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生命的意義》的思想,也許更適合疫情中的中國人

2020-12-21 文藝書館

我們最大的自由是選擇態度的自由。——《追求生命的意義》

在你一生的閱讀經歷中,你可以擁有這樣一本書。其中的一些章節或思想不僅能觸動你的靈魂,引導你與之共舞,改變你的人生和命運。你應該讀這樣一本書並珍惜它。

20世紀60年代,它在美國流行起來。維克多·弗蘭克爾的《追尋生命的意義》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作者以親歷者的身份,詳細描述了他的遭遇,分析了他和朋友的心理變化。以心理學研究為主題,在這個主題之外,我獲得了很多知識和感受。我第一次接觸到一本關於集中營的書時,對情節沒有任何想像。從來沒有想過人類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同類。在那裡,所有的「囚犯」都沒有名字,只有一個號碼。

快樂是,而且必須是一種副作用或附帶產品,如果將它視為目標則會消滅或破壞了快樂。

我們可以感受到集中營殘酷的環境給他們帶來的不人道待遇。這觸動了筆者的論點,面對極端環境,人們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問題,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應對突如其來的問題。

在集中營裡,人性被放大,許多暴徒會踐踏別人的人格。惡有惡報,舊善照耀,少數人不顧一切地幫助別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生存成為最大的問題。

從集中營逃出來後,一些幸運的人卻身心受損,長期無法恢復。他們的道德和價值觀將被扭曲,而他們的天性並不壞,但他們的抑鬱會引起不正常的心理。其實很多人擔心生活的痛苦,而弗蘭克爾則關心的是痛苦意味著什麼,以及什麼是不必要的生活。

雖然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囚犯活著出來的希望渺茫,但他還是活了下來。他沒有被難民營裡的非人類苦難所摧毀。他在苦難中發現了生命的意義。他說,有尊嚴地忍受苦難是一種真正的內在成就,因為這證明人們在任何時候都擁有不可剝奪的精神自由。

人們在極端的苦難環境中通過意義的追尋,自己超拔出來,與煉獄般的痛苦超越,枝頭綻放著愛與希望的蓓蕾。

《追尋生命的意義》這是一部鼓舞人心的傑作。我相信任何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能從他極度痛苦的經歷中獲得拯救自己的經驗。

人類最後的自由,在已給定的環境下選擇態度的自由。環境可能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唯有改變自己的態度。

席捲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疑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在歷史長河中使人們感到生命的重量。

如果說誰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痛苦、挫折與磨難總會相伴而行,那麼災難來了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如何拯救我們自己的內在世界?

當災難來臨時,它將把我們的歲月分割開來,而知識是唯一能填補裂縫的光。鍾南山可以用自己的知識救人於水火,救國於危難。通過這場病毒,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讓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東西,如權利和金錢、地位和交往、繁榮和娛樂,在知識和信仰面前,已經失去了意義,沒有風景可言。

如果疫情之後我們不去認真思考我們自己是不是應該有所改變,只是慶幸自己沒有被感染,那麼,我們和動物就沒有什麼區別,我們仍然活得很愚昧,這次的疫情也就毫無意義。

而通過閱讀《追尋生命的意義》,我們知道,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為什麼活著的人,有強大的力量去面對生活給他們的打擊和痛苦。真正不會後悔的是認真對待每一個痛苦。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這個使命是他人無法替代的,並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來一次。

可見,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對我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人生的渡口,從迷惑的此岸渡向覺悟的彼岸,是心的距離,用腳無法丈量。

有時當我們迷茫迷茫時,我們會尋找一種能讓我們快樂的力量。我們忘記了這種與生俱來的力量植根於我們的內心。真正的擺渡工,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雖然這場病毒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我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為公眾獻出生命、獻出生命的逆行英雄。雖然他們知道危險,但我相信當他們做出決定時,他們會發現生命的意義。

疫情過後,當陽光灑滿綠地,當我們自由呼吸,當我們歡聚一堂時,我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上已經下起了雪,而英雄們的血汗浸透了這片土地,那些英雄事件感動了我們,當我們熱淚盈眶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相關焦點

  • 追尋生命的意義
    在集中營裡,弗蘭克丟失了正在撰寫的關於「意義療法」的著作。他將之稱為自己「精神上的孩子」。也正是意義療法的思想,讓弗蘭克在日復一日的奴役中保持信念,最終等來了集中營的解放。   弗蘭克在之後的自傳,《追尋生命的意義》中,這樣總結意義療法的精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不應當由我們向命運發問,而是命運對我們提出挑戰。
  • 《追尋生命的意義》書籍推薦
    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尼採《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由維克多·E·弗蘭克爾所著《追尋生命的意義》是一個人面對巨大的苦難時,用來拯救自己的內在世界,同時也是一個關於每個人存在的價值和能者多勞們生存的社會所應擔負職責的思考。
  • 《月亮與六便士》: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冒險
    03 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冒險但是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卻覺得毛姆想要表達的,僅僅是這萬千世界中的某一種價值觀,無關乎高低貴賤,更無關黑白對錯。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對藝術的追求,只是對生命意義追求的其中一種形式而已。
  • 《月亮與六便士》: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冒險
    但是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卻覺得毛姆想要表達的,僅僅是這萬千世界中的某一種價值觀,無關乎高低貴賤,更無關黑白對錯。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對藝術的追求,只是對生命意義追求的其中一種形式而已。小說中寫到的另兩個人物,一個是名叫亞伯拉罕的醫生,年輕時就因過人的天賦成為主治醫生,進入醫院高層,但是他卻突然選擇到某個港口小城度過平凡的一生。還有一個是布魯諾特船長,他放棄平穩安逸的生活,借債購買一個無人海島,在這個小島修剪房子,清除灌木,種植椰子樹,用二十多年使荒島成為花園。
  • 防疫有我,愛衛同行︱ 「追尋生命的意義」,邳州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
    防疫有我,愛衛同行︱ 「追尋生命的意義」,邳州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這樣做 2020-05-10 0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謝爾蓋神父》:生命意義的追尋
    俄羅斯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1828—1910年)以對個體精神的追求而著稱,他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復活》,都有顯然的這種生命意義探究。他創作於1910年的中篇小說《謝爾蓋神父》(管魯譯),更是在宣揚宗教禁欲主義的同時,把對生命意義的追尋發揮到了極致。
  • 《曾經滄海難為水》:生命意義的追尋與女性自我價值的反思
    女性視角下的女性自我價值反思、理想與生命意義的追尋,使得影片與日後享譽全球的《末路狂花》一樣成為好萊塢經典「女性電影」範本。那種恬淡、素雅的影片氛圍,疏離、溫存由不失輕喜劇式幽默的情緒力量,結合著70年代初期充滿批判、反思追求精神自由的嬉皮文化,使得影片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氣質。
  • 敬畏生命,捨生取義,談儒家思想在抗擊新型冠狀肺炎中的作用
    荀子在《王制》篇中進一步解釋了這一觀點:「水火有氣而無性,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生而無義,人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既然儒家認為人的生命是天地之間最為寶貴的,因此,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就成為儒家對待生命的基本態度。
  • 生命的意義是追尋幸福
    但沒過多久,在這種愜意生活的中產生了一些憂慮,而且它不斷變大,我發現自己成為了一個沒有目標的人,並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改走向何方,每天可以做些什麼事情才會讓我感到生命的意義。於是我經常感嘆:生活沒有意義。當時處於非常迷茫的時期,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每天都不知道做些什麼才好。
  • 探秘:北大推薦的50本書之《追尋生命的意義》
    人生就是在不斷的追尋,可是又有誰知道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追尋我們想追尋的,去探索一切未知的事情,本書就是一本讓你在困境中去堅持下來,去獲得巨大努力的一本讀物。他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義》」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本書對於每一個想要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都是一部必不可少的讀物。這是一部令人鼓舞的傑作……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從他無比痛苦的經歷中,獲得拯救自己的經驗。
  • 《霧中風景》:追尋也許是對抗生命絕望的力量來源
    烏拉和亞力山大追尋的是自己的父親,而觀眾則像一直追隨在他們身後的尾隨者。局內局外,大家都在追尋。去北方、去德國、找到自己父親的信念一直像大霧中的風景一樣牽引著主人公。畫面中經常出現大片遠景,給了觀影者第三方視角,當我們觀看這部電影時,並未帶入主人公情緒,而是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參與姐弟兩人尋親旅程。
  • 有思想的生命,才是最有意義的
    天心365-2018.3.16如是我說大科學家霍金的傳奇人生啟示我們:有思想的生命,是最有意義的。作為平凡人、普通人,如何讓我們的一生變得更有意義呢?且聽印竹、印安如是我說~印安說柏拉圖說:「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大科學家霍金的傳奇人生啟示我們:有思想的生命,是最有意義的。一部影響了世界的時間簡史,使霍金在無盡的時間長河中得以永生。印竹說尼採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這話今天用於霍金,再貼切不過了,命運可以拘禁他的身體,而他的思想與靈魂一直在時空中起舞!他從未辜負生命!
  • 《亞瑟與喬治》:渴望不平凡的人生,不斷追尋的生命的意義
    一個人的意義不在於他的成就,而在於他所企求成就的東西。——紀伯倫生命的意義究竟在於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人生而不同,每個人對生命的理解都不同。就算是確切到某個人,對於人生意義的追尋,在每個階段又都是不一樣的。
  • 在詩意的世界裡,追尋生命的意義
    在電影中,導演採用了充滿詩意的設計,逝者在通往天國之前需要各自選取一段美好的回憶,再由天國的工作人員將其拍成電影並放映,以此留作紀念。影片以是枝裕和所擅長的生死主題來探討人們的情感內傷,並運用了大量的採訪鏡頭,收集人們瞬間的真切感動,用平淡無華的影像記錄著真實的虛幻,與觀眾一同探索關於生活、記憶、以及生命的意義。
  • 生命的意義是無邏輯
    每個靈魂都擁有成長的歷程,當一個生命出現,是一種純粹的無,具有著無限中可能,思想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淺顯到深化的歷程,世界一切都是絕對精神的演化。生命就是從無形到有形的藝術表達,人在自然社會中將生命展開,當成為真實的自己之後,他也就給自己的生命賦予了意義。
  • 生命意義的重新思考
    經歷過戰爭之後,性情大變,也許戰爭讓他看到了普通生活中看不到的一些東西,比如生命的脆弱和無常。然後不顧一切,放棄未婚妻,如他自己所說,「去逛大街」。他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所以他一邊閱讀各種書籍,一邊逛大街,一邊思考著生命的意義。流浪成了他追尋生命意義的一條通往真理的大道。
  • 活出生命的意義,全新視野審視《人類對意義的追尋》
    西瓜視頻版:看到這個問題,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是那句膾炙人口的經典名言:「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這個答案,我們可以給滿分!十分的勵志!然而名言之所以稱之為名言,除了它確實言之有理外,還有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是由名家所說的。愛因斯坦說出來了他的人生覺悟,但我們每個人自己又是如何看待呢?
  • 如果你的生命是無限的,那麼你能找到人生中所有的意義麼?
    隨著科學的研究,也許能搞出一些能讓人長壽的措施或手段,比如改變DNA或者增加細胞的分裂次數,這是從人本身來來解決問題,當然還有很多想像中的方法,我們想像不出來,但是電影裡有所展現出來,比如利用人工智慧科技,把人的意識轉移到電腦上,或者擁有像人一樣的軀體,或者是用完美的人造人的軀體裝入想要裝入人的意識,從某種程度上也會解決這樣的問題。
  • 毛姆《刀鋒》:一名神秘男子,十年之間,追尋人生意義的生命體驗
    有人說,《刀鋒》中拉裡的原型是哲學家維根斯坦,真偽不得而知,不過到了後半部分,的確有很多關於哲學、宗教的討論在裡面,即使作者本人一直強調自己不想說這些奧義。 《刀鋒》,主要以男主人公拉裡的兩條線為線索。一條是情感線,一條是他追尋人生意義線。
  • 大疫情過後,對於生命的終極意義,你是否又有了新的思考?
    本次大疫情過後,大家或許都會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敬畏生命,讓生命的存在更有意義,我相信這應該是這場疫情真正意義上帶給大家的思想轉變。不要太為難自己,凡事要想開。追求幸福不僅是我們的人生目標,更應該貫穿於人的一生,把每一天過充實、過開心、過幸福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