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的時候,說起珍惜時間,我們會的第一句話應該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但其實啊,這句話並不是這樣的組合。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也有一道題目是,回答出「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半句,一度難倒了選手。那今天咱就來說一說這上半句。
這句話最早的出處,也是月涵經常在節目中和大家分享的古書,那就是《增廣賢文》,寫這句話的作者是唐末到五代的江西四大詩人之一——王貞白。
《白鹿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我很認真地在讀書,可不知不覺這春天就快過完了。時間啊,真的就像是黃金一樣珍貴。如果不是來往的人打斷了我,我還在和孔子和周公在探討呢!
了解了這首詩的意思之後,不難發現,這正是王貞白在白鹿洞讀書的時候寫下的。那個時候的他,對讀書的喜愛程度已經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得需要「道人」才能打斷自己。因此,他也表達了時間的珍貴。
隨著這首詩的問世,後人對「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話也深有感觸,就單獨把這句話拿出來,後面加上了「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要怪就怪這句組合的詩句太過於深入人心,導致大家都忘了它的原出處。
藉由這個詩句,我們會發現在古人身上發生的一些事情,不論是「囊螢映雪」還是「鑿壁偷光」,都體現了他們對學習的一種渴望,對時間的一種寶貴。而反觀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拖延症現象嚴重,把時間當做是流水一樣,不珍惜,到頭來,只留下了遺憾和悔恨。所以在這裡,月涵也想倡議大家,充分利用好屬於自己的時間,讓時間在每個人生活中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