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河,讓我歡喜讓我憂

2020-08-09 屈遠志

「一河」是指家鄉的母親河——丹江源頭之一腰市河,支流有江山河(在黃川村段叫黃川河)與紫峪河。沿途山水泉水不斷湧入,奔騰而去,匯入板橋河,流入丹江河。

唐代狀元張又新,在他著的《煎茶水記》中盛讚丹江為「天下名水」,皆因水色之美,水味之清甘,不同尋常。那時候,商山雨水充沛,水流豐盈,條條支流,綠水滔滔,丹江之上船來舟往,實為大唐「貢道」。到了明清時期,帆影綽綽,舳艫千裡,航運更加繁盛。

「西接藍田東武關,有唐名郡數商顏」丹江兩岸,青峰連綿,山果纍纍,野花絢爛,群鳥相鳴。當縷縷炊煙冉冉而起時,白雲繚繞,霧靄霏微,柔桑垂柳深處,隱隱約約,錯落十餘人家……江上行舟,猶入畫屏。

著名學者陳寅恪教授,在《桃花源記旁證》中明確指出,商山即「陶淵明寫作《桃花源記》的主要依據。」

《徐霞客遊記》亦對丹江山水,如此深情描述:「時浮雲已盡,麗日乘空,山嵐重疊競秀,怒流送舟,兩岸濃桃豔李,泛光欲舞。出坐船頭,不覺仙也!」

由此可見,丹江乃「天下名水」名不虛傳,而她的起始源頭之一,就是腰市河。暫且不論古代,解放前後的腰市河,兩岸依然是泉水叮咚,清流網峪,蛙鳴陣陣,稻香十裡。

詞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腰市川景色秀美,五穀豐登,但也有不如人意的時候。

腰市河的簡易河堤,不知修建於哪朝哪代,從上集村到廟前村,兩岸多少還有點模樣,再往下遊,就沒有了。實際上,似乎是土地靠河的莊戶人家,大石小石壘起的河堰。

解放前,河裡時不時的發大水,本就不成規模的石堰被越衝越窄,成了高高低低的石頭鏈,犬牙差互,如何攔截洪水?解放後的1954和1956年,兩次洪災最為嚴重。

我的妻子是腰市街人,1954年正在腰市程村上初小,一夜之間洪水就把街道西面住戶,房屋背後長長的寬路面,衝成了一道窄窄的高澗。路,變成了直上直下的一條細線。如今戲樓場子附近的申家,房後有個大土坎,據說是道士的墳堆,沒有剷除,恰好擋住了洪峰巨浪,水沒有衝進腰市街,而是沿著街背後的一片良田,怒奔而下。那個高高的墳堆,被衝成了岌岌可危的土澗,一街兩行的人,看得心驚肉跳,十分後怕:昨晚差一點,就被稀裡糊塗卷到老河口了。

時乃初夏,兩岸的土地都被洪水抹成了一趟平,鮮嫩的洋芋,泥裡、沙裡、石頭縫裡,到處都是。妻提著小竹籠在地邊撿拾了不少洋芋蛋蛋,回家放下籠子去上學,卻發現程村的柳樹行裡,擋住了不少雜物和木頭,也擋住了一個死人,嚇得她一溜煙跑到教室,心還突突地跳個不停。下午回家,嶽母將她撿拾的洋芋,颳得乾乾淨淨煮在飯鍋裡。端起碗,妻想起死人,喉嚨嘔的不敢看飯碗,也不敢給家裡人說,偷偷把飯倒在街道的水渠裡了。

1956年秋天,腰市河再次發大水,前兩年的洪水已經把兩岸的土地變成了河灘,無遮無攔。滔滔洪水似汪洋,埋沒了河裡的列石(過河的墊腳石),衝走了簡易的木頭橋。

那時候,人們在河岸與河中間打上幾個木樁,連接三四根木頭,扔一些小石塊,鋪一層黃土,就是安安穩穩的木橋了。河道比較窄的地方,只放著一根大木頭,來來回回的大人小孩,個個都會「走單槓」。

妻當時在根鬥灣上高小,過不了河,沒法上學,請假兩天後,洪水小了許多,還是嶽父把她背過河的。

解放前的腰市河,平日裡河水及膝,可每次暴雨過後,洪水兇猛如獸,卷著樹枝雜物,一路翻滾狂奔,濁浪滔天。

洪水過後幾天,河面漸趨平靜,水深及腰。腰市川準備蓋房,在廟灣、馬腳山買了木料的人家,便組織人手,開始行動,借水「吆木料」。

古時候,木頭的水運方式有三:一是單漂流送;二是放排;三是船運。後兩種方法要在大江大河,腰市河顯然不合適。因此,腰市河的「吆木料」採用的是單漂流送的方式。沿途需分派專人拿捅杆,把漂到淺水處的木頭,再次推入河心,從上遊到下遊,節節追趕。實際就是順河「趕木頭」。

那時候,從腰市街到廟灣山裡沒有公路,連架子車也進不了山口,翻山過嶺,全是羊腸小道。買了木料的人,一次只能扛一兩根,還得帶上乾糧走幾十裡的山路。若是娶妻嫁女,買木料做家具,就更難了,粗木料沒法扛。所以,就把粗木頭解成木板,順河漂遊。從廟灣到廟前,二十多裡腰市河直來直去,任何一段都可打撈,漂流最是便捷。可人們還是喜歡在腰市街這一段打撈木料。撈起的木料,摞成井字型,讓其慢慢風乾,再做打算。

汛期過後的一兩天是「吆木料」的最佳時間。此時,趁河水較深,把一卡車的木料在廟灣上遊,一根一根,貫入河中,木頭成排成隊,順流而下,飄飄悠悠,甚是壯觀。

一群莊稼漢,褲子挽到大腿上,拿著長長的鐵鉤捅杆,沿著幾十裡的河岸,一路追趕……喊聲,叫聲,上接下應,此起彼落……

這是泉村裡幾多悲愴的特色漂流,這是腰市河幾多豪氣的川江號子。

大約是民國22年左右,紫峪村郭氏的掌門人,應該是我的爺爺吧,給灞橋杏園的族親郭遠山,運送了一大批木頭,走的就是水路漂流。但不是腰市河,而是把木頭運到了灞源鎮的水旱碼頭走灞河。他們請的是龍駒寨丹江的船幫老大,借著汛期親自掌舵「吆木料」。

因為,灞河上遊與下遊河床落差比降大,洪水期水流湍急,河床左右擺動,河道彎彎曲曲,險灘暗礁,防不勝防,只有熟練的專業人員,才敢漂流。有點不同的是,灞河河寬水深,可以放排,可放排舵手,時時有性命之憂。

郭遠山年輕時,和哥哥郭遠謀背著郭氏族長,偷偷出山闖蕩,靠著勤苦、精明又厚道白手起家,在當地口碑極好。兄弟倆走時沒有拿老家一根稻草,如今五個兒子和一個侄兒皆已成家,住房窄掐,族長決定幫一把,就砍了族裡後山的所有木料,運到山外。郭遠山給五個兒子和一個侄兒,共建造了六院兩進三開間的大房子,剩餘的木料還有不少,都捐給了正在籌建的杏園小學。

幾十年來,山外的弟兄倆成家立業,娶妻生子,沒拿家裡的一塊銀元,也沒分族裡的一分土地。作為族長,嘴上不說,實際心裡常懷虧欠。這一回,總算有了些許安慰,他把一碗水,端平了。

就在給山外運送木頭的前一兩年,紫峪村慘遭持槍土匪的洗劫,郭秦兩族損失慘重,銀兩細軟被搶掠一空。此後,戰火連連,旱災不斷,攤糧派款頻繁,苛捐雜稅重重,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難。

郭氏一族的家景,每況愈下,土地賣的所剩無幾,且人口眾多,只好分家單過。我父親無奈就到腰市街開了一家飯店,維持生計。溫飽倒不成問題,可做了十四五年的生意,卻沒能蓋起一間新房子。在積貧積弱,滿目瘡痍的土地上,個人致富,言何談起?

我從六七歲起,就常到腰市河邊看人家「吆木料」,有山裡的人,也有川裡的人,看得我心生羨慕。在這裡,我折荊條,漂水花,摸螃蟹,數水鳥……

1958年冬天,腰市大荊與全國人民一樣,完成了由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到人民公社的過渡。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股使,轟轟烈烈的開始戰天鬥地,腰市河堤動工修建。

隆冬臘月,冰天雪地,寒風呼呼,凜冽如刀,可河堤上出大力流大汗的男女老少,心裡卻是熱乎乎的。新的生活,新的願景,鼓舞著人們,要改天,要換地。妻這時已上大荊中學,「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由老師帶隊,參加了幾次修建河堤的義務勞動,覺得自己為人民公社出了一點力,頗有幾分驕傲。

春天來了,腰市河堤修建的結結實實,漂漂亮亮,「龍王爺」從此不再耍脾氣,使性子了。

新建後的河堤,堤面寬闊,自成坦途,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每隔一小段,河堤下就有一眼不大不小的水渠,順著河堤外腳沿,緩緩而過。需要灌溉時,只需搬開內堤洞口的大石頭,就行了。從此,一河兩岸旱澇保豐收。

轉眼間,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人民公社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腰市河的東河堤,被移至河中心。全公社的男男女女,扛石擔土修梯田,苦幹加巧幹,晝夜奮戰,造出了幾十米寬的堤岸良田。我們如今看到的河床,只是原來的一小半。河水悠悠,歲月悠悠,舊時風貌依稀可見。

這是82歲的文史老先生郭增尚,對商州腰市、大荊一帶,八十年前山川風物,鄉俗民情,歷史蹤跡,執筆紀實的點滴追憶。遙遠而又親切,悲涼而又執著,裹挾著泥土的芬芳,訴說著世事的滄桑……

相關焦點

  • 趙英俊讓我歡喜讓我憂歌詞 舉杯呵呵喝讓我歡喜讓我憂試聽
    趙英俊讓我歡喜讓我憂歌詞 舉杯呵呵喝讓我歡喜讓我憂試聽  讓我歡喜讓我憂  歌手:趙英俊  所屬專輯:舉杯呵呵喝 第七期  讓我歡喜讓我憂  歌手:趙英俊  愛到盡頭覆水難收  愛悠悠恨幽幽  為何要到無法挽留  才又想起你的溫柔
  • 周華健:《讓我歡喜讓我憂》,勾起了你多少的回憶?
    讓我歡喜讓我憂》是華語男歌手周華健演唱的歌曲,翻唱自日本組合恰克與飛鳥的歌曲,歌曲由李宗盛填詞,收錄在周華健1991年11月28日發行的專輯《讓我歡喜讓我憂》中。《讓我歡喜讓我憂》是電視劇《紅蜘蛛》的片尾曲。
  • 《散文》手機,讓我歡喜讓我憂
    手機的好處雖說不盡,但我現在卻有些討厭手機,借用一句歌詞,那真是「讓我歡喜讓我憂。」  下班回家,發現妻子象一隻大蝦捲曲在床上,手裡緊緊握著手機,那情景就像清末的大菸鬼無異。環視室內,沙發上亂七八糟,廚房內冷鍋冷灶。連喊三聲,妻子才慢慢地抬起頭,那表情極不耐煩,就好像打擾了她的春秋大夢。  從前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 「樂動心弦」14:讓我歡喜讓我憂
    周華健的歌很多,我會唱的也不少。印象最深的,當數那首有些傷感的《讓我歡喜讓我憂》。學唱這首歌的時候,還在上高中,還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情,也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情傷。那時,這首歌深深打動我這個「感情白丁」的,是一個男人無法留住心愛女人的那份失落、那份傷心、那份無可奈何。
  • 讓我歡喜讓我憂的饃
    讓我歡喜讓我憂的饃我媽把我哥從工地帶回來的槓子饃小心地分成了四份,給我們幾個孩子一人一份。我雙手捧著那塊饃,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我的那份兒,連手心裡落下的饃花花都吸食得乾乾淨淨。感覺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吃完了只覺得好吃,但到底是啥味道,全然沒來得及細細品嘗,我吃完後抬頭看到母親和藹地看著我。
  • 山西杏花村汾酒,我婚姻中的第三者,讓我歡喜讓我憂
    酒對於我來說,就像歌詞裡所唱的那樣「讓我歡喜讓我憂」。我家的男人們都喜歡喝酒,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一定得要大喝特喝,這個時候不單是男人們喝,家裡的巾幗英雄們也要大展身手,大有巾幗不讓鬚眉之勢。不知道大家喜歡喝什麼酒?濃香、醬香、清香,鳳香,酒有那麼多種香型,不過我們山西人最喜歡喝的還是我們山西本地的汾酒,清香型的。
  • 當當網親身經歷購書體驗 讓我歡喜讓我憂
    首頁 > 評論 > 關鍵詞 > 噹噹最新資訊 > 正文 當當網親身經歷購書體驗 讓我歡喜讓我憂
  • 華晨宇,那個讓我歡喜讓我憂的人
    第一次,這個戴著黑框眼鏡的男孩子就這樣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也讓我記住了這麼個人。當時我內心的感受是,這孩子是一個有心機的小孩,不簡單!以我當時的觀點,或者猜測節目的套路,我真以為歐豪會是那一屆的冠軍,出乎我的意料,華晨宇竟拿了個冠軍!不過,也是,以唱功而言,他確是他仨最出色的了!作為《快樂男聲》全國總冠軍身份的華晨宇正式出道了,接下來參加了一檔《花兒與少年》的明星真人秀節目,作為湖南衛視出品的節目,從來不乏話題及關注度,華晨宇在裡面的表現無需多講,但花花這個名頭那是響徹大江南北了!
  • 5G手機定位:執法機構的「讓我歡喜讓我憂」
    可查定位、看通話、簡訊、微信…當心手機成為你身邊的「潛伏者」但以上這僅僅是執法機構「歡喜」的一面,也有「憂」的一面。5G之前,每次手機需要連入網絡的時候,都要向基站臺大聲喊:「我是XXX」,旁聽的攻擊者就可以通過這些信息確定手機的大概位置了。而手機所廣播的那條「我是XXX」就是手機的IMSI碼,全球唯一,就如同你的身份證號。
  • 周華健一首「讓我歡喜讓我憂」早已深入內心,伴著音樂入眠
    就像那首《讓我歡喜讓我憂》唱的一樣「多想說聲我真的愛你,多想說聲對不起你,你哭著說情緣已盡,難再續,難再續」有種聲嘶力竭的無奈,那些在感情邊緣掙扎的更有深切的體會。對於周華健如果沒有親身經歷的話,是無法寫出這樣經典的歌詞的。明星已成,想當年的挫折與磨難,就留在了心底。
  • 六年級作文:我的母親河
    我的家鄉——長春,有一條美麗的河——伊通河,人們也叫她「母親河」。「母親河」兩岸的風景迷人,成為家鄉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春天,河岸兩邊的小草偷偷地從地底下鑽了出來,在春姑娘的輕輕吹拂下,小草們就像調皮的孩子搖身四處張望,好像是在和人們打招呼問好似的。
  • 離婚不離家——讓我歡喜讓我憂
    為什麼離婚了還能放下尊嚴,忍住彼此厭惡和尷尬住在同一屋簷下,我想不外乎「現實困難」這點原因。第一、房價如此昂貴,舉兩家人之力當初購買的婚房,分開之後誰也無法承擔另一半的壓力,為了生活,必須暫時住在一起。第二、孩子太小,為了不讓孩子知曉父母離婚的現狀,假裝生活在一起,多少彌補離婚給孩子帶來的巨大改變,也緩解自己的愧疚之心。
  • 母親河,我為你代言
    母親河,我為你代言 2020-11-16 1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沙溪——我心愛的母親河
    如果說閩江是福建的母親河,那麼沙溪就是沙縣的母親河。它千百年來譁啦譁啦的河水譁啦譁啦地淌,沙溪過去不僅是對外的重要交通線和沿岸居民飲用水源,也是兩岸居民遊泳、戲水沐浴的良好天然場所。它不僅滋潤了這方土地,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沙縣人。浩浩江水更養育了燦爛的文化;滋養出20萬年前的史前文化——萬壽巖遺址,1萬年前的閩人——「清流人」等大量文化古蹟,以及閩學大師羅從彥等無數歷史名人。
  • 生世無百年,我願常歡喜
    「生世無百年,我願常歡喜。」出自明代·童冀的《後和陶詩(二十首) 其三》生世無百年,我願常歡喜。尊中有美酒,胸次無塵事。寵辱了不知,動靜得如意。妻孥常在眼,親故數相值。暢飲送餘年,一任歲月駛。我輩俱是凡夫俗子,紅塵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動,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憂不懼、不喜不悲呢?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窮盡一生追名逐利,更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國古代的貶官文化即是此明證。一副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 任玉春報告文學:"母親河"從我心頭流過
    "我的亢姓同學,他家是從河南省靈寶縣大王鄉遷來的,現他兩個姐姐與兄弟倆安居在黨河東岸、鳴沙山下;我兩個姨從敦煌呂家堡公社隨返回河南的人到靈寶縣川口、陽店,現王張兩家的六個表兄弟、三個表姐妹在黃河南岸生活和工作。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
  • 詩詞文藝 | 張煥全 | 塘西河,我的母親河
    塘西河,我的母親河塘西河,我的母親河你是天賜的玉溪是我幼小的乳汁來自遠古的流淌你滋潤著沃土培育著我們的農耕文明是我們生命延續的源泉與營養.塘西河,我的母親河你是土地的溫馨是我善良的基因來自歷史的蘊藏你維護著故土見證著我們的無數拼戰是我們趕走惡鬼的勇氣與力量.
  • 我是家鄉代言人| 家鄉的母親河
    「我是家鄉代言人」網絡徵文大賽   作者:張蓉 ( 張掖臨澤三中六年級(3)班)  指導教師:宋其彪  我的家鄉是享有「中國棗鄉」美譽的水鄉臨澤,家鄉有一條美麗的母親河——流沙河,她的美名大家應該在《西遊記》裡就早已知曉了——就是我們熟悉的沙和尚在人間的老家呀
  • 胡蘭成: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我也憂思,是為了何來呢?豈不是因為吾民亦皆在憂患之中,而今時世界上亦沒有哪一國人的生活是可羨慕的。常人憂身而不憂世,志士憂世而不憂身,而我憂世與憂身是同一個。 譬如嘆老卑窮,往常可以拿幾個古人來自解,更好是拿個相識的今人來勉勵自己,但是如今多想想,變得了不能這樣簡單了。要我能豁開,除非是沒有嘆老卑窮的人世。
  • 美劇《曼達洛人》寶寶發萌不停解鎖新姿勢,讓人歡喜讓人憂
    在勵人看來,在本次最新一集的更新當中,尤達寶寶比主角曼達洛人更搶鏡,不過,也讓人歡喜讓人憂。這個寶寶的萌真是隨時隨地。此刻,它像往常一樣,身處曼達洛人的超級座駕「刀鋒之巔」之中,與往常不同的是,它沒有坐在副駕把玩「玩具」,而是被曼達洛人放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幫其調試飛船。喏,寶寶兩手握著的一紅一藍正如那些爆破專家手中的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