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90篇》死亡的鐘聲

2021-01-09 木匠的兒子

容我用一點想像力來解釋本詩篇。這裡的背景是西乃的曠野。那時,離開探子從加低斯巴尼亞帶著惡信回來的日子,已經有多年了。這時以色列民仍然繞著曠野艱苦地跋涉,但卻不知道要往那裡去。他們只是徒然前進。

每天早上,報信的人都帶著一份最新的傷亡報告來到摩西的營中。死亡、死亡、死亡,更多的死亡。訃告是最常見的新聞,曠野就好像一個日益擴大的墳場。以色列民每一次拆營,就留下另一個墓園。

在這一天,神人摩西已經不能再忍了。受到喪鐘的打擊,他退到自己的帳棚裡,俯伏在地上,向神傾吐出這個禱告。

在這許多無常和死亡當中,他首先在耶和華的永恆裡得到安慰。縱使一切都褪色和消失,神卻是不變的,祂是子民的安樂窩和避難所。從亙古到永遠,祂是神,祂是「無窮無限、永恆而不變的,祂有智慧、能力、聖潔、公義、良善和真實」。

跟神的永恆有著強烈對比的,是人生的短暫。好象神正不斷地發出命令說:「歸回塵土去吧。」而人類不斷絕、一個一個蹣跚地步入墳墓。對這位永恆者來說,墮落的人類原來約一千年的壽命,就只好象夜間的一更一樣。

即使對摩西來說,人類的生命也只好像睡一覺那樣短暫。你睡著、做夢、醒來,但卻很少意識到時間的過去。用另一個比喻來說,生命就好象草一樣——早上青蔥嫩綠,晚上卻已經褪色凋謝了。正如司布真所說,人生就是:「撒種、生長、開花、割下、消失。」

雖然世人的死亡都是由於罪進入了世界,但摩西認為在曠野所發生的事,是從神而來的天譴。所有離開埃及時只是二十歲過外的士兵,在抵達迦南之前,便都死了。喪鐘的敲響,表示神向祂的子民發怒,因為他們站在無信心之探子的立場,而不聽迦勒和約書亞的鼓勵,向迦南前進。他們的罪孽和隱惡常常在祂面前,不斷刺激祂,使祂惱恨、痛心。結果,以色列人要活在祂怒氣的陰雲之下,被祂忿怒的浪濤淹沒。不錯,有些人能活到七十歲,有些甚至活到八十歲。但縱然如此,他們的生命都充滿勞苦愁煩。病痛一次又一次給人帶來打擊。最輕易的事情,都變成一件艱難的任務。不久,心跳停止了,又一個人「與世長辭」了。

摩西這個屬神的人看見神的權勢,心生敬畏。這權勢是被怒氣喚醒的。他稀奇:誰能考慮到神極大的忿怒而給祂該受的敬畏呢?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應因此珍惜每一天的生命,並且順服祂旨意去過每一天的生活,使每一天的生活都有永恆的價值。

摩西懇求耶和華按著祂的慈愛向子民轉回。祂的怒氣要永遠燃燒嗎? 祂不願意施憐憫,為他們後悔,使他們早早飽得祂的慈愛,讓他們餘下的日子過得寧靜、快樂嗎?

摩西祈求得到「相等的時間」,就是說,他求神按照以色列受苦遭難的日子,賜給他們相等的喜樂年日。他們已經在審判之中看見祂的能力;這時他求主展示祂的另一面,即恩典的作為。

最後,這位代求者求主恩待祂所揀選、在地上的子民,使他們一切的努力都得到美好的成果:「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

在傳統上,本詩篇常在基督徒的喪禮上誦讀。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本詩篇提醒我們生命的短暫,我們需要贖回人生的時光,或買下所有的機會。但本詩篇沒有說出新約時期所給予的安慰和保證。基督「透過福音使我們看見生命與永恆不死」。我們知道,死了就有益處;離世就是離開身體與主同在。因此,詩篇那憂鬱陰沉的外觀,應被喜樂和得勝所取代,就是信徒在基督裡有盼望的喜樂和得勝,因為死亡現在已經失去它的毒鉤,墳墓也再不能得到勝利。信徒能夠歌唱:

死亡消滅!讓我們齊聲歌唱:

你所誇耀得勝墳墓安在?

基督復活!聖徒不再憂愁嘆息;

基督復活!救恩已經完成。~克羅斯比

相關焦點

  • 【每日研經】詩篇90
    Ross)本文選自《信徒聖經注釋——詩篇》來源:研經工具 www.yanjinggongju.com詩篇90:1-17 和合本詩人在對比人的短暫和神的永恆之際,承認人的日子在神的憤怒中流逝;因此,他求滿有憐憫的神堅立他百姓所做的勞苦之工,並使他們在愁苦中得著喜樂。根據這詩的題詞,它是「神人摩西的祈禱」(參申33:1)。
  • 《詩篇》150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一卷(《詩篇》第1篇-《詩篇》第41篇)這卷詩除了第1,2,10及33篇之外,其餘各篇均註明是大衛執筆的。詩篇第1篇開宗明義地道出詩篇的主旨,指出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而竭力跟從的人是快樂的;他們與不敬虔的罪人截然不同。這便是詩篇中頭一次宣述的福。
  • 《詩篇》150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一卷(《詩篇》第1篇-《詩篇》第41篇)這卷詩除了第1,2,10及33篇之外,其餘各篇均註明是大衛執筆的。詩篇第1篇開宗明義地道出詩篇的主旨,指出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而竭力跟從的人是快樂的;他們與不敬虔的罪人截然不同。這便是詩篇中頭一次宣述的福。詩篇第2篇一開始便提出一個挑戰性的問題,論及世上的君王和臣宰合謀「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
  • 詩篇56-57篇
    【詩篇42-72篇釋經專輯】 讀經 ▼釋經 ▼ 詩篇56-57篇釋經:五味雜陳 人間的最大悲劇就是遭到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待遇。
  • 《詩篇88篇》最憂傷的詩篇
    全首詩篇惟一顯得光明的一點是神的名,以這個開始——「耶和華拯救我的神啊」。蓋伯林說那是惟一從幽暗 掙扎出來的一線光芒,惟一穿透午夜黑暗的一顆星星。但作者馬上又開始悲慟地描述他那絕望的困境。他晝夜向耶和華呼求,但仍然得不到安慰。神何時打破僵局,垂聽他的禱告,為他處理一下這個困境呢?
  • 詩篇87-88篇
    讀經 釋經 詩篇87-88篇 釋經:悲喜 87篇這一首的場景,是詩人在耶路撒冷敬拜的時候,所看見的情形,他看見一個又一個不配的人,在這裡成為了神的百姓,他們從這裡「被生產」——「一個又一個的生在那裡」。
  • 《詩篇91篇》我的詩篇
    於是他解釋說,當他坐在火爐旁邊閱讀詩篇第九十一篇的時候,神顯然透過最後三節經文向他說話:因為他專心愛我,我就要搭救他,使他得自由;因為他認識我偉大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處。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 在急難中我仍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並給他尊榮。我要使他足享長壽, 將我救恩顯明給他。~節錄蘇格蘭韻律詩篇筆者就是那個男孩子。
  • 每日與主同行詩篇50:16-23節 詩篇23-24篇
    詩情禱語 (作者:尤金·畢得生) 4 月15日|你想我恰和你一樣 詩篇第五十篇 二 讀 經 釋 經 詩篇23-24篇釋經:同在
  • 詩篇83-84篇
    讀經 釋經 詩篇83-84篇 釋經:渴望 詩篇的順序,有時也具有相互承接的關係,詩83篇,或許就可以理解為是對詩82篇第8節的回應。
  • 《聖經》詩篇第一篇《棄惡從善必蒙福》(詩歌的魅力)
    《聖經》詩篇一共150篇,今天分享第一篇《棄惡從善必蒙福》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這是一首關於善惡的訓誨詩篇,把生命和死亡,祝福與咒詛陳設在我們面前,使我們可以走通向蒙福的正道,迴避那必然以我們的愁苦和敗壞告終的路。
  • 《詩篇40篇》得到拯救
    我們所熟識的話「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悅」(6~8節),確定這是一篇彌賽亞的詩篇;這句話在希伯來書十章5節中用在主耶穌身上。但本詩篇出現一個問題,就是第一部分談及祂的復活,最後的部分似乎回頭談到祂在十字架上的痛苦。要解釋這個內省並不容易。有人認為在開始的數節裡,救主期望祂的復活,談及這事時好象它已經發生了一樣。
  • 詩篇100篇
    本詩篇自從在日內瓦詩篇歌集(主後1551年)中出現,便開始親切地被稱為「古老的詩篇一百篇」;本詩篇呼籲全地的人來敬拜耶和華。這樣的召集超越狹窄的以色列疆界,達到外邦全地,普天之下。本詩篇的明確模式如下:呼召人來敬拜(1,2節)。人為何要敬拜神(3節)。呼召人來敬拜(4節)。人為何要敬拜神(5節)。文中說出敬拜的七種成分:歡呼(1節)。樂意事奉耶和華(2節上)。來向祂歌唱(2節下)。稱謝進入他的門(4節上)。
  • 每日與主同行詩篇第九十一篇14-16節 詩篇144篇
    7 月10 日|因為他專心愛我 詩篇第九十一篇14-16 節 14 神說:「因為他專心愛我, 二 詩篇144篇 讀經 釋經
  • 每日與主同行詩篇第九十篇7-10節 詩篇135-136篇釋經
    一 詩情禱語 (作者:尤金·畢德生) 7月4日|因禰的怒氣而消滅 詩篇第九十篇 (Martin Luther, Luther’s Works,13:86) 等路德醒悟何為福音的真義之後, 這詩篇不再可怕,反成為安慰, 因為「祂的憤怒是憐憫的義怒。」
  • 「讀你」詩篇第71篇,寫給老年人的詩篇
    親愛的主內弟兄姐妹,小弟兄借用"讀你"這個歌名,開啟【讀你】——研讀聖經詩篇之旅。「上帝把祂的話語告訴我們,是要我們去研讀、領會和實踐,其中《詩篇》更是可以直接拿來應用的。要領會《詩篇》,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站在它的下面」,讓它像甘霖一樣灑在我們身上,流入我們心裡。
  • 《詩篇30篇》解析《感恩讚美耶和華》
    4、詩歌解析:   (1)、分段詩篇30篇一共12節經文,按照內容可以分為4段。(1-3)為一段,(4-5)為一段,(6-10)為一段,(11-12)為一段。   (2)、解析   《詩篇30篇》解析《感恩讚美耶和華》   (詩30:1-12)「(大衛在獻殿的時候,作這詩歌。)耶和華阿,我要尊崇你,因為你曾提拔我,不叫仇敵向我誇耀。耶和華我的神阿,我曾呼求你,你醫治了我。耶和華阿,你曾把我的靈魂從陰間救上來,使我存活,不至於下坑。
  • 每日與主同行詩篇第七十四篇12-23節 詩篇92-93篇
    6月5日|摧毀邪惡 詩篇第七十四篇 二 詩篇 九十二篇 九十三篇 讀經 釋經 詩篇92-93篇 釋經:儀式
  • 在詩篇40篇中,讓我們效法大衛的耐心等候
    就在最近,當我思想哪首詩篇是我期盼每個基督徒都用心領受時,詩篇第40篇就浮現在我眼前,它的開篇是「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誰不曾發現耐性等候是一種挑戰呢?但神在這首詩篇裡的啟示,會幫助我們學習如何耐性等候神,且進入更深之處。
  • 《詩篇53篇》無神論者
    詩篇第十四篇和本篇的主要分別,是神的名字從耶和華(或耶威)轉成以羅欣。39在詩篇第十四篇,愚昧人否定那極之關心子民之事務的守約者神(耶和華,主)的存在。在這裡,愚昧人否定那維持和管理宇宙的、全能而至高無上的神(以羅欣)的存在。
  • 詩篇62-63篇
    【詩篇42-72篇釋經專輯】 讀經 ▼釋經 ▼ 詩篇62-63篇等候 面對時下的處境,做出對神救恩的默想,這是自古以來靈性操練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