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豐經濟學講義》買了很久,差點就跟其他的多本經濟學書籍一樣,成為"它只是一直在身邊,靜靜的散發著書香"一流。
亞當某密,某昆,某某戰爭等百年經典,幾十年經典,我也曾豪情壯志的背回過家(那時候沒有噹噹),可是最終它們留給我的是一連串的令我本就費解的費解。十幾年閱讀的那十數頁,卻足以讓我產生了「我連一百年前的經濟學都看不懂,我還如何搞明白現在幾何指數裂變的高深經濟體系」的挫敗感。
可是《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我卻看懂了。因為它有趣,易懂,接地氣又緊扣時下經濟的脈搏,看完我亦平添幾多信心,原來不理解圖紙不列公式,我也可以了解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經濟學原理。
薛兆豐老師,經濟學者,1991年畢業於深圳大學應用數學系(深圳大學真是個人才輩出的學校,數學對經濟學依然重要),曾執教於北京大學,得到app的專欄主理人。受教過薛老師的經濟學講義後,我有以下幾點感觸頗深又不太成熟的想法分享如下:
第一,幾乎世界萬物背後,都可以找到經濟學的影子,薛老師透徹的分析了各種常見經濟現象,比如房價,股市,美國的次貸危機,火車票價和曾經的黃牛黨,堵車,利率,保險,期貨,公交補貼,甚至該用布餐巾還是紙餐巾,這些分析讓我們更好的看到了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
第二,薛兆豐老師可以用生動的故事和例子,把經濟學講到有趣和易懂。有人只講原理,有人只講故事,薛兆豐老師卻是用其深厚的數學和經濟學功力加上其豐富的生活經歷,把複雜的經濟知識融合到生活這個大舞臺,演繹給芸芸眾生。可見,故事不論對三歲的頑童還是身經百戰的成人同樣具有教育意義。
第三,薛兆豐老師對各種經濟現象的分析,都會經過其果斷與沉穩的拿捏,努力周全方方面面,運用他的權衡標準,得出一個更加合理的結論。比如,馬糞該歸誰,鑽石該歸曠工還是白富美,水泥廠和老居民誰之過,煙囪與鄰居誰負誰勝,甚至談到有一個人的血細胞該歸誰的諸多問題,都可以感受到薛兆豐老師對人性的把握的恰到好處,真的感覺這不但是經濟學,也是人性心理學。
第四,薛兆豐老師可以從獨特的角度更透徹的分析事情的利弊,讓人耳目一新。比如,誰是弱者誰當老闆;比如,人工智慧取代人工不一定是壞事;比如,如果每個個體都集中生產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那麼整個社會總產量就會達到最大。
第五,有些道理對我來說還是有點小迷惑,這更多歸功於我拙劣的數字敏感度,我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生活經驗去領悟,但是這些小難度絲毫不妨礙我對整本書的理解和喜愛,一如,薛老師所一直強調的,「改造世界,並非經濟學所長,但是改造世界觀,卻是經濟學的強項」,《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真的可以影響和改變世界觀。
最後,感謝《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給我的經濟學成就感!讓我可以「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理解現象背後的經濟邏輯,做複雜世界裡的明白人。」 請記住,一本用少於20個圖表和術語就可以寫出520頁的經濟學故事書,絕對值得你擁有並細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