堂,我們絲毫說不得政府,張嘴便會被抓,聽起來好像我們的境況和文革差不太多。

如果他們有耐心到對岸網站上看看,就會看到我們是如何痛徹心扉地批評政府的腐敗,批評各種教育、房價、醫療、社保等現象。我給一位同學看了愛思想網上一篇討論黨執政的合法性的文章,而她訝然無語。

前陣子大陸的網上盛傳臺灣的專家稱大陸用不起計算機,於是半年前的茶葉蛋事件又被提了出來。生活在城市的民眾家裡安著無線,一手pad,一手手機,桌機專門為打遊戲和休閒準備,商務筆電就在包裡,一聽這話拍案大怒;而農村居民有的地方甚至都還沒有通上網絡線,只能用手機上網瀏覽網頁,我身邊許多來自農村的同學就是這樣,雖然有計算機,但計算機在她家也派不上用場。

這種情況下,不論有理無理,社會的反應都是群起而攻之;茶葉蛋事件更為可笑,竟然有廣州土豪自費購買十萬顆茶葉蛋在街上分發給路人,證明大陸吃得起茶葉蛋。如若不是心裡有股氣憋著,又何必這樣大動肝火?

正統誰屬並無意義

在去長城的行程時,我因為身體不適,一直都待在纜車上來的地方,和一位不良於行的臺灣同學聊天,他說原以為應該會看到許多亂塗亂畫,隨地吐痰,大聲喧譁的遊客們,可為什麼我們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原地不動,又待了這麼長時間卻也沒有看到呢?我說大概時間不夠長,心裡補了一句:大陸並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糟糕。

漢字之旅結束以後,依然有大陸的小夥伴在在線聊天時稱呼對岸的繁體字為正體字,當時我回了他一句「是繁體字……」。如果對漢字有一些了解,就會知道漢字趨繁是為了更多地表義,漢字趨簡是為了書寫更為方便。爭誰是正統誰不正統並沒有什麼意義,漢字是一個不斷自我調整和變化著的系統,一直優勝劣汰。如果非要以誰保留了更多傳統文化來說,很多簡體字也是古已有之。

大陸同學用「正體字」來稱呼繁體字,不知道這到底是由於稱呼習慣的根深蒂固,還是仰視臺灣的習慣錯結於心。回頭琢磨,交流其實是一個祛魅的過程。那番魅影,來自於我們的文化,來自於我們的歷史。當現實的車輪轉動時,一切都會變化,但我們卻仍然在以舊有的眼光審視現在。

發現彼此也都一樣

我們習慣於站在自己稀少可憐的一點已知部分去認識外在,想像著自己心中的彼此。然而,來到對岸才會發現,臺灣沒大陸人想得那麼好,大陸也沒有臺灣人想得那麼差。到最後,能夠有辦法扭正人心裡的錯位思維的,大概只有深入到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了吧。

想到幾個在臺灣待過的時間比較長的同學說過:「接觸的時間長了,在兩岸差異上都無話可說了,每個大陸人和每個臺灣人都是平凡的個體,有的只是私人的交流。」我忍不住笑著心想:「到最後,大概會發現我們都一樣吧」。(來源:中國臺灣網 你不知道的臺灣_輕舟論壇 作者:顏婧 北京師範大學學生)

相關焦點

  • 大陸交換生:臺灣人怎樣才會喜歡大陸?
    今年2月,我搭上了開往臺北桃園機場的航班,準備前往臺灣交換學生的生活。鄰座是一位臺灣中年男人,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臺灣人。在後來的聊天中我知道了他的很多事情,譬如他一直在四川工作,譬如他有一位賢慧的四川妻子還有一雙兒女,譬如他喜歡四川的美食。但是,開始的相處聊天並不見得那麼順利。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大陸將對臺灣學生執行與大陸學生同一收費標準
    教育部港澳臺辦常務副主任丁雨秋在今日(24日)下午國臺辦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2005年出臺針對臺灣學生收費及設立臺灣學生獎(助)學金等問題。  丁雨秋指出,新措施有三點:  第一,調整對臺灣學生的收費政策。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這樣「閉關鎖臺」在大陸的學生怎麼辦?
    這樣就導致島內許多人去藥店進行哄搶口罩。引發了社會的恐慌。蔡英文當家的出爾反爾讓臺大陸學生大倒苦水疫情防控期間,臺灣當局要求學校推遲開學,但是推遲開學的時間一變再變,使得許多大陸學生不得不多次對航班進行改籤,給他們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而且他們還擔心如果臺灣當局一直這樣下去的話,會不會對他們的畢業等方面造成影響。
  • 臺灣間諜策反大陸赴臺學生,鼓動回大陸報考黨政機關
    他有時是臺灣「葛培實業有限公司」投資經理,有時是「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研究員,或者是「臺灣小林製藥」市場經理,總之,他所在公司急於開拓大陸市場,需為股東投資大陸提供決策性信息。林兆偉請求學生幫忙搜集大陸政治、經濟、軍事內幕信息和紅頭文件,「幫忙公司作出決策」。大陸學生的能力其實很難滿足林的期望,但「朋友」之邀,學生們很難說不。
  • 臺灣人在大陸工作:站在時代風口,有機會飛黃騰達
    中新網1月15日電 臺灣《旺報》15日刊登臺灣作家於綻的文章稱,期待能有更多的臺灣年輕人,都能來大陸,看看這個跟你想像的不一樣的地方,一個只要站到時代風口上,就有飛黃騰達機會的地方。文章摘編如下:我站在頤和園的冰湖上,冷,但我心是熱的,我來大陸工作一年了。我在臺灣曾有過幾年的工作機會,臺灣的環境很舒適,同儕互相幫助,長官(領導)也好,薪資跟同齡比算不錯,但我卻看不到我的未來,我決定不要為了眼前這些,而耽溺、而停留。
  • 大陸高校歡迎臺灣學生報考
    有資料顯示,日前臺灣學生赴大陸高校就讀,已經在臺灣島內形成了一個熱潮。在臺灣人最想前往學習的國家和地區的排名當中,大陸排名第二。而大陸的廈門大學,目前已經是招收臺灣學生最多的大陸院校之一。目前在在廈門大學就讀的臺灣學生已經超過160名。那麼廈門為什麼會吸引到這麼多臺灣學生前去就讀?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學習生活以及就業的狀況又如何呢?
  • 臺生:臺灣人用負面眼光看大陸人自以為文明
    臺灣學生在《旺報》上發表《大陸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文章摘編如下:「來北京兩個月了,竟然沒有人問我政治問題!」和同校的臺灣學弟聊天時,他很驚訝地跟我說。「我都已經準備好應付那些政治問題的答案了,竟然沒人問,有點失落。」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目前,大陸人在臺灣主要是兩部分人,陸配和陸生。陸配是指臺灣人的大陸配偶,其中以大陸新娘為主。
  • 臺灣學生大陸求學--報名
    目前大陸有1000餘所全日制普通高校招收臺灣學生,因此在選擇學校的時候,考生應當多對大陸高校做些了解,不要盲目追求名牌大學。考慮到在職研究生招生工作還不成熟的實際情況,現在還沒有大規模進行招收臺灣學生就讀在職研究生的工作,但是,也有部分學校已經開始招收少量臺生自費在職兼讀研究生,詳情可直接諮詢所要報考的學校。
  • 大陸學生開始臺大學生活 在臺灣人眼裡很優秀
    隨著臺灣院校的陸續開學,首批赴臺讀本科的大陸學生開始了他們嶄新的大學生活。衣食住行一陣忙亂後,「第一次吃螃蟹」的大陸學生在「社交」中驚奇地發現:原來在臺灣人眼裡自己很優秀。9月初,大陸學生們先後抵達分布在臺灣各地的學校,陌生城市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各不相同,不過,多數學生明顯感受到來自臺灣人的熱情接納。臺灣的中秋節流行烤肉,很多大陸學生接到了臺灣同學的邀請,甚至連校車司機都說:到我家烤肉吧。
  • 臺灣批准大陸學生赴臺就學
    (觀察者網訊)據臺媒消息,臺「教育部」24日宣布,即日起開放19個國家和地區以外的新生,及大陸學生(包括舊生與新生)赴臺就學。臺媒報導截圖 據臺「教育部」估計,約1萬名留學生、大陸學生可申請赴臺就學,其中,大陸學生約佔5000多人。
  • 大陸學生有望到臺灣上大學
    據臺灣媒體的報導,日前,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計劃從2009年開始,招收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大專院校,並開放承認部分大陸學歷。按照規劃,臺灣各大學每年招收大陸學生的名額總數約為2000人。那麼,臺灣當局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大陸學生到臺灣上大學有哪些規定?
  • 臺灣間諜策反大陸學生案內幕
    【環球時報記者範凌志】中國國家安全機關近日對外披露一批臺灣「軍情局」間諜策反大陸學生的案件,涉及多名臺灣間諜和相關人員。許佳瀅的手段讓人聯想到某些境外情報機關專門訓練的色情間諜。據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介紹,許佳瀅真名叫許莉婷,是臺灣「軍情局」制內間諜,1977年出生,比宋哲足足大了16歲。
  • 臺灣學生暑期赴大陸實習持續升溫
    中新網上海7月10日電(任雲李佳佳)暑期來臨,臺灣學生赴大陸臺商企業為期45天的實習也正在上海拉開帷幕。  據上海市臺商協會會長透露,此次共有160餘位學生在暑期趕赴大陸實習,這個人數比之前五屆的平均值增加了三分之一。  這些來自臺灣大學、臺灣交通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等臺灣29所高校的大三以及研一、博一的學生,將根據意願分為12組前往北京、天津、廣東、深圳、花都、惠州、上海、蘇州、崑山、無錫、嘉興、福州等城市的臺商企業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
  • 大陸學生: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再去臺灣讀書
    去年私立大學學士班招收陸生人數最多前五私校為淡江大學138人、中國文化大學125人、銘傳大學118人、逢甲大學116人、輔仁大學108人;今年名額對半砍為淡江64人、文化58人、銘傳55人、逢甲54人、輔大50人。作為「九二共識」的一項延伸,陸生赴臺政策的基礎是兩岸關係。蔡英文政府上臺1年多以來的所作所為,小編相信大家都看在眼裡,這無疑影響到大陸學生前往臺灣念書的大趨勢。
  • 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或是民間的交流,臺灣與大陸的交流在當時紛紛創下許多成績。碩士班階段,當時系所因有陸籍學生前來交流,雙方的互動從嚴肅的學科討論,到生活當中的大小事,過程中沒有一絲一毫的政治氣氛,雙方的交流像朋友般的熱絡與熱情,雖然對方早已回大陸,但因留有通訊帳號,至今仍不時地會進行訊息傳遞。
  • 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無論是雙方的會談,或是民間的交流,臺灣與大陸的交流在當時紛紛創下許多成績。 碩士班階段,當時系所因有陸籍學生前來交流,雙方的互動從嚴肅的學科討論,到生活當中的大小事,過程中沒有一絲一毫的政治氣氛,雙方的交流像朋友般的熱絡與熱情,雖然對方早已回大陸,但因留有通訊帳號,至今仍不時地會進行訊息傳遞。
  • 龍應臺:臺灣對大陸文明進步應有所承擔
    臺灣「文化部長」、作家龍應臺近日結束6天香港訪問,在接受《亞洲周刊》採訪時,談及兩岸文化,稱臺灣懂得大陸49年以來的傷害和疼痛,臺灣人要促進大陸更有自信的把文明、文化當作它最重要的任務。以下是訪談原文:在訪港六天裡,龍應臺常常試著以個人小事來闡釋宏大的國族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