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勸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

2021-01-09 老沙侃文化

今天我們學習運用的一些詩詞名句,也許它當初的含義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你認為」只能代表你的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比如,中國詩詞大會上就出現了一道很有爭議性的題目,原題是這樣的:

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

A、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B、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C、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如果讓你來作答,你會選擇哪個選項呢?

中國詩詞大會

正確答案是B,即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個答案一公布,現場發出一片「啊」聲,有質疑,有驚訝,有遺憾!客觀地說,對於這三個選項,大多數人很難取捨。下面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A項出自杜荀鶴的《題弟侄書堂》,原詩如下:

題弟侄書堂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幹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中國詩詞大會

這首詩是杜荀鶴為侄子的書堂所題的詩,目的是勉勵侄兒為了終身的事業,要珍惜光陰,勤奮學習。「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意思是: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鬆自己的努力。這是一個警句,是詩人告誡侄兒不要在怠惰中浪費光陰。很顯然這不是正確的選項。

C項出自宋代朱熹的《偶成》,原詩如下:

偶成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中國詩詞大會

這首詩大意是: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這首詩題目又作《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是詩人用切身體會告誡年輕人的經驗之談,說明人生易老,學問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因其「易老」、故「不可輕」,可見惜時之重要。說明應該珍惜自己美好的年華,努力學習,切莫讓可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溜走。同樣,這也不是正確的選項。

這樣的話只有B項是符合題意的。但是,我們不是常用「一寸光陰一寸金」來勸勉別人,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嗎?我們且聽專家來解釋。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貞白《白鹿洞》詩之一,全詩為: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點評嘉賓酈波老師說:這首詩的重點是最後一句:周情孔思正追尋。王貞白是儒家知識分子,這「周情孔思」說的是什麼?是周公、孔子。王貞白是唐人,到了唐代,「道統之學」興起,所以這和唐代整個思想史是息息相關的。說到這裡,我想大多數人更不明白了。好在接下來蒙曼老師又作了補充。

窗竹影搖書案上

蒙曼老師說:而且這首詩寫的是白鹿洞,白鹿洞後來成為重要書院,所以這首詩流傳很廣。但是後來大家都是這樣講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就是《增廣賢文》了。所以民間有很多是以這樣一種通俗的文學形式,把這些東西傳下去了。那如果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那還真有可能是勸別人好好學習,那就是另外一個意思了。

階前梧葉已秋聲

兩位老師解釋了半天,我覺得還是沒有很強的說服力。倒是衝關選手的話比較切題:「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是詩人自己讀書的感受,他覺得光陰過得太快了,所以生發出感悟:時間就像金子一樣寶貴。所以結合以上各位的觀點,應該是在這首詩中,這只是詩人自己的感悟,而不是規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

讀書不覺已春深

所以,這題的正確答案是B項。你認可這個答案嗎?你認為以上分析真正確嗎?請發表你的看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寸光陰一寸金」是勸別人珍惜時間?為何詩詞大會有50人答錯?
    在《詩詞大會》中曾經出過一道題,題目是: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那麼現在就只剩下選項B,但是很多人都覺得B選項也沒問題啊,老師家長從小在我們耳邊嘮叨,勸我們好好學習的時候,總會伴有「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詩,難道老師家長都用錯了?
  • 「一寸光陰一寸金」是勸別人珍惜時間?為何詩詞大會有50人答錯?
    在《詩詞大會》中曾經出過一道題,題目是: 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總會伴有「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詩,難道老師家長都用錯了? 其實「一寸光陰一寸金」原句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全詩如下: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這首詩其實講的詩人讀書入神,忘記時間的流逝,若不是被過往的行人逗笑聲打斷思緒,他還在繼續研習周公孔子的精義呢。
  • 最容易理解錯誤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勸你學習的!
    《白鹿洞》(其一)唐·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著名詩人王貞白的代表作,我想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其中的「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句子。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一首關於讀書、惜時、勵志的詩。但是當了解一下詩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整首詩的理解會發現,這首詩的本意其實不是這樣。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這道題難倒詩詞大會全場人
    不光是對風景的描述引人入勝,也讓人感受到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甚至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放瀟灑……詩詞大會的第五季支持人換成龍洋,我們在領略到新人的風採和進步後,筆者也忍不住回想老將董卿所主持的前幾季。有一道題目讓我歷歷在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
  • 光陰如金,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由來
    一寸光陰一寸金是經典名言,常常用來形容時間寶貴。這句話原本是一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筆下。原詩是「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王貞白是唐昭宗時期的文人,進士及第後官封校書郎。他青年時在江西廬山求學,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寫了這首詩。
  • 詩詞大會考「一寸光陰一寸金」,難倒50人,這詩我們一直解錯了?
    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A、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B、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C、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初看這道題時,筆者覺這3個選項每一句都是勸我們努力學習的。
  •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是多久?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是多久?一」瞬間」是多長?只有0.36秒!一「剎那」呢?現代的計時單位,一天分為24小時,一小時為60分鐘,一分鐘為60秒等等,這樣的計時都很好理解。此外,在中國古代表述時間的詞彙中,光陰是用「寸」來量的。比如唐末詩人王貞白,早年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讀書時,就曾寫下《白鹿洞詩二首》,其中一首中有「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句子。那麼,古代的時間為什麼用「寸」來表述呢?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前一句是?詩詞大會選手:我真答不上來啊
    比如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這種著名的珍惜時間的詩句,大家都知道。但其實提到「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都會情不自禁脫口而出下半句「寸金難買寸光陰」,而要是問它的前一句是什麼?卻是鮮有人知。巧的是,之前看央視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老段就注意到有個小選手,也被這個問題難住了,最後只能回答一句明知道不是的「寸金難買寸光陰」,看看這位小姑娘一副「我真答不上來啊」的苦笑,心疼不心疼!連康老師都不高興了,直接穿越千年喊話詩人:我對你有意見,你幹嘛不就寫「寸金難買寸光陰」呢!
  •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二年七班的陳偉業,我是來自二年七班的王思娜,今天我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陳偉業: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耳邊時常傳來「拼著一切代價,奔向你的前程」「停止奮鬥,生命也就停止了」這類激勵的話語,使我們習慣了自己的生活就好像上了發條的時鐘,即使身心疲憊也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王思娜:我們的容顏總會老去,但四季的更替卻不會停止,那些散碎在筆尖的光陰,又寂靜又歡喜。高爾基曾說過:「時間是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分。
  • 「一寸光陰一寸金」後一句,並非「寸金難買寸光陰」,而是這句話
    「一寸光陰一寸金」後一句,並非「寸金難買寸光陰」,而是這句話用董卿在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說過的一句話來講,就是一場詩詞的狂歡,在這樣的節目對於一個主持人來說,也是充滿了挑戰的,儘管如此,董卿還是憑藉著自己紮實的文化底蘊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從小求學,就被家長和老師教導要珍惜時間。最常用的古詩句,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很寶貴,而且過去了就永遠找不回來。然而,隨著知識的積累,才發現,「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 人人皆知「一寸光陰一寸金」,你知道上半句嗎?原詩告訴你
    從小的時候,說起珍惜時間,我們會的第一句話應該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但其實啊,這句話並不是這樣的組合。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也有一道題目是,回答出「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半句,一度難倒了選手。那今天咱就來說一說這上半句。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從小求學,就被家長和老師教導要珍惜時間。最常用的古詩句,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很寶貴,而且過去了就永遠找不回來。當時的我們貪玩,很少真正懂得這句古詩的意思。如今三十而立,我們對於時間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感悟。
  • 產生在九江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千古名句及這個典故由來的傳說
    接下來,我就講一個發生地在我們九江的典故,如:「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國人皆知的古語。這句勸人要珍惜時間的警示格言。也是現在所有家長們在教育小孩時用的最多的話,知道會說這句話的人比比皆是!但,大家對這句古語詩詞的出處和它背後的歷史故事,估計就是沒有幾個人能「道得清,說的明」了吧!
  • 一寸光陰一寸金,光陰為什麼稱為寸?
    人們常會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按理說,在三維空間裡面,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為什麼會被定義為寸呢?其實,這裡面是一個計時工具在做怪。這個工具叫做晷。而光陰這個詞就是由此而來的。只是為什麼用寸這個單位來形容光陰呢?究其原因,還是和這個小棍有關。由於陽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小棍的陰影長度也會發生變化,這個長度變化有長有短,所以,就有人看到這個計時工具陰影長度發生變化,感嘆時光長長短短,容易流逝,就以寸為單位描述其長短發生的變化,所以就形成了「寸陰」這個詞,意指分分秒秒時光的變化和流逝的速度很快。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句是啥?他兩獲科甲與《白鹿洞》有關嗎?
    他覺得光陰過得太快了,許多知識要學,時間總不夠用似的。次句寫詩人的感悟。「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陰,指極短的時間,這裡以金子喻光陰,謂時間寶貴,應該珍惜。曾經就用詩詞記述了自己專心讀書的經歷。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這首《白鹿洞》是王貞白在讀書之時有感而發寫下的一首惜時詩,是自己讀書生活的寫照。
  • 「一寸光陰一寸金」,下半句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漲知識了
    ,多去珍惜眼前的親人。這時耳邊響起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一寸金而「一寸光陰一寸金」也成為了大家常用的俗語。很多人讀到「一寸光陰一寸金」,自然接下一句「寸金難買寸光陰」,其實這是一種誤會。那麼下一句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還要從一首詩說起。
  • 「一寸光陰一寸金」,下半句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漲知識了!
    這時耳邊響起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一寸金,從表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說一寸長的時間,其實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非常的昂貴。眾所周知,黃金在古代是非常有分量的,而用黃金來和時間做比對,也說明了時間是極其寶貴的。
  • 「一寸光陰一寸金」上一句是什麼?與陳更同臺爭霸的高手也答不出
    在每年深受大家喜愛的大型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百人團中的百位選手是節目組從全國各地報名的人當中精挑細選出的詩詞達人,真可謂是一場高手雲集的詩詞盛宴了。這樣的一位高手竟敗在了一道看似很「簡單」的題目上,這道題是讓接「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句,上句?想必很多人都會懵了。符昕也被這道題難住了,她也和很多人想的一樣,若是讓她接下句還知道是「寸金難買寸光陰」,而這上句,還真是不知道了。臺下的點評嘉賓康震和酈波也為其感到遺憾。正確答案應是「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一寸金」,下句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嗎?原來都弄錯了
    該珍惜的錯過了,而一旦錯過就彌補不了,這時耳邊又迴響起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詩「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詩的出處,是唐末著名的詩人王貞白在《白鹿洞兩首》中的名句,很多人在讀到「一寸光陰一寸金」後,自然而然地接下一句「寸金難買寸光陰」,其實這兩句根本就不挨著,不是同一首詩的內容,但是放在一起又是那麼的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發人深思,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王貞白的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