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圖書館喊你來看展覽啦!|《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詩詞展》系列一

2020-09-26 在濱州

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為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八月節」。「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名稱的由來,是因「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中秋節則源於古人秋天祭月。《禮記》記載:「天子……秋夕月。」「夕月」,即拜月。

展覽主題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詩詞展》系列一

展覽時間

2020年9月22日—9月24日

觀展地點

濱州市圖書館二樓展覽長廊

展覽簡介

月不長圓,人不長聚。正是因為陰晴圓缺、悲歡離合是常態,中秋節就顯得更加珍貴,也激發出歷代文人墨客關於中秋的詩情、詩才,寫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本展覽選取的中秋古詩詞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反映了中秋時節的歷史風貌和社會生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節令歲時之中,存歷史演變之跡,凝聚著歷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展板樣例

【來源:濱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詩詞展》
    展覽部分內容展示點擊下方藍色「閱讀原文」觀看《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詩詞展》50幅微信端全景展【來源:無棣縣圖書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在線展覽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詩詞展
    「中秋」一詞始見於《周禮》,名稱的由來,是因「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本展覽所選的四十餘首中秋古詩詞,其整體風貌多表達個人的愁思與對人情事理的哲理思考,但都落腳於對團圓、安寧的幸福生活的期望,以及對人類美好生存環境的祈盼,充分表現了中秋佳節家國團圓的內涵,讀者可以細細品味。
  • 中秋臨近,每逢佳節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佳節倍思親,對哦!馬上就是中秋節了,感覺年都才過了沒多久,中秋竟已來臨,時光荏苒過得真快啊。記得兒時的中秋,那真是年年歲歲望中秋,還沒到中秋節就問著到時要買多少個月餅,那時的月餅可沒有現在這麼多花樣,就是用紅紙抱著一對一對的,裡面一個是豆沙一個是白糖的,聞起來可香了,父母在中秋前趕集時就會買上幾對,一般是一人一對,買回來以後可得藏好,要不然就會被我這個小饞貓偷吃了,等到中秋節那天吃過晚飯後,母親就開始把之前儲存的南瓜子和和葵花籽找出來拿去炒炒,我呢就迫不及待的在邊上等起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詩詞展
    中秋 佳節 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為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八月節」。
  • 又是中秋,又見月圓,每逢佳節倍思親
    不經意間,中秋節就快要到啦。月本無情,有情的是我們。月本無心,有的也是我們。古往今來,很多的騷人墨客借中秋月圓時無不揮毫潑墨,痴情吟詠。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又是最相思的節日。身在他鄉時,那故鄉的美,故鄉的情,故鄉的點點滴滴都會在這刻不安分起來, 這便是鄉愁。鄉愁是什麼?也許對於我們做兒女的更多是母親的嘮叨,父親的諄諄教誨。刻骨銘心,揮之不去。中秋月,故鄉明。明月是同一輪明月,中秋也是同一個中秋,並沒有什麼差別。
  • 吳永勝:每逢佳節倍思親 —— 寫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
    文/吳永勝每逢佳節倍思親,月兒代表我的心舉杯邀月齊相思,故鄉情結在夢境每逢佳節倍思親,秋風捎去我的情夜深人靜難入眠,思緒萬千看繁星每逢佳節倍思親,秋高氣爽藍天雲思念撥動雲翅膀,愛的行囊飛太空每逢佳節倍思親
  • 每逢中秋倍思親
    每逢中秋倍思親作者:神來之筆WO筆下生花中華民族的美德,是在親情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古往今來,這個基礎不斷擴大、不斷雄厚、不斷加固,而就誕生了一直在薰陶國人,一直在走向世界、影響世界的中華文明。每逢中秋倍思親。這句話可謂是一句千古名言。任何一個人,思親最迫切、最感動的時刻就是中秋節。而借月抒懷,更是令人能有一番最美妙的好感受了。
  • 濰坊市圖書館國慶中秋活動出爐
    濰坊市圖書館為滿足市民閱讀需求,堅持節假日開放,零門檻閱讀,為市民提供優質高效的借閱服務。今年法定假日與調休時間較長,考慮到讀者需求和圖書館實際開放情況,假期開放時間調整為9月26日至10月8日連續開放13天,應該閉館的兩個周一(9月28日、10月5日)繼續開放,假期結束後,10月9日至12日閉館維護機器。
  • 「每日一習話」每逢佳節倍思親
    他飽含深情地說:「再過幾天就是中秋佳節了。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知道,在座各位都很思念萬裡之遙的祖國和親人,祖國和親人也牽掛著每一位海外遊子。」「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句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的意思是,一個人離家在外作客他鄉,每當佳節來臨就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 銅圖傳真|中秋詩詞展 品讀詩意中秋
    國慶中秋假期,市圖書館舉辦了《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詩詞展》,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往參觀,從中品讀詩意中秋。本次展覽期為9月29日到10月28日,選擇展出的40餘首中秋古詩詞,充分表現了中秋佳節家國團圓的內涵。
  • 李嫣曬最新素顏照獨自過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
    李嫣曬最新素顏照獨自過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祭月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今天,李嫣在社交網站上曬出了一組照片,是自己在國外過中秋的畫面。並且還曬出了自己的自拍素顏美照,配文:中秋快「落」!看起來心情不是太好。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來臨,你最思念的人是誰?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將到,思念不斷。今年國慶中秋同慶,要國慶中秋同慶,最快也要相隔十九年,人生難得五六回,因為人生少有百歲壽。人需要群體生活,需要親友情感交流,人總有寂寞時候,特別在逢節日喜慶時,更會思念故去的,或分別離開不在身邊的故親舊友,今年是雙節同慶,思念自會更多。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月圓人團圓。國慶、中秋佳節思鄉遊子送祝福
    國慶中秋佳節你回家了嗎?爸媽已經為你準備好最愛吃的飯,喊你回家歇歇腳。離家在外的遊子,你們辛苦了!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慶典日,也是中華民族的團圓日中秋佳節。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年的這一天,家中爹娘都在期盼遊子們早日回家團聚。哪怕在家裡只能呆上一天,對爹娘來說也是最大的安慰。可是,沒有大家哪來小家,沒有戰鬥在各行各業和各條戰線上的兒女們保家戍邊與建設祖國,家中的父母妻兒又怎能過上安全幸福生活。
  • 每逢佳節倍思親什麼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全詩是什麼節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兩句詩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每次過節的時候,如果沒有和家人在一起,就會十分思念家人,也會不由自主的念出這首詩。那麼大家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麼節日嗎?讓我們帶著疑問一起去文中尋找答案吧。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快來了,這時你最想念誰?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是我們民族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它表達了我們民族對於團圓的盼望和對家庭的珍重。中國人是浪漫的,所以特別喜歡月亮。月亮之所以浪漫是因為有陰晴圓缺。正因為如此,才造就了月亮變化的美,才確保了月亮的浪漫氣質。
  • 太原雙西一社區開展「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前夕寄廉語」活動
    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積極挖掘中秋節節日內涵,努力營造「和諧、和睦、團圓、團聚」的濃厚節日氛圍,太原迎澤區雙塔西街一社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前夕寄廉語」為主題,以慰問、幫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為重點,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營造快樂、溫暖的節日氛圍
  • 小學語文教案:《每逢佳節倍思親》
    小學語文教案:《每逢佳節倍思親》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7-25 15:4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思親合情合理但要適度
    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中秋又稱「團圓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在外拼搏的遊子來說,這個節日卻總是會顯得有些傷感,有許多人因為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因想回家而回不了。家,是心靈的港灣,有著最留戀的景色,有最放心不下的二老,有妻兒的望眼欲穿盼望,他鄉再好也難抵家鄉十分之一,抵不過遊子歸家的渴望,月亮也是故鄉的圓,對於家的那份牽掛思念,總是會在此時變得更加濃烈。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佳節是團圓之夜,還有無數美好傳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外打拼,為了提升自己的事業,有人甚至數年不曾回家,「北漂一族」就是典型的例子,對於常年在外的年輕人來說,每逢中秋佳節之際,這些不能回到家裡的人,往往都會給家中的父母和親人打一個問候的電話,而有些人為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 溫總理引用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溫總理引用詩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2004年1月20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在春節團拜會上講話,在提到臺灣時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思念臺灣同胞。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與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一道,共同推進祖國的完全統一大業。」「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歷來膾炙人口。詩作第一句直接抒情,簡潔而又淋漓盡致地抒寫了自己客居他鄉的思家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