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學習運用的一些詩詞名句,也許它當初的含義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你認為」只能代表你的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比如,中國詩詞大會上就出現了一道很有爭議性的題目,原題是這樣的:
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
A、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B、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C、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如果讓你來作答,你會選擇哪個選項呢?

正確答案是B,即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個答案一公布,現場發出一片「啊」聲,有質疑,有驚訝,有遺憾!客觀地說,對於這三個選項,大多數人很難取捨。下面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A項出自杜荀鶴的《題弟侄書堂》,原詩如下:
題弟侄書堂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幹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這首詩是杜荀鶴為侄子的書堂所題的詩,目的是勉勵侄兒為了終身的事業,要珍惜光陰,勤奮學習。「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意思是: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鬆自己的努力。這是一個警句,是詩人告誡侄兒不要在怠惰中浪費光陰。很顯然這不是正確的選項。
C項出自宋代朱熹的《偶成》,原詩如下:
偶成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這首詩大意是: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這首詩題目又作《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是詩人用切身體會告誡年輕人的經驗之談,說明人生易老,學問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因其「易老」、故「不可輕」,可見惜時之重要。說明應該珍惜自己美好的年華,努力學習,切莫讓可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溜走。同樣,這也不是正確的選項。
這樣的話只有B項是符合題意的。但是,我們不是常用「一寸光陰一寸金」來勸勉別人,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嗎?我們且聽專家來解釋。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貞白《白鹿洞》詩之一,全詩為: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點評嘉賓酈波老師說:這首詩的重點是最後一句:周情孔思正追尋。王貞白是儒家知識分子,這「周情孔思」說的是什麼?是周公、孔子。王貞白是唐人,到了唐代,「道統之學」興起,所以這和唐代整個思想史是息息相關的。說到這裡,我想大多數人更不明白了。好在接下來蒙曼老師又作了補充。

蒙曼老師說:而且這首詩寫的是白鹿洞,白鹿洞後來成為重要書院,所以這首詩流傳很廣。但是後來大家都是這樣講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就是《增廣賢文》了。所以民間有很多是以這樣一種通俗的文學形式,把這些東西傳下去了。那如果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那還真有可能是勸別人好好學習,那就是另外一個意思了。

兩位老師解釋了半天,我覺得還是沒有很強的說服力。倒是衝關選手的話比較切題:「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是詩人自己讀書的感受,他覺得光陰過得太快了,所以生發出感悟:時間就像金子一樣寶貴。所以結合以上各位的觀點,應該是在這首詩中,這只是詩人自己的感悟,而不是規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

所以,這題的正確答案是B項。你認可這個答案嗎?你認為以上分析真正確嗎?請發表你的看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