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放假了,老師要求四年級的孩子必須買10本課外書,有必要嗎?
我認為沒有必要!
這是當今急躁病在教育上的體現。飯要一口一口吃,書要一句一句地讀。一下子買上10本書,你讓他怎麼讀?
你如果想讓雞吃一把玉米,你就把玉米與糠拌起來讓它吃,它很快就會從食盆當中將玉米挑出來吃掉。如果你給它一盆玉米,它吃上三兩顆後就不知道吃什麼了,滿盆子刨食吃,到最後也吃不了幾顆的。
讀書也是這樣,如果只有一本書,你會翻來覆去的看。如果你有很多書,你便不知道讀哪本書了,即使讀,也就是隨便翻翻,很難專心的讀下去。
現在老師讓學生一下子買10本書,他一定不會認真讀的。他會把讀課外書看成一種負擔,而不是樂趣。
不僅讀課外書這樣,作業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小時的作業,他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聯想,去拓展。如果一個小時的時間你給他留10個小時的作業,你覺得他還會去認真的完成嗎?一眼看出來的馬上寫,看不出來的,只有翻答案,到最後還寫不完,只能抱上答案抄了。
不僅老師留下的作業遠遠超過學生的能力和時間之外,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家庭還要另外加點家庭作業。很多二年級的學生熬夜到十一二點都做不完作業。除此之外,有些家長還要從中擠出一部分時間來,讓孩子去輔導班。
在永遠寫不完作業的情況下,孩子們學會了不求甚解,學會了偷奸耍猾。
什麼時候,這種急躁病能夠徹底根治,讓我們不緊不慢地學習,不緊不慢地生活。
一道題,應該思考半小時就思考半小時吧,別催!
同意我的觀點嗎?同意,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