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裡,於璟點亮燭火,開始讀書。忽然窗外有個女孩讚嘆道:於公子,你好勤奮呀。說話間,女子掀開門帘走了進來。
進門環視一圈,女子又說,公子真是勤奮。於璟看著女子,綠衣長裙,身材纖細,曼妙無比。
於璟就問她,姑娘你住在哪裡啊?女子輕聲說,你看我這樣,也不像會吃人的,何必追問我呢?於璟一想,也是。
女子踏上於璟的床榻,兩人同衾而眠。女子的腰身盈盈,一隻手就能環住,於璟非常喜愛。
從此之後,每天晚上女子都來相會,天將亮再離開,從不爽約。
又一天晚上,兩人喝著酒聊著天。於璟發現女子精通音律,就提議說,你聲音嬌柔輕細,如果唱曲,肯定很銷魂。 女子說,不敢唱,怕真銷了你的魂呢?
於璟再三請求,女子只好說,我不是小氣,是怕被別人聽到了,如果你實在想聽,我就小聲唱。
女子用腳打著拍子,輕輕唱到:「樹上烏臼鳥,嫌奴中夜散。不怨繡鞋溼,只恐郎無伴。」聲細如蠅,剛剛能辨聽清楚。仔細聆聽,歌聲婉轉悠揚,令人神往。
女子唱完,立刻打開門向外探望,說怕有人在窗子外偷聽,然後她又繞著屋子查看了一周。
於璟問她,你怎麼這樣疑慮害怕呢?女子笑笑,說俗話說「偷生的小鬼怕人」,就是說我這樣的吧。
兩人睡下後,女子還是不安,嘀咕道,平生的緣分難道要到此為止了嗎?於璟急忙問為什麼。女子說,我心跳很不安,只怕是要大禍臨頭了。
於璟安慰她說,心跳眼跳,都是很平常的事,不要擔憂。女子才稍微好一點,慢慢睡了。
天快亮時,女子準備穿衣出門去,猶豫一下又走回來,請求於璟說,我還是害怕,你送我出去吧。
於璟便爬了起來,把女子送出門外。女子又說,你在這兒看著我,待我走過牆了,你再回去。於璟也答應了。
女子轉過房廊,一下不見了,於璟正準備回去休息,忽然聽到傳來急切的呼救聲,他急忙奔跑過去,左右卻沒瞧見人。
仔細聽聽,聲音好像在房簷處。於璟抬頭一看,一隻蜘蛛在抓什麼東西,聲音就是這裡發出來的。
於璟於是挑破蛛網,把纏在小東西身上的網絲挑開,原來是一隻綠蜂,已經奄奄一息了。
於璟拿著綠蜂回到屋子裡,把它放在案頭上。好一會兒,綠蜂才慢慢開始移動。它爬上硯臺,用自己的身子沾染了墨汁,然後在紙上拖出一個「謝」字,隨後展開雙翅,從窗子飛走了。
從此之後,那個女子再也沒來過。
這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故事,名字叫做「綠衣女」。
有說綠衣女是來報恩的,也有說綠衣女愛戀於璟,烏臼鳥是黎明啼叫,會驚醒情人好夢,也意味著即將分開。
蒲松齡《聊齋志異》,記錄各種離奇的小故事,或抨擊封建統治的黑暗,或反抗舊代禮教的束縛,全書將近500篇,其中多數為愛情故事。
早年間,蒲松齡也想入仕為官,可惜考了幾次也沒中,後來只能教書為生。
編寫聊齋的時候,他就在門口開了一間茶館,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故事代替茶錢,蒲松齡也因此收集到大量的素材,整理加工後,匯聚成這本《聊齋志異》。
如果您喜愛看故事,可以將這套書收入囊中,全書六冊,售價58,點擊[看一看]即可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