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學生課外書、教輔不合格被緊急召回!你給孩子買過嗎?

2020-12-15 每日經濟新聞

明星微博、知名人士的公開演講裡出現錯字,往往會引發一場排山倒海的熱議,但與這些相比,危害最大的當屬書籍中出現的錯別字。

給孩子買一本教輔,答案卻和問題對不上,這種令人抓狂的情況你是否也曾遇到過?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質量管理2018」社科、文藝、少兒、教材教輔和生活類編校質量不合格出版物,包括中國經濟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等在內41家出版單位的65種出版物。按照要求,這些出版單位需要自檢查結果公布之日起30日內全部收回不合格出版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此次公布的65種「不合格」書籍,竟然有18%涉及學生課外讀物、教輔,如《青少年能源教育知識讀本》《聽海澱小學教師講數學 小學三年級(上冊)》等,數量多達12種。

資深出版人如何看待書籍編校上出現的錯誤?怎樣提高出版物質量,讓讀者盡享優質精神食糧?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2種學生課外書、教輔不合格 責令30日內全收回

今年3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發布了《關於開展出版物「質量管理2018」 專項工作的通知》,通知認為「加強出版管理,提高出版質量,對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為人民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食糧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新聞出版署對此開展了專項工作,重點圍繞社科、文藝、少兒、教材教輔、生活和地圖類出版物開展編校質量檢查,共組織抽查出版物355種。近期,經專家最終審核,認定65種出版物編校質量不合格,涉及41家出版單位。

對於「不合格」的出版物,處罰措施十分嚴格:要求相關出版單位自檢查結果公布之日起30日內全部收回不合格出版物。同時,連續2年在抽查中有不合格出版物的出版單位或同一批次抽查有2種不合格出版物的出版單位不得參加當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評獎。

圖片來源:《關於開展出版物「質量管理2018」 專項工作的通知》截圖

通過詳細查看「不合格」的65本書籍名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其中有12本書籍是K12階段學生的課外讀物及教輔,佔比達到18%。《青少年能源教育知識讀本》《聽海澱小學教師講數學 小學三年級(上冊)》《3年中考滿分作文解讀》《一本.英語完形填空.高二》等赫然在列,差錯率分別高達:5.3、3.95、2.56和1.26。

「國家對出版物差錯率的忍受標準是萬分之一,即一萬個字裡有一個字是允許出現錯誤的。」中信出版集團前COO兼副總編輯、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盧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優秀的出版社要求會更高,進行多遍審校,降低差錯率出現的情況。

作為一名資深出版人,盧俊已有近20年的從業經驗,他坦言,國家每年都會公布「不合格」出版物,「今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對出版物的要求更加嚴格。對很多出版社而言,出現一個出版物不合格就會砍掉一半書號。」這樣做是為了控制低水平、重複的、非精品出版物的出版數量,提高出版效率和品質。

蘿蔔快了不洗泥 導致出版物錯誤率上升

反觀2017年全年,每經記者統計發現,「不合格」的出版物總數為57種,而今年要召回出版物數量同比上漲14%達到65種。與此同時,記者還注意到,少兒類和教材教輔類這兩個品類的出版物合計為20種,佔比31%。

「書籍質量出現問題,顯然是把守各個出版環節上的品控人員工作認真程度不夠。」盧俊向記者表示,但應該理性客觀看待,相對其他品種的出版物來講,字數少的少兒類圖書和教材教輔,「只要錯一個字,就可能『不合格』,出錯概率高於一般類圖書,這是個事實因素。」

加之近年來,出版行業人才流失嚴重,同時「各類出版物增長迅速,造成『蘿蔔快了不洗泥』的現象,因此錯誤率也隨之增高。」

書籍不僅是知識海洋的「源頭」,還代表著「詩和遠方」。一旦出現錯別字,將對讀者產生錯誤示範作用,閱讀興趣也會受到負面影響。那麼,怎樣降低編校環節中發生的錯誤,提高出版物質量?

對此,盧俊有豐富的經驗,他做出的「10萬+」和「百萬+」暢銷書合計超100種,盧俊建議可以從三方面來提升出版物品質。

首先是好的流程,所有品控環節,都要由專業人員來把守重要的審讀工作。

其次,制定超越行業基本標準,更加細化、有針對性的標準。「各個出版社,都應根據自己所從事的領域,比如教育類、財經類等來制定高於行業標準的審校執行準則。」

再者,對員工業務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尤其是新人多的出版社,必須對新編輯進行大規模、高頻次、嚴格的業務培訓。」

相關焦點

  • 新開學,老師推薦買課外閱讀書,你會給孩子買嗎?
    這已經不在是考死記硬背和套「套路」來考高分的時代了!對孩子的日常課外閱讀的要求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可以這麼說:多讀書你的語文成績可能不會好(因為讀書也要有方法的),但是不讀書你的語文一定學不好!另外你知道很多地方為了「逼」學生們讀書都能想出來什麼辦法嗎?
  • 買教輔書要有針對性 學生練習本應按需購買(圖)
    ,選哪本才好」  專家提醒:買教輔書應有針對性,不要盲目選購  「除了《一課一練》,你還要點啥?我看有本每周練習題集不錯,也要一本嗎?」  昨天(3日)是新學期開學後首個周末,記者走訪本市多處教輔書專業門市部和書店,發現前來選購教輔書的學生和家長絡繹不絕。一些學生和家長在購買教輔書時明顯有「盲目性」:只要是「最新版」、「名師指點」一律收入囊中。  有關專家提醒,學生購買教輔書也應「對症下藥」,最好在老師的建議下購買合適的教輔書。
  • 緊急召回!事關孩子安全!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緊急召回!事關孩子安全!涉及的產品共120415件趕緊看看你給自己孩子買了嗎?本次召回所涉及的嬰兒肚兜頸部繩帶過長,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幼兒在穿著過程中繩帶過長可能導致被勒傷、摔傷等風險,存在安全隱患。荊州市增高針織服飾有限公司將對召回產品按相關要求進行退貨,以消除產品安全隱患。敬請持有該款產品的消費者立即停止使用,並與該公司聯繫處理。
  • 北京家長給孩子買教輔書得看好!
    開學季,家長忙著購買教輔書假網店猖獗 有的還「賊喊捉賊」自己家孩子讀初二,家長鄧華平時也接觸過不少教輔材料。近日,一則關於教輔材料的闢謠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甘女士表示,自己曾經買過不少教輔材料回家給孩子「加餐」,還親自在旁邊監督孩子做練習冊,可效果並不太好。到頭來孩子整天都喊累,練習冊也做不完。在那之後甘女士改變了想法,比起總是回家後刷題,不如調整好孩子的狀態,讓他在課上能更好地聽講,於是就放寬了孩子做練習冊的要求。事實證明,這種以退為進的做法確實更受孩子認可。「做題的數量雖然沒以前多,但是做題效率變高了。」
  • 開學一周 教輔書購買熱潮初現
    家長張女士帶著女兒一起挑書,她告訴記者,買書一定要孩子喜歡看,所以她讓孩子先選,自己再把關。如今教輔書名目繁多,張女士挑選的準則是看出版社,「儘量挑知名度高的,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在初中區,買書的學生、家長三三兩兩,這裡也張貼了一張初中教材到貨提示,其中近一半已經售罄,如八年級語文下冊、英語下冊,九年級物理下冊、化學下冊等。
  • 山東6名教師私自推銷教輔資料被開除公職,你如何選擇教輔?
    小編今天只想問問大家,大家是如何選擇教輔資料得?自從孩子上學以來,給孩子買書就成了每年的一臺大戲!不光是教輔資料,還有各種課外書,比如什麼文學作品比較適合孩子看,比如什麼科技類的圖書孩子能看得懂、能長見識……其中,最難選的就是教輔書了!
  • 這3種小學語文學習教輔書,你真的用對了嗎?有些區別家長不知道
    小學生的家長,是關注孩子學習最多的家長群體。從作業到升學,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有耐心的家長都會一一過問。作為語文老師,我被熱情的家長問過最多的兩個問題就是:如何提高閱讀能力和買哪些練習冊能夠幫助孩子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練字、寫作、閱讀是小學生家長最關心的三大語文學習問題,也是在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最常出現問題的學習環節。
  • 教輔市場亂象:同一"主編"掛名百種教輔書
    新華社廣州2月18日專電題:教輔市場亂象:同一"主編"掛名百種教輔書新華社記者賴少芬隨著各地中小學陸續開學,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忙著購買教輔書,教輔市場亂象再次引起關注。一些業內人士介紹,由於教輔市場需求大、利潤高,使得大部分出版社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多""雜""亂"等問題成為困擾教輔市場的幾大頑疾。
  • 書店暑期教輔類書籍銷售火爆 買書還應「遵師囑」
    暑期已經開始十多天了,每天到書店看書、買書的學生也多了起來。昨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書店發現,正在買書、看書的人絡繹不絕,其中,學生和家長佔了很大比例。新華書店的銷售人員表示,最近一段時間,教輔類圖書已經進入了銷售旺季,需要頻繁補貨。
  • 「此時」成「些時」 黑龍江出版物市場31種教輔書不合格
    東北網9月12日電(記者 印蕾) 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局12日通報了黑龍江省出版物市場上部分中小學教輔類圖書編校質量抽檢工作的質檢結果,在檢查的67種教輔圖書中,有31種不合格,不合格數量佔抽查總量的
  • 湖北緊急召回!超12萬件!
    共120415件 趕緊看看你給自己孩子買了嗎? 本次召回所涉及的嬰兒肚兜頸部繩帶過長,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幼兒在穿著過程中繩帶過長可能導致被勒傷、摔傷等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荊州市增高針織服飾有限公司將對召回產品按相關要求進行退貨,以消除產品安全隱患。敬請持有該款產品的消費者立即停止使用,並與該公司聯繫處理。
  • 版本雖多但內容一樣 學生買教輔書宜精不宜多
    她們說,「趁著今天是周末,出來買幾本教輔書,雖然在學校老師也幫訂了一些,但看到很多同學都自己另外買輔導書,自己也不甘落後。」當問及她們「這麼多種輔導書如何選擇?」時,她們說:「一般是隨便翻翻,感覺好就買了,有時也經常買了用不上的。」  在一個書架前,一位家長手上拿著一個小紙條,正在一大堆教輔書前犯愁。
  • 小學老師指定教輔書 僅一家書店有售家長扎堆購買
    記者在書店前採訪了一名男性家長,他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在信陽市十一小就讀,此次是專門去為孩子購買教輔書,他一共買了5本,共花費107元。該家長告訴記者,這些書由老師指定,平時布置作業就是完成這些書上的習題。「以前沒有老師讓買書的情況,這個學期才有這種要求。」該家長說。記者還採訪了信陽市十一小一名五年級學生的家長,他告訴記者,目前他孩子的老師沒有提出要購買指定教輔書的要求。
  • 課外書:推薦書單不敵經典童書 教輔書:高中選考科目霸佔前十
    走進西湖文化廣場的博庫書城,童書區是最熱鬧的,大孩子安靜地坐在角落看書,小孩子則在一旁拿著書指指點點。  不少學校給孩子開了閱讀書單,很多爸爸媽媽很早就備足了這些精神食糧,不過孩子一來到書店,可就不是跟著書單走這麼簡單的事了。  杭州解放路新華書店統計了從1月20日放寒假以來,少兒圖書和教輔的銷售情況,我們從兩張統計表中,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
  • "教輔"書籍泛濫 教師不應隨意參加教輔書編寫
    東方網6月4日消息:「課外輔導書籍不得隨便冠名『教輔』二字,教師也不應隨意參加教輔書籍的編寫工作」,在昨天召開的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座談會上,副市長嚴雋琪對冠名教輔書籍的泛濫表示反對,並建議編寫教輔書籍不作為教師資質的評選依據。   教輔書籍原本是配合教師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書,供老師研讀輔助教學使用。
  • 校園裡的資本騙局:家長和學生該買誰推薦必讀的課外書?
    因為學生基本是聽老師的話,該買什麼書就買什麼書。家長則聽孩子的話,該買什麼書就買什麼書。然而,老師可能又是聽上面領導的。上面領導又是聽上上面領導。學生和家長們根本不會在意那些花錢買來的書是從哪裡來,中間有哪些利益環節。就拿「快樂讀書吧」舉例,京東和噹噹明碼標價,人教正版最低價基本在五折左右,甚至比五折更低。
  • 買教輔當心遇「李鬼」:劣質書抄襲拼接,假網站賊喊捉賊
    挑選教輔書實在是個力氣活,有的家長也表示早已麻木了,只是帶著老師布置的「任務」前來。在甜水園圖書文化港的教輔圖書區,放眼望去,幾十家攤位擺著各式各樣的教輔材料,從教材同步講解到練習冊再到模擬試卷,讓人眼花繚亂。甘女士剛剛在一家攤位購買了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化學練習冊,她表示,自己所買的書是老師點名要用的,其他的書沒打算要買。
  • 請對孩子打開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門,放手讓孩子閱讀課外書
    所以要放手讓孩子閱讀課外書,而且要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閱讀。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說:「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應試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所以我們不要對孩子關閉閱讀這扇門。
  • 快放假了,老師要求四年級的孩子必須買10本課外書,有必要嗎?
    快放假了,老師要求四年級的孩子必須買10本課外書,有必要嗎?我認為沒有必要!這是當今急躁病在教育上的體現。飯要一口一口吃,書要一句一句地讀。一下子買上10本書,你讓他怎麼讀?你如果想讓雞吃一把玉米,你就把玉米與糠拌起來讓它吃,它很快就會從食盆當中將玉米挑出來吃掉。如果你給它一盆玉米,它吃上三兩顆後就不知道吃什麼了,滿盆子刨食吃,到最後也吃不了幾顆的。讀書也是這樣,如果只有一本書,你會翻來覆去的看。
  • 教輔書批發4.5元學生買30元 幾千元就能買書號
    本報記者 徐潔 攝  本報記者 徐潔  日前國家發改委表示,將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價格監管,定價後的教輔材料價格將降低40%~50%。記者調查發現,一本出貨價格為4.5元的教輔書,最後賣給學生時,售價為30元。如此暴利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