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留學生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浙財大成立文華書院

2020-12-04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鄭琳通訊員 趙蕾

近日,浙江財經大學成立文華書院,旨在加強對留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文華書院,是學校實現 『文化+專業』留學生特色培養的良好嘗試。搭建中華文化體驗中心,與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課程、系列講座及學習實踐相結合,讓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留學生也是文化的使者,以他們為媒介,有助於把中華文化傳播到全世界。」浙江財經大學副校長李佔榮表示。

近年來,學校給留學生開設了一系列中華傳統文化課程,涉及中國禮樂琴棋書畫等如《中國概況》、《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中國文學作品賞析》、《中國書畫入門》、《中國禮樂》、《中國武術》、《中國飲食文化》等。教師結合文化課程內容,講好中國故事,讓留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提高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激發學習漢語的興趣。

學校還策劃了一系列中外文化主題活動,如「助夢中國·語通世界」浙江財經大學首屆中外文化交流節、「一帶一路:中國文化閃耀世界」、「知識文化·家國情懷」等大型活動,每次活動都吸引了上千名中外師生參加。詩經朗誦展示中國古代禮儀文明、走秀演繹中國傳統服飾的變化、中西樂器合奏、暢意書畫、多國語言聯唱等等,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為中外學生搭建真正交流平臺,增進情誼。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浙財大成立文華書院嘗試「文化+專業」留學生特色培養
    浙江財經大學文華書院近日成立,旨在加強對留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留學生也是文化使者,以他們為媒介,有助於把中華文化傳播到全世界。」據浙財大副校長李佔榮介紹,「文華書院,是浙財大實現『文化+專業』留學生特色培養的良好嘗試。搭建中華文化體驗中心,與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課程、系列講座及學習實踐相結合,讓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 「中國傳統文化與通識教育研討會」在嶽麓書院舉行
    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通識教育緊密結合,實現良性互動?1月2日,由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和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傳統文化與通識教育研討會」在嶽麓書院舉行,來自復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湖南大學的二十餘位專家學者齊聚嶽麓書院,圍繞相關主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討論。 開幕式上,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教授代表嶽麓書院致歡迎辭。
  • 今兒咱逛逛書院,感受中國文化精神
    在華僑聚居區,由華僑創建的書院因為建院的主要目的是使僑胞及其子弟不忘根本,它和本土書院沒有太多區別。在中國文化圈內的東亞地區,處在吸收中國文化的時期,其所創建的書院,從內容到形式都與本土人看齊,但又不乏特點,如韓國書院的注重祭祀、日本書院的強調刻書出版等。而當這些地區轉而學習西方時,它為中國留學生建立的書院就與當地受到西方教育制度影響的學校更接近了。上文提到了東京亦樂書院就是這樣。
  • 老外學越劇扮相,竹笛配英語歌曲 浙財大學子讓中國文化閃耀世界
    老外學越劇扮相,竹笛配英語歌曲 浙財大學子讓中國文化閃耀世界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2017年12月19日16:15 浙財大的大學生們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展示得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有陽春白雪的「絲竹之聲」、有以柔克剛的八卦太極、有繞梁三日的越劇唱腔、有群裾飄飄的優雅漢服,還有一些極其具有時代和草根特色的中國文化側面:中國的大排檔街邊美食…… 「一帶一路」不是「獨奏」,更應是「合唱」。
  • 傳播中國文化,弘揚優秀傳統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成立10周年
    中國文化書院成立10周年慶典活動現場  金黔在線訊(本網記者 郭邱磊)11月8日上午,「中國文化的繼承、發展與開新」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文化書院成立10周年慶典活動在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舉行。中國文化書院院長張新民致辭  據了解,中國文化書院成立於2002年,作為貴州大學重要的學術機構,以闡釋中國文化基本價值為宗旨,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
  • 中國傳統「書院文化」對當今教育和辦學的啟示
    麗正書院的產生和它給中國教育、中國文化帶來的一系列的轉變與發展,使中國的傳統教育綻放出燦爛奪目的色彩,也給我們今天的教育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中國傳統教育有三個部分,一是官學,是指中國封建朝廷直接舉辦和管轄,以及歷代官府按照行政區劃在地方所辦的學校系統,是中國古代社會最主要的官學教育制度;二是私塾,是我國古代社會一種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
  • 扶持傳統文化教育,書院中國基金會與敦和基金會共同發起項目基金
    扶持傳統文化教育,書院中國基金會與敦和基金會共同發起項目基金 作者:靜熙 發布時間: 2017-11-09 19:04
  • 國內外兩名藝術家入圍浙財大首屆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施閃 焦旭坤)近日,浙江財經大學藝術學院首屆「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評審結果新鮮出爐。來自法國的阿蘭·朱利安和來自中國的潘劍鋒兩名藝術家入圍浙財大首屆「國際藝術家駐留項目」,他們用作品為全校師生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
  • 書院人 | 杜華偉:當代書院傳統文化教育發展建議
    當代書院應該努力繼承古代書院精神,成為研究與傳承儒家文化的機構、培育中華文化基因的空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場,成為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陣地。當代書院的價值在於提醒改造現代教育,克服體制教育功利化、工具化、短視化的弊端,真正落實涵養心性、陶冶性情、變化氣質的成人教育。
  • 鄭州31中組織國際交換生到鄭州微塵書院參觀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本次參觀學習活動旨在讓國際交換生更好更深入的感受並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將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播並且傳承下去。在一天的參觀學習中,這些分別來自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的交換生們,了解並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
  • 清華大學成立通識教育實驗區新雅書院
    清華大學成立通識教育實驗區新雅書院  清華新聞網9月29日電 (通訊員 文 鵬 雨 昕)9月27日上午,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實驗區」新雅書院成立典禮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校黨委原副書記胡顯章出席典禮。
  • 武漢最老中學文華中學:中國紅十字會從這裡起步
    至於為何叫文華書院,一說是為紀念其倡導組建者文惠廉;一說是取文章華國之寓意。但不管哪一種,它在武漢乃至湖北省的現代教育開山鼻祖的地位都毋庸置疑。從一個書院開始,不僅發展了中學教育、女子教育,還發展了大學教育。  最初的文華書院僅收男學生,但對這種洋式的新玩意,民眾大多是觀望避懼,當年10月2日正式開學時,只一名教師5名學生,一個月後才增至14名。
  • 泓寶國書院舉行啟動儀式:秉承三堂教育理念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在舉國歡慶新中國70華誕之際,10月7日,泓寶國書院舉行啟動儀式。泓寶國書院創始人徐浩菖、發起人周汐盈出席活動,並為泓寶國書院揭牌。王怡汝、王思琪、錢思宏、閆春錦、唐千蘊、王飛躍、王鴻翔等來自北京、山西、內蒙古、山東、貴州等地的書院部分學員參加儀式。
  • 中國文化書院文化發展研究院在京成立
    作者:  2010-09-20 16:30  編輯:任琦琥   9月19日,中國文化書院文化發展研究院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了成立大會  中國文化書院是由著名學者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季羨林、朱伯昆、湯一介等十餘名國內著名學者在1984年發起成立的全國性學術團體,截止之前,已在國內下設成立了七家分院。中國文化書院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等諸多領域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已成為中國文化傳播領域的一面旗幟。
  • 溫故知新·博文約禮 首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論壇在聚壽山書院...
    中華孔子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哲學系王中江教授致開幕辭,並以《教育的本性、清末民初的美德教育與當前的傳統文化教育》為題做精彩開講合影留念佛教在線山西訊  4月21日, 溫故知新·博文約禮,首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論壇暨中華孔子學會國學教育研究會成立一周年慶典大會在風景秀麗的聚壽山書院隆重舉行。
  • 牧野大事記 | 新鄉市傳統文化協會牧野書院隆重成立
    ,服務新鄉文化事業和經濟事業的蓬勃發展,新鄉市傳統文化協會牧野書院成立儀式在新鄉市東方文化步行街隆重舉行。出席儀式的領導和嘉賓有:新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董傳軍,市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冬,衛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葛路明、新鄉市傳統文化協會名譽會長秦文廷、河師大學報主編王記錄等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傳統文化協會副會長、副秘書長、各教育中心主任、理事單位代表、部分會員等5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 中國書院與中國文化
    中國書院與中國文化史飛翔書院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特殊的教育、文化機構
  • 中傳通識教育中心、陽明書院、修辭學堂揭牌成立
    日前,中國傳媒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陽明書院、修辭學堂揭牌儀式舉行。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在致辭中說,我們為通識教育中心、陽明書院、修辭學堂揭牌,就是應時代的需要和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而邁出的重要步伐。
  • 中國傳媒大學成立通識教育中心 將探索書院育人模式
    中國傳媒大學聘請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既文化研究所所長李中華,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統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葛曉音,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謝維和等22位學者擔任通識教育中心顧問。
  • 傳承傳統文化,北山書院開館並舉辦張志民師生作品展
    北山書院的落成揭牌,既 是張志民先生心初心守望、情駐家鄉的又一盛舉,必將帶動慕名 求學者滿懷赤誠潛心問道,進而培養出具有藝術前瞻性和創造力 的美術精英,產生具有重要藝術影響力的聚集效應,發揚光大「 北山精神」,走出一條根植傳統、追隨時代的嶄新道路。祝願北 山書院秉持「北山精神」,打造「北山精品」,樹立「北山品牌 」,塑造「北山靈魂」,走出一條中國山水畫作的北山之路,譜 寫出無愧於時代的華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