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會址。摘自網絡。
前沿時報 記者李才武、劉世豔
諺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說的就是中國貴州。的確,貴州是中國唯一沒有平原做支撐的省份,走進貴州,就走進了山之國。為了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多彩貴州」,是貴州開展的聲勢浩大的歌唱大賽、旅遊形象大使選拔大賽、舞蹈大賽、國際攝影展等不同主題的文化系列活動,挖掘、展示貴州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如今,「多彩貴州」已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人士的關注,因涉及貴州的方方面面,正成為越來越亮的文化品牌,「多彩貴州」包含長徵文化,陽明文化,少數民族風情,國酒文化,茶文化等!為了經濟的後發躍起,貴州致力於多民族文化傳承,與旅遊融合,以形成文化旅遊的新模式。但事實上,從發展全域旅遊出發,貴州無論怎麼多彩,但從打造文化旅遊最大的「地標」來看,貴州要發展文化旅遊,做活全域旅遊大文章打好貴州經濟落後的「翻身仗」,做好「紅色轉折聖地」、「復活夜郎古都」這兩篇大文章,應是大力構建全域旅遊新天地的貴州省應全力構建的文化智慧巔峰。
夜郎自大 一段被誤讀的歷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夜郎之名第一次問世,大約是在戰國時期。據《華陽國志》記載,楚襄王派將軍莊躍討伐夜郎王,夜郎戰敗投降。
夜郎是我國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即存在於西南地區的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國家。西漢以前,夜郎國名幾乎無文獻可考。古夜郎的地域與今天的貴州並不完全重合,它包括貴州的大部分與滇東及桂西北,還可能曾包括湖南的一部分,貴州則是夜郎的腹心地帶。
需要原址恢復重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野馬川會議會址。摘自網絡
夜郎國的故事首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後,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於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唐蒙到達今雲南的「滇國」以後,再無法西進。其間,滇王問漢使唐蒙:"漢孰與我大?"後來唐蒙返長安時經過夜郎,夜郎國君也提出了同樣問題。這段很平常的故事,後來竟演變成家喻戶曉的成語----「夜郎自大」。漢語工具書都把它釋為對妄自尊大者的諷喻。很多人正是通過這個成語知道古代西南曾經有一個夜郎國。
然而,從尊重史實出發,古夜郎卻是地廣數千裡的泱泱大國。古夜郎的核心雖在今貴州黔西南一帶,但它東至湖廣,西及黔滇,北抵川鄂,南達東南亞各國,地廣數千裡,與西漢初期的版圖不相上下。故「漢孰與我大?」並非「夜郎自大」。
大約在戰國時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個少數民族郡長國。當時的夜郎甚至包括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史記·西南夷列傳》稱:「 西南夷郡長以什數,夜郎最大 。」這表明夜郎確實是當年中國西南最大的國家。
夜郎國富兵強。《史記·西南夷列傳》載:「竊聞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餘萬」。夜郎能擁有精兵十餘萬,可見其國力之強盛。
長年養十餘萬精兵,給養、武器裝備便是一筆巨額開支。由此足可見夜郎國力之強。
《史記》稱:「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枸醬是當年蜀地出產的馳名商品,蜀人不顧禁令,偷偷走私到夜郎高價銷售。由此可見當時夜郎人很有錢,消費水平很高。
有史書說在夜郎「居其官者,皆富其十世。」夜郎國對官員實行「超級高薪制」,一人做官,能保其十代子孫的富裕。
有趣的是,史料表明夜郎還是我國歷史上的外貿大國。《史記·西南夷列傳》載:「元狩元年,博望侯張騫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今印度),可數千裡,得蜀賈人市。」「大夏」指古代的波斯帝國,四川的商品通過夜郎國轉口印度,再由海上商船運抵西亞波斯等國的。據考古證實,中國古代有兩條「絲綢之路」,其中的海上「絲綢之路」便是從夜郎國轉運到東南亞、印度等地,再轉往地中海沿岸各國。夜郎國與南越國並無臣屬關係,但當年兩國間的商品交易十分頻繁。
「夜郎自大」為多彩貴州打了一個最大的免費廣告
「夜郎自大」屬漢語圈認知率最高的一類成語,雖然這個成語是一段誤讀的歷史,但時至如今,卻為貴州打了一個很好的廣告。這當中,貴州赫章是最大的受益者。
夜郎故事首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後,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於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達今雲南的滇國,再無法西進,逗留期間,滇王問漢使:「漢孰與我大?」後來漢使返長安時經過夜郎,夜郎國君也提出了同樣問題。
這段很平常的故事後來便演變成家喻戶曉的成語「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到清代已廣為流行。
赫章可樂考古出土的「套頭葬」,摘自網絡。
赫章可樂考古出土的銅立虎
清朝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絳妃》中寫道:「駕炮車之狂雲,遂以夜郎自大。恃貪狼之逆氣,漫以河伯為尊。」而成書於光緒後期的晚清小說代表作《孽海花》也在第二十四回寫道:「餓虎思鬥,夜郎自大,我國若不大張撻伐,一奮神威,靠著各國的空文勸阻,他哪裡肯甘心就範呢?」
貴州黃果樹瀑布,充滿夜郎古韻。摘自網絡。
貴州赫章雲上花海。摘自網絡。
夜郎立國共三四百年,是漢代西南夷中較大的一個部族,或稱南夷。夜郎國存在了約300多年,其文明發展在西南地區具有較大影響。中華文化是由"多元"合為"一體"的。當漢文化在中原崛起之時,邊疆也出現多種民族文化,"西南夷"中的夜郎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而"西南夷"泛指雲貴高原與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是西南民族文化的代表。
夜郎滅國於西漢末期,漢成帝河平年時(公元前28~25年),夜郎與南方小國發生爭鬥,不服從朝廷調解。漢廷新上任的牂牁(zāng kē,今貴州省大部分及廣西、雲南部分地區)郡守陳立深入夜郎腹地,斬殺名叫興的夜郎末代國王,平定其臣屬及附屬部落的叛亂。從此後,夜郎不再見於史籍。
《後漢書·南蠻傳》說:「永初初年,九真徼外夜蠻夷,舉土內屬,開境千八百四十裡。」當時的夜郎甚至包括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古夜郎的核心雖在今貴州黔西南一帶,但它東至湖廣,西及黔滇,北抵川鄂,南達東南亞各國,地廣數千裡,與西漢初期的版圖不相上下,可謂泱泱大國。古夜郎文化波及範圍甚廣,故「漢孰與我大?」並非「夜郎自大」。
「唱的是文化戲,打的是經濟牌」。世紀之交以來,國內各地爭搶這一名稱,為的是發展文化旅遊。自當年湖南新晃向國務院申報更名夜郎縣的消息傳出後,引發了系列夜郎文化歸屬地震風波。關於夜郎之爭,在國內就有多種學說,一說是貴州長順縣廣順鎮說;二是湖南沅陵說;三是貴州畢節赫章可樂說;四是貴州遵義桐梓說。
2001年,貴州赫章可樂考古遺址發掘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0年,可樂遺址作為國家首批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被批准立項建設。赫章可樂出土的千件文物,奠定了赫章縣作為夜郎大遺址的歷史定位,赫章因此被譽為「貴州考古發掘的聖地,夜郎青銅文化的殷墟」。
「夜郎自大」兩千多年後,夜郎故裡,今貴州赫章縣「出產」的民歌《阿西裡西》入編全國中小學教材。2016年10月17日,以赫章本土元素創作的歌曲《阿西裡西》、《核桃娃》與神舟十一號太空人一道飛向太空。而赫章縣發展夜郎旅遊的前景,在2015年該縣成功打造雲上花海成功後,更加觸動貴州赫章人致力發展夜郎文化旅遊的大神經。
貴州是紅色革命的轉折聖地 紅色文化旅遊列入中央財政「兩黔」之盤
貴州是紅色革命的轉折聖地,80多年前,這裡見證了決定長徵成敗和紅軍隊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長徵中三大主力紅軍,有兩支在貴州取得重大轉折,貴州在紅軍長徵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自江西於都出發,經由湖南轉戰至貴州境內時,人數已由8萬6千人減少至3萬多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後召開了以遵義會議為標誌的系列重要會議,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展開「四渡赤水」之戰,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
夜郎古韻再現:赫章《撮泰吉》。本報記者 李才武 攝
1936年3月2日,紅二、六軍團經由湖南轉戰至黔西北烏蒙山腹地今赫章縣境內,紅二、六軍團軍團部在赫章縣野馬川鎮下街村召開野馬川會議,決定以赫章為中心,進行千裡烏蒙迴旋轉戰擺脫十倍於己的強敵圍剿。野馬川會議後,紅二、六軍團沿今貴州威寧、赫章界河橫江左翼,揮師北進,三進三出雲南奎香,取得著名的烏蒙迴旋之戰的決定性和轉折性重大勝利。面對強敵圍剿,在紅軍長徵的危急關頭,在貴州,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後召開了以遵義會議為標誌的系列重要會議;在與黨中央完全失去聯繫的情況下,紅二、六軍團在赫章召開同樣具有決定性和轉折性的野馬川會議。中央紅軍在黔北的「四渡赤水」之戰,紅二、六軍團在黔西北展開烏蒙迴旋,沿橫江左翼運動「三出奎香」之戰,是紅軍長徵中最為經典的運動戰。
赫章阿西裡西大草原的夜郎古風。摘自網絡。
在黔西北地區,紅色印跡最多。紅二、六軍團長徵經過畢節,創建了「黔、大、畢」根據地,成立了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這是長徵途中唯一的省級蘇維埃政權。
2014年12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以文件形式傳達出了「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的高層聲音。紅色旅遊開始在中國大地上勃勃興起。該文件在「總體布局與建設重點」中,提出首先要「培育十二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其中第4個為以遵義為中心的「黔北黔西紅色旅遊區」,主題形象是「歷史轉折,出奇制勝」。10多年裡,在貴州,「黔北」的紅色旅遊風生水起,從「紅」起來到「火」起來,出現了「天天都像黃金周」的格局。可是,地處「黔西」的畢節,並沒有預想中的那麼「熱」。
貴州對外推介的古韻赫章。本報記者 劉世豔 攝
幾十年來,主流意識對於中央紅軍長徵中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搶渡烏江、婁山關大捷進行了強力渲染,旅遊業界對遵義紅色第一的口碑和推介,川渝主要客源市場與遵義的地利優勢等等,使得「黔北」優於「黔西」。「紅色聖地,醉美遵義」的城市定位,使遵義如日方升,加之交通大改觀,從而盛極一時。但在貴州,紅二、六軍團野馬川會議的重大價值,卻幾乎被人所忘記。只到2016年上半年,新聞媒體追尋紅色中國的光輝歲月,紅二、六軍團野馬川會議的重大價值才被廣為宣傳。
「黔西」在紅色文化上,所以能進入中央「盤子」,是它自身有著渾厚的紅色資源。這其中,「大長徵」(應包括紅25軍,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中的紅一、紅二方面軍都在畢節留下了足跡,黔大畢新蘇區縱橫畢節7縣179鄉(鎮),紅二、六軍團擴紅5000多人,畢節人民為紅軍趕製新軍裝2萬多套,軍民魚水情深,被稱為長徵中的「黃金時代」。畢節的長徵文化資源在全國可以算得上富集而優質。對於發展文化旅遊的貴州省來說,毫不猶豫地把注意力轉向紅二、六軍團在畢節的長徵史跡文化,不但應該是當下畢節發展紅色旅遊不二的選擇,也是貴州省應搶打的紅色旅遊牌。
打開《紅色畢節》畫冊目錄,紅二、六軍團長徵在畢節就佔有40小節,大大多於地下黨活動、中央紅軍在畢節和其他章節的內容。只要認真挖掘,還可發掘得更多,「烏蒙磅礴走泥丸」也可以視為對紅二、六軍團烏蒙山迴旋戰的頌歌。紅二、六軍團在畢節聲東擊西、尋機殲敵,擺脫10餘萬敵兵追擊堵圍的戰法,被後人稱作「神來之筆」。後來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時,毛澤東讚揚道:「二、六軍團在烏蒙山打轉轉,不要說敵人,連我們也被你們轉昏了頭,硬是轉出來了嘛!出貴州、過烏江,我們一方面軍付出了大代價,二、六軍團討了巧,就是沒有吃虧。你們1萬人,走過來還是1萬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蹟,是一個大經驗,要總結,要大家學習。」
烏蒙山迴旋戰這樣的大史實,應該成為紅色貴州最出彩的文化,並應該在發展全域旅遊的今天迅速打理成旅遊產品,作為長徵文化的主打產品推出,在全國紅色文化中佔據紅二方面軍長徵文化的高地。
「夜郎古都」和「紅色轉折聖地」是貴州應構建的文化智慧巔峰
貴州欠開發也欠發達,這在很長時間以來讓很多貴州人感到自卑。但是,在今天,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工業化的「後期反應」,欠開發也欠發達的貴州,卻日益顯出其「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的亮麗風姿。在貴州畢節市,有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今赫章縣,歷史上,彝語叫作「吼珠」。如今,昔日「苦甲天下」,作為中國貴州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的發祥地,赫章因為其作為「夜郎古都」和「紅色轉折」之「第二遵義」,正在成為多彩貴州發展文化旅遊的後發居上之地,成為貴州省發展文化旅遊最有希望的地方。
江西、北京遊客眼中的夜郎古韻。攝於貴陽龍洞堡機場。本報記者 李才武 攝
赫章被譽為「貴州考古發掘的聖地,夜郎青銅文化的殷墟」。其景內「貴州屋脊」韭菜坪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避暑名山」和「中國野生韭菜——多星韭之鄉」,彝族鈴鐺舞、苗族大遷徙舞等多次榮獲「山花獎」等國內大獎。今年上半年,赫章夜郎歌舞隊憑著《阿西裡西》優美的民族韻味摘取了全國《誰是舞王》爭霸賽總冠軍,赫章這個夜郎彝族先民發展孕育的上千年的福地,各種別具一格的夜郎雲上風景讓外界充分感受到了濃鬱的阿西裡西風。赫章蒼山如海、萬峰成林,河道縱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讓人盪氣迴腸的大、小韭菜坪、九龍谷溫泉、平山大小天橋、古達天坑伏流,以及威奢的大草原、松林坡的千年杜鵑等等,這些奇異的山形水貌和具有世界唯一性的野生韭菜花正逐漸向外界揭開夜郎神秘的面紗。神奇瑰麗的草原風光、韭菜花海以及積澱深厚、古樸多姿的民族文化,是赫章阿西裡西最亮的風景之眼,還有享譽全世界的櫻桃、核桃、天麻等特色生態資源,同時也使赫章成為國內最能尋找到鄉愁的地方由古老的夜郎文明而來,赫章流傳久遠的彝族火把節、苗族跳花節等民族節慶,無一不記述著古夜郎文明的厚重與淳樸。近幾年來,國內多地開啟「高溫燒烤模式」,更加使得「全球升溫、我自清涼」的古夜郎之都、阿西裡西赫章正在成為貴州省內外遊客憧憬嚮往的縱情山水之地,返璞歸真之地,追憶鄉愁之地。赫章作為中國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第二遵義」、「第二赤水」的地位,更是使得依託山地資源發展全域旅遊的赫章成為多彩貴州發展大旅遊拉動大發展難得的一塊風水寶地。
貴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讓人感到驚奇。本報記者 李才武 攝
在赫章,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復活」的夜郎:赫章苗族蠟染、彝族刺繡和繡花、遺留著夜郎風味的農特產品,夜郎古裝原生態、苗族大型歌舞史詩《大遷徙》、《苗族古歌》,夜郎彝族風情舞蹈《鈴鐺舞》、苗族《西遷葬笙曲》,彝族《撮泰吉》、《彝族古歌》等,夜郎的千古之謎盡顯人們面前,通過一個「復活」的夜郎,人們可看到貴州赫章作為古夜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夜郎、阿西裡西原生態文化旅遊等古韻及原生態文化品牌的無窮價值。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夜郎古韻:阿西裡西之彝族鈴鐺舞。本報記者 劉世豔攝
而在貴州省內,以夜郎古都赫章為中心,牽發省內夜郎故裡橦梓、六枝等地夜郎風情旅遊,結束夜郎歸屬在哪的歷史爭論,集全省之力,以夜郎文化為大統領,多彩公園省才會更加富於大文化靈魂。古漢文化和夜郎文化原生態結合展現,貴州的古韻鄉愁,才會有一個大包裝。貴州夜郎大古都、夜郎大遺址的大定位,反過來,還可使湖南新晃等地明晰其自身在夜郎文化旅遊發展上的區情定位。
貴州發展紅色旅遊,黔北、黔西雖是各有風姿,以「紅色轉折聖地」定位貴州紅色旅遊,在中央指的明路裡,黔北、黔西均難捨其誰。在遵義會議會址之後,貴州省應儘早向中央爭取立項,原址恢復建設赫章野馬川會議,將赫章縣更名為阿西裡西縣等,對於推動多彩貴州文化旅遊搶佔西南山地旅遊乃至全國文化旅遊頭矛,應有貴州文化旅遊打包發售的「巔峰之義」。據前沿時報記者了解,貴州赫章近鄰雲南省鎮雄縣,已向中央爭取到5000萬元專項資金,鎮雄烏蒙迴旋紀念館已經進入徵地建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