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是勸別人珍惜時間?為何詩詞大會有50人答錯?

2020-12-14 騰訊網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中,出現了很多成就極高的詩詞大家,諸如唐代李杜,宋代蘇辛等,而這些人也為後世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有些名句口口相傳,哪怕是沒有讀過書的人也都張口就來,就像唐代詩人元稹《遣悲懷》中的「貧賤夫妻百事哀」,還有出自《詩經》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等。

不過因為時間的流逝,再加上流傳過程中不同的解讀,使得很多名句流傳到後世其實已經背離了當初的意思。就像「貧賤夫妻百事哀」,原意是元稹用來悼念妻子,說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一旦永別,則更為悲哀,但是現在大多數人理解的意思則成了貧窮夫妻事事悲哀。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是如此,原意講的本是戰友袍澤之情,但是現在卻被廣泛用於男女愛情。

這樣背離原意的解讀其實並無不妥,畢竟在廣為流傳的過程中大家也都習慣,這樣的「約定俗成」其實沒有必要刻意去反駁,否則糾結於此,也會影響到日常大家的溝通。不過不糾結歸不糾結,對於這些名句的原意,大家還是要理解,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在《詩詞大會》中曾經出過一道題,題目是:

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

A、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B、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C、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當時百人團遇到這道題,100個人中有50個人選擇了錯誤答案。為什麼這道題會有這麼多人答錯呢?其實我們看看幾個選項也就理解了。

選項A,出自唐代詩人杜荀鶴的《題弟侄書堂》,這首詩本身就是題寫在書堂之上的,也確實是鼓勵後輩好好學習的詩句,所以A選項無疑是沒什麼問題的。至於選項C,出自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勸學》,詩的主旨在標題中已然說明,就是勸學,所以選項C自然也是可以排除的。

那麼現在就只剩下選項B,但是很多人都覺得B選項也沒問題啊,老師家長從小在我們耳邊嘮叨,勸我們好好學習的時候,總會伴有「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詩,難道老師家長都用錯了?

其實「一寸光陰一寸金」原句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全詩如下: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這首詩其實講的詩人讀書入神,忘記時間的流逝,若不是被過往的行人逗笑聲打斷思緒,他還在繼續研習周公孔子的精義呢。所以這首詩確實沒有勸學或者勸人珍惜光陰的意思。

不過在《增廣賢文》中對這一句又予以引申,加了一句,變成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樣一引申其實就有了勸學和勸人珍惜光陰的意思。

而這道題中考的是王貞白原詩《白鹿洞二首》中的詩句,所以嚴格來說,它確實是沒有勸學或者勸人惜時的意思的。所以這道題的正確答案就是B選項。

其實從這道題中我們也能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我們很多用習慣的詩句,其實在原詩中意思可能並非如此。可能很多人會說,我管它什麼意思,我就用現在大家慣用的意思,難道這有什麼問題嗎?

這當然不會有問題,不過這只是對我們成年人來說,對於廣大學子來說就並非如此了。近些年考試,文言文和古詩詞內容比重的增加,有時候也會考到這種類型的問題,倘若在考場上孩子對於詩句理解不深,只記得它的引申意,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做錯這道題,而在考學尤其是高考的時候,一道題分數的背後就不知道是多少人了。所以對於學生來說,正確理解古詩詞尤為重要!

相關焦點

  • 「一寸光陰一寸金」是勸別人珍惜時間?為何詩詞大會有50人答錯?
    在《詩詞大會》中曾經出過一道題,題目是: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當時百人團遇到這道題,100個人中有50個人選擇了錯誤答案。為什麼這道題會有這麼多人答錯呢?其實我們看看幾個選項也就理解了。選項A,出自唐代詩人杜荀鶴的《題弟侄書堂》,這首詩本身就是題寫在書堂之上的,也確實是鼓勵後輩好好學習的詩句,所以A選項無疑是沒什麼問題的。
  • 中國詩詞大會:「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勸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
    今天我們學習運用的一些詩詞名句,也許它當初的含義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你認為」只能代表你的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比如,中國詩詞大會上就出現了一道很有爭議性的題目,原題是這樣的: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
  • 詩詞大會考「一寸光陰一寸金」,難倒50人,這詩我們一直解錯了?
    下列名句哪項不是勸別人努力學習、珍惜光陰的?A、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B、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C、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初看這道題時,筆者覺這3個選項每一句都是勸我們努力學習的。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這道題難倒詩詞大會全場人
    在詩詞中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到花紅柳綠的春意盎然,還能夠感受到驕陽似火的炎炎夏日,徜徉在碩果纍纍卻略顯蕭索的秋日,甚至是白雪皚皚的冬日。不光是對風景的描述引人入勝,也讓人感受到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甚至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放瀟灑……詩詞大會的第五季支持人換成龍洋,我們在領略到新人的風採和進步後,筆者也忍不住回想老將董卿所主持的前幾季。有一道題目讓我歷歷在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前一句是?詩詞大會選手:我真答不上來啊
    比如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這種著名的珍惜時間的詩句,大家都知道。但其實提到「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都會情不自禁脫口而出下半句「寸金難買寸光陰」,而要是問它的前一句是什麼?卻是鮮有人知。巧的是,之前看央視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老段就注意到有個小選手,也被這個問題難住了,最後只能回答一句明知道不是的「寸金難買寸光陰」,看看這位小姑娘一副「我真答不上來啊」的苦笑,心疼不心疼!連康老師都不高興了,直接穿越千年喊話詩人:我對你有意見,你幹嘛不就寫「寸金難買寸光陰」呢!
  •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是多久?
    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是多久?一」瞬間」是多長?只有0.36秒!一「剎那」呢?現代的計時單位,一天分為24小時,一小時為60分鐘,一分鐘為60秒等等,這樣的計時都很好理解。有了這樣的時間參照,許多形容時間的詞語就好理解了:「彈指一揮間」是7.2秒,「一瞬間」只有0.36秒,「一念」更短暫,而「一剎那」,則短到很難讓人能有明顯感覺的地步。此外,在中國古代表述時間的詞彙中,光陰是用「寸」來量的。
  •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
    其中,他們總結的經驗規律中,就包括時間的,比如「一寸光陰一寸金」,說的就是時間對人的重要性。那麼,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古人早就使用「寸陰」這個詞了。據歷史記載,在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 光陰如金,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由來
    一寸光陰一寸金是經典名言,常常用來形容時間寶貴。這句話原本是一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筆下。原詩是「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王貞白是唐昭宗時期的文人,進士及第後官封校書郎。他青年時在江西廬山求學,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寫了這首詩。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迷茫於眼前的苟且,不如在詩詞中流連心靈的遠方!唐詩是文人才子們思想精華的淬鍊,其中不乏人生的真知灼見,有許多句子千古流傳, 「一寸光陰一寸金」便是其中之一。這句勸勉世人珍惜時間的至理名言,我們寫文章常常引用,教導他人更是時時提及。問題來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出自哪裡?下一句是什麼?幽默的朋友,可能擺出彈吉他的姿勢就唱開了:「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下一句是「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真的嗎?
  • 最容易理解錯誤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勸你學習的!
    《白鹿洞》(其一)唐·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著名詩人王貞白的代表作,我想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其中的「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句子。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一首關於讀書、惜時、勵志的詩。但是當了解一下詩人所處的社會環境、整首詩的理解會發現,這首詩的本意其實不是這樣。
  • 人人皆知「一寸光陰一寸金」,你知道上半句嗎?原詩告訴你
    從小的時候,說起珍惜時間,我們會的第一句話應該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但其實啊,這句話並不是這樣的組合。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也有一道題目是,回答出「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半句,一度難倒了選手。那今天咱就來說一說這上半句。
  • 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三個星座的成功,與珍惜時間有很大關係
    ,課上認真聽講,課下認真複習,他們珍惜每一寸光陰,他們終將成功! 但是也有一些人持不同觀點,他們覺得青春就是用來揮霍的,在一番揮霍以後,自己一無所有,還是陷入迷茫,珍惜時間,言出必行的人才能獲得身邊人的賞識,他們的成功之路變得更加好走,葉子姐姐帶你去看看。
  • 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昨日黃昏,讀到王貞白的一首詩,愛不釋手:《白鹿洞二首·其一》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黃金珍貴。如果不是道人來逗笑,還在深入鑽研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呢。」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從小求學,就被家長和老師教導要珍惜時間。最常用的古詩句,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很寶貴,而且過去了就永遠找不回來。然而,隨著知識的積累,才發現,「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二年七班的陳偉業,我是來自二年七班的王思娜,今天我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王思娜:我們的容顏總會老去,但四季的更替卻不會停止,那些散碎在筆尖的光陰,又寂靜又歡喜。高爾基曾說過:「時間是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陳偉業:在你的不經意間,又是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在你徘徊不定時,青春已逝,韶華不再。王思娜: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
    詩詞史上,有好多有趣味的東西。比如說,你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一句俗語,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慈禧所作的一首詩中的最後一句;比如說,你知道蘇軾的名句「一樹梨花壓海棠」,以為是描寫景色的古詩,殊不知,這是老夫少妻的隱晦說法。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句到底是什麼,我真答不上來啊!
    要說這一季《詩詞大會》上的坑,我跳得最憋屈的一道題就是這「一寸光陰一寸金」。你要說我完全想不起來什麼,我也認栽。但是這句詩明明從小聽到大的啊!嘴邊明明有一句「寸金難買寸光陰」啊!可是,心裡又知道肯定是錯的……那叫一個堵得慌啊!原題是這樣的:請問「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句是什麼?
  • 一寸光陰一寸金,光陰為什麼稱為寸?
    人們常會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按理說,在三維空間裡面,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為什麼會被定義為寸呢?其實,這裡面是一個計時工具在做怪。這個工具叫做晷。在古代,人們沒有準確的計時工具,有人就在石板上豎起一支小棍,太陽照下來時,由於角度不同,每個時間段小棍的陰影部分投射的角度也不同,所以當太陽的軌跡在一天內經過不同地點就代表了不同的時間。而光陰這個詞就是由此而來的。只是為什麼用寸這個單位來形容光陰呢?究其原因,還是和這個小棍有關。
  • 為什麼說一寸光陰一寸金?衰衰用親身經歷告訴你要珍惜時間!
    同學們大家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時間,人生短暫,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就像考試前複習我們總感覺時間不夠用,還沒把需要考的知識融會貫通就要迎接考試了,若是平時把時間都利用起來,就不用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快樂的時間過得總是飛快,痛苦的時間讓我們感覺到度日如年
  • 3句珍惜時間的古詩詞名句,句句經典,值得珍藏
    作為全民詩詞類節目,詩詞大會激起了許多人對古典詩詞的熱愛。詩詞大會如今已經辦到第五季,裡面的題目大都選取名詩名句,少有特別生僻的詩句。不過,詩句儘管大都耳熟能詳,換個角度考,可就有人答不上來了。詩詞大會第三季裡有一道題,涉及我們背得滾瓜爛熟的3句詩,但卻有一半的人答錯。這三句詩都是關於珍惜時光的名句,來看看你會不?