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言隋唐(二十九)唐朝軍神李靖是如何成為天庭託塔李天王的?

2020-12-13 驚心鳥

「軍神」這個詞是中國軍迷群體中對於無比崇高的絕代名將的尊稱,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只有兩位名將能得到軍迷這樣的稱呼。一位是共和國的開國名將劉伯承元帥,另一位則是締造中國歷史上大唐帝國的衛國公李靖。在軍迷心裡,這二位將凡人的戰爭變成了一種軍隊指揮的藝術,他們對戰場局面和態勢控制的手段已經超越人的境界成為神的級別。不僅是軍迷群體對這樣名將充滿了尊敬,而且在民間也流傳著他們的各種傳說。這些傳說隨著歷史長河不斷演變,然後逐漸從傳說變為神話,最終故事的主角成為了天上諸神中的強大存在。

李靖

唐代名將李靖本來是隋朝將領,舅舅是隋朝名將韓擒虎。他自小在軍將世家長大,學識淵博,自小就對「文韜武略」有著獨到的見解,經常與舅舅韓擒虎辯論軍事,受到高度的讚揚。後來李靖入仕做官,雖然官職低微,可才幹出眾,成為隋朝公卿府中的常客,門閥世家大佬教育後輩時口中的那位「隔壁的孩子」。比如隋朝的吏部尚書牛弘就稱讚李靖為「王佐之才」,越國公楊素更是看好李靖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可以說年輕時的李靖在堪稱隋朝十大傑出青年之首,當時的官二代團體中前途最受期待的一位。

後來隋末農民戰爭爆發,天下動亂,唐國公李淵暗中蓄積力量準備起事。李靖察覺了李淵的意圖,於是化妝出逃,要去揚州上報信息。由於戰爭關中大亂,長安到揚州千裡迢迢,於是他被李淵的大兵堵在了路上。李靖因而被唐軍抓住,李淵要殺李靖,李靖為自己辯護得到了李淵和李世民的認同,然後被釋放回家。不久之後,受李世民邀請,李靖加入了秦王幕府。至此以後李靖在李世民麾下南徵北戰,平蕭銑、破輔公祏、滅東突厥和土谷渾,可謂是戰功赫赫。不僅如此,他的軍事著作也被列入《武經七書》之中,成為中國古代軍將必學之經典。

李世民

在初唐時期中華大地上名將如雲,然而公認的第一名將非李靖莫屬。這不只是由於他為大唐帝國立下的赫赫戰功,更是因為這些戰例成為了冷兵器時代作戰的經典戰法。他創造的戰略和戰術橫掃了當時的整個東方,即便是號稱騎兵之王的突厥軍團也只能退避三舍。受他的軍事思想影響,後來的唐朝將領也打得周邊諸國望而生畏。其中比較著名的是侯君集、蘇定方、裴行儉、薛仁貴等等,這些都是受李靖軍事思想影響下的一批名將。可以說在軍事上李靖是那個時代獨一無二的存在,他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這也是軍民尊稱他為「軍神」的原因。

蘇定方

漢初三傑中的張良在回答漢高祖劉邦的問題是說過一句話,「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這句話本來張良為了彰顯自己謀士的能力,而自我標榜的一種說法。然而軍神李靖真正的在軍事上做到了這一點,創造了一個個的戰爭神話。而這些戰爭神話在李靖去世後逐漸流入民間,開始了千年的演化過程。它們通過民間說書藝人的嘴,代代相傳,成為了流傳千年的傳說故事。而李靖作為這些傳說故事的主角,自然是被人賦予了種種神話色彩,這些色彩最終使他成為了神話中的天庭陸軍總司令,託塔天王李靖。

託塔天王

在李靖從唐朝的衛國公變成天庭的託塔天王的過程中受到幾個重要因素的影響。第其中最大的因素是國家公祭對他的影響。由於身前立下赫赫戰功,所以死後也是極盡哀榮。他不僅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還得以陪葬昭陵,可謂是那個時代的國葬水平了。唐高宗時,修建洛陽龍門石窟造像,盧舍那佛左側有毗沙門天侍奉,而這尊毗沙門天的模樣據說是以李靖身前的造像所臨摹的。毗沙門天又稱毗沙門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造像的主要標誌就是手託寶塔,是最早的託塔天王形象。

陳塘關總兵

到了唐肅宗時期,李靖正式被列入國家公祭的名單,同時在名單內的還有周公旦、姜子牙、諸葛亮、房玄齡等。後來在歷朝歷代都有國家公祭的名單,這些名單增增減減各有不同,但李靖始終在這個名單內,其影響力也隨著千年來的國家公祭逐漸的成為了明顯崇拜的對象。再聯繫到洛陽龍門石窟造像中的毗沙門天形象源於李靖的傳說,李靖也就逐漸成為了神話中託塔天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的崇拜日漸加深,《西遊記》中的那位託塔天王李靖逐漸成形,然後還到《封神演義》中成了陳塘關總兵。

姜子牙

而民間的造神運動也是對李靖成神有著不小的影響。比如唐玄宗天寶年間的集賢殿學士劉餗便在自己的著作《隋唐嘉話》中將李靖塑造成能與華山山神溝通的人,而華山山神還劇透黨的提前稱呼李靖為李僕射。由於李靖後來的確做了尚書右僕射,所以這段故事就開始神話了。《隋唐嘉華》雖然是稗官野史,可由於劉餗的父親劉知幾是著名的史學家,所以大家都認為《隋唐嘉話》上的內容可信度高。由於兩唐書和《資治通鑑》都曾經從裡面取材,所以老百姓也就真的相信了李靖的神話傳說。

哪吒

從此開始,李靖的造神運動愈演愈烈。後來的很多唐傳奇小說中,都出現了李靖的影子,比如在《續玄怪錄》中李靖就有了行雲布雨的本事,直接佔據了龍王爺的崗位。隨著唐軍徵戰西域,西域的毗沙門天信仰也融入了大唐社會。於是佛教信仰與民間的造神運動相結合,在佛門著作中也出現了類似的神話傳說。然後這些傳說在宋元兩朝發酵,特別是在宋朝評話和元朝戲曲中被具象化,為李靖加上了天庭毗沙宮託塔天王的名號。到明朝小說這種文學形式興起,於是大家看到了《西遊記》中的那位天庭陸軍總司令託塔李天王和他的三個神仙兒子。而在《說唐》的小說中李靖只是以道士的形象出現還算是客氣的了,比起《西遊記》真是小巫見大巫啊。

相關焦點

  • 唐初軍神李靖,官當的好好的怎麼就去天庭當託塔天王了呢?
    歷史上的李靖,我們都知道是在李淵在太原起兵後,就開始追隨李淵,隨著一系列開國的戰爭之後,奠定了唐朝建國的基礎。可以說,他在參與唐朝建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稱之為一代軍神毫不為過。然而,這麼歷史上明確存在的一個人物,怎麼就成為天庭中的諸神之一,哪吒的父親呢?這其中又有什麼變故?原來這就是被後人不斷神化的結果,大概也就是民間所傳說中的香火念力成神吧。呢麼,李靖又是如何一步步的被神話的呢?在李靖以後的歲月裡,戰場中信佛的士兵開始信奉起了佛教中的戰神毗沙門,這個戰神很有意思,為什麼呢?
  • 唐朝的大將軍「李靖」和神話中的託塔李天王「李靖」有什麼關係?
    《西遊記》、《封神榜》都是膾炙人口的小說,影視劇也被多次翻拍,其中的託塔李天王「李靖」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而熟悉歷史的人也知道唐朝有個常勝將軍「李靖」(小編是看《貞觀長歌》時才知道的),那麼我很好奇這兩個「李靖」之間有沒有關係?
  • 唐朝的戰神李靖是怎麼變成商朝陳塘關李靖的?
    前文我們說到託塔李天王演變的整個過程,也知道李靖是如何與毗沙門糅合到一起,變成了天庭的託塔李天王,但是還有個事情沒有講完,那就是唐朝的李靖怎麼就變成了商朝的陳塘關總兵李靖?有些人會說,不對吧,此李靖非彼李靖,商朝的和唐朝的李靖並非一人,其實請大家注意一點,我們說的是神話故事而非歷史,在神話裡唐朝的李靖是可以變成陳塘關總兵的。
  • 大唐戰神李靖如何華麗轉身為託塔李天王
    隋末唐初,三原縣魯橋鎮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戰神」,這就是李靖。中國神話傳說的天庭三軍總司令託塔李天王就是這位。今天「豐鎬君」就和大家諞一諞,李靖是如何從「戰神」,變為「天神」的。【李靖】李靖,隋末三原人,家世龐大,在朝在野均由強大的勢力。隋朝時期,舅舅韓擒虎為隋朝柱國大將軍,演義中稱「開隋九老」。曾祖父為河秦刺史,爺爺為隋朝殷州刺史,父親為趙郡太守,五弟為隸州刺史。到了唐朝時其長兄為秦州都督,四弟為幽州都督。
  • 歪解西遊(四十五)託塔李天王父子是如何在天庭左右逢源的
    然而在這個派系中 也有天庭一方的大員有著同樣的功能,這就是本章節要解讀的託塔李天王父子。託塔李天王父子雖然是玉帝的心腹,在天庭中也算是威名赫赫,戰功累累。然而他們卻遠沒有觀音菩薩在三界的那些威望,如何有資格承擔這樣的重任,本章節我們就來重點解讀一下。
  • 李靖成為託塔李天王分幾步完成的?
    李靖,出現於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西遊記》等等,家住陳塘關。後修道成仙,晉升仙班。因為左手中常託玲瓏寶塔,又被稱為「託塔李天王」。他的形象特徵是: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託塔,右手持三叉戟,還會使用寶劍。
  • 李靖是唐朝的,哪吒是商朝的,為什麼會成為父子關係
    神話故事中的託塔天王李靖,和唐朝的李靖,名字一模一樣,而哪吒是商朝人,又怎麼會成為李靖的兒子呢?實在讓人費解。 其實這是民間給予真實人物神話的魔力,人物故事傳來傳去雜糅在一起,神話故事可以穿越歷史,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很多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實有其人的,人們對於他們的美好願望,死後升天成為了神,祭拜、供奉!
  • 三原李靖是託塔李天王嗎
    李靖故居剛聽說「李靖故居」的時候,腦海中第一反應是:託塔李天王(李靖)的老家。但仔細一想,感覺不太對勁,李靖是唐朝時期的人物,託塔李天王的故事卻發生在商周,之間差著一兩千年呢,況且李靖在長安為官,李天王是陳塘關總兵,似乎也靠不上邊,此李靖是彼李靖嗎?唐朝的李靖是怎麼附體商周時期的託塔天王的?苦心琢磨,朦朦朧朧有些理解了,佛教本是西域的教法,流傳東土,雜糅本土元素自然而然。託塔天王是佛教的神靈,負責保護北方,護持財富,深受國人的歡喜。
  • 託塔天王和李靖是怎麼變成「託塔李天王」的
    其實,歷史上真有李靖其人,他就是唐初名將李靖。而《封神演義》 中的李靖是印度佛教天神託塔天王毗沙門天與唐朝名將李靖合二為一的人物。李靖是隋唐時期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沒有之一。李靖戰功顯赫,平定蕭銑、安撫嶺南、平定輔公祏、擊滅東突厥、遠徵吐谷渾,回朝還能擔任文官之首宰相。出將入相的典故指的就是他和李勣(徐世勣)。唐太宗高度讚揚:「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豈能及也。」《舊唐書》則言:「近代稱為名將者,英(李勣英國公)、衛(李靖衛國公)二公,誠煙閣之最。」 晚唐時,李靖漸漸被神化了。
  • 大唐軍神李靖是怎樣煉成的?英勇善戰?運籌帷幄?這還不夠
    在書中,明月大神曾經總結過古代名將是如何煉成的,並在結尾簡單提了一下「軍神」的概念,大意是說所謂「軍神」,要具有兩個條件,一是你仗要打得好,這是基本條件,二是你要在殘酷的戰爭中最終能活下來,這是必要條件。當時駱駝看到以後,深以為然也不疑有他。但是駱駝在研究唐史的過程中,發現唐朝符合這個條件的人有很多,但是能被稱作「軍神」的,只有李靖一人,這是為什麼呢?
  • 託塔李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
    同時我們也發現,李天王其實和唐朝名將李靖是同名的,關於託塔李天王的成仙之路也有很多說法,基本上分為道教體系和佛教體系。道教體系中李天王就是唐朝名將李靖,這個李靖在唐朝建立和開疆拓土上立下了汗馬功勞,說是戰神一點也不為過,先後參與了平定蕭銑、安撫嶺南、平定輔公祏、擊滅東突厥、遠徵吐谷渾等戰爭,無一不取得勝利,取得軍事成就的同時,還注意總結經驗,寫出了優秀的軍事著作,《六軍鏡》、《陰符機》、《玉帳經》、《韜鈐總要》、《衛公兵法》等優秀的軍事著作
  • 佛教的一把手如來佛為何能隨意調遣天庭衛戍總司令託塔李天王?
    有文友提到如來佛能對託塔李天王隨意調遣,這種說法雖看似沒有道理,李天王是天庭的大將,屬於道教神仙,怎麼會聽命於如來佛?但小說中確實又提到如來佛調動李靖父子去捉拿金鼻白毛老鼠精,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裡西天佛老就是指如來佛,他只是五方五老之一,按天上神仙等級排名,「三清」最為尊貴,「六御」次之,其中玉帝是天庭的管理者,也是「六御」之首,下來才是五方五老,也就是說,五方五老的如來佛名義上還是要歸玉帝管理。
  • 託塔李天王屢戰屢敗,為何沒被玉皇大帝裁撤掉?
    他連續兩次徵伐花果山都沒有成功,做人極為傲慢,個人能力很差,他竟然在天庭活得好好的。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全家人都與佛界有關係,玉帝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託塔李天王到底靠什麼在天庭混得這麼好呢?身世之謎託塔李天王這個角色是佛教東傳的過程中夾帶的印度神話雜貨。
  • 號稱唐朝第一名將的李靖,是如何被神話成為託塔天王的?
    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軍事理論家,據傳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據說唐朝著名將領蘇定方、侯君集等都曾隨李靖學習兵法。李靖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李崇義是西魏殷州刺史、永康公,李詮父親曾擔任隋朝趙郡郡守。
  • 天庭為何允許託塔李天王生下七歲的小女兒貞英?
    大家都知道,天庭的神仙都是長生不老的,他們或通過修練、或吃蟠桃人參果、或食仙丹等,達到與天同壽,與地同庚的境界,因此人人都羨慕當神仙,也都鑽破腦袋想成為神仙。不過,多數神仙還是通過修煉或吃蟠桃等方式躲過了三災,天庭中有編制的神仙就更不需要擔心這些,畢竟他們法力無邊且長生食物豐富。因此,天庭控制神仙數量的方法並不多,除招募人間特別出色的個別人物上天外,基本不再增加編制。同時,嚴厲禁止神仙婚配生育。那麼,有何證據證明天庭不準婚配生育呢?
  • 軍神李靖道出真相,太經典!
    三國過後幾百年都不曾有人使用此陣,一直到唐朝初期,李世民手下一個叫做李婧的軍事天才道出了其中緣由。有人說李婧是託塔李天王下凡協助李世民打天下的,這不是扯淡麼。不過李婧確實非常善於帶兵布陣。李婧研究八卦陣的時候說,這個陣法環環相扣,變化過於複雜,而且需要士兵數量極大。其中八個陣法即可單獨使用,又可以合併為一個大陣。
  • 唐代名將李靖「升職」做神仙,過程比神話更精彩
    李世民即位後,李靖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拜尚書右僕射,封衛國公,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靖才兼文武,善用奇兵,平定蕭銑、安撫嶺南、滅輔公祏、滅東突厥、徵吐谷渾,縱橫東南西北,幾無敗績,在唐朝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李淵曾經這樣評價道:「李靖是蕭銑、 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將韓、白、衛、霍,豈能及也!」李靖為唐朝的統一和鞏固立下了不世功勳。
  • 李世民的戰神李靖,被佛門層層包裝成了託塔天王李靖
    唐朝戰神李靖與託塔天王李靖是同一個人嗎?有什麼依據嗎?作為一個現代人,無神論者,說唐朝戰神李靖與託塔天王李靖是同一個人,真是太刺激了。只能說,凡人唐朝戰神李靖是神仙託塔天王李靖的原型。首先,李靖是隋唐時期的人物,為李世民平定天下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封為衛國公,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 託塔天王李靖,是哪個朝代的人,歷史上真的有李靖這個人嗎
    李靖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他是《封神榜》裡面陳塘關總兵,哪吒的父親,而《西遊記》裡的託塔李天王也是他。那麼在歷史上真有李靖這個人嗎?答案是-有。但是歷史上的李靖是什麼朝代的估計了解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 託塔天王李靖是不是唐朝的戰神李靖?
    一提起李靖,很多人都會想到兩個人,一個是哪吒的父親託塔天王李靖,一個是唐朝赫赫有名的衛國公戰神李靖。開始我以為這他們是一個人,就像姜子牙一樣,神話小說中有他,歷史上也真的有其人。有一次和朋友談起這個話題,我忽然發現也許自己以前想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