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大推薦的50本書之《追尋生命的意義》

2020-12-07 小陳老師開講了

每一本書就像一塊待開發的隱秘之地,他需要你去親自去探索,去領略它自身的風採,增加你自己的文化儲備。

人生就是在不斷的追尋,可是又有誰知道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追尋我們想追尋的,去探索一切未知的事情,本書就是一本讓你在困境中去堅持下來,去獲得巨大努力的一本讀物。

作者維克多E.弗蘭克爾(Frank.V.E.,1905-1997),醫學博士,維也納醫科大學神經與精神病學教授,擁有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達拉斯大學和匹茲堡大學教授職位。共出版了39部作品,並被翻譯成34種語言。他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義》」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

本書對於每一個想要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都是一部必不可少的讀物。這是一部令人鼓舞的傑作……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從他無比痛苦的經歷中,獲得拯救自己的經驗。同時這也是一本讓一個人面對絕望的困境時,以此來拯救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也是對每個人存在的價值和能者多勞們生存的社會所應擔負職責的思考的書。

這本書篇幅不長,卻字字刻骨銘心,扣人心弦。作者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視角,用冷酷的筆來記敘自己親身的經驗,並用精神醫學的專業知識來分析,從而發明了「意義治療法」。同我們了解的心理分析不同,意義治療較少回顧和較少內省,焦點放在將來,也就是協助病人找尋他生命中的意義。

本書探討了一個終極話題。生命有什麼意義?

這個意義是要尋找的,不會憑空而來。這個意義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這個意義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任何一個人的生命無法重複,也不可取代。正是由於這種獨一無二性,也只有他自己在特殊的機遇下去完成其獨特的天職或使命。了解自己為何而活,就能承受得住任何煎熬。比如維克多的意義是要完成自己學術手稿,有的人活下來是為了見到愛人等等。換種說法,這是對生命的「負責」。因此,意義治療學認為Responsibleness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生命的真諦必須要在世界中找尋,而非在人身上或內在精神中尋找。你可以會問:說了這麼多,那麼具體如何發現這意義呢?作者給出了三種途徑:1. 創造、工作。2. 體認價值。即體驗某個事件和人物。如工作的本質和文化,或通過愛情來發現生命的意義。3. 受苦。因為痛苦被發現有意義時,便不再痛苦了,通過認識人生的悲劇性和克服困境,促使人深思,尋找自我,最終發現人生的意義,實現自我超越。

當我們感到彷徨無助時,不妨讀讀這本書,可能會給你不一樣的啟發。

相關焦點

  • 追尋生命的意義:推薦一本書和一部電影給寒假的你
    去年底,當雪兒被排山倒海的卷子和作業淹沒時,我給她推薦了一本心理學家維克多·E·弗蘭克爾的英文名著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中譯名《追尋生命的意義》或《活出生命的意義》),希望能幫助她在這種無意義的刷題中找到意義之所在。
  • 《追尋生命的意義》書籍推薦
    ——尼採《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由維克多·E·弗蘭克爾所著《追尋生命的意義》是一個人面對巨大的苦難時,用來拯救自己的內在世界,同時也是一個關於每個人存在的價值和能者多勞們生存的社會所應擔負職責的思考。利用這些纖弱的細絲,為一個傷心人編織出意義和責任——這便是「意義治療法」的目標和挑戰,也正是弗蘭克博士在現代存在分析上的創見。他曾是集中營裡的囚犯,漫長的牢獄生涯,使得他除了一息尚存之外別無餘物。他的雙親、哥哥、妻子,不是死在牢營裡,就是被送入煤氣間。一家人全都死了,僅剩下他和妹妹。像這樣一個喪盡一切,飽受饑寒凌虐,隨時都有死亡之虞的人,怎麼會覺得人生還值得活下去呢?
  •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書,不可多得的精神產物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書,不可多得的精神產物Hello,小編來啦。上一期小編與大家講了最美的三行情書,這一期小編將與大家分享一下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書。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推薦七本!《追尋生命的意義》「愛是人可以立志追求的、最終的、最高的目標。於是,我理解了,人的詩歌、人的思想和信仰揭示的偉大秘密所蘊含的意義:人的拯救是通過愛或被愛來實現的。」
  • 探秘古魚、追尋恐龍,中國古動物館首套兒童百科繪本見證38億年生命...
    8月17日下午,中國古動物館,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動物館首套兒童百科繪本《探秘古魚王國》《追尋中國恐龍》在此舉辦新書發布會。中國古動物館兒童百科繪本是中國古動物館建館以來寫給孩子們的第一套少兒科普繪本,本次出版2冊——《探秘古魚王國》與《追尋中國恐龍》。
  • 追尋生命的意義
    在集中營裡,弗蘭克丟失了正在撰寫的關於「意義療法」的著作。他將之稱為自己「精神上的孩子」。也正是意義療法的思想,讓弗蘭克在日復一日的奴役中保持信念,最終等來了集中營的解放。   弗蘭克在之後的自傳,《追尋生命的意義》中,這樣總結意義療法的精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不應當由我們向命運發問,而是命運對我們提出挑戰。
  • 《月亮與六便士》: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冒險
    導讀:月亮還是六便士,並無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全看你生命終結之時,是否後悔這一生是這樣度過?03 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冒險我想這種渴望是一個人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這種生命意義就好像一種天定的使命一樣,仿佛生來就是要做這件事,整個生命就是為著這件事而存在的。
  • 《追尋生命的意義》的思想,也許更適合疫情中的中國人
    ——《追求生命的意義》在你一生的閱讀經歷中,你可以擁有這樣一本書。其中的一些章節或思想不僅能觸動你的靈魂,引導你與之共舞,改變你的人生和命運。你應該讀這樣一本書並珍惜它。20世紀60年代,它在美國流行起來。維克多·弗蘭克爾的《追尋生命的意義》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 書單:清華北大聯袂推薦,最適合大學生讀的經典書籍,乾貨收藏!
    清華北大作為我國最高的學府,一直以來對於文化知識是的重視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清華近幾年會在新生進校,老生畢業的時候,送上優秀經典的書籍作為禮物,這也說明了最高學府對文學涵養的重視。下面推薦幾本,清華北大聯袂推薦的優秀書籍,留著周末下班下課放學的時候看。1.《追尋生命的意義》《追尋生命的意義》是維克多·E·弗蘭克爾的作品。
  •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
    活出生命的意義今年以來,我看了一些書,有《易中天中華史》系列,錢佳楠的《有些未來我不想去》,《活出生命的意義》……甚至閱讀了關於經濟學方面的《貧窮的本質》,這只是粗淺的涉獵。其中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所著的《活出生命的意義》,讓我感觸頗深。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人和這本書是在一檔綜藝節目《奇葩說》第六季裡,節目中作為導師李誕推薦了這本書。讀後我才知道這的確是一本佳作,值得每個人去閱讀,去思考生命的意義。書的前半部分,作者通過論述自己在集中營裡的恐怖遭遇,在地獄般苦難與困境中,在幾乎毫無生還希望的絕境裡,依然堅信生命的意義,並保有活著的希望。
  • 《月亮與六便士》: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冒險
    導讀:月亮還是六便士,並無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全看你生命終結之時,是否後悔這一生是這樣度過?03 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冒險但是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卻覺得毛姆想要表達的,僅僅是這萬千世界中的某一種價值觀,無關乎高低貴賤,更無關黑白對錯。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對藝術的追求,只是對生命意義追求的其中一種形式而已。
  • 活出生命的意義,全新視野審視《人類對意義的追尋》
    西瓜視頻版:看到這個問題,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是那句膾炙人口的經典名言:「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這個答案,我們可以給滿分!十分的勵志!然而名言之所以稱之為名言,除了它確實言之有理外,還有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是由名家所說的。愛因斯坦說出來了他的人生覺悟,但我們每個人自己又是如何看待呢?
  • 《亞瑟與喬治》:渴望不平凡的人生,不斷追尋的生命的意義
    一個人的意義不在於他的成就,而在於他所企求成就的東西。——紀伯倫生命的意義究竟在於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人生而不同,每個人對生命的理解都不同。就算是確切到某個人,對於人生意義的追尋,在每個階段又都是不一樣的。
  • 毛姆《刀鋒》:一名神秘男子,十年之間,追尋人生意義的生命體驗
    這本書的結構,感覺與《月亮與六便士》的結構差不多,都是以第一人稱的身份,在敘述,在觀察,並融入其中。 到了《刀鋒》這本書,只是作者直接用上了自己的名字毛姆,或許是為了更添加一種真實性,以及自己也能夠更好的融合到這本小說的生命體驗之中。
  • 毛姆《刀鋒》:一名神秘男子,十年之間,追尋人生意義的生命體驗
    這本書的結構,感覺與《月亮與六便士》的結構差不多,都是以第一人稱的身份,在敘述,在觀察,並融入其中。一條是情感線,一條是他追尋人生意義線。 如果說,拉裡的情感線是他的肉體生命的話,那麼他追尋人生的意義的線可謂是他的精神生命的線。
  • 《追尋生命的意義》讀後感
    看完這本書最直觀的心得體會就是身為俘虜剛進入集中營內心恐懼慌亂,孤立無助,灰暗絕望。集中營的種種折磨遭遇也都會破使他們看起來悲慘可憐,落魄潦倒,瘦弱患病。煤氣間,焚燒爐隨時會迎接那些看上去不中用的不幸兒。但即便身處逆境的人們仍然對渺茫的自由充滿渴望,絕不會對命運屈從,惟有容許自己喪失精神防線的人,才會淪為集中營惡勢力下的犧牲品。
  • 帶上這套百科繪本 探秘中國古動物館
    8月17日下午,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動物館首套兒童百科繪本《探秘古魚王國》《追尋中國恐龍》新書線上發布會在中國古動物館隆重舉辦,本場活動由青少年博物館公共教育推廣人朋朋哥哥主持,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審讀專家代表盧靜博士,中國科技館原館長、北京市科協副主席王渝生
  • 北大清華都推薦的書單
    下面我給大家推薦幾本好書。1、《追尋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是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
  • 《謝爾蓋神父》:生命意義的追尋
    俄羅斯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1828—1910年)以對個體精神的追求而著稱,他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復活》,都有顯然的這種生命意義探究。他創作於1910年的中篇小說《謝爾蓋神父》(管魯譯),更是在宣揚宗教禁欲主義的同時,把對生命意義的追尋發揮到了極致。
  • 在詩意的世界裡,追尋生命的意義
    雪山之下雪花飛揚的小村落裡,幾位年輕人在演奏不同的樂器,氣氛肅然而安詳,自四周環繞的墨色林木間躍出紙面的橙紅樹苗,似傳遞出「生命之火亦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以往,我們常見許多由小說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但這本書卻是由當下久負盛名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以自己的第二部劇情長片《下一站,天國》為藍本創作的同名小說處女作。
  • 生命的意義是追尋幸福
    但沒過多久,在這種愜意生活的中產生了一些憂慮,而且它不斷變大,我發現自己成為了一個沒有目標的人,並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改走向何方,每天可以做些什麼事情才會讓我感到生命的意義。於是我經常感嘆:生活沒有意義。當時處於非常迷茫的時期,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每天都不知道做些什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