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西遞是書,讀不完的是傳承近千年的徽派文化;都說宏村是畫,賞不完的是每一季每一時辰的風情變化。雖都是知名徽派古鎮,但兩地的景色與氣質仍有不少差別。今天我們就先來到更多彩的宏村。
在去過的全國大小不一的古村落中,宏村是我至今見過原生態與商業化結合得最好的。風景清澈處處似畫,民居安寧生活恬淡。老祖宗的文化沒有失傳,正在一波波遊人到達時被不斷訴說著。雖保留著原始的村落樣貌,但又並不自封,夜晚熱鬧,年輕人依舊可以以他們喜愛的方式在這裡生活。
宏村的每一刻每一景都似一幅水墨畫,光影不同,筆墨相異。如今宏村最經典的八景有:南湖春曉、雷崗夕照、月沼風荷、牛腸水圳、亭前古樹、書院誦讀、雙溪映碧。每一處景單從文字來看都極富畫面感。
下面我們就跟著它的時辰變化,去感受它不同時刻的美景。
我們到達宏村時是傍晚六點,南湖前的紅燈籠已經被漸漸點亮。天空依舊明亮,但已可感知西邊微微泛起的橙色夕陽。在酒店放好行李,登上屋頂,遠眺整座宏村,眼前的景色太治癒了。
落霞中的它被群山環繞著,四周都是幽靜的,而升起的縷縷炊煙似乎又提醒著,在每一處屋內可是熱鬧鼎沸。
這是宏村之餘我們的第一印象,寧靜又不是煙火氣。
炊煙也提醒了我們,該覓食了。宏村第一頓,自然得留給徽州名菜——臭鱖魚。
我們選擇了客棧旁邊的一家已有20年歷史的餐館。因為此前也從未吃過臭鱖魚,還是滿心期待。
當魚端上桌,我們並沒有聞到什麼臭味。一筷子夾下去,肉質很嫩。迫不及待的入口嘗了嘗,醬香味中帶著一點微辣,姜蔥蒜等配料一樣不少,也增加了魚肉的香味。整體口味可以給滿分了,也可能是我們有一點點餓了。
在宏村點餐,基本每家都有搭配好的套餐,這樣免去了我們點餐時的選擇困難,通常搭配的素材有鮮筍和蕨菜。做法比較家常,但味道也還不錯,而且分量很足。每餐人均大約在50、60元,在景區內,這個價格也算公道。
吃過晚餐,我們慢慢散步到月沼消消食,也來見識一下傳說中宏村最美的一景。當然,夜晚和白天的月沼各有特色,風景都堪稱一絕。宏村八景裡也有兩景出自這裡,一是夏日裡月沼旁樂敘堂前水面荷花組成的「月沼風荷」,一是月沼水面倒映的徽派群樓和天光雲影的「雙溪映碧」。
月沼,正如字面意思,就是似半月形狀的沼塘。因為常年水面碧綠,平靜如鏡,四周的粉牆黛瓦和空中的藍天白雲,一起跌落在水面上。
而夜晚時,月沼邊的燈火也被倒映在水面上。
月沼旁便是宏村的一條主路,晚間這裡有熱鬧的夜市攤,也有歌聲不斷的酒吧咖啡館,還有宏村郵局可以發出具有宏村特色的明信片。
有意思的是,在這裡看見了一家貌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格的新華書店,裡面賣著各種日化商品。
在宏村度過了第一個夜晚,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去南湖邊拍照。早間七點的宏村已經漸漸甦醒。南湖邊早已坐下了寫生的學生,他們的畫筆已經開始工作起來。
南湖是宏村的另一個水塘,比月沼大不少。南湖的中央有一座「畫橋」將湖的兩側連接起來。畫橋、荷花、對岸的徽樓,是學生畫作裡的主角。此時天空還未透亮,映在湖面更顯湛藍。
眼前的美景用文字描述似乎都顯乏力,那就直接用圖記錄吧。
什麼是牛腸水圳?這還得從宏村的整體構造說起。宏村的整體似牛型,月沼似牛胃、南湖似牛肚,而連通水塘與每家每戶的水渠則被稱為牛腸水圳。水圳也解決了各家防火、洗滌、引用等需要。所以順著水圳,我們也可以拜訪到宏村的古宅老院。
宏村值得一看的院落也有不少,並且在能了解到很多有意思的徽派文化。宏村最值得一看的有承志堂、汪氏宗祠、南湖書院等。
比如在承志堂,我們就可以見到徽州有名的「商字門」。商字門的上部橫梁雕刻得像一個倒掛的元寶,連同兩側立柱看恰好構成一個缺「口」的「商」字,而當人從門中經過,則填補了「口」字空缺,正好構成完整的「商字門」。
還有南湖書院的「寒窗」。
寒窗就是一個冰裂紋的鏤空窗戶,冰裂紋好似一個個「人」字組成,寓意著十年寒窗苦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宏村裡的院落家家都能數出來一些來歷和年代。老宅的第某某代傳人依舊住在這裡。有些宅子因來頭大改為了參觀景點,如果原本人家還住在裡面,就順帶賣點當地特產做點小買賣;有些宅子則改為了餐館與客棧,原本人家依舊住在這裡,順道做做家常菜,或者拿出幾間屋子改為了客棧。所以在這裡,感覺與原始的村落生活距離並不遠。
居善堂官邸私房菜就是在後村深巷中的一家老宅餐館。相比主街上一溜餐館,這裡更安靜一些。進入後也是完整的官邸院落,經過廳堂來到院中,有水塘,與後屋搭出一處小景。
不僅是餐館,即使是普通人家,也常常釀有不同老酒。
我們再次點了臭鱖魚,味道大同小異,較昨日更辣了一點點。給我們上菜後,老闆自己也炒菜吃飯了,後來我們想加點米飯,老闆特別不好意思的說,哎呀米飯被我們吃了,只有一些粘鍋底的可能有些鍋巴。我們要得也不多,也不是很在意。不過的確有不少細節,讓我們覺得也是與當地人同吃同住在村子裡。
下午正要出發,突降的大雨,便正好在民宿和老闆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老闆夫婦很年輕,當聊起怎麼在這裡做起了民宿,他們說之前也都在省會城市做著體制內的工作,因為不喜歡那樣的機械化與一成不變,就回到了家鄉宏村。
從小喜愛繪畫的老闆將民宿裝修得也很有設計感,放著不少他自己的油畫作品。
因為女方父親原本是做茶生意,他們對茶都也很喜歡,並且有所研究,所以民宿也裝飾出了茶主題。擺放著的很多茶杯器具,也讓民宿增添了幾分禪意。民宿的名字「留白·寒舍」,相比其他古色古香的名字,也有幾分清新脫俗感。
宏村這幅畫在它的每個時辰都擁有著不同的色彩與魅力。如果你也有幸達到這裡,希望能多留給它一些時間,讓畫卷一點點展開。
本文圖文均為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系旅行博主,馬蜂窩攻略作者,攜程旅行家。
探尋小眾旅行路線,揭秘目的地文化,發現生活另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